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9)
- 2023(5929)
- 2022(4912)
- 2021(4930)
- 2020(4118)
- 2019(9576)
- 2018(9283)
- 2017(18482)
- 2016(9715)
- 2015(11491)
- 2014(11333)
- 2013(11337)
- 2012(10439)
- 2011(9486)
- 2010(9306)
- 2009(8791)
- 2008(8574)
- 2007(7753)
- 2006(7027)
- 2005(6293)
- 学科
- 济(51653)
- 经济(51493)
- 管理(26761)
- 业(23562)
- 方法(22405)
- 数学(19146)
- 数学方法(19092)
- 企(18187)
- 企业(18187)
- 中国(17568)
- 农(12702)
- 财(11694)
- 贸(10312)
- 贸易(10306)
- 易(10166)
- 制(9075)
- 业经(8976)
- 农业(8224)
- 银(8147)
- 银行(8147)
- 融(7923)
- 金融(7921)
- 行(7871)
- 发(7184)
- 和(7110)
- 地方(6501)
- 关系(6401)
- 理论(6384)
- 学(6185)
- 发展(6040)
- 机构
- 大学(142889)
- 学院(138662)
- 济(72619)
- 经济(71582)
- 管理(53898)
- 研究(51765)
- 理学(45842)
- 理学院(45372)
- 中国(45116)
- 管理学(44908)
- 管理学院(44647)
- 财(32986)
- 京(30419)
- 财经(26749)
- 科学(25770)
- 经济学(25286)
- 所(24858)
- 经(24693)
- 中心(23805)
- 经济学院(22819)
- 研究所(22378)
- 财经大学(20164)
- 北京(19983)
- 农(19152)
- 江(18822)
- 院(17835)
- 范(17223)
- 师范(17131)
- 社会(16233)
- 研究中心(15710)
- 基金
- 项目(89217)
- 科学(72711)
- 基金(70409)
- 研究(67305)
- 家(60364)
- 国家(59909)
- 科学基金(51808)
- 社会(50133)
- 社会科(46610)
- 社会科学(46599)
- 基金项目(36256)
- 教育(30010)
- 自然(29926)
- 资助(29770)
- 自然科(29304)
- 自然科学(29299)
- 省(29212)
- 自然科学基金(28849)
- 划(25817)
- 编号(24720)
- 部(22804)
- 国家社会(22411)
- 中国(21286)
- 成果(20711)
- 教育部(20446)
- 重点(19529)
- 人文(19284)
- 发(18729)
- 社科(18528)
- 大学(17905)
共检索到217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樊颖 杨赞
本文针对以"社会网络"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和以"金融素养"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与居民住房抵押贷款需求的互动机制进行探讨,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3)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社会网络的规模和强度会通过社会资本累积抑制居民住房抵押贷款概率和规模;(2)金融素养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居民住房抵押贷款概率和规模;(3)在联合影响路径方面,社会网络和金融素养对居民在非正规借款和住房抵押贷款决策的影响具有对冲性;与此同时,非正规借款对住房抵押贷款的挤出作用对于所在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家庭、收入不确定性高的家庭更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识别中国特色背景下居民家庭的信贷决策行为,对于促进宏观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至庄 牛霖琳
本文研究了自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镇住房商品化以来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我们从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供给的标准理论出发,在联立方程框架下估计城镇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方程,得到了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估计值。通过对1987~2006年全国城镇总体水平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可由需求与供给的作用解释,即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决定了房价的整体趋势。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5到0.6之间。住房存量总供给的价格弹性约为0.83。
关键词:
住房需求 住房供给 联立方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赞 周丹彤
本文基于全生命期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抵押贷款需求理论,分析了居民住房抵押贷款选择行为,并应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样本数据,建立二元选择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试了家庭住房抵押贷款选择和贷款总量与住房消费、非住房消费、家庭的社会经济微观特征,以及贷款和储蓄利率等宏观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消费和家庭收入是决定家庭是否选择抵押贷款及抵押贷款需求量多少的重要因素,家庭的转移收入和借入收入对抵押贷款有抑制作用,家庭倾向于依赖其他资金来源进行住房消费,从而减少了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
关键词:
住房抵押贷款 二元选择模型 微观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迅 张艳云
采用1985~2005年度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现代协整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动和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在短期中,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因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正的影响;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变动却不是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居民收入 人力资本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克明
本文在文献概述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关于教育与辞职关系的两个命题,一是教育与辞职成正相关,二是高中学历者的辞职概率高于中职学历者,然后利用CHIP-2002数据进行了统计和计量分析,验证了命题,最后通过剖析中外教育与辞职关系的不同,发现原因是中外企业培训状况有着显著不同。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企业应加大对职工的培训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颖 宋兴文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上涨能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住房价格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房价水平进行聚类,发现住房价格、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区域差异。房价较低的三类城市与房价较高的一二类城市相比较,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茂茜 虞克明
