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4)
2023(9895)
2022(7953)
2021(7637)
2020(6166)
2019(13973)
2018(13758)
2017(24748)
2016(14540)
2015(16114)
2014(15885)
2013(14884)
2012(13457)
2011(12034)
2010(12220)
2009(10769)
2008(10707)
2007(9602)
2006(8606)
2005(7468)
作者
(40025)
(33177)
(33049)
(31548)
(21239)
(16223)
(15160)
(12837)
(12835)
(11867)
(11346)
(11046)
(10733)
(10551)
(10461)
(10284)
(10189)
(9949)
(9713)
(9611)
(8557)
(8334)
(7995)
(7625)
(7572)
(7506)
(7447)
(7410)
(6759)
(6705)
学科
(43672)
经济(43509)
管理(34879)
(34020)
(28206)
企业(28206)
教育(20348)
中国(19936)
方法(19656)
数学(15500)
数学方法(15289)
(15015)
理论(13723)
(13519)
(13018)
业经(12288)
农业(9868)
技术(9271)
(9238)
贸易(9232)
(8993)
(8968)
教学(8880)
(8550)
(8447)
财务(8427)
财务管理(8417)
企业财务(8006)
地方(7812)
(7284)
机构
大学(194959)
学院(190793)
研究(68013)
(66821)
管理(66120)
经济(65261)
理学(57635)
理学院(56879)
管理学(55654)
管理学院(55309)
中国(44298)
科学(43325)
(41702)
(36916)
(35015)
(34883)
师范(34488)
教育(33003)
研究所(32196)
业大(31619)
(31577)
(29706)
中心(29544)
农业(29189)
师范大学(28198)
北京(26851)
财经(25349)
技术(24727)
(24290)
(23126)
基金
项目(130522)
科学(102475)
研究(96998)
基金(90871)
(81474)
国家(80625)
科学基金(67043)
社会(60799)
社会科(56271)
社会科学(56249)
(52998)
教育(52733)
基金项目(47907)
(46784)
自然(43122)
自然科(42173)
自然科学(42158)
自然科学基金(41435)
编号(40877)
资助(35793)
成果(34877)
课题(31359)
重点(31038)
(29756)
(28478)
(28007)
教育部(25776)
创新(25774)
(25545)
科研(25075)
期刊
(70512)
经济(70512)
研究(62009)
教育(54165)
中国(47475)
学报(36626)
(33036)
科学(30805)
大学(28092)
学学(25184)
(24613)
管理(22465)
农业(21991)
技术(18497)
(14480)
金融(14480)
职业(13672)
财经(12772)
(12089)
业经(12061)
经济研究(12015)
(10959)
(10472)
业大(10051)
科技(9253)
(9001)
论坛(9001)
技术教育(8976)
职业技术(8976)
职业技术教育(8976)
共检索到285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树涛   李彦  
教育获得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资本对教育获得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深度梳理社会资本对教育获得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归纳分析了“网络资源”范式、“社会闭合”范式、“群体资源”范式和“宏观社会资本”范式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在评析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倡导拓展社会资本影响教育获得的研究范式,用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统筹社会资本影响教育获得的研究,关注个体教育获得的主体性和建构性,发掘教育获得的研究维度与结合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多样化适切性的研究,以期更好地为教育公平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娅  王茜  赵淑鹏  
本文基于20112016年间“人人贷”的网络贷款数据,实证分析了借款人的社会资本对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网络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会显著增加贷款的批准概率,当贷款申请人具有社会资本时,该贷款被批贷的概率会显著增加0.029个单位;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会显著增加获得网络贷款的贷款额度,当网络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时,网络贷款的获批额度会显著增加0.224个单位;具有社会资本的网络贷款申请者在网络贷款审批和批贷额度的优势主要来自于信任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瑶瑶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获得感如何值得关注。运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探究社会资本、就业质量对农民工获得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就业质量对农民工获得感的影响比较显著。社会支持网越大、人情礼支出越多的农民工获得感越高。工资收入增加对农民工获得感有促进作用,签订劳动合同会抑制农民工的获得感,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获得感更高。社会资本通过就业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民工获得感,表现为社会资本越丰富,就业质量越高,获得感越强。社会资本和就业质量对农民工获得感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显著高于新生代农民工。据此提出相关措施,拓宽农民工社会网络,改善其就业质量,提高农民工获得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赖安·S.贝克  德拉甘·伽瑟维克  沙姆亚·卡伦拜亚  肖俊洪  
与初期相比,学习分析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这个领域从研究成果发表渠道看声誉提高得很快,已经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共同体,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很多研究者仍在厘清这个领域的范围以把学习分析的贡献与其他同样基于教育数据领域的贡献区分开来。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协作和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保证学习分析领域健康发展,而不是强调它们的不同。具体讲,本文提出一个旨在分析当今聚焦教育数据研究的相关领域如何影响学习分析领域发展的框架。该框架的着眼点是这些领域各自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范式,即本质论、实体论/还原论、本体论/辩证论和存在论。本文使用这个框架分析学习分析领域(本体论范式)如何在方法上受到教育数据挖掘(实体论范式)、量化民族志(存在论范式)和大规模学习(本质论范式)等领域新近发展的影响。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归纳文献中存在的、有待今后填补的研究空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赖安·S.贝克  德拉甘·伽瑟维克  沙姆亚·卡伦拜亚  肖俊洪  
与初期相比,学习分析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这个领域从研究成果发表渠道看声誉提高得很快,已经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共同体,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很多研究者仍在厘清这个领域的范围以把学习分析的贡献与其他同样基于教育数据领域的贡献区分开来。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协作和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保证学习分析领域健康发展,而不是强调它们的不同。具体讲,本文提出一个旨在分析当今聚焦教育数据研究的相关领域如何影响学习分析领域发展的框架。该框架的着眼点是这些领域各自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范式,即本质论、实体论/还原论、本体论/辩证论和存在论。本文使用这个框架分析学习分析领域(本体论范式)如何在方法上受到教育数据挖掘(实体论范式)、量化民族志(存在论范式)和大规模学习(本质论范式)等领域新近发展的影响。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归纳文献中存在的、有待今后填补的研究空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匡小平  李响  朱贝  
