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4)
- 2023(12146)
- 2022(9987)
- 2021(9237)
- 2020(7709)
- 2019(17355)
- 2018(16781)
- 2017(32834)
- 2016(17262)
- 2015(19043)
- 2014(18379)
- 2013(17865)
- 2012(16245)
- 2011(14724)
- 2010(15058)
- 2009(14520)
- 2008(15011)
- 2007(13830)
- 2006(12725)
- 2005(11777)
- 学科
- 济(69681)
- 经济(69499)
- 管理(63742)
- 业(58931)
- 企(55564)
- 企业(55564)
- 方法(27447)
- 制(26978)
- 财(23567)
- 银(22086)
- 银行(21941)
- 行(20551)
- 业经(20498)
- 数学(20336)
- 中国(20150)
- 数学方法(20123)
- 农(17421)
- 体(16205)
- 融(15834)
- 金融(15831)
- 技术(15688)
- 理论(15499)
- 务(14834)
- 财务(14803)
- 财务管理(14776)
- 企业财务(14134)
- 学(13643)
- 度(13567)
- 制度(13564)
- 体制(13482)
- 机构
- 大学(245350)
- 学院(240839)
- 济(104356)
- 经济(102289)
- 管理(96955)
- 理学(82201)
- 理学院(81418)
- 管理学(80389)
- 管理学院(79902)
- 研究(79054)
- 中国(68297)
- 财(56369)
- 京(50933)
- 财经(42896)
- 科学(41288)
- 经(38854)
- 江(38562)
- 所(37346)
- 中心(36728)
- 经济学(33163)
- 研究所(32918)
- 农(32697)
- 财经大学(32032)
- 北京(32005)
- 州(30267)
- 范(29915)
- 师范(29685)
- 经济学院(29498)
- 业大(28776)
- 院(28583)
- 基金
- 项目(151960)
- 科学(123305)
- 研究(116497)
- 基金(113876)
- 家(96637)
- 国家(95805)
- 科学基金(84564)
- 社会(80456)
- 社会科(75455)
- 社会科学(75430)
- 基金项目(59137)
- 省(57756)
- 教育(53907)
- 自然(50694)
- 自然科(49565)
- 自然科学(49554)
- 自然科学基金(48732)
- 划(47863)
- 编号(45655)
- 资助(44530)
- 成果(39276)
- 制(36020)
- 部(35248)
- 创(34912)
- 国家社会(33905)
- 重点(33893)
- 创新(32664)
- 教育部(31893)
- 课题(31796)
- 发(31244)
- 期刊
- 济(123116)
- 经济(123116)
- 研究(82214)
- 中国(55576)
- 财(47734)
- 管理(41943)
- 融(38143)
- 金融(38143)
- 科学(32182)
- 学报(31944)
- 农(30837)
- 教育(28031)
- 大学(26575)
- 学学(24655)
- 财经(23399)
- 经(20101)
- 技术(19781)
- 经济研究(19400)
- 业经(18821)
- 农业(18197)
- 问题(15368)
- 贸(12304)
- 技术经济(12174)
- 财会(11625)
- 理论(11500)
- 现代(11468)
- 会计(11453)
- 科技(11341)
- 版(11230)
- 国际(10800)
共检索到388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宏
本文从社会资本和自组织治理机制视角出发,着眼于金融资源的"嵌入式"网络发展背景,以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为题,构建了社会资本和自组织治理机制对经营转型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方法,验证并分析了社会资本和自组织治理机制对经营转型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和不同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经由自组织治理机制的中介作用对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社会资本三个维度有着不同的影响路径,从而为经营转型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红玉 陆智强 姚海鑫
通过对Wood模型的扩展,从契约关系、利益一致性两个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指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搭建社会关系网络、产生社会信任、生成社会资本,而获得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绩效。最后从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和认知性出发,给出了企业针对各类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来获得社会资本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社会资本 利益相关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开位 连建辉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其高负债、网络化和风险承担机制的特殊性,其治理是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企业治理中的"股东"逻辑理论的,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契约性质的再认识,提出了商业银行治理的"契约型"逻辑。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是一个关于组织准租的创造与分配的货币经营型市场契约,决定银行所有权配置的根本性条件是各签约人的"谈判实力"。本文所提出的"契约型"治理逻辑,是一种货币经营型市场契约意义上的银行治理观,它强调的不是股东单边治理,而是具有谈判实力的各签约方之间的多边合作治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欣颖
在当前的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草根组织成为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有效运行能够促进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以社区信任、社区规范和社区关系网络为核心要素的社区社会资本为草根组织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文章构造了社区草根组织、社区社会资本、社区治理效能三者间的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对“上海团长”社区草根组织的分析,得出:依赖社区社会资本存量成立的社区草根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培育了社区社会资本,进而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艾仁智
