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7)
- 2023(12225)
- 2022(10259)
- 2021(9866)
- 2020(8320)
- 2019(19020)
- 2018(18354)
- 2017(35335)
- 2016(18217)
- 2015(20746)
- 2014(19940)
- 2013(19554)
- 2012(17662)
- 2011(15685)
- 2010(14885)
- 2009(13409)
- 2008(12721)
- 2007(10582)
- 2006(8919)
- 2005(7487)
- 学科
- 济(77462)
- 经济(77275)
- 管理(50312)
- 业(48567)
- 企(40054)
- 企业(40054)
- 方法(39343)
- 数学(34385)
- 数学方法(34014)
- 中国(23016)
- 农(20507)
- 财(19941)
- 业经(16837)
- 贸(15948)
- 贸易(15941)
- 易(15633)
- 学(13674)
- 农业(13416)
- 制(13019)
- 和(12731)
- 务(12081)
- 财务(12043)
- 财务管理(12024)
- 理论(11952)
- 企业财务(11482)
- 地方(11311)
- 银(11175)
- 银行(11168)
- 融(10979)
- 金融(10976)
- 机构
- 大学(254170)
- 学院(250486)
- 济(113174)
- 经济(111454)
- 管理(102256)
- 理学(89983)
- 理学院(89055)
- 管理学(87647)
- 管理学院(87172)
- 研究(83192)
- 中国(64156)
- 京(51499)
- 财(49882)
- 科学(47253)
- 财经(41514)
- 中心(38999)
- 经(38348)
- 所(38312)
- 经济学(37048)
- 研究所(35364)
- 经济学院(33549)
- 农(33372)
- 业大(32785)
- 范(32526)
- 江(32438)
- 师范(32262)
- 北京(32052)
- 财经大学(31561)
- 院(30278)
- 商学(27707)
- 基金
- 项目(180557)
- 科学(146909)
- 基金(138663)
- 研究(132749)
- 家(120327)
- 国家(119417)
- 科学基金(104830)
- 社会(91538)
- 社会科(86125)
- 社会科学(86104)
- 基金项目(73450)
- 自然(66385)
- 省(65224)
- 自然科(64971)
- 自然科学(64957)
- 自然科学基金(63845)
- 教育(61053)
- 划(56534)
- 资助(55414)
- 编号(51333)
- 部(42540)
- 重点(40589)
- 成果(40292)
- 国家社会(39886)
- 创(38101)
- 发(37818)
- 教育部(37690)
- 人文(36284)
- 创新(35677)
- 科研(35265)
- 期刊
- 济(111039)
- 经济(111039)
- 研究(72151)
- 中国(42821)
- 财(37601)
- 管理(36109)
- 科学(35353)
- 学报(34602)
- 农(28935)
- 大学(28077)
- 学学(26446)
- 教育(22279)
- 财经(20851)
- 技术(20423)
- 农业(20250)
- 经济研究(20200)
- 融(19608)
- 金融(19608)
- 经(18020)
- 业经(16797)
- 问题(14981)
- 贸(13369)
- 世界(12738)
- 统计(12165)
- 技术经济(11670)
- 资源(11494)
- 业(11478)
- 国际(11388)
- 策(11030)
- 理论(10945)
共检索到349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平 朱国军
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中国居民的主要社会网络也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网络开始变迁到以工作社会网络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网络。根据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数据,本文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社会网络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此作为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资本的一个依据。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社会资本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资本而言,工作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现代社会资本的重要方面。并且现代社会资本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存在显著的身份差异,即现代社会资本给予城镇移民、城镇外来居民和独生子女更高幸福感,而给予本地居民和非独生子女的幸福感较弱。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身份特征 幸福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本文将社会资本引入居民效用函数,并结合中国式分权背景下政府财政支出行为建立内生增长模型。理论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与居民效用间存在不同的行动策略,扭曲的地方政府支出行为会抑制居民幸福感提升。根据CGSS(2013)问卷设计和调查数据,将社会资本划分为四个各有侧重的子类别。实证发现,群体认知型社会资本抑制居民幸福感提升,而其他三种社会资本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总体而言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作用逐渐增强。分群估计还发现,城乡居民从个人或群体社会资本获得幸福感的方式各有侧重;工作对居民幸福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群体结构型社会资本。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映...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中国式分权 幸福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奎 任飞容 王宙翔
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分析发现,居民的社会资本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均能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且社会资本对幸福感的效应要高于公共服务满意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社会资本相同的条件下,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的居民越容易感到幸福,而且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效应会随着社会资本的提高而增强。对不同收入群体而言,社会资本对高收入群体幸福感影响更强,而公共服务满意度则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幸福感影响更强,而且社会资本会扩大不同收入阶层的幸福感差距。为提高居民幸福感,政府要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建立健全居民社会资本网络系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霞 于洋航
通过对41个城市3346位居民的问卷调查,就城市居民的社会管理满意度进行了描述统计,并就城市管理满意度与居民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社会管理及其各项指标满意度对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霞 于洋航
通过对41个城市3346位居民的问卷调查,就城市居民的社会管理满意度进行了描述统计,并就城市管理满意度与居民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社会管理及其各项指标满意度对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圣翔 刘传江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互联网使用以及社会网络的拓展均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较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而言,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幸福感更高;社会网络通过社会信任、社会互动、互惠共范影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互联网使用强化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异质性以及收入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互联网使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圣翔 刘传江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互联网使用以及社会网络的拓展均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较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而言,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幸福感更高;社会网络通过社会信任、社会互动、互惠共范影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互联网使用强化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异质性以及收入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互联网使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斌 刘米娜