文章利用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的项目库数据以及各资本方公布的各项数据,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获得参与PPP项目的机会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国有资本比社会资本获取PPP项目的概率高;资本规模、融资能力、财务能力、风险应对能力方面的强弱影响资本方获得PPP项目概率的大小,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国有资本在上述几方面的能力优于社会资本;融资能力越强的资本方获得参与PPP项目的机会越大。实证结果还表明资本使用效率、项目所需投资额也是影响PPP项目获得的重要因素。未来要重视提升与改善合作方的财务能力、融资能力、资本使用效率。应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法律法规;社会资本方要抛开以往陈旧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桂红   张锋   洪振庭  
后工业时代,如何利用城市中的工业遗存,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市工业遗存改造呈现出一些经典范式,这些范式提供了一个应用框架,不同的范式体现出了不同的政策目标、研究问题、首选的工具或研究方法。本文确定当前研究和实践中的四种范式(整体性活态式、临时性过渡式、适应性动态式、象征性快速式),并结合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提出其适用性范畴和应用选择,以解决城市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城市规划者、设计师、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指导和参考,实现工业遗存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再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金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研究形成了四种主要经济学范式,即新制度经济学的"转轨成本-转轨收益"范式、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化经济改革"范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范式、"市场化生产方式-市场型社会主义制度"范式。认真分析这些转轨经济学范式,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与转轨的实践经验,科学地推进转轨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正确而有效地指导我国未来经济转轨实践,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顿朝晖  
社会资本日益成为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不同学科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都发现社会资本可以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及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社会资本的产生以及哪些因素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资本却没有较好的研究,笔者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企业社会资本的内部与外部因素,以帮助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骏夫  徐选国  
利用2014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课题组"在7省(自治区)开展的农村中小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文章考察了社会资本对留守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抗逆力在多个维度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学业努力程度,但未对其教育期望和辍学意愿产生直接影响;抗逆力同时在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学校社会资本和朋辈社会资本对教育获得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较高的家庭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学校社会资本和朋辈社会资本有助于提升留守儿童的抗逆力程度,间接影响其学业努力程度;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正面效应,其中学校社会资本和朋辈社会资本具备互补作用,前者是留守儿童学业努力、辍学意愿的保护因素,后者是教育期望的保护因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谢勇  赵晓倩  
童年留守经历是留守者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对其成年后的终身发展往往存在着持久的影响。基于长期的视角,探讨了青少年时期的留守经历影响高等教育获得的理论机理,并使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 2018)进行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个体的高等教育获得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有留守经历者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概率显著下降5%,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概率显著下降2.7%。其中“全部留守”(父母都不在身边)和“高中留守”的负面效应更加突出,该结论在对留守经历的内生性进行控制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留守经历对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城乡效应”和“独生子女效应”,即显著降低了农村个体和非独生子女获得高等学历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春荣  杨艺  
我国农村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问题,迫切要求建立"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农村环境"和谐管理"模式。社会资本,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同的一种潜在资本,社会资本研究范式对于农村社会、环境管理和"和谐管理"都有着强大的解释功能。农村环境的"和谐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资本研究范式的透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闵维方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分析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职业阶层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位居前列的优势社会阶层,其子女接受的教育层次主要为高等教育;而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均处劣势的社会阶层的子女接受的主要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另外,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明显大于家庭经济资本,而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中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略大于家庭经济资本。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大津和子  许芳  
在社会科中,全球教育以培养多元文化共存、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地球社会的公民所必需的的素质与目标。本文将社会科全球教育的课程内容分为"生活与文化"、"地球社会"、"全球课题"、"未来指向"四个学习领域,并对每个领域提出相应的四种教学方法:文化理解法、关系发现法、问题解决法、未来指向法。本文分别介绍了这四种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实践的案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浩  钱民辉  
在现代中国社会,教育机会的分布受宏观结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微观家庭因素的综合影响。20世纪以来的政治变迁、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相继扩张等宏观因素,以及包括教育制度和非教育制度在内的各种制度性因素,特别是家庭内部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和教育期望等微观因素都对我国各社会群体的教育机会获得产生着重要作用。通过结合宏观与微观因素,构建转型社会的综合教育获得模型,并考察家庭因素与社会结构、制度性因素发挥作用的微观机制,是教育机会获得影响因素研究的努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