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8)
2023(11094)
2022(9495)
2021(9177)
2020(7687)
2019(17464)
2018(17198)
2017(33810)
2016(17758)
2015(19454)
2014(19048)
2013(18407)
2012(16685)
2011(14716)
2010(14236)
2009(12957)
2008(12155)
2007(10699)
2006(9326)
2005(7731)
作者
(46061)
(39148)
(38562)
(36820)
(24231)
(18815)
(17480)
(15277)
(14760)
(13470)
(13117)
(13113)
(11741)
(11730)
(11715)
(11563)
(11497)
(11201)
(11191)
(10923)
(9424)
(9310)
(9294)
(9238)
(8801)
(8754)
(8415)
(8208)
(7775)
(7657)
学科
(75504)
经济(75319)
(56776)
(49135)
管理(45014)
(34882)
企业(34882)
方法(33798)
农业(33121)
数学(29522)
数学方法(29152)
业经(21685)
中国(18899)
(18485)
地方(17116)
(13816)
(11352)
贸易(11348)
(11329)
(11197)
(11083)
(10892)
财务(10859)
财务管理(10839)
收入(10807)
农业经济(10775)
技术(10717)
(10629)
环境(10460)
理论(10418)
机构
学院(236660)
大学(230793)
(101024)
经济(99183)
管理(97617)
理学(85687)
理学院(84907)
管理学(83448)
管理学院(83020)
研究(72962)
中国(57430)
(54316)
(45094)
科学(43968)
(43432)
农业(41164)
业大(39970)
中心(37906)
财经(35152)
(34609)
(34213)
(32323)
研究所(31193)
经济学(30696)
(30470)
师范(30245)
经济管理(28835)
经济学院(27879)
(27339)
北京(26534)
基金
项目(170708)
科学(136742)
研究(128880)
基金(125693)
(107540)
国家(106517)
科学基金(93770)
社会(85792)
社会科(80196)
社会科学(80171)
(69621)
基金项目(67583)
自然(58551)
教育(57630)
自然科(57197)
自然科学(57185)
自然科学基金(56149)
(55292)
编号(54017)
资助(49132)
成果(41758)
(38118)
(37572)
重点(37488)
(35890)
国家社会(35619)
课题(34412)
人文(33491)
创新(33434)
(33068)
期刊
(110617)
经济(110617)
研究(62266)
(58331)
中国(44488)
农业(39756)
学报(34221)
科学(32655)
(32325)
管理(29936)
大学(27995)
学学(26683)
业经(25213)
(23528)
金融(23528)
技术(20603)
教育(20349)
(18137)
财经(16662)
问题(16350)
经济研究(14729)
农村(14434)
(14434)
农业经济(14229)
(14220)
(13065)
资源(12420)
经济问题(12135)
世界(12130)
统计(11484)
共检索到337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冬  王秀华  郑风田  
社会资本和经济福利的关系是多层面的,可以从国家、区域层面来研究,也可以从社区、村庄范围来切入,还可以从家庭层面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总之,关于社会资本和经济福利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仍无法达成共识。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区域层面,社区、家庭层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社区、家庭范围入手,依据网络规模、公共参与、人际关系三个指标考察社会资本、农户家庭福利、农村贫困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经济福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资本更丰富的家庭,更容易获得较高的经济福利;丰富的社会资本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农户规避风险,降低陷入贫困的概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在金融抑制较为普遍的农村地区,建立在亲缘与业缘基础上的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发挥了"特质性"资源的作用。分析表明,社会资本水平在农户间存在不均等性和非同构性;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户正规信贷的实际发生率较高,且户均信贷规模明显较大;农户非正规信贷发生率有随其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渐次下降的趋势,而户均信贷规模则有增加趋势;不同社会资本的农户通过非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高于通过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而前者的户均信贷规模明显低于后者;不同社会资本水平农户信贷目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性玉  任乐  赵辉  
本文在对河南省农户进行随机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的信贷意愿和农户所受信贷配给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意愿的影响有限,只有在金融关系资本上影响显著;在缓解农户信贷配给方面社会资本总体上影响显著,说明社会资本确能有效缓解农户所受到的信贷配给;进一步对不同信贷配给类型进行分类回归分析后发现,社会资本各维度变量缓解信贷配给的侧重点不同,其中,金融关系资本和专业合作组织资本在缓解供给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而政治关系资本和亲缘关系资本在缓解需求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因此,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来发挥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从...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浩天  蔡丽丽  
本文运用河南省20个村1542户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建构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认知、政策信任与教育扶贫清单执行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扶贫清单的政策执行绩效受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类型以及政策信任等多重影响。具体而言,女性对扶贫清单的满意度高于男性,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绩效满意度不会随农户年龄增大而提高。与兼业户相比,纯农业户对教育扶贫清单执行的满意度较高。教育水平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多的贫困农户对教育扶贫清单政策执行越满意。家庭收入、教育支出和健康状况三个变量对教育扶贫清单的执行均不具有显著影响,该结果凸显了贫困农户对教育投资的刚性需求和脱贫理性。在教育扶贫清单信任变量中,教育扶贫清单的执行主体、过程与结果均对扶贫效果影响较大。从教育扶贫清单的内容看,农户对资金助学政策的评价较为满意,对技术培训以及职业教育政策的需求意愿较为强烈。因此,要不断拓展教育资源配置精准化的公共性价值,提升农户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对教育扶贫清单的运作绩效进行精准监测和及时回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句芳  高明华  张正河  
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为兼业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农户兼业化必然是中国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长期组织均衡形态。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判断影响农户兼业时间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怡  
本文利用河南与山东两省731份农户调查样本,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农户花生生产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对农户花生种植意愿与种植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比较经济效益、销售顺利程度、与县政府距离对农户花生种植意愿与种植规模具有正向影响。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合理引导农户花生生产行为的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志刚  黎洁  王静  
