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9)
- 2023(10774)
- 2022(8670)
- 2021(8170)
- 2020(6655)
- 2019(14742)
- 2018(14643)
- 2017(27572)
- 2016(14516)
- 2015(16413)
- 2014(15769)
- 2013(15053)
- 2012(13663)
- 2011(12342)
- 2010(12139)
- 2009(11287)
- 2008(11218)
- 2007(10166)
- 2006(9116)
- 2005(8290)
- 学科
- 济(63336)
- 经济(63176)
- 业(45142)
- 管理(43894)
- 企(38450)
- 企业(38450)
- 方法(24548)
- 中国(24540)
- 数学(19458)
- 数学方法(19360)
- 农(18382)
- 业经(17274)
- 技术(16582)
- 财(14801)
- 制(13102)
- 贸(12550)
- 贸易(12538)
- 易(12289)
- 技术管理(12155)
- 农业(12082)
- 银(11421)
- 理论(11420)
- 银行(11411)
- 地方(11272)
- 行(11039)
- 融(10693)
- 金融(10692)
- 和(10233)
- 学(9938)
- 发(9888)
- 机构
- 大学(201479)
- 学院(200037)
- 济(94865)
- 经济(93460)
- 管理(77358)
- 研究(72282)
- 理学(66342)
- 理学院(65650)
- 管理学(64839)
- 管理学院(64440)
- 中国(56812)
- 京(42431)
- 财(42324)
- 科学(38553)
- 所(34401)
- 财经(33637)
- 中心(31605)
- 经济学(31253)
- 研究所(31093)
- 经(30850)
- 江(28675)
- 经济学院(28058)
- 北京(27354)
- 范(26323)
- 农(26249)
- 师范(26148)
- 院(25761)
- 财经大学(25086)
- 业大(23355)
- 州(22640)
- 基金
- 项目(131805)
- 科学(107765)
- 研究(102086)
- 基金(98761)
- 家(84837)
- 国家(84141)
- 科学基金(73538)
- 社会(71668)
- 社会科(67126)
- 社会科学(67110)
- 基金项目(51526)
- 省(49178)
- 教育(46698)
- 自然(42757)
- 自然科(41910)
- 自然科学(41904)
- 划(41494)
- 自然科学基金(41274)
- 编号(39057)
- 资助(38261)
- 创(33576)
- 成果(32293)
- 国家社会(31035)
- 部(30960)
- 创新(30418)
- 重点(29910)
- 发(29494)
- 课题(27949)
- 教育部(27655)
- 中国(27248)
共检索到310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智勇 王文龙
社会资本是历史的积淀,是一种无形资本,在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的今天,社会资本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工业化初期,中国的权威政治和宗族文化主要起一种积极作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种积极作用逐渐小于消极作用,社会资本在不断消蚀,只有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才能把中国的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柏嵩 杨春艳 殷文婷 刘若奇 豆洪青
智能技术是图书馆服务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助推器,文章提出了三种转型模式:“图书馆+AI”的增强型变革、“图书馆×AI”的解构型变革以及“图书馆∞AI”的新生型变革,现代图书馆正朝着多模态感知、个性化精准化、多模态交互式服务方向转变。文章从AI赋能下的学习支持服务、科研服务创新、学科情报决策服务创新等方面展开讨论,强调了作为“软智能”的图书馆馆员在AI环境下能力重塑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晓 蒋嵘涛
本文以珠三角地区的145家企业为对象,对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能量、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知识能量 组织创新 组织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夏锦文
<正>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既要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也要回答“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现代化之问。放在以百年计、千年计的“长时段”中审视,自大航海时代拉开全球化序幕以来,现代化率先在西欧突破,随后向全球扩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世界性潮流,成为决定人类社会和各国命运的关键变量。西方国家率先打开现代化大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建中 林英泽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现代流通更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使之成为带动经济的"新引擎"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元竹
城市在国家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必须把包括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包括底层技术)、应用技术在内的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以科学技术助力民族复兴伟业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必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推动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迎接正在到来的智能社会,为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生态,关注并把握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浩 胡立君 丁言乔
人才集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验证人才集聚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人才集聚对中国式现代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速度在其中起中介作用;人才集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市场化和人力资本的单一门槛效应;人才集聚对创新速度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的单一门槛效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主效应、中介效应以及门槛效应检验中均存在异质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任伍 史晓雯
“中国式现代化”,历经“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嬗变。发轫于西方的“现代化”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自己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又转变为更加具体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四个现代化”逐渐被“中国式现代化”所代替,并在党的二十大上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中国具体实际、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有效驾驭资本服务社会主义和人的发展,使中国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对后发外生型高等教育现代化而言,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采取何种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国之所以能开创高等教育现代化新赛道和新范例,走出一条高等教育现代化新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方法论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观;坚持问题导向,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中守正创新;坚持自立自信,以制度优势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方法论创新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坚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思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现代化可以说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十九大明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的中国方案隐含着新时代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重大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明 布仁门德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可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步伐;创新活跃度在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转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8.91%。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在创新活跃度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具有门限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创新活跃度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边际效应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明 布仁门德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可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步伐;创新活跃度在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转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8.91%。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在创新活跃度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具有门限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创新活跃度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边际效应更大。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梓睿
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序社会各赋其能、共同作用,成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实现了对既有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超越。有力政党的主要作用是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方针政策、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各方力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连续性。有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构宏观调控体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有效市场的主要作用是配置要素资源、培育市场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拓展对外开放。有序社会的主要作用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稳定、公平正义和自主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力量的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