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2)
2023(12483)
2022(10408)
2021(9702)
2020(8162)
2019(18682)
2018(18129)
2017(35479)
2016(19147)
2015(21412)
2014(21416)
2013(21463)
2012(20122)
2011(18184)
2010(18561)
2009(17822)
2008(17287)
2007(16036)
2006(14069)
2005(12802)
作者
(55692)
(47119)
(46576)
(44774)
(29492)
(22744)
(21400)
(18184)
(17665)
(16717)
(16033)
(15649)
(14761)
(14700)
(14657)
(14516)
(14243)
(13580)
(13493)
(13448)
(11601)
(11600)
(11483)
(10902)
(10767)
(10658)
(10448)
(10421)
(9633)
(9618)
学科
(84948)
经济(84773)
(62490)
(50541)
管理(48658)
(41581)
企业(41581)
方法(36374)
农业(33630)
数学(31172)
数学方法(30920)
(27979)
金融(27976)
中国(27682)
(26194)
银行(26169)
(25265)
业经(24584)
(23835)
(20580)
地方(19156)
(16081)
(15476)
财务(15446)
财务管理(15413)
企业财务(14797)
(14587)
贸易(14578)
(14244)
理论(13488)
机构
学院(278685)
大学(274493)
(118940)
经济(116474)
管理(104249)
研究(94295)
理学(89781)
理学院(88839)
管理学(87349)
管理学院(86856)
中国(79223)
(67030)
科学(56853)
(56231)
(55641)
农业(51555)
(48526)
业大(46866)
中心(46781)
财经(44104)
研究所(43865)
(42581)
(40085)
经济学(37193)
(35241)
北京(34902)
师范(34902)
(34269)
经济学院(33811)
财经大学(32504)
基金
项目(181423)
科学(142353)
研究(134045)
基金(131765)
(114273)
国家(113182)
科学基金(96343)
社会(87555)
社会科(81856)
社会科学(81827)
(72366)
基金项目(70145)
自然(60049)
教育(59965)
(59203)
自然科(58634)
自然科学(58616)
自然科学基金(57634)
编号(55285)
资助(53175)
成果(44969)
(40804)
重点(40689)
(40416)
(37879)
课题(37288)
(37120)
(36246)
国家社会(36054)
创新(35317)
期刊
(135292)
经济(135292)
研究(80256)
(70447)
中国(56701)
农业(47106)
学报(46125)
(43555)
金融(43555)
(43475)
科学(41865)
大学(35599)
学学(34137)
管理(32183)
业经(27287)
教育(24414)
财经(22419)
(22282)
技术(21348)
经济研究(19870)
(19137)
问题(19104)
(16490)
农村(15778)
(15778)
农业经济(15040)
世界(14564)
技术经济(13838)
理论(13393)
经济问题(13384)
共检索到420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斌  廉亦玮  
从社会资本视角考察了我国农户小组联保模式,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已不再是合格的抵押品。当下,我国农户是否参加小组联保模式主要受可获得性的影响,与社会资本无关;对社会个体的贷款发放,非正规金融组织已不再看重贷款对象的社会资本,它们更多将农户的房屋等有形财富或收入作为其贷款发放的评价标准。文章证明了社会资本在农村金融中的无效性,在从乡土社会向现代契约社会转变的背景下,小组联保模式的社会惩罚机制不再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斌  廉亦玮  
从社会资本视角考察了我国农户小组联保模式,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已不再是合格的抵押品。当下,我国农户是否参加小组联保模式主要受可获得性的影响,与社会资本无关;对社会个体的贷款发放,非正规金融组织已不再看重贷款对象的社会资本,它们更多将农户的房屋等有形财富或收入作为其贷款发放的评价标准。文章证明了社会资本在农村金融中的无效性,在从乡土社会向现代契约社会转变的背景下,小组联保模式的社会惩罚机制不再有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詹继生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着有效性和适应性这两个深层次问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有效性则是适应性的动力和目标。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金融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金融结构,同时要妥善处理一系列有关问题,如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秀军  
目前,农村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县域,因此,银行业监管的重点应放到提高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上来。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监管主体缺陷。作为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最前沿的监管主体,县监管办事处既不是一级机构,也不是一级执法主体,加之受人力、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能做一些站岗放哨、收集信息、流动作战等方面的工作。当辖区出现金融机构违规行为和风险隐患时,很难做到及时、有效地排除,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贵  
主要问题农村金融同城市金融的监管尚未有效分类。目前,农村金融同城市金融分类监管工作尚无实质性突破。农村金融同城市金融应实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一是农村金融同城市金融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环境不同。同城市相比,农村经济总量不大,人口居住分散,使得农村金融服务和管理的半径长、成本高;城市人口集中,经济总量大,金融交易频繁,需求种类也较农村社区复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嵇正龙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具有明显的政府政策强制和诱导性,从渠道和主体角度可以将农村金融供给分为财政支农资金、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保险。而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取决于上述四个变量对农村总产出的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对农业总产出、财政支农资金、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保险五个变量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财政支农资金、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并未带来促进农村总产出的预期,而农业保险虽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有限。文章最后针对不同的金融供给变量供给有效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短期和长期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改清  