运用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以及4年、30年经验收益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任何分位点上,女性教育收益率均高于男性2个百分点左右;女性工资收入与经验年限除在0.1分位点处呈正U形关系外,在其他分位点处均呈现与男性相同的倒U形关系;女性4年、30年经验收益率和男性30年经验收益率都呈现出"马太效应"。因此,要缩小男女收入差距,必须加大对女性的教育投资,延长女性工资收入增长的持续时间,并引导低收入年轻女性对工作经验的有效积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靖 刘晓华
本文借鉴信贷配给理论及观点,并将个人房产抵押贷款特征和宏观经济联动引入DSGE模型,模型根据我国1999—2013年真实经济数据校准并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模拟和脉冲相应方差分解分析,实证验证了居民房产抵押贷款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传导机制及联动关系,并进一步佐证我国近年来居民房产需求造成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居高不下的事实,这为我国今后采取相关政策和及时疏通房产抵押贷款与宏观经济影响房价、投资及消费的传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东武
首先,通过基于引入社会资本、抵押贷款参数以及Cobb-Douglas函数构建的社会最优贷款模型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其次,基于所有人、中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三视角,以及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所有人视角看,农户普遍缺乏合格的抵押品,抵押贷款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而社会资本能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规模;从中高收入群体视角看,较富裕的农户普遍能提供抵押品,有助于提高贷款的可得性;从低收入群体视角看,银行更关注农户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贷款中的作用大于抵押品,社会资本与贷款可得性呈正相关。目前,在中国的农村,低收入...
关键词:
农户贷款可得性 抵押贷款 社会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春兰
首先,分析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因;然后,从未来若干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城镇主要购房类型的购房比例、面积以及按揭比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计算每年新增住房抵押贷款以及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预测模型;最后,根据预测结果,用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分析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时机问题。
关键词:
住房抵押贷款规模 线性回归分析 预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崇龙 张庆洪
1998年 ,我国开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 ,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这一措施 ,从根本上调动了个人购房的积极性。但目前的银行抵押贷款和公积金抵押贷款业务远不能满足个人购房的需要。因此 ,保险公司开办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业务很有必要 ,而且我国已具备开展此项业务的条件
关键词:
住房抵押 贷款保险 投资领域 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稳琴 王成军 刘亚虹 刘大龙
本文将社会资本嵌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1988~2008年期间中国48个重点城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其中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采用永续盘存法,人力资本估算采用受教育年限法,而对于社会资本的估算则建立和采用基于永续盘存法和社会网络关系的经济学测度模型,并在模型中对工作流动对社会资本的贬值进行考虑。研究表明,处于城市化第三阶段的城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初始存量低于其他城市化阶段。整体上,任何城市化阶段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均呈现增长趋势,而城市化第三阶段的社会资本初始存量却高于其他城市化阶段。但无论任何城市化阶段的城市社会资本均呈现下降趋势,处于城市化第三阶段的城市下降速度最...
关键词:
城市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估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况伟大
本文使用中国某主要商业银行2004年4月至2009年5月发放的大样本房贷数据考察了房贷拖欠和违约风险决定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房价余额比(PTB)显著影响房贷拖欠风险,但债务收入比(DTI)不显著,这表明借款人通常因权益为负而非负担不起而违约。(2)房价只对1个月房贷拖欠具有显著负影响,贷款余额对所有房贷拖欠和违约风险具有显著正影响,而收入和月供无显著影响。据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大额房贷违约风险的管理。(3)房价增长率对所有房贷拖欠和违约风险具有显著负影响,而收入增长率只对1个月拖欠风险具有显著负影响。因此,只要房价和收入保持增长,房贷拖欠和违约风险将下降。(4)房贷拖欠风险具有明...
关键词:
拖欠风险 违约风险 期权因素 非期权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敬语
中国与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比较与借鉴李敬语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希望能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满足居者有其屋的愿望。由于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起步较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美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开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俊山
住房反抵押贷款在中国有很大的潜在人群,但由于不同于其他商业保险,其外部不经济,周期长,保险人尤其是前期负担重,双重信息不对称等风险无法避免,使它的目标人群较小,只有孤寡老人和"四·二·一"家庭老人,而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适度放宽,这两类人群也会减少,因此住房反抵押贷款只不过是提高养老质量的补充手段,对社会养老保障漏洞的弥补,在中国的市场前景不会太大,不如其他商业保险。
关键词:
住房反抵押贷款 潜在人群 目标人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