生计资本之间同时存在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在短期内较难变动资本数量的情况下,优先扶持具有协同效应的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是改善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陕西778份农户调查数据,首先采用多元回归计算生计资本之间的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然后结合图论剔除替代效应指标筛选具有协同效应的关键资本,最后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生计资本结构优化前后的收入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资本与其它生计资本在促进农户收入增长方面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其中与社会资本总替代效应较为明显(-0.051),较高的机会成本使得自然资本从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农户收入的增长速度;(2)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只有协同效应(1.047),与其它三类资本同时存在差别较小的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表明物质资本在资本结构优化中处于关键地位;(3)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只有协同效应(1.182),并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三者之间协同关系较强,替代关系较弱,表明这三类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农户可持续的收入流量产生的重要资本;(4)综合而言,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增加资本间的协同性关系,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收入水平的改善(0.11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乐荣  
内生动力不足人群的脱贫是现阶段脱贫攻坚战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是中共中央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扶贫扶志行动的原因所在。文章基于河南省某贫困县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影响贫困农户脱贫的动力及能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扶贫政策支持均质条件下,当控制个体及家庭特征等能力变量后,贫困户的主观动力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户脱贫状态,有信心的贫困户其率先脱贫的可能性更大;但与非贫困户相比,基于教育、健康和家庭规模等人力资本变量则显著影响家庭是否陷入贫困。这意味着脱贫攻坚需要特别关注贫困农户的能力和动力因素,只有在提升贫困人口能力基础上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才能实现其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真脱贫"。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贺林波  黄巧琪  
农地流转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是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利用2018-2020年湖南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概率回归模型和截尾回归模型分析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构建中介及调节效应模型,进一步考察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路径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农户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农地流转;农户社会资本以非农就业为中介有助于促进农地流出,抑制农地流入。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政府通过实施产业项目,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扩大了农地流转的市场需求,对农户社会资本产生调节效应,促进农地流出,抑制农地流入。因此,为提升农地流转效率,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出台引导性的政策措施,保持转移支付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扩大农地流转市场需求,弱化社会资本对农地流转决策与行为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巍  张安录  
以河南省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和焦作市16个乡(镇)的31个村庄,625份农地流转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劳动力中纯务农比例、土地流转前种植业收入、家庭承包地面积、流转土地亩均补偿额度、土地流转前工资性收入等因素对农地流转影响显著。为促进农地规范流转,政府应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大农地流转的补偿力度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关爱萍  李静宜  
基于甘肃省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08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交互变量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降低成为贫困户的机率;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欠缺时,较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而当家庭社会资本较贫瘠时,通过提升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也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小欢  霍学喜  
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理论模型的创新性推演的基础上,本文运用Tobit模型对农民非农就业、农村社会保障与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出现将会延伸和深化产业链条,解放出被土地束缚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使得土地流转成为可能;在不完全劳动力市场下,农民工就业机会和农村社会保障决定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提供了农户最大化使用家庭劳动力的机会;农户的土地流出程度与其劳动力非农就业及地权稳定性成正比;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依赖于土地的农户更愿意转入土地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很大的制约和困难,最主要的就是农村土地的社保功能难以和土地的生产功能相剥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建宇  
对于贫困农户来说,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为其提供机会、增强能力来减缓贫困。由于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匮乏,维护社会资本能力较弱,且发展社会资本途径较少,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贫困人口能力、培养农村民间组织、推动参与式扶贫,以及发挥NGO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进而减轻其贫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冬平  郭震  边英涛  
农户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本文利用河南省18个地市的43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良种补贴政策满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现金补贴的农户而言,其教育程度和对良种补贴政策的认识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满意有明显的正相关影响;而对于补贴券的农户,其对供种公司的服务满意直接影响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此外,粮食面积变动、对良种补贴政策了解、补贴政策能否调动积极性、对政府组织的行为满意程度、良种补贴的作用效果等变量与农户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满意正相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开红  
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种粮农户使用互联网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户对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意愿较强,但是实际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较低,对互联网的应用也停留在信息获取与发布层面;农户自身特征、粮食种植规模、农户市场行为特征以及农村互联网准备程度等是影响农户使用互联网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