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0)
- 2023(18148)
- 2022(15578)
- 2021(14441)
- 2020(12144)
- 2019(27608)
- 2018(27276)
- 2017(52881)
- 2016(28558)
- 2015(31821)
- 2014(31327)
- 2013(30885)
- 2012(28151)
- 2011(25261)
- 2010(24995)
- 2009(22949)
- 2008(22211)
- 2007(19532)
- 2006(17030)
- 2005(14370)
- 学科
- 济(115210)
- 经济(115006)
- 业(83187)
- 管理(77548)
- 企(61616)
- 企业(61616)
- 方法(54000)
- 农(51926)
- 数学(47103)
- 数学方法(46538)
- 农业(34418)
- 业经(29965)
- 中国(28980)
- 财(28796)
- 学(23911)
- 地方(22365)
- 制(20571)
- 贸(20286)
- 贸易(20281)
- 易(19740)
- 技术(18023)
- 理论(17967)
- 务(17934)
- 财务(17861)
- 财务管理(17827)
- 环境(17245)
- 和(17125)
- 企业财务(16953)
- 银(16470)
- 银行(16405)
- 机构
- 学院(402586)
- 大学(400865)
- 济(159967)
- 管理(159825)
- 经济(156744)
- 理学(140558)
- 理学院(139056)
- 管理学(136387)
- 管理学院(135687)
- 研究(131023)
- 中国(98693)
- 农(86598)
- 科学(84396)
- 京(82671)
- 财(70473)
- 业大(69495)
- 农业(67236)
- 所(65341)
- 中心(61896)
- 研究所(60177)
- 财经(57859)
- 江(57105)
- 经(53081)
- 范(51148)
- 北京(50745)
- 师范(50554)
- 经济学(48217)
- 院(46658)
- 州(46167)
- 经济学院(43848)
- 基金
- 项目(287548)
- 科学(225356)
- 基金(209754)
- 研究(204554)
- 家(184815)
- 国家(183229)
- 科学基金(157068)
- 社会(131150)
- 社会科(123580)
- 社会科学(123542)
- 省(113107)
- 基金项目(112095)
- 自然(103708)
- 自然科(101336)
- 自然科学(101308)
- 自然科学基金(99501)
- 划(94682)
- 教育(93092)
- 资助(85470)
- 编号(82548)
- 成果(64583)
- 重点(63886)
- 部(62930)
- 发(60976)
- 创(59715)
- 创新(55723)
- 科研(55644)
- 课题(55616)
- 国家社会(54108)
- 教育部(53469)
- 期刊
- 济(169174)
- 经济(169174)
- 研究(109768)
- 农(85774)
- 学报(72025)
- 中国(70683)
- 科学(63016)
- 农业(57940)
- 大学(54749)
- 管理(52918)
- 学学(52213)
- 财(51911)
- 融(37474)
- 金融(37474)
- 教育(37151)
- 业经(33658)
- 技术(32306)
- 财经(27389)
- 业(27319)
- 经济研究(25659)
- 问题(23539)
- 经(23383)
- 版(22279)
- 科技(20607)
- 业大(20406)
- 技术经济(18459)
- 理论(18361)
- 图书(18244)
- 资源(17681)
- 统计(17555)
共检索到565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莎
运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基于微观视角分析了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人际信任水平来影响农村民间借贷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农户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且这种正向影响大部分可归因于社会资本增加带来的人际信任水平的提升,即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人际信任,进而影响农村民间借贷;同时,亲友信任与他人信任对农村民间借贷存在明显差异,遵循差序格局特征。进一步考察社会资本、人际信任对不同类型农户民间借贷约束的影响发现,社会资本对因交易成本高造成的民间借贷约束的影响更明显,而农户通常对来之不易的他人信任更为珍惜,不愿轻易动用这一部分社会资本,因此他人信任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农户受交易成本约束的概率。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人际信任 农村民间借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芃兴 陈东平
我国农村大量零利息和高利息并存的民间借贷现象表明农村的民间借贷并非孤立存在的经济行为。社会资本理论表明社会主体存在非经济的资源禀赋,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主体因期望报酬而从事交换行为,并且交换对象和报酬大大超越了经济范畴。基于以上理论,依据Grannovetter的嵌入分析范式对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的发生机理及利率的确定进行了探讨。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本文验证了农村民间借贷行为嵌套于更大范围的农村社会交易活动中,农户基于借贷交易和相关社会交易的综合收益做出借贷决策,借贷交易的最终结果是借贷双方以各自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为标准实现匹配。
关键词:
民间借贷 社会资本 嵌入分析范式 匹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泉民
1990年代以来 ,民间借贷在农村地区因受市场需求、政府对正规金融市场的过度管制、资本趋利性等因素的催化而兴盛起来 ;民间借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金市场的供需平衡 ,解决了农户生活性支出的需求矛盾 ,有利于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 ,但它作为一柄“双刃剑” ,又带来许多新问题诸如资金流向的无序性、金融风险与监管困难等。
关键词:
农村地区 民间借贷 正规金融部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羚雅
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论证社会资本对农民贫困的影响,并分析社会资本影响农民贫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无论采用国家贫困标准还是国际贫困标准,社会资本均可明显改善农民贫困,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社会资本的减贫效应依然成立;社会资本与农民民间借贷水平显著正相关;社会资本可通过影响民间借贷缓解农民贫困,即改善农民贫困、实现精准扶贫与脱贫遵循"社会资本→民间借贷→农民贫困"的作用机制。因此,提高农民社会资本与民间借贷水平,对改善农民贫困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民间借贷 农民贫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许庆 刘进 杨青
目前因病致贫已成为中国农村贫困的突出问题,如何缓解农民的因病致贫是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之一。文章利用2010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贫困发生率和贫困脆弱性两方面讨论了健康冲击下民间借贷(特指零利息亲朋间借贷)对农民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民间借贷缓解了农民应对疾病风险的资金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贫困发生率,却会造成农民未来发生贫困的可能性(贫困脆弱性)增加。因此,文章认为,在今后的扶贫减贫政策安排上,一是要加大健康卫生投入,改善农民的健康福利状况;二是需要引导民间借贷合法化、规范化,发挥民间借贷在精准扶贫上的重要作用;三是采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等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雪梅 李妃养
