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5)
2023(3243)
2022(2659)
2021(2547)
2020(2045)
2019(4710)
2018(4555)
2017(8860)
2016(4776)
2015(5314)
2014(5170)
2013(5325)
2012(4897)
2011(4466)
2010(4485)
2009(4279)
2008(4411)
2007(4102)
2006(3882)
2005(3258)
作者
(13867)
(11601)
(11568)
(10937)
(7340)
(5572)
(5401)
(4497)
(4318)
(4031)
(4014)
(3854)
(3744)
(3623)
(3550)
(3441)
(3355)
(3338)
(3336)
(3307)
(2866)
(2787)
(2748)
(2629)
(2628)
(2565)
(2537)
(2470)
(2369)
(2263)
学科
(20714)
经济(20574)
管理(19217)
(14666)
(13474)
企业(13474)
方法(10186)
人事(7320)
人事管理(7319)
中国(7180)
数学(6995)
数学方法(6948)
(6928)
业经(6137)
(5983)
(5802)
理论(5721)
资源(4793)
农业(4158)
(4098)
(4050)
财务(4041)
财务管理(4038)
经济理论(4036)
企业财务(3950)
(3921)
地方(3906)
社会(3787)
企业经济(3539)
(3364)
机构
大学(72733)
学院(70697)
管理(30223)
(29282)
经济(28657)
理学(26138)
理学院(25843)
管理学(25455)
管理学院(25310)
研究(23125)
中国(18187)
(15405)
(14404)
科学(13899)
财经(11682)
(11556)
中心(10644)
(10630)
(10470)
研究所(10455)
(10138)
师范(10080)
北京(9832)
(9546)
经济学(9082)
业大(8877)
财经大学(8784)
师范大学(8267)
(8248)
经济学院(8127)
基金
项目(48093)
科学(38996)
基金(36445)
研究(35208)
(31278)
国家(31002)
科学基金(27417)
社会(25937)
社会科(23330)
社会科学(23318)
基金项目(19340)
(17722)
自然(17040)
自然科(16551)
自然科学(16547)
自然科学基金(16310)
教育(16007)
(14765)
资助(14629)
编号(14092)
成果(11850)
(11141)
国家社会(10622)
重点(10368)
教育部(9827)
(9821)
人文(9780)
(9468)
大学(9039)
科研(9033)
期刊
(33073)
经济(33073)
研究(19545)
中国(17202)
管理(11518)
(11493)
学报(11034)
科学(10787)
(8298)
大学(8143)
学学(7308)
教育(7084)
资源(6370)
财经(6347)
图书(5898)
农业(5671)
(5438)
(5102)
金融(5102)
经济研究(4877)
技术(4832)
业经(4794)
书馆(4252)
图书馆(4252)
问题(4129)
(4022)
统计(3562)
中国人(3416)
国人(3416)
(3349)
共检索到107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叶静怡  武玲蔚  
根据2009年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社会资本对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因果效应。本文在定位法(position generator)的框架下同时使用职业权力与职业声望分数测量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资本,并通过挖掘中国农村"春节拜年"行为的外生性因素构造了社会资本的工具变量。我们发现:(1)具有结构性内涵的社会资本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具有正向影响;(2)使用职业权力测量的社会资本对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经济效应大于职业声望的相应结果,显示出社会网络中具有实际办事权力的职业比具有高声望的职业更加重要,权力所反映的资源内涵大于声望等其他结构性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亚男  叶子荣  
本文基于个体异质性和工作特征因素,采用2014年西部地区9家公益类事业单位中855名进城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Mincer收入模型和回归方程的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探索公益类事业单位中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殊领域的工资水平的决定机制,寻找影响公益类事业单位中进城务工群体内部工资水平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方面,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对公益类事业单位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收入差距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个人特征方面,性别、户籍、籍贯因素对公益类事业单位中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影响显著,男性进城务工者工资收入高于女性、"城-城"进城务工者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农-城"进城务工者,籍贯为外省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雪  张广胜  
学界较少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选择。运用前景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进城务工人员的择业行为。理论分析表明,行业风险程度和社会网络质量决定了个体的就业选择。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就业风险和社会资本对进城务工人员的部门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就业风险是就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亲朋乡邻等传统关系网络对务工人口就业选择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但由于网络质量水平不高,务工人员所凭借的传统网络对于其职业上行流动帮助不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在军  
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人员的贡献有目共睹,但长期以来也积累了诸多问题。社会各界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问题提出了不少对策,但效果并不明显。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没有抓住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核心——其家庭成员间明显的空间分离所导致的严重工作家庭冲突。最后,要破解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必须以工作家庭平衡为中心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城市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叶静怡  王琼  
