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9)
- 2023(12539)
- 2022(10520)
- 2021(9856)
- 2020(7939)
- 2019(17568)
- 2018(17137)
- 2017(33082)
- 2016(18022)
- 2015(19573)
- 2014(18900)
- 2013(18426)
- 2012(16907)
- 2011(15341)
- 2010(15105)
- 2009(13817)
- 2008(13668)
- 2007(12205)
- 2006(10915)
- 2005(9375)
- 学科
- 济(76270)
- 经济(76089)
- 业(54317)
- 管理(48237)
- 农(47760)
- 企(34166)
- 企业(34166)
- 农业(31648)
- 方法(27519)
- 数学(22957)
- 数学方法(22811)
- 业经(22365)
- 地方(20709)
- 中国(19140)
- 财(17331)
- 制(15088)
- 学(15004)
- 环境(14920)
- 发(12307)
- 贸(12279)
- 贸易(12276)
- 易(11900)
- 和(11736)
- 体(11104)
- 农业经济(10977)
- 划(10518)
- 技术(10510)
- 理论(10403)
- 银(10302)
- 银行(10265)
- 机构
- 学院(251558)
- 大学(245503)
- 济(102146)
- 经济(100177)
- 管理(96883)
- 研究(85289)
- 理学(85172)
- 理学院(84187)
- 管理学(82874)
- 管理学院(82433)
- 农(65212)
- 中国(65199)
- 科学(55270)
- 京(50294)
- 农业(50237)
- 业大(46471)
- 财(43407)
- 所(43024)
- 中心(40563)
- 研究所(39523)
- 江(37047)
- 财经(35079)
- 范(33723)
- 师范(33340)
- 经(31995)
- 农业大学(31967)
- 北京(30308)
- 经济学(30034)
- 院(29982)
- 州(29805)
- 基金
- 项目(179542)
- 科学(142041)
- 基金(131040)
- 研究(129461)
- 家(116130)
- 国家(115018)
- 科学基金(98167)
- 社会(86381)
- 社会科(80590)
- 社会科学(80562)
- 省(72187)
- 基金项目(71481)
- 自然(62944)
- 自然科(61361)
- 自然科学(61344)
- 自然科学基金(60248)
- 划(59741)
- 教育(56228)
- 编号(52671)
- 资助(49475)
- 成果(40486)
- 发(40437)
- 重点(40183)
- 部(38981)
- 创(37438)
- 农(36582)
- 国家社会(35710)
- 创新(34909)
- 课题(34690)
- 科研(34231)
- 期刊
- 济(118185)
- 经济(118185)
- 农(67527)
- 研究(66087)
- 中国(48275)
- 农业(45527)
- 学报(44658)
- 科学(40744)
- 大学(33761)
- 学学(32443)
- 财(31554)
- 管理(28342)
- 业经(26600)
- 融(23727)
- 金融(23727)
- 业(21608)
- 教育(20136)
- 问题(17197)
- 技术(17107)
- 财经(16609)
- 经济研究(16326)
- 版(15467)
- 资源(15372)
- 农村(14323)
- 村(14323)
- 经(14186)
- 农业经济(14167)
- 业大(12899)
- 科技(12544)
- 世界(12512)
共检索到359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海莉 梁炳伟 张志强 尉永平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张掖市农户对节水政策认知度偏低,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效果不理想;(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节水的关键环节,对节水绩效的贡献率低;(3)影响张掖市农户节水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节水政策的宣传度、农户对政府行为的满意度、农户对当地水资源短缺的认知度、农户对节水政策的了解度及支持度、政府对节水政策的扶持度、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的耕地亩数及收入变化,而受访者的年龄、性别等个体特征对节水参与意愿的影响不大。基于此,提出了完善节水政策,提高农户参与意愿的措施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完善节水政策,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芳 尚海洋
本文以英国国际发展部的可持续生计方法分析框架为研究基础,通过对黑河流域张掖市农户风险应对策略的调查,运用多元Logit模型对农户风险应对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风险应对策略最显著的因素,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次之,自然资本是影响农户风险应对策略最不显著的因素。研究同时还发现,可以通过增加金融资本、提升农户的人力资本等措施,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风险应对策略 生计资本 可持续生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史恒通 睢党臣 徐涛 赵敏娟
在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背景下探讨农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利于矫正生态恢复及补偿政策中的偏差,提升有关政策的执行效率。本文以陕西省渭河流域为例,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生态价值(包括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认知对农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价值认知还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非市场价值认知,都对农民的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影响强度上,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95和0.174)。同时,年龄和家庭农业劳动力占比对农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其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女性相比,男性农民具有更强的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
关键词:
生态价值认知 流域 生态治理 参与意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芳
