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3)
2023(15264)
2022(13246)
2021(12398)
2020(10335)
2019(23690)
2018(23727)
2017(46259)
2016(25090)
2015(27798)
2014(27766)
2013(27445)
2012(24990)
2011(22683)
2010(22773)
2009(21296)
2008(20917)
2007(18692)
2006(16839)
2005(14906)
作者
(71040)
(59495)
(58903)
(55967)
(37588)
(28547)
(26506)
(23161)
(22504)
(20939)
(20114)
(19992)
(18632)
(18616)
(18224)
(17990)
(17575)
(17306)
(16987)
(16730)
(14742)
(14659)
(14253)
(13728)
(13366)
(13266)
(13171)
(13059)
(11961)
(11740)
学科
(101480)
经济(101286)
(78061)
管理(74078)
(57552)
企业(57552)
(51167)
方法(42629)
数学(35715)
数学方法(35322)
农业(34009)
业经(28817)
(27638)
中国(26445)
(24120)
(21019)
地方(20337)
环境(18044)
(17070)
理论(17039)
(16931)
财务(16860)
财务管理(16828)
(16549)
(16502)
贸易(16495)
(16231)
银行(16193)
(16045)
企业财务(16038)
机构
学院(355013)
大学(354324)
(143334)
管理(142397)
经济(140225)
理学(123630)
理学院(122330)
管理学(120384)
管理学院(119751)
研究(117360)
中国(90076)
(74829)
科学(71748)
(71377)
(66946)
(58316)
业大(57060)
农业(54520)
中心(54317)
财经(52792)
研究所(52791)
(52346)
(47989)
北京(46817)
(46431)
师范(46067)
(42026)
经济学(41976)
(41746)
财经大学(38919)
基金
项目(242043)
科学(190934)
研究(180411)
基金(176241)
(152304)
国家(150932)
科学基金(130218)
社会(115794)
社会科(108820)
社会科学(108789)
(94493)
基金项目(94136)
自然(82831)
教育(81039)
自然科(80803)
自然科学(80788)
自然科学基金(79358)
(78441)
编号(74822)
资助(71026)
成果(60858)
(53919)
重点(53388)
(51433)
课题(50237)
(50025)
(48092)
国家社会(47303)
创新(46606)
教育部(46173)
期刊
(164029)
经济(164029)
研究(104581)
(72731)
中国(70987)
学报(56065)
科学(52311)
(50905)
农业(49169)
管理(49018)
大学(43886)
学学(41539)
教育(37420)
(34251)
金融(34251)
业经(31053)
技术(28950)
财经(25888)
经济研究(23152)
(22667)
问题(22426)
(21928)
(19060)
理论(17306)
图书(17168)
科技(17143)
技术经济(16804)
现代(16437)
资源(16000)
世界(15872)
共检索到524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鸣  宋龑娜  
论文从社会资本角度来探讨当前我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鉴于社会资本除了私有属性外还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提出地方政府应该对其进行投资,是一种制度供给。论文认为县乡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在社会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以创造我国农村的社会资本,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该过程里应当尽力辅助,因为良好的信用环境符合银行的利益诉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鸣  宋龑娜  
论文从社会资本角度来探讨当前我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鉴于社会资本除了私有属性外还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提出地方政府应该对其进行投资,是一种制度供给。论文认为县乡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在社会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以创造我国农村的社会资本,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该过程里应当尽力辅助,因为良好的信用环境符合银行的利益诉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鸣  宋龑娜  
论文从社会资本角度来探讨当前我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鉴于社会资本除了私有属性外还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提出地方政府应该对其进行投资,是一种制度供给。论文认为县乡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在社会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以创造我国农村的社会资本,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该过程里应当尽力辅助,因为良好的信用环境符合银行的利益诉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杰贵  周生春  
克服我国现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缺陷,构建全新的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组织供给制度尤为必要。重构乡村社会资本,超越农民集体行动困境,形成农民自主组织,克服农民自主供给农村公共服务困境,是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组织供给制度的前提。探索乡村社会资本重构途径则是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组织供给制度的必由之路。重构乡村社会资本途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挥基层政府在乡村社会资本重构中的间接作用;二是推动乡村自治组织的发展;三是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袁泉  
在经济金融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服务对象、经营管理以及历史问题的特殊性,作为一种支持性和补偿性的制度安排,需要政府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包括信用支持、资产支持、财政支持、资金支持、利率支持、税收支持、行政支持、信誉支持以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世坤  温昌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永德  王家传  
现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利益主体多元化 ,所有权主体缺位 ,利益主体越位 ,为农服务不到位 ,产权制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其发展。因此 ,必须根据产权理论明确产权的层次性和复合性 ,搞好产权的界定与清晰 ,充分发挥产权制度的功能。在此基础上 ,确定其产权制度的建设目标 ,进行产权界定与清晰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一级法人制 ,实行合作制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华明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理论铺垫中,一个始终应加以充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制度"是否是决定农村信用社支农绩效的核心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当前所定义的机构组织形式等狭义层面的"制度"与农信社支农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决定信贷支农的主要因素依然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基本面特征,反映在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指标上,就是存贷款规模等流动性指标。由此,文章的结论如下:第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试图通过组织管理体系改革提升信贷支农效果的改革思路存在方向性偏差,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与中国"三农"发展一样,必须做渐进式的长久打算;第二,流动性指标是决定农信社支农绩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稳定股本金、优化股本结构,同时建立名副其实的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乐甫   孙毛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积洋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尚面临许多瓶颈,其中农村金融问题尤其令人关注。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着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败。但我国农村信用社不仅在正式制度安排方面尚不规范,而且还受到了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缺失直接制约了其经营业务的开展;而农村长期形成的习俗与社会关系抵押等非正式制度因素以及衍生的非正式金融,则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农村信用社的非正式制度改革,加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协调合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久莲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间不仅牵涉我国的整体金融制度构建,更为重要的是将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然而,从制度发展的角度分析,简单地恢复信用合作社的原始属性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制度安排,必须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及我国国情予以通盘考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冰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大家庭的重要一员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至今已走过 50年的曲折历程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由于其体制问题一直未能妥善解决 ,从而制约了它的发展速度。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农村信用社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信用担保是借贷市场运行的基础。中国传统的信用担保制度历经两千余年,曾在农村借贷中起着重要作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智慧。传统信用担保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制度特色,可以为当今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建设提供借鉴。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变迁轨迹"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是现代信用担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史上,这些担保方式很早就出现了。在传统信用担保制度中,"保证"担保是从保证人制度衍化而来的。先秦时期的契约中,"中人"已较为常见,但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