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6)
- 2023(18639)
- 2022(16009)
- 2021(14838)
- 2020(12580)
- 2019(28705)
- 2018(28027)
- 2017(54155)
- 2016(29121)
- 2015(32402)
- 2014(31912)
- 2013(31641)
- 2012(28927)
- 2011(26156)
- 2010(26452)
- 2009(24802)
- 2008(23793)
- 2007(21097)
- 2006(18914)
- 2005(16971)
- 学科
- 济(111962)
- 经济(111743)
- 管理(86266)
- 业(82852)
- 企(70744)
- 企业(70744)
- 方法(49256)
- 数学(41386)
- 数学方法(40897)
- 中国(36106)
- 财(34260)
- 农(30889)
- 融(30084)
- 金融(30079)
- 银(28620)
- 银行(28549)
- 制(27733)
- 行(27430)
- 业经(26965)
- 学(25793)
- 地方(23008)
- 务(21907)
- 财务(21827)
- 财务管理(21788)
- 企业财务(20808)
- 理论(20701)
- 农业(20522)
- 贸(20314)
- 贸易(20298)
- 易(19730)
- 机构
- 大学(413579)
- 学院(407375)
- 济(163274)
- 经济(159728)
- 管理(157892)
- 研究(140697)
- 理学(136228)
- 理学院(134699)
- 管理学(132250)
- 管理学院(131537)
- 中国(109575)
- 京(88268)
- 科学(86565)
- 财(79515)
- 所(71385)
- 农(71330)
- 研究所(64847)
- 中心(64548)
- 业大(63178)
- 财经(62719)
- 江(60403)
- 经(56970)
- 北京(55874)
- 农业(55861)
- 范(52961)
- 师范(52354)
- 院(50373)
- 经济学(49966)
- 州(48503)
- 财经大学(46815)
- 基金
- 项目(277695)
- 科学(217271)
- 基金(202238)
- 研究(199626)
- 家(178309)
- 国家(176613)
- 科学基金(150240)
- 社会(127660)
- 社会科(120445)
- 社会科学(120409)
- 省(107593)
- 基金项目(107253)
- 自然(97984)
- 自然科(95666)
- 自然科学(95636)
- 自然科学基金(93924)
- 教育(91280)
- 划(91190)
- 资助(82731)
- 编号(80150)
- 成果(66072)
- 重点(62402)
- 部(61192)
- 发(58233)
- 创(57895)
- 课题(55248)
- 创新(54066)
- 科研(53334)
- 国家社会(52623)
- 教育部(52473)
- 期刊
- 济(179147)
- 经济(179147)
- 研究(123667)
- 中国(83867)
- 学报(71960)
- 农(65073)
- 科学(62565)
- 财(62133)
- 管理(58461)
- 大学(54293)
- 学学(50756)
- 融(48098)
- 金融(48098)
- 教育(44695)
- 农业(43208)
- 技术(32433)
- 财经(31582)
- 经济研究(28732)
- 业经(27848)
- 经(26987)
- 问题(22836)
- 业(22328)
- 图书(22177)
- 版(20733)
- 科技(20164)
- 理论(19914)
- 技术经济(18495)
- 业大(18420)
- 实践(17932)
- 践(17932)
共检索到61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宇 王士权
社会资本作为非正式约束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基于已有文献,对社会资本与家庭金融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机制分析,总结归纳其内在逻辑,主要有三个机制:信任互惠、社会网络互动以及社会规范约束机制,它们分别作用于金融参与决策的不同环节。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评述,提供未来更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德仙 黄中伟
本文从国际经验、生成动力、实践偏离、适度规模、组织关系和经营绩效六个方面细致梳理家庭农场的国内研究动态,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国际经验借鉴形成一个固定分析框架;家庭农场主要具有三种典型的生成动力说;家庭农场实践运行呈现三类特征偏离;家庭农场基于多元层次视角界定适度规模;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和合作社具有紧密的关系;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由经营能力和制度环境决定。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环境对家庭农场具有多重维度的影响。调节制度环境显著有利于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制度环境对家庭农场的生成、适度规模及经营绩效等都具有影响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林 姜滨滨
虽然关于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仍然存在分歧,但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形成,能够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及优势,并且对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具有正面影响。产业集群与社会资本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文献主要是在产业集群相关研究中涉及社会资本,缺乏对产业集群与社会资本的专门研究,并且对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研究不足。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社会资本 创新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王淼 李成林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新生人口比例的减少,我国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家庭的养老储备充足性面临挑战。在储蓄养老向财富养老转型的背景下,探究家庭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资产来积极应对老龄化,对银发时代家庭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有文献,梳理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首先根据家庭财务决策的过程,从风险约束、效用函数、信息效率这三个角度重点分析了老龄化如何影响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决策;然后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总结了家庭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投资组合多样性;最后基于风险偏好和信息效率,整理了老龄化对于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未来可以继续探索的两个潜在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嘉骏
消费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在于,消费者在进行金融决策时往往表现出偏离最优决策的行为偏误。行为偏误研究的难点,一是缺乏统一的理论;二是缺乏高质量的数据。文章梳理了过去关于消费金融的研究,首先介绍了信贷、投资、消费等日常金融决策中的行为偏误研究。其次,我们归纳总结出三类导致行为偏误的因素:心理学中的认知与思维过程的偏差、金融素养与金融教育的缺乏、新技术的应用,并分别介绍了这三类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
消费金融 行为偏误 认知偏差 金融素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水土 李正茂
从早期的金融系统与经济增长机理分析,到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金融系统稳定性等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一直是金融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无疑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新常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主线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为该主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转型升级 文献综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勇 彭文文
