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5)
- 2023(14192)
- 2022(11543)
- 2021(10464)
- 2020(8783)
- 2019(19797)
- 2018(19465)
- 2017(37605)
- 2016(20972)
- 2015(23413)
- 2014(23333)
- 2013(23114)
- 2012(21239)
- 2011(19130)
- 2010(19229)
- 2009(18021)
- 2008(18149)
- 2007(16889)
- 2006(14947)
- 2005(13241)
- 学科
- 济(90211)
- 经济(90031)
- 业(62846)
- 管理(54133)
- 农(47762)
- 企(42475)
- 企业(42475)
- 方法(38148)
- 数学(32507)
- 数学方法(32257)
- 农业(31358)
- 业经(25279)
- 中国(24906)
- 财(22122)
- 学(18634)
- 地方(17979)
- 制(17521)
- 贸(16713)
- 贸易(16710)
- 易(16274)
- 发(13851)
- 银(13633)
- 银行(13567)
- 理论(13327)
- 务(13192)
- 和(13178)
- 财务(13168)
- 财务管理(13137)
- 行(12890)
- 融(12861)
- 机构
- 学院(307006)
- 大学(304443)
- 济(126946)
- 经济(124479)
- 管理(113554)
- 研究(106008)
- 理学(98734)
- 理学院(97625)
- 管理学(95877)
- 管理学院(95340)
- 中国(80055)
- 农(78494)
- 科学(68455)
- 京(63193)
- 农业(61352)
- 业大(56472)
- 所(56008)
- 财(55763)
- 研究所(51243)
- 中心(49471)
- 江(46982)
- 财经(44766)
- 经(40744)
- 范(39557)
- 经济学(39057)
- 师范(39046)
- 北京(38812)
- 农业大学(38757)
- 州(36588)
- 院(36230)
- 基金
- 项目(207498)
- 科学(161559)
- 基金(149916)
- 研究(146661)
- 家(133350)
- 国家(132135)
- 科学基金(111163)
- 社会(95325)
- 社会科(89203)
- 社会科学(89169)
- 省(83076)
- 基金项目(80284)
- 自然(71913)
- 自然科(70243)
- 自然科学(70218)
- 划(69223)
- 自然科学基金(69000)
- 教育(66168)
- 编号(59323)
- 资助(59236)
- 成果(47474)
- 重点(46992)
- 发(45966)
- 部(45555)
- 创(43119)
- 农(41747)
- 课题(40411)
- 创新(40320)
- 科研(40237)
- 国家社会(39474)
- 期刊
- 济(142865)
- 经济(142865)
- 研究(84132)
- 农(79337)
- 中国(59935)
- 学报(58623)
- 农业(53275)
- 科学(50562)
- 大学(43537)
- 财(42606)
- 学学(41623)
- 管理(36023)
- 融(30009)
- 金融(30009)
- 业经(28979)
- 教育(27996)
- 业(26569)
- 技术(23550)
- 财经(22245)
- 经济研究(21748)
- 问题(20684)
- 经(19067)
- 版(18692)
- 业大(16495)
- 世界(15666)
- 技术经济(15254)
- 农村(14974)
- 村(14974)
- 科技(14587)
- 农业大学(14513)
共检索到448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源超 潘素昆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基于农民原有财产关系、生活方式剧烈变动的一个经济社会学命题。失地农民是被迫向城镇永久转移的农民。他们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着社会资本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制约,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源和经济保障。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改善失地农民社会资本投资现状,以提高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市民化 社会资本 非自愿移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宏 周升起
基于群体卷入模型,对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影响其市民化进程的微观心理传导机制及其异质性影响下的市民化进程机理进行了理论整合,并利用多元回归对385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和长期归属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生活方式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在社会资本与其市民化进程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传导效应;社会资本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具有差异化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分层管理和差异化安置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浩 葛亚赛
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探讨了失地农民市民化发展的能力属性,进而构建包含多维可行能力的失地农民市民化测度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的SEM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苏南地区482户失地农民调查样本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总体处于偏低水平,其中经济能力和发展能力不足的瓶颈效应尤为突出;农民个体人力资本、征地补偿、社区扶持和公共服务等因素对提升失地农民市民化能力具有积极意义,而人力资本变量发挥了部分正向中介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生校 娄钰华
近年来 ,中国为解决“三农”问题 ,先后制订了不少政策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对解决“三农”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 ,“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有些地区还在恶化 ,症结是没有抓住问题的中心 ,即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从理论和实际出发 ,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制度 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丹 汪少良 张藕香
本文在对安徽省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培训状况、保险状况、居住地到城镇的距离等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具有负向影响;土地补偿款的理性消费对失地农民再就业中的自主创业人员具有正向影响,而非理性消费则相反。最后,文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智 顾洪明 韩纪江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是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只有了解农民的真实意愿,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城市化的良性发展。我们在研究失地农民接受补偿的影响因素时,利用线性到对数模型、Logit模型,分别检验了农民希望得到补偿的标准、是否希望得到非货币补偿以及转让土地的倾向等影响因素,并根据计量分析结果,提出改革现行征地补偿政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受偿意愿 征地补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德召 黄玖琴
