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7)
- 2023(14196)
- 2022(12247)
- 2021(11528)
- 2020(9799)
- 2019(22202)
- 2018(22040)
- 2017(42532)
- 2016(22722)
- 2015(25386)
- 2014(24715)
- 2013(23858)
- 2012(21498)
- 2011(19219)
- 2010(18960)
- 2009(17708)
- 2008(17159)
- 2007(15279)
- 2006(12976)
- 2005(11026)
- 学科
- 济(92826)
- 经济(92650)
- 管理(64399)
- 业(59915)
- 企(50700)
- 企业(50700)
- 方法(44699)
- 数学(38497)
- 数学方法(37994)
- 农(24931)
- 财(24212)
- 中国(23313)
- 业经(21263)
- 地方(19948)
- 贸(17565)
- 贸易(17556)
- 学(17532)
- 易(17035)
- 制(16605)
- 农业(16044)
- 务(15682)
- 财务(15627)
- 财务管理(15591)
- 和(15448)
- 理论(15356)
- 企业财务(14722)
- 环境(13833)
- 银(13074)
- 银行(13047)
- 融(12493)
- 机构
- 学院(309662)
- 大学(307156)
- 济(124280)
- 管理(121967)
- 经济(121708)
- 理学(106416)
- 理学院(105272)
- 管理学(103274)
- 管理学院(102684)
- 研究(97262)
- 中国(73470)
- 京(62358)
- 科学(60087)
- 财(56779)
- 农(48343)
- 中心(47422)
- 所(47286)
- 财经(46047)
- 江(45514)
- 业大(45048)
- 研究所(43111)
- 经(41784)
- 范(40363)
- 师范(39955)
- 经济学(38315)
- 农业(37999)
- 北京(37990)
- 州(36202)
- 院(35465)
- 经济学院(34667)
- 基金
- 项目(214809)
- 科学(170214)
- 研究(157363)
- 基金(156570)
- 家(135632)
- 国家(134530)
- 科学基金(116815)
- 社会(101565)
- 社会科(95446)
- 社会科学(95416)
- 省(85274)
- 基金项目(83024)
- 自然(75534)
- 自然科(73820)
- 自然科学(73798)
- 教育(73652)
- 自然科学基金(72467)
- 划(71267)
- 编号(64946)
- 资助(63104)
- 成果(51415)
- 重点(48558)
- 部(47558)
- 发(46093)
- 创(45244)
- 课题(43753)
- 创新(42248)
- 科研(41978)
- 国家社会(41641)
- 教育部(41201)
- 期刊
- 济(131284)
- 经济(131284)
- 研究(82896)
- 中国(55302)
- 学报(46533)
- 财(45923)
- 农(43500)
- 科学(43174)
- 管理(43053)
- 大学(35732)
- 学学(33765)
- 教育(32198)
- 农业(29719)
- 技术(28291)
- 融(25040)
- 金融(25040)
- 业经(23142)
- 财经(22317)
- 经济研究(21574)
- 经(19149)
- 问题(17061)
- 统计(15593)
- 业(15565)
- 版(15337)
- 技术经济(14750)
- 商业(14704)
- 策(14405)
- 图书(14365)
- 理论(13954)
- 财会(13800)
共检索到437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航 周建青 张世政
互联网平台脱钩脱嵌已经成为社会治理难题,平台社会责任治理体系机制尚且缺乏系统解构。基于2021—2022年度互联网平台社会责任报告双边平台的质性文本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程序编码分析资料,从平台组织和平台场域二重边界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双边平台社会责任治理是一个元治理为基石,以组织治理为内核的多层循环体系,包含组织外利益相关方、组织生态利益相关方和组织内利益相关方三重循环机制。基于双边平台社会责任治理多层循环模型,政府等治理主体理应引导平台自身构建清晰的社会责任多层循环体系,互联网双边平台需要以消费者责任为中心发挥正向性责任治理的建设性作用,并且完善对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泛组织新型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航 周建青 张世政
互联网平台脱钩脱嵌已经成为社会治理难题,平台社会责任治理体系机制尚且缺乏系统解构。基于2021—2022年度互联网平台社会责任报告双边平台的质性文本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程序编码分析资料,从平台组织和平台场域二重边界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双边平台社会责任治理是一个元治理为基石,以组织治理为内核的多层循环体系,包含组织外利益相关方、组织生态利益相关方和组织内利益相关方三重循环机制。基于双边平台社会责任治理多层循环模型,政府等治理主体理应引导平台自身构建清晰的社会责任多层循环体系,互联网双边平台需要以消费者责任为中心发挥正向性责任治理的建设性作用,并且完善对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泛组织新型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朱鹏威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为高校用户提供精准的学科信息服务。【方法/过程】在对国内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图书馆”视域下的高校学科服务平台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提出了建设原则,然后从平台的功能和结构设计入手,提出了功能结构建设方案。【结果/结论】以白城师范学院学科服务平台为例,据此构建了学科服务平台安全策略和保障措施。该研究为“互联网+图书馆”视域下的高校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资源共享 信息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嘉铭
互联网平台和传统行业存在区别,传统的相关商品市场界定方法应用于互联网平台中便存在着界定不清的问题。为准确界定相关商品市场,可在解构互联网平台中双边市场的基础上,分析其所存在的非对称性价格结构,并厘清互联网平台提供不同商品的关联以及边界,从而更好确定基准市场以及基准商品。在这基础上,更全面落实《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需求替代分析方法及供给替代分析方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伍旭中
企业社会责任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关键是要分别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二重含义,即要分别企业与外部大社会与企业自身内部小社会的二重关系。本文试图从这二重关系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性质、意义和具体内容进行界定和廓清。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概念界定 具体内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潇
本文透过互联网物流平台M的运作,展现了平台如何塑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劳动力价格水平。基于平台的高效即时匹配打破了劳动力供需双方在时空上的阻隔,加剧了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同时平台上信息的透明化使劳动者的议价空间减小。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劳动力价格急剧下降,劳动者对平台的依附性增强,平台则借此强化了对劳动者的控制。文章进一步指出,平台作为新型劳动力市场中介,透过对生产要素的信息化重组,改变了先前分散的生产方式,引致生产向平台集中。供需双方对平台的依赖使平台可以对双方进行支配,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平台 劳动力市场 依附 控制 卡车司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治文 韩启然 熊强
凭借独特的双边市场属性,平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迅速扩展至诸如在线交易、第三方支付、婚恋交友、共享经济等众多产业中。现有的双边市场理论大多强调交叉网络外部性在平台竞争中的作用,而忽略事实上平台本身服务质量差异对平台竞争均衡的影响。针对平台排他性条款下导致的一边用户单归属、另一边用户多归属特点,构建两平台Hotelling竞争模型,考察强或弱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分别实施服务质量差异化策略对平台竞争均衡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强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提供高质量服务时,服务质量差异能强化其双边的定价优势,扩大其单归属用户规模,进而拉大其与弱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间的收益差距;当弱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提供高质量服务时,服务质量差异能助其实现高于强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的双边定价,缩小其与强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在单归属一边的用户规模差距,进而反超强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的利润;同时,强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提供高质量服务对消费者剩余及社会福利更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妮