本文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及北京市调查数据,对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发现,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综合福利指数为0.3188,处于福利评价的低水平阶段;除经济资源和健康状况方面的福利状况达到较高水平阶段外,其他功能性活动均处于中、低水平阶段。与2008年相比,2012年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心理条件、社会资本等方面的福利状况均有所改善。防护性保障和社会资本的边际改善对进城务工人员总福利水平上升的影响最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小君  魏晓峰  
本文利用大连市834名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数据,采用定序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对进城务工人员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初期,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收入上升效应随着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培训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加强对农民的正规教育投资是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回报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传俭  
解决好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医疗保险问题,对我国当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其社会医疗保险应该以就业集中城市为切入点,结合其就业与流动特征,采取适宜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首先是储蓄式基金筹集模式提高其参保率并实现基金安全管理;其次是采取工伤、生育与医疗等3种保险相结合的小综合医疗保险模式,重点解决大病保险,允许储蓄基金异地购买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内药品;打破地域限制,实行输入地集中区域内统筹,并在适当条件下实行输入地与输出地异地定点医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杜静玄  张佳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成  刘凯  蒋志强  
为了解江苏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在外就医的情况,更好地保证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本研究对苏州、无锡、南京、昆山、常熟、江阴、武进、江宁等市、县(市、区)213位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城镇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医保参保率较高,务工单位对医保宣传较为重视,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做到及时就医,生病硬扛的现象并不多见。但对于医院的服务、医保的报销比例、报销流程以及医保卡只能在户籍地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多意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开俊  杨晓霞  
"教育洼地"存在与否,研究分歧的焦点集中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洼地"效应。研究从教育需求与供给角度予以考察。从9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较多的城市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宽松与否,并没有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决策带来显著的影响。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教育洼地"并不容易形成。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城市公办教育的有效需求受制于多方面因素,流入地城市教育政策宽松程度只是其中较次要的一种因素。因此,综合供求两方面的分析来看,由宽松政策导致的"教育洼地"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当前亟须构建"省级统筹、中央兜底"的中央与省级政府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不同区域施行不同解决路径,发展公办与扶持民办并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增阳  姬生翔  
文章在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尝试使用多项逻辑回归模型,测量了个体特征、组织资本、剥夺感、就业保障等因素对进城务工人员维权行为方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年龄、政治面貌、行业、组织资本、剥夺感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维权行为方式有显著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指出,相对剥夺感影响进城务工人员是否采取维权行动,而组织资本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采取何种维权行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扩大教育资源并统筹配置,改善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玲  
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阻碍了进城务工人员从心理上适应、融入城市社会和城市居民阶层。进城务工人员心理市民化才是真正的市民化。心理教育是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心理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华向东  田雅琳  李征  
本文基于一手调查数据,分析当前进城务工人员从业工作主要面临的两大困境:一是就业渠道和方式单一,主要从事一线底层体力性操作工作,职业发展上升空间有限;二是劳动合法权益普遍受侵害,工作及加班费被拖欠克扣现象时有发生,基本劳动权益难以维护。造成这种状况,说到底还是根源于多年来城市劳动力市场一直存在的二元多重体制性分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等七个部委发文要求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意见表示,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免收学杂费和借读费,严禁捐资助学与录取学生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