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生计风险问题一直被密切的关注。由于资本市场的松散,生计风险可以大幅度地改变农户的资本所有和资本结构。现有文献主要针对生计风险特性研究、生计资本定量评估,而尝试探索生计风险对生计资本影响机制问题的研究仍较少。基于此,本文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半结构式农户调查,在分别确定农户生计风险评估体系及生计资本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农户的生计风险(健康风险、环境风险、金融风险、社会风险和信息风险)和生计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状况进行评估;通过建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立华,樊胜岳,杨林,杨国靖
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因此,农户经济及其经营行为与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依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户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近5年来农户收入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农户经营行为的特点,并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与农村体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户经济 农户经营行为 黑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彩霞 赵雪雁 文岩 张亮 张方圆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碳排放量大部分来自发达城市,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因此农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论文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作为碳足迹的单位,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测算了当地农户碳足迹,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Gini系数分析了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碳足迹的结构特点,并且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户碳足迹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张掖市农户碳足迹总量为1.63×109kgCO2,人均碳足迹为2.14×103kgCO2;②从碳足迹类型来看,农户的碳足迹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费,其次是房屋建设,食物生产加工和交通运输所占比例最...
关键词:
碳足迹 生计方式 农户 张掖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宁宝英 何元庆
我国草地资源位居世界第二位,但目前退化非常严重,已经成为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导致草地退化的原因多种多样,自然因素是不可调控因素,并且在近50年内并非是导致草地大面积退化的主要因素,实际上,人为因素才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其中过度放牧是最主要因素之一。农户作为草地使用和经营行为的微观主体,其行为可直接或间接地响应所有管理行为和制度的最终效应。通过针对肃南县草地退化进行的农户问卷调查进行详细剖析,并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尝试从农户角度阐释过度放牧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认为农户的支出需求增加、收入的增幅减缓与缺乏稳定的收入预期、收入渠道单一以及生态支付意愿不高是导致农户过度放牧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肃南县 过度放牧 农户行为 草地退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宏 杨德刚 张新焕 王国刚
基于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新疆三工河流域生态移民前后农户生产生活和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调查,以了解生态移民政策的成效,并探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该区域及其他地区继续实施生态移民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①2007年前后搬迁农户的类型具有一定差异性,农户生态移民意愿与户主文化程度无关,与户主年龄和家庭人口数有一定关系,家庭人口较少的农户趋于先搬迁,后迁农户则更趋于年轻化;②搬迁后农户主要经济来源有所变化,从事种植业与经商的农户数量变化不大,畜牧业农户略有减少,旅游业农户比重大幅下降;③因耕地质量差异,农户耕种结构也有所变化,由种植玉米为主变为以小麦为主,搬迁后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助;④从事畜牧业农户数量有所下降,牲畜饲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放养率大幅下降,圈养时间显著延长,草场超载情况明显改善。总体而言,生态移民后三工河谷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管理制度与政策落实不到位,移民农户经济收入难以保障,其移民态度不够积极。政府应该做好相关稳民政策,提供扶持措施,以提高农户移民的积极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大波 张新焕 杨德刚 肖艳秋 杨帆 夏文进
通过三工河流域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基于DEA方法,从作物类型和地域空间两方面评价了农户灌溉效率,利用Tobit模型探讨了农户灌溉效率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对灌溉效率的作用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作物类型的灌溉效率不同,平均灌溉效率的大小依次为棉花(0.95)>葡萄(0.89)>葵花(0.88)>打瓜葫芦(0.80)>玉米(0.78)>小麦(0.72)。②不同地域空间的灌溉效率具有差异,同种作物的平均灌溉效率在兵团与地方间差异显著,兵团略大于地方;上、中、下游进行比较,上游与中下游作物平均灌溉效率差异显著,下游>中游>上游。③灌溉方式、作物类型、收入、灌水量、水价、灌溉管理、技术培训对灌溉效率影响显著。其中灌溉量与灌溉效率呈负相关;灌溉方式、灌溉管理规范程度、水价、技术培训、收入与灌溉效率呈正相关;灌溉效率随种植作物类型和区域不同存在显著变化。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灌溉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灌溉效率 影响因素 三工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宏 张新焕 杨德刚