自组织理论尚属较前沿的一门学科。本文尝试性地运用自组织理论,对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文章认为,通过开放性和外部负熵流的引入,加强城市商业银行本身的自组织功能建设,强调系统自组织性的增强是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关键因素。
关键词:
自组织理论 熵减机制 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夏喆 刘顺
本文研究了大股东治理机制与其他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性,以及这些治理机制对于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以16家上市银行和48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通径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治理机制虽然与其他治理机制互相作用而对经营绩效产生了正面效应,但是由于大股东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了较大的直接负面作用,导致最终的总体效应仍是负面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志斌
本文运用组织社会学的规则理论解释内部控制的规则属性,关注内部控制作为规则的执行问题,并从规则理论的视角提出内部控制的执行机制,认为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的融合机制与执行中的权力分享制衡机制是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核心要素;执行反馈机制是组织知识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内部控制的持续演进。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规则 执行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省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家德 李智超
面对"公地悲剧"的问题,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之道,但自定规章要如何相互监督?奥斯特罗姆指出需要信任机制、互惠机制及声誉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监督,而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向这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社会资本。本文即在理论上提出,在关系层面,相互为利、人情交换、可信赖行为、情感关系及第三方信任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封闭性,强规范,口碑网络以及网络动员可以带来结构性信任,另外在认知层面,社区认同感也是重要一环。本文以TM村的访谈资料分析了从传统乡村社区的宗族关系、长老权威以及乡规民俗到今天现代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传统的社会资本仍扮演一定信任机制的角色,但NGO成为动员者,并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连和
商业银行制度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制度竞争力是由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制度、产业市场竞争制度等八大制度要素整合形成、并按照一定关系联接而成的能力系统。该能力系统中的三个制度子系统能力(即制度架构与运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合力最终形成商业银行制度竞争力,其主要通过设计构建、改良改进、过渡转换、新旧替代、原样复制、移植嫁接等模式实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和经营状况与一般行业企业存在差异,所以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状况存在特殊性。本文利用2001~2009年间中国的101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以可计量呆账费用法和避免盈余损失法测度了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程度,同时从前景理论视角对中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现象,盈余管理分布与一般行业企业的分布状况并不相同,另外前景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商业银行低于阈值时表现为喜好风险,高于阈值时表现为规避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艳苹
拓展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叶艳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银行业进行业务调整势在必行,而中间业务则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一、拓展中间业务是银行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锡明 姜烨 方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其自身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整个国民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2007年7月至8月,笔者通过高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晓勇
随着市场经济和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其业务经营中的风险问题也不断显现。1998年6月,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这是我国首例关闭一家商业银行,更是使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志宏
经营转型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完善公司治理改革之后面临的又一项重要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转轨国家,其商业银行转型的基本经验表明,转型的路径与本国经济结构和金融环境密切相关,转型的快慢受到具体国情的重要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不能急于求成,既不能跨越中国发展的现实,也不能落后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存贷利差还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支柱,但转型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个人金融业务及资金交易类业务的发展状况。对此,我国的商业银行转型必须制定明确的业务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