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9)
- 2023(5646)
- 2022(4898)
- 2021(4516)
- 2020(3782)
- 2019(8406)
- 2018(8114)
- 2017(16097)
- 2016(8499)
- 2015(9198)
- 2014(8980)
- 2013(9143)
- 2012(8259)
- 2011(7544)
- 2010(7549)
- 2009(7037)
- 2008(7051)
- 2007(6507)
- 2006(5902)
- 2005(4890)
- 学科
- 济(41414)
- 经济(41250)
- 管理(27529)
- 业(24555)
- 方法(21355)
- 企(20983)
- 企业(20983)
- 数学(16282)
- 数学方法(16210)
- 农(11528)
- 财(11469)
- 环境(10718)
- 业经(10162)
- 中国(9813)
- 理论(8540)
- 学(8494)
- 农业(8065)
- 和(7851)
- 地方(7788)
- 划(7188)
- 务(6653)
- 财务(6647)
- 财务管理(6641)
- 企业财务(6466)
- 生态(5979)
- 制(5936)
- 经济理论(5808)
- 融(5413)
- 金融(5410)
- 收入(5360)
- 机构
- 学院(128910)
- 大学(127451)
- 济(53749)
- 经济(52742)
- 管理(51731)
- 理学(45502)
- 理学院(44957)
- 管理学(44201)
- 管理学院(43972)
- 研究(40502)
- 中国(30035)
- 财(26127)
- 京(25363)
- 科学(25163)
- 财经(21639)
- 经(19676)
- 所(19586)
- 范(18682)
- 师范(18549)
- 江(18203)
- 农(18069)
- 中心(17951)
- 研究所(17911)
- 经济学(17249)
- 业大(17153)
- 财经大学(16222)
- 北京(16041)
- 经济学院(15650)
- 师范大学(15151)
- 商学(14804)
- 基金
- 项目(89017)
- 科学(72232)
- 基金(68032)
- 研究(63408)
- 家(58829)
- 国家(58320)
- 科学基金(51371)
- 社会(46629)
- 社会科(43148)
- 社会科学(43131)
- 基金项目(37281)
- 省(34239)
- 自然(32370)
- 自然科(31559)
- 自然科学(31553)
- 自然科学基金(31034)
- 教育(28287)
- 划(28083)
- 资助(27520)
- 编号(23267)
- 部(19802)
- 国家社会(19574)
- 重点(19445)
- 发(18870)
- 创(17973)
- 人文(17844)
- 教育部(17482)
- 成果(17363)
- 科研(16858)
- 创新(16657)
共检索到178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静艳 陈阁芝 肖悦
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是否具有环保意识,是当地生态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培养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有研究表明,经济收益能够作为激励因素增进居民的环保意识,然而这种激励方式的有效性却受到了另外一些学者的质疑。基于文献研究,文章提出社会资本在生态旅游收益和居民环保意识之间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是一个调节变量,正向调节生态旅游收益与居民环保意识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结论对于生态旅游实践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向阳 黄涛珍
文章系统分析了生态旅游促进居民环保意识提高的机制和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生态旅游的经济收益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经济收益达到一定门槛之后,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才有可能实现,但是由于惩罚缺失机制、囚徒困境机制和分配不均机制的存在,经济收益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旅游收益的提高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和景区保护两种机制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而且这两种机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是旅游收益的分配不均并不会恶化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居民环保意识 社会资本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时少华
对国内外旅游社区参与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比较全面与系统,但对于社会资本影响因素以及社会资本和社区旅游参与意识共同影响社区旅游参与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见。以北京什刹海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旅游社区中的社会资本、居民旅游参与意识对旅游社区居民参与具有正向影响,旅游参与意识是社会资本对社区居民参与影响的重要中介变量,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提出了加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和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忠宏 洪常明 钟林生
本文旨在了解澎湖列岛居民生态旅游的认知与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 ,并探讨居民基本资料与其对生态旅游认知和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之间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后发现 :居民基本资料的不同会造成生态旅游认知与发展生态旅游态度的差异。最后透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 ,居民生态旅游的 5个认知因素与发展生态旅游的 6个态度因素间都具有相关性 ;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程度愈低者 ,在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上则愈不积极
关键词:
澎湖列岛 居民 生态旅游 认知 态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静艳 王雅君 施琼
环境保护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需要旅游目的地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本文以广东鼎湖山风景区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旅游经济收益和旅游影响感知对社区居民环保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经济收益并不能对居民的环保意向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正面的旅游影响感知正向影响居民的环保意向;(2)负面的旅游影响感知对居民的环保意向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建萍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热点 ,然而不适当或不科学的生态旅游开发已使很多生态保护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以曾经是世界生态旅游成功的典范国家肯尼亚为例 ,分析了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当地居民利益之间的关系 ,试图提供给旅游企业开发者和经营者一个发展良好生态旅游的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娟 田世政
自然保护区内少数民族原住民是旅游大社区中的一个群体,其旅游参与内容及深度对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国内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开发中采取了原住民整体搬迁模式。以新疆喀纳斯生态旅游景区为例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种搬迁模式下的原住民旅游参与方式与内容,对景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如游客管理疏导不力,游程不畅,削弱了景区市场营销的优势,抑制了景区环境管理的力量,降低了景区旅游供需调节能力等。
关键词:
整体搬迁 旅游景区管理 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亚萍 何平
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商品价格构成,分析了现行旅游商品的价格理论导致生态旅游 商品的理论价格和操作价格中的价值主体错位,以及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旅游商品 价格 构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静 秦志玉
工业革命后,特别是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西方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被破坏为代价的。20世纪60年代后,自然意识的兴起使西方国家变革了社会发展观,自然意识已成为西方国家处理人地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个过程本身对我们国家目前的发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本文介绍了自然意识的缘起,比较了自然意识与人本环境论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其主要特征的分析,探索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提出了自然意识对生态旅游规划的五点指导原则;并结合安徽板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介绍五点原则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雪琳 熊雪英 管华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将会接待大量来自西方各国的游客,会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旅游景点解说词、公共标语的翻译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文化冲突,因此给生态旅游翻译带来障碍和困难。在生态旅游翻译中运用跨文化意识,使宣传推广向高层次发展,有助于营造旅游业良好的语言环境,开发有巨大市场影响和市场效益的生态旅游品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梅 黄鑫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恢复补偿机制不健全、生态资源开发所需资金匮乏等瓶颈。为突破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瓶颈,可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借助PPP模式,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恢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政策、乡村旅游资源宣传推广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促进乡村潜在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目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静艳
从系统动力学著名的“内生”理论角度分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共生系统。本文将政府、社区、保护区、旅游企业和生态旅游者五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生态旅游系统中的内生变量,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协调利益获取和分配、权利和义务、生态耗损和补偿等问题,初步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的参与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爱德华·格拉泽 罗建辉
社会资本投资简单模型描述了若干决定投资的因素。当个人较长时间地居住于某一社区时 ,他们将愿意更多地进行社会资本投资。他们最初创建并积累社会资本财富 ,然后再使之慢慢消耗。从事的职业社会化程度高、具备私房房主资格 ,都会提升个人对社会资本的投资水平。接受教育和社区同质性也异常强烈地驱动着社会资本的投资。政府教育政策可能是向社会资本投资施加影响的特别重要的手段 ,同时 ,采取得力措施消除种族或道德歧视也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投资模型 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