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4)
2023(6365)
2022(5385)
2021(5129)
2020(4024)
2019(8751)
2018(8578)
2017(16815)
2016(9017)
2015(9808)
2014(9457)
2013(9313)
2012(8636)
2011(7941)
2010(8062)
2009(7626)
2008(7715)
2007(7197)
2006(6719)
2005(5927)
作者
(24255)
(21038)
(20526)
(19512)
(12699)
(10159)
(9156)
(7975)
(7827)
(7095)
(7062)
(6731)
(6397)
(6267)
(6236)
(6077)
(5984)
(5982)
(5784)
(5764)
(5137)
(5114)
(5037)
(5037)
(4724)
(4720)
(4616)
(4386)
(4268)
(4177)
学科
(48085)
(43007)
经济(42864)
(36383)
农业(32193)
管理(23659)
业经(18171)
(17730)
企业(17730)
方法(13720)
农业经济(12287)
中国(11053)
(10462)
环境(10435)
数学(10185)
数学方法(10124)
(10024)
(9920)
地方(9517)
(9391)
农村(9374)
发展(9060)
(9054)
(8120)
(7773)
建设(7575)
(7264)
(7256)
劳动(7255)
收入(7182)
机构
学院(131967)
大学(125626)
(57891)
经济(56860)
管理(52514)
理学(46015)
理学院(45635)
管理学(45012)
管理学院(44799)
研究(43342)
(42911)
中国(35422)
农业(31949)
业大(25438)
(24971)
科学(24872)
(24853)
中心(21373)
(20974)
(19965)
财经(19558)
农业大学(19491)
研究所(18780)
(17800)
经济管理(17786)
(17162)
师范(17082)
经济学(16539)
(15525)
(15503)
基金
项目(87678)
科学(70268)
研究(69083)
基金(64516)
(54850)
国家(54190)
社会(48389)
科学基金(47140)
社会科(44275)
社会科学(44256)
(35499)
基金项目(34802)
编号(29664)
教育(29132)
(27768)
自然(27181)
(27009)
自然科(26450)
自然科学(26446)
自然科学基金(26000)
资助(23953)
成果(23515)
(20246)
(20221)
国家社会(19821)
(19057)
重点(18883)
课题(18762)
(18149)
(18030)
期刊
(74126)
经济(74126)
(51521)
研究(35941)
农业(35018)
中国(29429)
科学(19946)
学报(19857)
业经(19480)
(18357)
大学(16894)
学学(16352)
(15002)
金融(15002)
(14666)
农业经济(14316)
农村(13635)
(13635)
管理(13452)
问题(11084)
教育(10497)
(9877)
财经(9773)
社会(9431)
世界(9239)
农村经济(9111)
技术(8824)
经济问题(8645)
社会科(8347)
社会科学(8347)
共检索到197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建玲  
社会资本的信任、规范和关系网络要素对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但这些要素并不总是发挥积极作用。农村特殊信任的存在、制度信任的缺失、社会规范的失效、关系网络异化和缺乏等对环境治理有负功能。农村环境治理要重视社会资本因素,重构农村社会信任体系、复建环境保护共识性规范、构建环境合作网络和制度化参与平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颖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进程中需要重视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但当前农村环境治理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政府与村民间的信任基础不牢固、社会资本参与的互惠规范未建立、社会关系网络的协同作用力不明显。为消解这些现实困境,需对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形成有效激励,提升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作用力,尤其要增强村民参与的主动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春荣  杨艺  
我国农村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问题,迫切要求建立"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农村环境"和谐管理"模式。社会资本,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同的一种潜在资本,社会资本研究范式对于农村社会、环境管理和"和谐管理"都有着强大的解释功能。农村环境的"和谐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资本研究范式的透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焱强  刘平养  吴娜伟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并逐渐被应用于农村环境治理领域。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当前中国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多重困局以及引入PPP模式的治理优势,并基于全国东、中、西部6个案例从效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对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有效性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应对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多重困局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现实检验也表明,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缺钱、缺技术和缺人员问题,有利于区域间环境公平状况的改善。但是,PPP模式极为复杂且在实践应用中面临诸多困境,包括欠发达地区市场竞争不充分、项目合作企业过度强调利润导向而忽视社会责任、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弱、农民和村集体被边缘化等。进而言之,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相匹配的治理能力、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等),PPP才会成为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新模式。因此,需客观且辩证看待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其具体实施要因地制宜和审慎推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庆蒙  张俊飚  张露  