自2000年《清迈协议》签订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对中国-东盟金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近些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中国-东盟金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的方面,即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内容和途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以及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和金融政策。通过总结和厘清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研究成果和脉络,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提供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金融 文献综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薇
农村金融效率低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障碍。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服务"三农"、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是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研究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对农村金融效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效率 文献综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西川 陈立辉 杨奇明
本文以治理特殊性为切入点,从组织目标、治理问题、治理结构与机制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等方面对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治理研究进行了回顾与综述。重点是总结理论与实证研究处理此类组织治理特殊性的经验与主要结论,并揭示已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思路。研究者已取得如下三点共识:(1)治理特殊性是从理论上讨论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治理问题的起点。(2)委托代理理论成为分析此类组织治理问题的主要工具。(3)概括、讨论治理结构与机制的特点、分类和有效性,以及检验其对绩效的影响是实证考察的重点。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加强对此类组织多
关键词:
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 治理问题 治理机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峰 熊云军
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何测度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普惠程度一直是一个难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集团研究院团队合作编制了一套"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缺乏数字金融测度的窘迫。目前该指数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应用,本文对常见的数字普惠金融测度,特别是"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后者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可以与家庭、企业、传统金融市场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等各类数据进行匹配,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但在应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时,也需要高度关注该指数存在的固有缺陷和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内生性、影响机制讨论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经济 影响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斌 巴曙松
PE作为一种专注于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方式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参与产业转型、促进自主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的资本力量。本文从广义PE的角度,对PE运作机制中资本来源、治理结构、市场运行方式及其对企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观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PE的运作机制 文献 综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龙鹏 张兴叶
对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在理论研究上,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和任务模型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人工智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在OLG模型从微观层面出发,认为人工智能会对经济长期增长带来负面效应。在实证研究上,变量衡量指标的不一致和生产率测算指标的不同是导致结论出现分歧的重要原因。从不同行业来看,人工智能对重复性较高、生产成本攀升、资本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就服务业而言,人工智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比生活性服务业更显著,但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比较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从不同区域来看,理论研究认为人工智能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但实证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微乎其微。在我国,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对东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更明显,而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力还存在争议。在作用机制上,人工智能主要通过生产要素优化、推动产业发展和改善经济环境所组成的三条路径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工
通过回顾历次金融危机起因与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资本账户开放下的金融风险可归结于货币危机风险与银行风险。文章首先从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行综述;其次对资本账户开放如何影响资本流向与不同资本流向伴随的金融风险分别进行综述,综合论述资本账户开放、资本流向与金融风险间的关系。文章进一步结合研究现状与我国实际,为该领域的研究拓展提供可能的方向。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资本流向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董占奎 任传普
股票投资是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之一,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社会互动作为群体间收集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对个体股票投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回顾了过去十余年间有关社会互动与股票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从社会互动的度量、社会互动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移动社交情境下的社会互动对股票投资行为的影响;社会互动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除了股市参与行为之外,对股市参与程度、操作频率等行为的关注;采用实验研究方法获取更加精确的数据。
关键词:
社会互动 股票投资行为 作用机制和方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粟勤 王雨
文章从网络信息生产的角度切入,对借贷人社会特征对网络借贷平台影响及传统金融理论在网络金融媒介上检验的成果进行回顾。结合网络借贷平台数据的研究发现,网络金融可以较少交易成本,增加违约成本,提供信用资本如信誉等功能,使得信息生产在借贷行为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从而论证网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关键词:
网络金融 信息生产 网络借贷 文献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