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5)
2023(12757)
2022(10559)
2021(9854)
2020(7798)
2019(17488)
2018(16980)
2017(32780)
2016(16784)
2015(18105)
2014(17486)
2013(16883)
2012(15367)
2011(13864)
2010(14139)
2009(13502)
2008(12861)
2007(11767)
2006(10625)
2005(8955)
作者
(43168)
(36420)
(36078)
(34314)
(23033)
(17209)
(16278)
(13737)
(13737)
(12980)
(12186)
(12103)
(11458)
(11212)
(11040)
(10952)
(10506)
(10468)
(10448)
(10286)
(8845)
(8616)
(8555)
(8475)
(8317)
(7997)
(7980)
(7874)
(7205)
(7108)
学科
(64691)
经济(64524)
(57456)
管理(54357)
(46635)
企业(46635)
(31309)
方法(21854)
中国(21484)
业经(20995)
农业(20721)
(20350)
技术(17105)
数学(16677)
数学方法(16456)
(15564)
地方(14210)
(14181)
理论(12526)
技术管理(12358)
(12129)
银行(12127)
(11880)
(11683)
(11202)
(11192)
贸易(11182)
财务(11178)
财务管理(11162)
(11156)
机构
学院(230086)
大学(223599)
(97143)
经济(95045)
管理(93429)
理学(80029)
理学院(79246)
管理学(78169)
管理学院(77697)
研究(72871)
中国(58432)
(47792)
(44875)
科学(40016)
财经(36624)
(36543)
中心(35460)
(34915)
(33391)
(33197)
(30864)
师范(30690)
研究所(29546)
经济学(29528)
业大(29501)
(28398)
北京(27512)
财经大学(26832)
(26610)
经济学院(26442)
基金
项目(151181)
科学(122987)
研究(120074)
基金(110236)
(92822)
国家(91885)
科学基金(81592)
社会(80932)
社会科(75649)
社会科学(75634)
(60755)
基金项目(57910)
教育(54941)
编号(50235)
(49519)
自然(48460)
自然科(47398)
自然科学(47390)
自然科学基金(46581)
资助(41777)
成果(41201)
(37216)
课题(34711)
(33836)
创新(33678)
(33647)
重点(33155)
国家社会(32885)
(31961)
(30935)
期刊
(117760)
经济(117760)
研究(70916)
中国(53640)
(37818)
(36558)
管理(36200)
科学(29885)
教育(29511)
(26540)
金融(26540)
学报(26018)
农业(24604)
业经(23241)
大学(22002)
学学(20624)
技术(19563)
财经(18034)
经济研究(17962)
(15680)
问题(14472)
科技(12152)
技术经济(11414)
现代(11178)
农业经济(10849)
农村(10804)
(10804)
(10714)
(10684)
(10673)
共检索到353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近年来,我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力度,休闲农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特色小镇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农村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加激起了社会资本投资农村的热情。为此,国家对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尤其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中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不充分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必由之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产业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乡风文明衰落、乡村治理无序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而乡村社会资本则可以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的实现提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依赖丰富的社会资本。因此,应从建立社会信任、健全社会规范以及建设社会网络三个维度来培育社会资本,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自然资源督察联合调研组  
日前,在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办公室的统筹部署下,北京督察局会同南京督察局、济南督察局,针对土地政策支持乡村振兴的情况,选取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市和正定县,邢台南宫市和威县,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徐州市贾汪区和睢宁县,山东省德州市,河南省信阳市等6个地级市、7个县(区)开展了典型调研。土地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印发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凝聚共识,认真落实党中央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球  蒋仁开  朱美英  翁贞林  郎海鸥  
研究目的:通过对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产业发展特征及其用地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农村产业用地制度创新对策,为实现"产业兴旺"提供用地保障。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乡村振兴中农村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用地需求,主要表现为产业融合需要用地的综合供给;结构优化需要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区域统筹;"绿色发展"需要更加严格的用地约束。研究结论:为了保障乡村振兴中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一要加强产业用地的制度供给,规范用地行为;二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保障粮食安全;三要以土地整治为抓手,提升用地保障能力;四要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平台,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及其用地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树荣  
土地整治之于乡村振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秉持长期形成的"城市偏向",只为攫取农村土地指标,不顾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善,土地整治就可能沦为"拆村"运动,把乡村振兴做成"夹生饭"。如果土地整治的目标能够导向"乡村振兴",在制度设计合理、集成系统健全、土地整治力度(主要是农民集中居住度)与乡村转型阶段(主要是农民对土地依附度)相适应的条件下,土地整治就有可能激活乡村,在产业、村庄、农民和治理等方面引发连锁反应,助推乡村平稳有序转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涂颖洁  
