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1)
2023(11090)
2022(9286)
2021(8807)
2020(7307)
2019(16976)
2018(16490)
2017(32041)
2016(17039)
2015(19385)
2014(19204)
2013(18835)
2012(17397)
2011(15912)
2010(15927)
2009(14801)
2008(14670)
2007(12946)
2006(11418)
2005(10211)
作者
(46880)
(39337)
(39243)
(37313)
(24950)
(18570)
(17762)
(15294)
(14850)
(13825)
(13401)
(13187)
(12561)
(12302)
(12181)
(12103)
(11650)
(11293)
(11194)
(10854)
(9911)
(9560)
(9396)
(9037)
(8780)
(8767)
(8580)
(8196)
(7857)
(7769)
学科
(87387)
经济(87220)
管理(44929)
(43938)
方法(39677)
(36913)
企业(36913)
数学(33706)
数学方法(33174)
中国(24101)
(20106)
业经(19035)
地方(18143)
(16136)
理论(15105)
(15036)
贸易(15025)
(14615)
(14574)
(13318)
(13125)
农业(13023)
(12090)
金融(12088)
产业(11908)
地方经济(11421)
(11364)
银行(11361)
环境(11329)
技术(11195)
机构
大学(249754)
学院(248872)
(115273)
经济(113431)
管理(96997)
研究(87137)
理学(84554)
理学院(83629)
管理学(82086)
管理学院(81622)
中国(66574)
(52873)
科学(49823)
(49294)
(42751)
财经(40165)
研究所(39015)
中心(37928)
经济学(37788)
(36726)
经济学院(34040)
(33905)
北京(33867)
(33527)
(32562)
师范(32335)
业大(31608)
(31001)
财经大学(30091)
(27078)
基金
项目(167576)
科学(135513)
基金(125283)
研究(124504)
(108418)
国家(107619)
科学基金(93538)
社会(84890)
社会科(79911)
社会科学(79895)
基金项目(64810)
(63061)
自然(57640)
教育(57216)
自然科(56409)
自然科学(56397)
自然科学基金(55408)
(53475)
资助(52258)
编号(48346)
成果(39084)
(38638)
重点(38208)
(37681)
国家社会(36310)
(35487)
教育部(33935)
课题(33911)
创新(33126)
人文(32715)
期刊
(122710)
经济(122710)
研究(76085)
中国(47238)
管理(36765)
(36017)
科学(34422)
学报(33342)
(30847)
大学(26620)
教育(26314)
学学(25026)
技术(22035)
经济研究(21785)
农业(21760)
财经(21017)
(20912)
金融(20912)
(18414)
业经(18083)
问题(16359)
统计(14786)
(14295)
世界(13772)
技术经济(13418)
(13287)
(12676)
国际(12308)
决策(11835)
资源(11115)
共检索到363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宏伟  丁建军  
本文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和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社会资本与区域产业集聚理论模型,考察了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聚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资本越丰富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2004年30个省(市)26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在控制了区位、经济功能、市场潜力、人力资本、政策等因素和异方差的影响后,社会资本对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并且在使用工具变量克服变量内生性后,以上结论依然稳健。因而,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有助于建立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文慧  
社会资本构成了劳动生产率的制度条件,而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中得到了肯定。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社会资本、产业集聚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结果显示,由于空间溢出的作用,我国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社会资本对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但不同结构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其作用机制和作用结果也不同;控制地区和开放度等因素后发现,经济集聚对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春晖  赵伟  
集聚外部性作为解释集聚原因的主要论题,一直是空间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两区域两产业模型,刻画了区域开放引致相同产业集聚、不同产业(上下游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过程,并由此揭示厂商在区域开放条件下选择集聚(协同集聚)布局的动因在于获取不同类型的集聚外部性利益,且这一集聚外部性利益的获取对于实现地区经济绩效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落脚于地区产业升级,旨在证实区分三种集聚外部性利益对于打通"区域开放—产业集聚—地区经济绩效—地区产业升级"整个理论链条机理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庄亚明  李国良  李金生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羊群行为,从区域产业竞争的角度,对基于区域集聚的产业核心能力进行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锐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对2004-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中部和西部区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东部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已经产生负面影响,抑制了经济增长。本文建议应根据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产业聚集战略,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伟  王春晖  
集聚是当代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关于集聚的原因,不少研究多半忽略了一个重要现实存在,即交易费用。NEG经典模型以"冰山移动"方式处理的贸易成本虽隐含了交易费用,但笼统的模型刻画并未将这种成本和别的成本加以区别。基于同类产业集聚与异类产业协同集聚并存的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实,本文以区域二重开放和产业集聚的视点,将贸易成本区分为显性贸易成本(运输成本)及隐性贸易成本(交易费用),通过构建单一区域两部门经济模型予以刻画。研究证明,隐性贸易成本(交易费用)的大小是新厂商是否选择集聚布局的重要因素;二重开放下,区分两种贸易成本对于解释集聚与协同集聚的互动机理至关重要。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刚  尹希果  潘杨  
以2000年的截面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各地区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证实了在我国,社会资本通过加速工业集聚的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也进一步表明,社会资本水平上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松  
本文基于1991—2013年中国省域数据,使用传统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产业品牌效应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产业集聚存在着空间自相关,与传统计量模型相比,空间计量模型更为适合。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区域产业品牌对本地产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不仅受到本地区区域产业品牌的积极影响,还受到周边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品牌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大政府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支持力度,引导区域产业品牌向绿色化和高级化发展;以信息化为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指导作用;加强不同地区间区域产业品牌的多层次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促进金融创新,为区域产业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玉  
人力资本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本文运用Getis空间过滤模型考察20012015年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及空间溢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研究发现:从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来看,东部地区最强、东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而从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来看,除东部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能够利用区位优势充分吸收人力资本空间溢出的发展红利,带动产业结构实现调整和升级。作为对策,本文对东部地区的职责定位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申朴  刘康兵  尹翔硕  
本文将规模报酬递增的现代服务部门引入Ricci[1]和梁琦[2]模型,在不预设比较优势的条件下,从理论上证明服务业在某一地区的空间集聚将提升该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集聚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地区间的分工和贸易模式。文章还利用2006~2012年我国1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相关面板数据证实了上述理论预测。本文研究为我国制定和实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婧  
本文采用动态空间面板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考察。主要结论包括:Theil熵值表明我国区域创新及其相对增长速度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区域间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专利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区域专利产出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为正的空间相关性,而合同成交金额与创新投入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R&D经费与人员投入对专利产出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产出均有显著影响,且经费投入的贡献较大;通过动态和静态空间计量模型的比较说明,静态模型中对区域创新投入产出之间空间相关性存在过高估计的偏误,应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上述偏误可得以部分矫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兰兰  
用社会学视角来研究经济学问题是目前以及未来经济学发展趋势。文章从社会资本视域角度,对服务产业集聚影响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目前社会资本对服务产业集聚影响已有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深刻了解并认识服务产业集聚的形成、运行机制以及制定区域服务产业集聚政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