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历史、政策、经济、社会、个性等制约因素的挑战,但这一挑战过程也存在着包括城镇化建设、土地制度改革、职业教育发展和市民身份认同感增强等支持情景类的机遇。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市民化 制约因素 支持情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倩 张蓉
人的市民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只居住"上楼"和"转居"未能使失地农民真正的市民化。长期"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低下,其经济收入差距大;乡土社会交往造成其分类观念和信任缺失;村落生活场域的延续造成其身份认同、生活惯习的滞后。制度的完善不仅指户籍,还包括医疗、教育、社保等制度的统一。同时,注重失地农民社会关系建构、素质技能提升、生活惯习改变,才能真正使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上城市化,从而真正完成人的市民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市民化 困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金龙 王桂玲
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本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指数两个角度剖析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结构特征,并借助OLS回归模型检验城市融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1)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综合融入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但心理认同层面则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年龄与综合社会融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不同年龄组在不同维度上具有不同的融入特点;(3)人力资本存量越高,融入优势越强;(4)自营劳动者的融入水平优于其他群体;(5)党员所代表的政治身份对社会融入具有促进效应。此外,由于迁移的特殊性,失地农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兢
本文运用政策运行向心力概念,阐释征地政策对失地农民的影响。征地政策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政策的中心利益现象和边缘性利益现象。征地政策自身运行的力量与政府和征地单位推动征地政策运行的力量共同组成征地政策运行的向心力。征地政策的向心力强使失地农民市民化,引起他们对市民化的反感,他们难以实现身份认同和角色转化;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基础较差,难以承受城市生活的经济压力,难以实现与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融合;就业安置和培训缺乏,失地农民城市就业能力较弱,难以进入城市正规就业体制之内,难以实现与城市主流社会的融合;社会保障不足,失地农民市民化缺少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难以解除后顾之忧,难以实现与城...
关键词:
征地政策 向心力 失地农民 市民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浩 陈雪春 谢勇
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土地征用背景下失地农民的职业层次分化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858个失地农民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征地后,失地农民群体不仅经历了就业模式转型,且在职业层次方面也呈现出进一步分化特征,其中处于职业低层与高层之间失地农民就业发展差距有所拉大;而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显示,人力资本是造成失地农民群体职业分化的核心因素,相比而言,低人力资本水平构成了征地后农民获取高层次职业的主要障碍,此外,征地用途、补偿方式等征地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行为也构成一定的影响。文章认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要将促进区域就业增长和民生福利改善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在土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聂鑫 汪晗 张安录
本文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性能力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影响失地农民多维福祉的因素。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失地农民福祉的直接影响因素依次为:补偿公平(0.50)、工作状态(0.47)、居住状态(0.11)、健康状态(0.03)、社会参与支持(0.00)。综合考虑各因素与失地农民福祉状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后,其排序为:工作状态(0.88)、补偿公平(0.50)、居住状态(0.26)、社会参与支持(0.16)和健康状态(0.03)。其中,工作状态和补偿公平是影响失地农民多维福祉水平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关键词:
福祉 可行性能力 失地农民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晓辉 刘亚荣 赵延安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通过对241名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发现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家庭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制度、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状况、社会支持网络、乡土情结及身份认同的影响,而身份认同在家庭经济收入和乡土情结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发挥了积极的中介效应。市民身份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和缓解因经济收入低、乡土情结浓厚对生活满意度的消极影响。建议城镇化建设中应注重提供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保障,并从心理层面推进失地农民的市民身份认同。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美好生活 身份认同 城镇化建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辉 冯蛟 于宏
文章利用685个有效样本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的消费理财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理财惯性、理财成本以及收入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四种性质失地农民理财收益具有不同程度影响。据此,本研究认为,分层次推进社会资本再造、积极引导消费理财观念、减少理财成本以及降低收入不确定性风险是促进失地农民科学理财消费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失地农民 消费理财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丽 杨保杰 吴次芳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来探明社会资本与健康和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显著,并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并提出要广泛关注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在失地农民安置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健康 幸福感 失地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