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7)
2023(14933)
2022(12639)
2021(11652)
2020(9338)
2019(21036)
2018(20498)
2017(38505)
2016(20653)
2015(22771)
2014(22346)
2013(21937)
2012(20662)
2011(18755)
2010(19216)
2009(18069)
2008(17922)
2007(16599)
2006(15218)
2005(14020)
作者
(58016)
(48828)
(48686)
(45931)
(30912)
(23441)
(21777)
(18704)
(18549)
(17482)
(16756)
(16202)
(15719)
(15553)
(15193)
(14904)
(14253)
(13948)
(13938)
(13788)
(12410)
(11901)
(11717)
(11316)
(10992)
(10888)
(10860)
(10817)
(9779)
(9748)
学科
(88499)
经济(88312)
(67750)
管理(65655)
(54604)
企业(54604)
中国(30900)
(29879)
方法(28772)
地方(25245)
业经(25106)
(24441)
(21792)
数学(21722)
数学方法(21493)
农业(21478)
技术(20010)
(17019)
(16999)
银行(16972)
理论(16849)
(16760)
金融(16754)
(16420)
(15104)
(14612)
环境(13893)
(13660)
(13652)
地方经济(13627)
机构
学院(295968)
大学(294254)
(125062)
经济(122457)
管理(111217)
研究(104988)
理学(94073)
理学院(92950)
管理学(91564)
管理学院(90991)
中国(80595)
(62428)
(62390)
科学(60203)
(52319)
财经(47269)
中心(46931)
(46635)
研究所(46615)
(44512)
(42641)
(41644)
师范(41305)
北京(40094)
经济学(39130)
业大(38236)
(37867)
(37786)
经济学院(34828)
财经大学(34742)
基金
项目(189478)
科学(151630)
研究(145810)
基金(136439)
(117035)
国家(115904)
科学基金(100287)
社会(96776)
社会科(90719)
社会科学(90696)
(76000)
基金项目(71756)
教育(66677)
(62460)
自然(59847)
编号(58892)
自然科(58440)
自然科学(58427)
自然科学基金(57409)
资助(53021)
成果(49804)
(45668)
(44271)
重点(43242)
课题(42594)
(41842)
(40851)
创新(40458)
国家社会(39912)
(37452)
期刊
(154545)
经济(154545)
研究(97038)
中国(73082)
(49268)
管理(46261)
(44663)
学报(41651)
科学(41612)
教育(40230)
大学(33302)
(32290)
金融(32290)
学学(31006)
农业(29856)
技术(26078)
业经(25752)
财经(24844)
经济研究(23893)
(21512)
问题(19519)
科技(15789)
(15323)
技术经济(14866)
(14388)
(14134)
(13842)
论坛(13842)
现代(13805)
世界(13659)
共检索到475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远太  
在社会资本范式的贫困中,提升社会资本水平能够促使群体或个人摆脱贫困。在发展实践中,河南信阳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机制创新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利用社会资本理论阐释信阳经验的实践性特征,其机制创新包括投资政府社会资本和引导民间社会资本,二者共同为外出务工者构建了社会支持网。信阳地区利用社会资本实现发展的经验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大金  袁康来  吴峰  
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前提。本文根据湖南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材料,系统分析了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难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汉文  钟玲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关键在于通过组织创新实现农村基层社区的权利调整。政府、"村两委"与农民之间的权利调整涉及的是对农民的赋权,农民与农民间的权利调整涉及的则是对农民中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农民间合作及农民与政府的合作对基层社区的权利调整实践具有重大影响。河南、安徽试点在国家向农民赋权的一些关键环节未能真正给予农民自主权利,使得试点难以真正将农民动员和组织起来;在农民之间权利安排的环节又给予农民太大的自主讨论空间,使得讨论制定出来的规则有利于社区精英,而不利于贫困农户。以有效的权利调整为依托,"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可以缓解农民发展经济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推动农民能力建设和组织化水平的提高。"村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荣生  赵亚平  吴克禄  
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扶贫力度,从而实现中国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荣生  赵亚平  金驰华  
本文从我国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并以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为依据,从受训人员、培训单位、管理部门三个不同的层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以扶贫办系统为主)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准确定位、理顺关系、注重战略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安雪慧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家庭、学校的社会文化资本对儿童教育参与程度以及学业成绩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的教育期望、学业自信、学业努力和学校情感问题对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这种影响并不亚于我们以往所研究的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家庭、学校的社会和文化资本因素以及学校课堂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期望、学业自信、学业努力程度的提高和学校情感问题的解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析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时,不能单纯考虑儿童的家庭经济和人力资本特征,还要考虑与家庭、学校相关的一些社会文化资本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社会、文化资本以及学校环境的改善来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学业成就,从而达到发展贫困地区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美霞  钟甫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一般认为总体的经济增长对贫困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认为,一般的经济增长可能大幅度降低贫困发生率,但也可能导致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更加恶化,而且这种可能的副作用会因地而异。本研究使用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作为测度贫困的三个指标,以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农业资源禀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为特征选取两个样本,探索并验证农村地区人均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与贫困的三个指标变化影响的内在机制和关系,并提出不同地区扶贫政策取向的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洪英芳  
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贫困地区加速脱贫和经济起飞的根本条件。因此,如何从当前实际出发,果断采取有效对策,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把潜在人力优势变成现实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从而推动经济脱贫与振兴,乃是一个亟待认真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文  张展新  程杰  侯慧丽  
全球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就业冲击。尽管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基本都已外出,但面临着就业不稳定和工资收入下降等问题。由于务工收入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就业不稳定和工资收入下降将增加贫困地区农户的返贫风险和脱贫难度。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上升以及就业不稳定性增加等新变化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政策思路来看,解决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仅可以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就业冲击,而且可以为贫困地区减少贫困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吕珊珊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鄂西的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总体水平较低,主要反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整体工作条件差、劳动关系不和谐、薪酬福利水平较低、职业发展不理想、个人薪酬福利满意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红霞  
当前对农村劳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劳力转移方面,如:农村劳力素质低、缺乏专业技能、收入低、无保障等,而对农村人才回流方面研究较少。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劳力市场一方面存在转移难的问题,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增长缓慢。但同时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家园的现象普遍,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劳力和致富带头人缺乏、留守儿童缺管等问题。文章将系统论述西部地区农村劳力转移与人才回流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基本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苏荣  
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的调查,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实施培训的政府部门过多,培训层次低,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缺乏足够兴趣,培训效果不理想等困境。为此,需要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层次,紧扣地方民族特色产业开展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飞  夏建军  韩振芳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以贫困地区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为目的,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为手段,通过"边干边学"提升就业能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佳丽  王志章  王汉杰  
本文以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F指数及BP神经网络法测度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要明显优于非劳动力流动家庭;(2)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除了教育维度之外,对于其它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作用尚不显著;(3)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呈现"U形"关系;(4)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多维贫困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