农村民间金融的交易渠道主要依靠村落人际关系网络,相互之间的信任成为其交易的基础;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关系型民间信用借贷具有"自我履行"的功能,使农村民间金融能够从农村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内生出来;随着农村人际关系的稳定性和同质性下降,特殊性信任基础弱化,金融交易的风险和成本增加,农村民间金融呈现出内生的层阶递进性;中国农村由"道义金融"向"契约金融"转变,尚需经历较长时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静  肖攀  阎晓萌  
结合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效应与交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两类贫困。非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健康贫困和多维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而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交互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社会资本的增强不仅强化了非正规金融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家庭陷入健康贫困的负向效应,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正规金融促进家庭收入贫困缓解的正向效应。在社会资本作用下,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强,而正规金融抑制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姜美善  彭东慧  叶美婷  李景荣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户社会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数量的总体影响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作用机理也存在重要差异。基于多重中介模型的半参数估计方法,结合中国9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验证社会资本异质性对农村金融深度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政治型、组织型和金融型社会资本均能通过信息甄别和监督约束提升农村金融深度,而亲缘型社会资本对农村金融深度提升没有显著影响;政治型社会资本主要通过限制农户违约行为提高农村金融深度,而组织型和金融型社会资本主要通过甄别农户的风险偏好提升农村金融深度。因此,通过金融联结提高政治型、组织型和金融型社会资本的参与,能够有助于农村金融的深度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郭泓黎  
"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的重要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如何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便是关键所在。本文就我国农村的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庆安  
本文运用DEA方法,评价了福建省农村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运行效率,研究发现:不同运作模式的农村融资性担保机构其运行效率差异较大,文章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了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昆  潘朝顺  黄亚雄  
本文从社会资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在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中的作用,农村社会资本的变化及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政军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以井喷式的发展速度进步,但是却依然因为农村本地的资金、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不足,使得农村电商发展空间受制约。笔者根据当前的政策补贴对农村电商的发展平台进行了缜密的调查,给出了农村金融补贴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在结尾提出了合理的推进农村电商的解决方案和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炳忠  王丹舟  
“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转移,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资本金充足率,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资本金充足率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本文就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婕  霍焰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实现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模式的创新,也开启了全国金融市场向民间资本开放之路。准入新政在改变制度变迁模式、实现增量改革、突破改革"路径依赖"的同时,改革的实践则表明,新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仍存在未能摆脱"诺思悖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根植于农村的属性弱化、竞争力不足以及大规模偏好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的准入之门,以利率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吸引资金流向农村;以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的监管机制保护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