互联网时代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我国互联网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互联网+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中,平台经济的整体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就流通领域来看,互联网与流通领域的融合,催生了一批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流通组织平台和新的商业业态,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流通产业和流通组织原有结构,同时还在促进流通供应链各环节变革和优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见流通组织平台化转型无疑是顺应市场趋势、谋求长远发展之选。然而,从目前来看,虽然部分流通组织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其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风险,使得平台化发展未能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互联网+"平台化运作进行相关探讨,在分析流通组织平台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找出其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策略,以期为流通组织平台化的健康稳定运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通组织 平台化 运作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茹
颜值经济是围绕颜值而发展起来的消费产业,已从概念阶段进入实质阶段。驱动颜值经济崛起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顾客因素与技术因素;“互联网+”视域下,颜值经济包括的商品、服务及新兴业态迎来新的机遇与变革;未来颜值经济要回归本质,避免文化偏颇问题,整治行业乱象,并着重开发男性颜值细分市场。
关键词:
颜值经济 “互联网+” Z世代 商业逻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立全 于兴业
"互联网+农业"为我国农业种植、生产、经营、销售等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高等院校创业创新平台是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主阵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支撑,高等院校在"互联网+农业"环境下,如何有效发挥创业创新平台作用,对于促进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提升自身创业创新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制约高校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互联网+农业"战略需求下,高等院校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传忠 王亚丽 刘志鹏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关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PDTC演进模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互联网平台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通过跨界融合逐渐实现从消费环节至生产环节的垂直演进,主要受供需媒介和技术锁定的影响,因此处于社会再生产不同环节的企业有四种演进路径。有鉴于此,为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平台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作用,应继续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核心理念,一方面,采取积极政策激发供需媒介的促进效应,理顺新经济新业态参与主体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平台的通用性与专用性,通过核心技术创新促进互联网平台在生产环节的应用,构建新型产业组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春德 刘睿岚
在互联网即时聊天平台市场中,平台之间不能互联的问题导致越来越多的用户同时加入多个竞争平台,即多归属,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但这种多归属给用户带来不便。针对此问题,本文分别从平台无互联与用户单归属、平台无互联与用户多归属和平台互联三个方面探讨了平台互联互通与用户归属行为对平台企业的定价、利润与社会福利等问题的影响,并对相关现象进行了解释。本研究认为,在依靠市场力量难以推动互联网即时聊天平台间实现互联的情况下,应通过政府干预来推动平台互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华 陈亚琦
互联网环境下涌现出的B2B、B2C、C2C等平台商业模式已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现有成果大多沿袭价值链、价值网络、双边市场理论等传统理论视角,其理论解释的是受物理时空约束的企业行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经济时空与物理时空原本高度契合的状态发生变化,经济时空的内涵与外延突破物理时空约束向外无限拓展,这种契合变化引发了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在于:供求双方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在平台上的良性互动产生空间效应,以及满足消费时间价值增值所产生的网络时间溢出效应。本文沿着时空契合变化的思路讨论了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收入模式、价值创造模式和要素支撑体系,认为互联网环境下平台商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红丹 孙文愿 徐晶
当今社会中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要求互联网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但互联网企业伪社会责任事件频发。互联网企业伪社会责任对企业危害巨大,但目前学术界缺乏对企业伪社会责任的治理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事件系统理论(EST)为基础,从强度属性、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三个方面分析"魏则西事件"爆发的后续演进特点。经分析发现:强度属性可直接影响事件结果,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可调节强度属性与事件结果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互联网企业伪社会责任事件治理模型,并分别从监督机制、事件强度属性、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可为减少和应对互联网企业伪社会责任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梦 付临煊
[目的]农产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大力提倡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一轮契机。但由于我国小农经济、农地分散、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农业技术化程度总体较低等多方原因,造成长久以来我国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对称情况,频繁出现"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农产品供需信息不对称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方法]文章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主要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冷酷战略模型对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果]博弈分析结果显示,供应链上下游组织间共享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