文章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的收入、社会资本、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稳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相对收入的影响力最大,但健康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年龄、婚姻、教育和工作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提高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要缩小社会的收入差距,构建公正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巍 邱丽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但并无证据表明我国居民的幸福感呈现出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提升。本文从我国的户籍制度出发,对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非农户籍居民而言,社会地位的提升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农业户籍居民而言,收入水平的提升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农业户籍居民在社会上受到了更加不公正的待遇;而非农业户籍居民则在环境、贫富差距、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方面受到了更大的压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幸福感。本文的研究对于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毛德松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的数据,在对比城镇和农村居民幸福感差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在形成城乡居民幸福感差距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农村,收入的提高对城镇居民的幸福感提升并没有显著影响,而社会关系网络在居民的幸福感决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关系网络加重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差距,这不仅在于城镇居民拥有更丰富的社会网络,而且更在于其能够感知和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带来的幸福。
关键词:
社会关系网络 幸福感 城镇 农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修宗峰 杜兴强
幸福感是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但较少研究幸福感对公司治理行为影响的经济后果。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在对幸福感与代理成本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检验了幸福感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幸福感能够显著降低地方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与之相反,地区幸福感加剧了民营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并从幸福感的社会资本视角对地区幸福感与代理成本的关系进行了解读。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企业代理成本问题的研究积累,研究结论对国民福利的公共政策和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幸福感 最终控制人 代理成本 社会资本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娟 李斌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而在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中精神层次的社会网络关系与物质层次的非正规金融的作用不可忽略。文章将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居民幸福感三变量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细化社会网络特征和非正规金融特征,尝试探究异质性社会网络和非正规金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文章结合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1)横向社会网络中亲缘、地缘与业缘均对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且业缘影响力>亲缘影响力>地缘影响力;纵向社会网络中个人社会地位对幸福感的影响大于家庭与社区关系的影响,而家庭与政府的关系的影响却并不明显。(2)非正规金融影响结果表明,低收入与中低收入家庭倾向于通过民间借贷以平滑消费使幸福感上升;中等收入家庭通过诉诸民间借贷以开展个体经营,从而改善家庭收入以提升幸福感的边际系数。(3)横向社会网络视角下,亲缘便利化互助性民间借贷、业缘推进投资性借贷改善居民幸福感;纵向社会网络视角下,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家庭与社区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提升民间借贷容易度,从而提升居民幸福感。因此,我们在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过程中应适度强化各类社会网络关系,且对地方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进行合理引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春敏 李元琪
社会发展要致力于人民生活幸福,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至关重要的一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水平。论文使用Probit模型和2014年、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制。研究显示:互联网使用带来居民幸福感水平的提高;在居民个体存在异质性的背景下,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老年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更大。论文进一步对互联网使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可以提高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进而对其幸福感水平产生影响。据此提出关注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净化网络信息从而提升居民社会信任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提升居民幸福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秀丽 谢文娜
本文采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应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和城乡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医疗保险能提升居民幸福感,但对农村居民效果不明显。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居民幸福感会提升9.1%,对城镇居民幸福感影响不显著。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幸福感会降低14.2%,但能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公共服务资源充足性每提高一个等级分别提升城镇和农村居民幸福感6.3%和8.9%。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资源越是充足和普惠,就越容易感到幸福。便利的公共服务资源可以使居民幸福感提高3.5%。因此,本文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大公共资源投入等建议,以期提高居民幸福感。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幸福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艾洪山 袁艳梅
本文基于我国WVS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因子法和逐步回归方法,深入分析了以积极的社会活动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可信赖的组织环境等为表征的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居民自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的提高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第二,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突出表现在不仅政府信任因子对幸福感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而且居民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一般信任也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子,现阶段其影响效应已经超过了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社会网络联系 世界价值观调查 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