基于农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对新疆三工河流域农户的生态移民意愿、移民效果与留居意愿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移民意愿与留居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家庭人口数、人均纯收入、主要收入来源、非农收入比重和参与退耕还林情况是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主要因素,家庭人口数量越少,非农收入比重越大,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越强,就越能接受生态移民政策;②移民工程对河谷内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显著,促进了退耕还林进程,草场压力有所缓解,但移民农户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影响了农户家庭收入,其对定居点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评价较低,42.35%的农户认为搬迁后生活质量变差;③移民农户的留居意愿普遍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涛 赵敏娟 乔丹
以黑河流域为例,详述基于选择实验法评估内陆河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的指标选取及问卷设计流程,运用RPL模型估计居民生态系统恢复偏好,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城乡居民偏好差异,进而计算流域生态系统恢复效益总额。结果显示:(1)受访居民希望采取一定的恢复措施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但城乡居民对恢复措施的侧重点存在偏好差异,城镇居民对河流水质、东居沿海面积和休闲娱乐条件的偏好较强,而农村居民仅对河流水质和农田灌溉保障率有较强偏好;(2)若在黑河流域采取一定的生态系统恢复措施,使各项生态指标达到问卷设计的最优状态,则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及样本总体的家庭年均支付意愿分别为495.012元、277.319元和391.212元,根据样本总体估计结果计算得到的生态系统恢复效益总额为2.479亿元,高于根据城乡居民分别估计结果计算得到的2.318亿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立华 王涛 樊胜岳 杨国靖
本文以黑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内陆河流域现存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提出了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耦合模式。该发展模式包括三个层次:农牧业耦合、农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耦合、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与系统外的耦合。最后,分别对各层耦合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明 于静洁
黑河流域是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在黑河流域开展了大面积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为正确认识植树造林等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流域1959~2000年降雨、径流资料,分析了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河川径流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59~2000年黑河流域年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但整体变化趋势性不显著;黑河流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林地面积增加了8x102hm2,草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7x102hm2和1x102hm2;1980~2000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期较1959~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了4.1%;1980年后20年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为-0.3mm/hm2,且有丰水年份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大,平水年次之,在枯水年份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小的现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悦 张勃
生态需水是当前水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内陆干旱区来说,这一研究尤为紧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水文变异,进而改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水文及生态平衡状况。文章采用黑河流域莺落峡站1947-2006年月径流序列资料,运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法来识别水文过程变异点并分析变异成因,然后对各月平均流量序列用线性矩法推求GEV分布参数,求出概率密度最大流量,将其视为相应月河道内生态流量,可以得到黑河莺落峡站河道内生态需水情况。结果表明,基于水文变异情况分析河道内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在黑河上游是可行的;水文变异前后,站点满足生态需水频率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气候原因而导致的径流量变化是很难避免的,科学合理计算生态需水对干旱区河流生态管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资本对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技术决策行为的影响——以稻虾共养技术为例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合作社决策行为的影响
“激励”OR“约束”——社会资本对农户村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作用再思考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
地形差异视角下耕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分解——以黄河流域中上游1879份农户数据为例
农户社会资本及对其信贷行为的影响——基于河南省397户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社会资本对林区创业农户生态保护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以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例
黄河流域上游企业参与生态补偿行为研究——以甘肃段为例
农户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