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72)
- 2023(20740)
- 2022(17145)
- 2021(15794)
- 2020(13103)
- 2019(29817)
- 2018(29353)
- 2017(56404)
- 2016(30355)
- 2015(34077)
- 2014(34151)
- 2013(33662)
- 2012(31093)
- 2011(28073)
- 2010(28470)
- 2009(26702)
- 2008(26641)
- 2007(24331)
- 2006(21895)
- 2005(20078)
- 学科
- 济(147413)
- 经济(147191)
- 业(106921)
- 管理(94308)
- 企(87565)
- 企业(87565)
- 方法(57059)
- 农(52599)
- 数学(46789)
- 数学方法(46303)
- 中国(40113)
- 业经(39729)
- 财(38573)
- 农业(34919)
- 地方(32481)
- 制(28162)
- 学(25262)
- 务(25200)
- 财务(25139)
- 财务管理(25092)
- 企业财务(23831)
- 贸(23461)
- 贸易(23446)
- 易(22686)
- 和(22490)
- 理论(22396)
- 技术(22040)
- 银(21595)
- 银行(21564)
- 融(21052)
- 机构
- 学院(443233)
- 大学(437423)
- 济(194472)
- 经济(190640)
- 管理(172835)
- 研究(149056)
- 理学(147550)
- 理学院(146026)
- 管理学(143725)
- 管理学院(142893)
- 中国(117000)
- 京(92140)
- 财(89102)
- 科学(86592)
- 农(77882)
- 所(74446)
- 财经(69892)
- 中心(69493)
- 江(69166)
- 研究所(66715)
- 经(63257)
- 业大(63154)
- 经济学(59796)
- 农业(59378)
- 北京(58129)
- 范(56897)
- 师范(56425)
- 州(54433)
- 经济学院(53575)
- 院(52965)
- 基金
- 项目(284013)
- 科学(225937)
- 研究(212269)
- 基金(206745)
- 家(177581)
- 国家(175944)
- 科学基金(152879)
- 社会(139425)
- 社会科(131461)
- 社会科学(131424)
- 省(112206)
- 基金项目(109036)
- 教育(96729)
- 自然(95201)
- 自然科(92998)
- 自然科学(92975)
- 划(92337)
- 自然科学基金(91343)
- 编号(86578)
- 资助(83130)
- 成果(70237)
- 发(64382)
- 重点(63472)
- 部(63245)
- 创(60251)
- 课题(59469)
- 国家社会(57682)
- 创新(55789)
- 教育部(54869)
- 人文(54209)
- 期刊
- 济(231215)
- 经济(231215)
- 研究(133575)
- 中国(90601)
- 农(76773)
- 财(72093)
- 管理(67165)
- 学报(62392)
- 科学(61250)
- 农业(51539)
- 大学(49550)
- 学学(46890)
- 融(46362)
- 金融(46362)
- 教育(44320)
- 技术(41392)
- 业经(40725)
- 财经(35891)
- 经济研究(35665)
- 经(31015)
- 问题(30620)
- 业(27211)
- 技术经济(24879)
- 世界(23055)
- 贸(21963)
- 统计(21906)
- 版(21595)
- 商业(20995)
- 现代(20938)
- 策(20122)
共检索到681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兴元 鲍曙光 孙同全
"十三五"时期,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规模持续增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多样化。但是土地、融资、人才和科技瓶颈是社会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投资效率不高,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政府过度干预加大政策风险,资本下乡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状况、特点与问题做以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体上看,在"十四五"时期,应创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操作方案,加快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的用地、人才和融资保障机制,吸引、培养和保护更多的企业家型人才,健全社会资本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会资本参与的政策环境,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农业产权市场,增强投资吸引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兴元 鲍曙光 孙同全
“十三五”时期,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资金规模持续增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多样化。但是土地、融资、人才和科技瓶颈是社会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投资效率不高,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政府过度干预加大政策风险,资本下乡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点、现状与问题做以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体上看,在“十四五”时期,应创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操作方案,加快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的用地、人才和融资保障机制,吸引、培养和保护更多的企业家型人才,健全社会资本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环境,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农业产权市场,增强投资吸引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健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新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制,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和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中介渠道;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益龙
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理论辨析,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要通过农业变革,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村现代化的真实内涵则是乡村主体性的维续和乡村新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即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由农民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的多样性道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寒
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为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文章在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优化建议及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景帅 张东玲 范伟丽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构建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7—2017年山东省17地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熵权TOPSIS方法,对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利用面板模型,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及其异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革命老区和边缘地市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作用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提高而下降;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低水平和中等水平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较为明显;政府干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控力不足,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是未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工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新时代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农村要素市场配置不均衡,资源不足和绿色低碳要求,农业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等都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村要素市场配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低碳农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化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沛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很大成就。本文从农村党的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和完善财政支持保护体系等6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辽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光华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乡村社会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形成更广范围的社会信任和互利合作,促进了传统乡村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与转变。这不仅使乡村治理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也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为促进乡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引导乡村治理走向善治,政府要积极引导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引导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成为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桥梁、推动政府、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步入共进双赢的良性循环和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村组织之间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建国
创新收入保险有效打破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破解了市场供求等多方原因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农业是强国之基,立国之本。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产险)通过产品、技术、服务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完善乡村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发挥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的社会担当,在助力服务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
关键词:
强国建设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伟斌 毛迎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这是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农村充分发展、城乡均衡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2017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丰安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农业生态治理现代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经济收益,提高农户综合素质,培养农业环保意识,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等。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目前中国农业环境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个别基层环保执法懈怠,农民环保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农业高科技人才短缺,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污染等。因此,推进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生态治理现代化,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基层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民生态意识;建立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大科技投入,落实资金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昳薇 武婧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应对“三农”问题时形成丰富经验,农户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也不断完善。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加强农民主体作用的路径,因此本文研究具备实践意义,探讨约束农户主体作用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何全面展现农民主体作用,使得农村民众可以发挥能动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带来正向影响,并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受益主体、评价主体。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现代化 农民主体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岳汶 吕萍
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案例研究,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明晰了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范围;从权利层面显化了资产属性;从市场层面完善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实现了资产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在乡村与城镇之间的流动。进一步而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农户个体收入的增加以及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振兴 产权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