文章建立了驻村帮扶对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并基于农村微观调研数据,在构建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测量量表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驻村帮扶对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影响路径与成效。研究发现:(1)驻村帮扶在提升乡村组织建设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村民参与度和村民收入满意度。(2)村民参与行为显著正向影响了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在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的增量,但村民的收入满意度感知并未对任何维度的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带来显著影响。(3)实证检验发现,驻村帮扶政策的实施对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形成只呈现间接影响作用,即主要通过影响村民的参与行为,来影响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生成。未来,在开展驻村帮扶过程中要注重从提升乡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构建信任合作互惠的新型乡村社会、推动建立开放型的乡村网络结构等方面发力,为乡村连接性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增长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吴琼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部署。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好美丽乡村的进程中,审计为保证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及2021年政府乡村振兴审计的工作报告,分析当前在乡村振兴政策审计上存在的不足,并对应提出改善路径,以此让审计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政策落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制定了时间表、绘制了路线图。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笔者将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新政加以梳理,为乡村振兴之路上,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兴元  鲍曙光  孙同全  
“十三五”时期,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资金规模持续增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多样化。但是土地、融资、人才和科技瓶颈是社会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投资效率不高,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政府过度干预加大政策风险,资本下乡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点、现状与问题做以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体上看,在“十四五”时期,应创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操作方案,加快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的用地、人才和融资保障机制,吸引、培养和保护更多的企业家型人才,健全社会资本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环境,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农业产权市场,增强投资吸引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林洁  韩淋  修晶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村金融体系薄弱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式。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实现包容性增长;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和改善金融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和乡村创新活力;推进各地充分平衡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针对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薄弱、使用形式局限和潜在风险问题,本文建议:第一,重视技术创新发展,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和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第二,结合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与发展趋势,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第三,重视农村居民金融教育,提升金融素养和金融决策水平,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制化监管防范数字金融风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曹原  
撬动社会资本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在于“撬动”,核心在于“赋能”,关键在于“利益联结”。日本乡村产业振兴基金通过设置双层架构、政府资金充当安全网、属地化设置子基金等手段,实现了对社会资本的“撬动”;通过约束投资领域、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助力产业内生发展,实现了对乡村产业的“赋能”;借助股权投资和市场化运行,实现了社会资本和乡村产业的“利益联结”。为了破解城乡二元阻隔、金融基础设施滞后、利益联结尚不健全以及“使命漂移”“精英俘获”普遍等现实困境,我国应实现“撬动资本”和“赋能产业”有效衔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统一、“强势资本”与“弱势农民”利益联结、“重点领域”与“普惠金融”点面结合以及“硬件基础”与“软件基础”统筹强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睿  
政府财政支出难以形成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稳定投入,更多地需要社会资本。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推动力,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有利于从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管理规范等各方面影响农业发展转型。受我国农业发展市场内外环境的影响,尽管政府政策支持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投资吸引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瓶颈,需要从多方面探索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推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睿  
政府财政支出难以形成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稳定投入,更多地需要社会资本。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推动力,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有利于从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管理规范等各方面影响农业发展转型。受我国农业发展市场内外环境的影响,尽管政府政策支持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投资吸引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瓶颈,需要从多方面探索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推动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倪维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安排。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土地资源无疑是其重要载体,由于土地具有资源、资产和资本的多重属性,是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和增收致富的核心,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通过对广西周村的大规模土地流转的调查研究,发现大规模土地流转使农民阶层分化经历着由无区隔向区隔化重构的变动过程。在土地流转前,农民根据土地规模和职业分殊自然地分化为有机衔接、无区隔的各阶层。乡村社会存在着一种"去阶级分化"的机制,村庄社会结构保持稳定,乡村维持着有秩序的善治。土地流转后,农民阶层分化出现了区隔化的重构,村庄社会本来隐没的不公正感突显并形成了较强烈的阶级意识,快速更替的村庄社会结构也将乡村治理带入困境。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高度重视国家、资本与农民三方利益关系的平衡以及农业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