随着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融资增速的减缓以及农民融资需求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更趋活跃,而监管缺失是农村民间借贷纠纷事件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结构洞理论深入分析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的特征及风险,并提出监管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结构洞理论 农村金融 民间借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裕元 赵一夫
[目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能否形成,公众参与是关键。深入分析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对完善乡村自治,实现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社会资本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农户民主参与。(2)政治效能感是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78.1%。(3)收入水平在政治效能感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农户收入水平越高,政治效能感对其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促进作用越强。[结论]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农户社会资本的培育和提升,努力提高农户政治效能感和收入水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郭家
1988年,江西省农村民间借贷总额已达5.76亿元,比1987年增长50%;民间借贷份额占农民借贷总额的比重由1987年的55.56%提高到59%(据江西省农业银行对全省640户农民家庭经济定点调查推算的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裕元 赵一夫
[目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能否形成,公众参与是关键。深入分析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对完善乡村自治,实现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社会资本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农户民主参与。(2)政治效能感是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 78.1%。(3)收入水平在政治效能感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农户收入水平越高,政治效能感对其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促进作用越强。[结论]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农户社会资本的培育和提升,努力提高农户政治效能感和收入水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海林 李超伟 万佳乐
本文使用CFPS(2014)的微观调查数据,基于社会资本的综合测度,检验了社会资本及其结构对农户借贷的异质性影响。首先,分析指标属性并结合改进的变异系数法,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社会资本测度方法。其次,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内生性检验发现:从整体看,农户社会资本越丰富,其获得银行借贷及民间借贷概率均会显著增加;从社会资本结构类型看,结构型社会资本对非正规借贷的作用更大;随着农村制度的变迁,认知型社会资本对正规借贷与非正规借贷均发挥促进作用。这意味着,缓解农户贷款难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技术优势,实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优势互补,且贷方应重视社会资本结构在不同借贷主体之间作用机制的差异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洋 平新乔
本文使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比较了农村民间信贷市场中借贷双方的收入状况。文章发现,民间信贷资金并不是一致地从富人流向穷人,也不是一致地从穷人流向富人,而是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分类相聚"(Positive Assortative Matching)性质:穷人把钱更多地借给了穷人,富人把钱更多地借给了富人。本文使用搜寻—匹配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模型均衡的存在性,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描述了借贷可能发生的区域(匹配集合),比较好地拟合了观察到的现象。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分类相聚性质 搜寻匹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官玉婷 康小兰 刘滨
通过描述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现状,简析了我国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形成的原因,通过建立数理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高利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尽管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各种消极的影响,但是如果能够合理规范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则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消极影响要大于积极影响。为此,建议制定相应的法律来完善和规范民间金融借贷,正规化将成为我国历史进程中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农村民间借贷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数理经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汉辉
通过整合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理论,以177份企业调查问卷为样本,从政治关联视角实证考察社会责任实践与社会资本的关系,以及政治关联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实践显著促进社会资本。企业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及信任三个维度;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实践仅正向作用于社会资本信任维度。社会责任实践显著正向影响政治关联的同时,企业政治关联亦显著正向作用于社会资本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两个维度。政治关联在社会责任实践作用于社会资本的影响机理并不起完全中介作用,仅在外部社会责任实践与社会资本横向联系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社会责任实践 政治关联 社会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小珺 孙长江 王卫波
农村金融供给侧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农村民间借贷作为非正规金融手段,弥补了正规金融的数量缺失。虽然农村的民间借贷缓解了我国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不足,但民间借贷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引发一系列纠纷。由借贷主体、形式、内容方面的问题引发的纠纷是农村民间借贷纠纷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 民间借贷 纠纷 裁判文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忠
农村民间借贷纠纷能否有效解决,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能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农村民间借贷概念与特点、纠纷特点与类型进行了概述,然后深入分析了农村民间借贷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多元化的法律解决机制与实施配套措施。
关键词:
农村 民间借贷 纠纷 法律 解决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