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8)
- 2023(11697)
- 2022(9102)
- 2021(8236)
- 2020(6710)
- 2019(14719)
- 2018(14700)
- 2017(28571)
- 2016(15315)
- 2015(16976)
- 2014(17018)
- 2013(16619)
- 2012(14824)
- 2011(13048)
- 2010(13397)
- 2009(12856)
- 2008(13124)
- 2007(12298)
- 2006(11260)
- 2005(10394)
- 学科
- 业(83295)
- 济(71722)
- 经济(71530)
- 企(66363)
- 企业(66363)
- 管理(55334)
- 农(49394)
- 农业(33085)
- 业经(31887)
- 方法(25783)
- 财(24570)
- 中国(21241)
- 数学(17793)
- 数学方法(17729)
- 务(17619)
- 财务(17602)
- 财务管理(17590)
- 企业财务(16681)
- 制(16403)
- 技术(15609)
- 策(15141)
- 地方(13748)
- 体(13452)
- 理论(13114)
- 发(12753)
- 农业经济(12720)
- 和(12703)
- 划(12512)
- 发展(11369)
- 展(11362)
- 机构
- 学院(227017)
- 大学(216664)
- 济(100497)
- 经济(98740)
- 管理(93133)
- 理学(79952)
- 理学院(79306)
- 管理学(78343)
- 管理学院(77954)
- 研究(69309)
- 中国(57600)
- 农(50572)
- 财(46084)
- 京(43922)
- 科学(38370)
- 农业(37758)
- 江(36622)
- 财经(36031)
- 业大(35241)
- 所(33525)
- 中心(32922)
- 经(32626)
- 经济学(29941)
- 研究所(29709)
- 州(28183)
- 经济管理(27733)
- 经济学院(27080)
- 范(26972)
- 师范(26797)
- 北京(26748)
- 基金
- 项目(143451)
- 科学(116091)
- 研究(111832)
- 基金(105571)
- 家(88846)
- 国家(87790)
- 科学基金(78109)
- 社会(77023)
- 社会科(71813)
- 社会科学(71791)
- 省(58493)
- 基金项目(56436)
- 教育(48822)
- 编号(46742)
- 自然(46244)
- 划(45527)
- 自然科(45224)
- 自然科学(45217)
- 自然科学基金(44489)
- 资助(39956)
- 成果(36510)
- 业(34974)
- 创(32820)
- 发(32776)
- 部(32027)
- 国家社会(31679)
- 重点(30812)
- 制(30715)
- 课题(30592)
- 农(30227)
- 期刊
- 济(127339)
- 经济(127339)
- 研究(65773)
- 农(57192)
- 中国(47366)
- 农业(38451)
- 财(38301)
- 管理(36204)
- 科学(31251)
- 学报(29309)
- 业经(28953)
- 大学(24824)
- 融(24684)
- 金融(24684)
- 学学(23904)
- 技术(20711)
- 教育(19112)
- 业(19004)
- 财经(18564)
- 经济研究(17725)
- 问题(17399)
- 经(16080)
- 农业经济(15136)
- 农村(15088)
- 村(15088)
- 世界(13747)
- 技术经济(13623)
- 版(12903)
- 现代(12239)
- 经济问题(12155)
共检索到347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兴元 鲍曙光 孙同全
“十三五”时期,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资金规模持续增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多样化。但是土地、融资、人才和科技瓶颈是社会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投资效率不高,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政府过度干预加大政策风险,资本下乡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点、现状与问题做以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体上看,在“十四五”时期,应创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操作方案,加快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的用地、人才和融资保障机制,吸引、培养和保护更多的企业家型人才,健全社会资本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环境,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农业产权市场,增强投资吸引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兴元 鲍曙光 孙同全
"十三五"时期,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规模持续增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多样化。但是土地、融资、人才和科技瓶颈是社会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投资效率不高,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政府过度干预加大政策风险,资本下乡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状况、特点与问题做以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体上看,在"十四五"时期,应创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操作方案,加快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的用地、人才和融资保障机制,吸引、培养和保护更多的企业家型人才,健全社会资本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会资本参与的政策环境,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农业产权市场,增强投资吸引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益龙
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理论辨析,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要通过农业变革,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村现代化的真实内涵则是乡村主体性的维续和乡村新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即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由农民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的多样性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新时代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农村要素市场配置不均衡,资源不足和绿色低碳要求,农业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等都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村要素市场配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低碳农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化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沛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很大成就。本文从农村党的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和完善财政支持保护体系等6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辽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健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新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制,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和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中介渠道;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剑朝 胡杰 王宗林
作为一个富有学术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学术论坛,“金融赋能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9月7日至9日在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研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150余位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汇聚于此,围绕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与农户发展、增强农业发展韧性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和交流了金融如何赋能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本届论坛的一致共识是:金融赋能是实现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政策工具,未来应持续推进金融制度、金融体系、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强农业农村发展韧性,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金融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彩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含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和文化的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与战略依据,两者之间有着趋同的价值追求,实践中又互为支撑。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村现代化理念的升华,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注入文化灵魂,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提供发展契机,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现代化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伟斌 毛迎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这是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农村充分发展、城乡均衡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2017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睿
政府财政支出难以形成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稳定投入,更多地需要社会资本。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推动力,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有利于从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管理规范等各方面影响农业发展转型。受我国农业发展市场内外环境的影响,尽管政府政策支持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投资吸引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瓶颈,需要从多方面探索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推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睿
政府财政支出难以形成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稳定投入,更多地需要社会资本。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推动力,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有利于从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管理规范等各方面影响农业发展转型。受我国农业发展市场内外环境的影响,尽管政府政策支持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投资吸引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瓶颈,需要从多方面探索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推动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景帅 张东玲 范伟丽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构建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7—2017年山东省17地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熵权TOPSIS方法,对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利用面板模型,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及其异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革命老区和边缘地市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作用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提高而下降;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低水平和中等水平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较为明显;政府干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控力不足,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是未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工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昳薇 武婧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应对“三农”问题时形成丰富经验,农户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也不断完善。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加强农民主体作用的路径,因此本文研究具备实践意义,探讨约束农户主体作用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何全面展现农民主体作用,使得农村民众可以发挥能动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带来正向影响,并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受益主体、评价主体。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现代化 农民主体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