以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0)的农村居民数据为样本,采用Probit、reloGit等计量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中的关系资本、信任资本以及政治效能对居民环境维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关注度、婚姻状况、自身的阶级认同和内在政治效能对农村居民的环境维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横向关系资本、人际信任和内在政治效能对居民参与制度外维权行为影响显著,同时对中央政府的信任还强化了内在效能的促进作用,年龄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提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环境有关制度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完善基层组织的治理体系等相关政策意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培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契机,而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乡村社会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不能很好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乡村振兴也无从谈起。通过对浙江里家村的实地调查和相关学术理论的梳理,形成农村环境"内发性治理"的概念。该概念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应体现"中和位育"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农村环境治理应回归乡村生活主体。只有发动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才能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特点的环境治理路径,保护农村环境的同时也能顾及农民生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理解农村环境内发性治理方式产生背后的社会逻辑,掌握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目标实现的社会规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雪锋  李爽  王淼峰  
传统治理我国农村环境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建设模式,其提倡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公益与私益多重矛盾的理念值得借鉴。引入"社区营造"理念,构建"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有助于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难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明忠   魏滨辉  
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2014—2018年多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探究乡村治理改善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治理改善可以显著缓解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且这一基本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和双稳健的IPWRA模型估计后依然成立。基于不同收入来源,乡村治理改善有利于缩小农村的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乡村治理改善具有“益贫性”特点,在缩小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此外,社会资本的嵌入能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而且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对乡村治理改善助力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缩小具有协同效应;异质性方面,乡村治理改善对中西部地区、非农型以及高人力资本农村家庭的内部收入不平等产生更为显著的缓解效应。可见,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是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明忠   魏滨辉  
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2014—2018年多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探究乡村治理改善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治理改善可以显著缓解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且这一基本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和双稳健的IPWRA模型估计后依然成立。基于不同收入来源,乡村治理改善有利于缩小农村的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乡村治理改善具有“益贫性”特点,在缩小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此外,社会资本的嵌入能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而且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对乡村治理改善助力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缩小具有协同效应;异质性方面,乡村治理改善对中西部地区、非农型以及高人力资本农村家庭的内部收入不平等产生更为显著的缓解效应。可见,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是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占小林  陈会广  陈利根  
研究目的:考察社会资本是否影响成员在共用土地资源治理集体行动中的参与积极性。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经济计量模型法。研究结果:社会资本变量中成员关系网络的质量和社区非正式规范水平两变量影响着成员在集体行动中的表现。成员的网络规模和关系强度以及成员社团活动参与影响了成员对社区非正式规范的评价,间接地影响了成员的行为选择。研究结论:无论是结构性社会资本还是认知性社会资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成员在农村共用土地资源治理集体行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因而应着力培育和构建农村社会资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锦铭  陈通  
社会资本与农村治理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目前我国农村治理问题的社会资本因素主要是消极社会资本的膨胀及积极社会资本的缺失。构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是促进农村善治的有效途径。文中基于政府及村民自治组织等社会资本主体提出了构建积极社会资本实现新农村和谐治理的对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鸣  宋龑娜  
论文从社会资本角度来探讨当前我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鉴于社会资本除了私有属性外还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提出地方政府应该对其进行投资,是一种制度供给。论文认为县乡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在社会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以创造我国农村的社会资本,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该过程里应当尽力辅助,因为良好的信用环境符合银行的利益诉求。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宋言奇  
社会资本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它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以及抵御外来污染转嫁。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我国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这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它可以在现代农村社区中得以重构与再生,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