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5)
- 2023(14074)
- 2022(11713)
- 2021(10502)
- 2020(9056)
- 2019(20511)
- 2018(19762)
- 2017(38714)
- 2016(20797)
- 2015(23536)
- 2014(23774)
- 2013(23799)
- 2012(22272)
- 2011(20244)
- 2010(20911)
- 2009(20381)
- 2008(20037)
- 2007(18659)
- 2006(16771)
- 2005(15651)
- 学科
- 济(111194)
- 经济(110992)
- 业(82906)
- 企(80353)
- 企业(80353)
- 管理(76688)
- 方法(43962)
- 数学(34769)
- 数学方法(34521)
- 财(33090)
- 中国(30237)
- 业经(29801)
- 融(28453)
- 金融(28450)
- 银(26733)
- 银行(26713)
- 行(25803)
- 制(24276)
- 地方(24144)
- 务(23833)
- 财务(23800)
- 财务管理(23766)
- 农(23271)
- 企业财务(22616)
- 和(18530)
- 理论(18510)
- 学(18111)
- 体(17328)
- 技术(17058)
- 贸(16485)
- 机构
- 学院(312602)
- 大学(311040)
- 济(143866)
- 经济(141022)
- 管理(122991)
- 理学(103788)
- 理学院(102764)
- 研究(102653)
- 管理学(101451)
- 管理学院(100856)
- 中国(86718)
- 财(69910)
- 京(64066)
- 科学(56554)
- 财经(54833)
- 所(51397)
- 江(50075)
- 中心(49382)
- 经(49267)
- 经济学(45916)
- 研究所(45643)
- 农(44220)
- 经济学院(41213)
- 北京(40807)
- 财经大学(40299)
- 州(39713)
- 业大(39087)
- 范(37202)
- 师范(36909)
- 院(35726)
- 基金
- 项目(189762)
- 科学(151003)
- 研究(142514)
- 基金(139410)
- 家(118363)
- 国家(117235)
- 科学基金(102390)
- 社会(95332)
- 社会科(89729)
- 社会科学(89700)
- 省(74170)
- 基金项目(72851)
- 教育(64584)
- 自然(62718)
- 自然科(61307)
- 自然科学(61287)
- 划(60538)
- 自然科学基金(60283)
- 编号(57572)
- 资助(57288)
- 成果(47769)
- 部(42794)
- 重点(42334)
- 发(41353)
- 创(40951)
- 国家社会(39429)
- 课题(39059)
- 创新(38128)
- 教育部(37782)
- 人文(37302)
- 期刊
- 济(170349)
- 经济(170349)
- 研究(98747)
- 中国(61970)
- 财(59971)
- 管理(50789)
- 融(44788)
- 金融(44788)
- 学报(40977)
- 科学(39944)
- 农(39924)
- 大学(32047)
- 学学(30241)
- 财经(29739)
- 技术(28642)
- 经济研究(27373)
- 教育(26913)
- 经(25709)
- 业经(25190)
- 农业(24926)
- 问题(21475)
- 技术经济(19390)
- 贸(17340)
- 财会(16244)
- 统计(16008)
- 理论(15520)
- 国际(15193)
- 商业(15097)
- 世界(15020)
- 现代(14881)
共检索到494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牛德生
社会资本作为第三种资本形式要融入企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仅应给出它的确切含义,还应区别它与人力资本及其组织资本之间的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应解决它从哪里分析、在那里运行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团队生产,企业的团队生产不仅放大了对物质资本的利用,形成和累积了团队成员的个人型人力资本,而且还创造出了不能分解到个人身上的团队型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个人型人力资本相关,社会资本则与团队型人力资本相联系。它们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团队生产方式及其效率来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迪利 张薛梅
信息时代,企业社会资本是把“企业网络”和企业的“效益”连接起来的新的资产品种。本文从社会资本产生的背景,其包含的内涵和构成这些角度出发,来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供需形成分析。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网络 信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斌龙 王路军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定价与配置是当前中国的重大难点问题 ,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的新兴研究领域 ,文章从供求角度给出了一个对此问题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企业家人力资本 供给 需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贺远琼 田志龙 陈昀
本文基于438份来自湖北、广东、广西、河南和江西等省的企业问卷和深度访谈的结果,研究了企业高管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的社会资本是由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中的社会资本构成。高管社会资本通过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对企业经济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
企业高管社会资本 经济绩效 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时椿 常建坤
实证分析表明,二次改制以来,农村各类企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尤其是集体企业经济效益始终居于末位,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形势严峻。本文研究指出,产权改造后,过快且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滞后的企业制度和管理、尚待培育的要素市场等已成为制约农村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企业 经济效益 产权模式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晓茵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初创期的构建还是成熟期的改造,都至少涉及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因素。近三十年来,随着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兴起,社会保障研究也不断进步:一方面侧重解释实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福周 贾夏蕾 王腊银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陕西省建筑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多元回归数理统计知识,对陕西省建筑企业的生产、收益、负债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陕西省建筑企业在1998-2008年期间整体发展为规模报酬递增型,由此计算出陕西省建筑企业的C-D生产函数,得出结论认为:陕西省建筑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资本投入对陕西省建筑企业的贡献率大于劳动的投入。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军荣
本文基于产业视角,从"产业特质与国企存在"、"产业演进与国企变革"、"产业规制与国企治理"三个层次分析国有企业的存在发展,并构建国有企业的产业经济学分析框架,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业经济学 产业规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丹
将区域社会资本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然后分别分析这三个层次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作用体制,建构一个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地方政府运用社会资本解决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培育微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企业绩效的提高;培育中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宏观区域社会资本优化区域环境建设。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区域社会资本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晓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企业数量逐年递增,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传统的企业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要求,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取长远发展就需要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标准,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实践。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深入探讨了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以期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企业 经济管理 创新 思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高策
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措施。积极思考和探索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新时代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能,有利于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本文结合建筑设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对如何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更好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内部审计 创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孙秀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包中云
近年来,建筑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人均年劳动生产率已达53000多元,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行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如何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领导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要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加强管理当是最重要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剑 贾秀兰
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制度变迁对企业竞争力演化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基于SPM(规模—方式—主体)的角度将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分为三个时期,按制度变迁的历程对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纵向综合评价,进而验证了文章的基本理论框架,指出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在曲折中得到持续增强,当前在制度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约束下,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已步入攻坚阶段,尤其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已进入到严重的制度瓶颈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企业竞争力 演化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霞
企业家人力资本风险贬值特性和创新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远远超过其个人收益,赋予企业家人力资本部分公共物品的特性,要求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薪酬设计来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应用,提高企业绩效,弥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外溢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