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
- 2023(1585)
- 2022(1374)
- 2021(1367)
- 2020(1124)
- 2019(2575)
- 2018(2516)
- 2017(4733)
- 2016(2375)
- 2015(2535)
- 2014(2576)
- 2013(2492)
- 2012(2376)
- 2011(2060)
- 2010(2075)
- 2009(2013)
- 2008(2178)
- 2007(2131)
- 2006(1948)
- 2005(1448)
- 学科
- 济(9338)
- 经济(9204)
- 管理(7261)
- 业(6889)
- 企(6534)
- 企业(6534)
- 方法(4393)
- 理论(3994)
- 农(3993)
- 和(3983)
- 业经(3944)
- 中国(3531)
- 社会(3487)
- 财(3291)
- 企业经济(2858)
- 经济理论(2826)
- 农业(2528)
- 学(2071)
- 制(2045)
- 务(2006)
- 财务(1996)
- 财务管理(1992)
- 企业财务(1869)
- 教育(1838)
- 收入(1781)
- 障(1692)
- 保障(1691)
- 社会保障(1691)
- 数学(1655)
- 福利(1632)
- 机构
- 大学(33502)
- 学院(32683)
- 管理(12939)
- 济(12435)
- 经济(12135)
- 理学(11018)
- 理学院(10889)
- 管理学(10723)
- 研究(10703)
- 管理学院(10655)
- 中国(8237)
- 财(7964)
- 京(6802)
- 财经(5968)
- 科学(5673)
- 江(5343)
- 经(5325)
- 范(5121)
- 师范(5105)
- 中心(5072)
- 所(5047)
- 北京(4390)
- 财经大学(4384)
- 社会(4348)
- 研究所(4247)
- 师范大学(4172)
- 农(4022)
- 州(3973)
- 院(3699)
- 经济学(3657)
共检索到53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一次电视台的采访,引起了我对“社会责任标准”问题的关注。人们乍一听到这个名词之后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社会责任何以会有标准?”、“社会责任标准怎么会与国际贸易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人在社会责任标准面前可以做些什么?”。 从字面上理解,“社会责任”应是一个从精神层面把握的抽象伦理概念,正如常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健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帅萍 周祖城
企业社会责任(CSR)评价体系是推动CSR进程的重要力量,尽管多方呼吁构建我国CSR评价标准,但现实情况表明,有关理论研究明显不足。对欧美影响力最大的评价体系DJSI与FTSE4Good的比较发现,两者在消费者保护、财务绩效、社会标准内涵、股东保护、人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评价体系的区域特征。其差异存在隐性和显性依据,对构建我国CSR外部评级体系标准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欧美 评价标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开国 刘小芹 李晖明
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信息含量低下,印象管理盛行。基于对当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认识,兼顾决策价值观和投资者保护观来构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是较为适当的选择。结合社会责任信息的特征,文章提出以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清晰性和完整性五项指标为基础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并对各项评价标准的具体要求作了定性描述。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质量评价 质量标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国珍 于海蓉
2004年,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已相继开始强制推行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标准——SA 8000(Soc ia l A ccoun tab ility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由于我国产品结构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成本是我国重要的比较优势,而受SA 8000约束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以该标准为代表的“道德壁垒”对我国外贸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阐明SA 8000标准的由来、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入手,着重分析了该标准对我国产品出口形成的冲击和挑战,进而提出了积极应对该标准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责任标准 道德壁垒 外贸出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晓建 林斌
科技进步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更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原始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科技进步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新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这不仅仅包括诸如噪音污染等显性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也可能包括高科技辐射等隐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处理好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文章尝试性地进行了科技类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标准框架构建研究,以此为我国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及评价提供了可借鉴性的参考。
关键词:
科技企业 社会责任 中国标准 框架 构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月祥
分析了当前国外公司制定的生产守则、政府组织制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非政府组织或研究机构制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等三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的优势和不足,以卡罗尔金字塔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比较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并就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评价标准 伦理 监督 社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邹晓美
本文认为,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宗旨是确保生产商及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权、劳工权益和环境三个方面,其中劳工权益是核心。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运动作为一种不可遏止的国际化运动,必然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将其纳入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轨道。加快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谈判,改善国内劳工条件,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使这一运动的运作规范化。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人权 劳工权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伟阳 肖红军 王欣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和发布的全球首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开启了世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新纪元。对中国而言,ISO 26000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了解和面对的重要标准。ISO 26000在中国特定情境下是否适用?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剖析ISO 26000的社会责任观、内容结构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8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除个别社会责任问题以外,ISO 26000的逻辑结构和具体内容总体上适用于中国企业,并且具有在中国情境下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为使其更好地指导中...
关键词:
ISO 26000 社会责任 国际标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熊明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人权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的压力下,许多全球知名企业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守则。这种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生产守则有着明显的商业目的,而且其实施状况也无法得到社会的监督。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彤
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外部审验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责任披露信息的可信度,还有助于持续改善公司社会责任绩效。当前,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审验领域的主要国际标准包括: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的《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之外的其他鉴证业务国际准则》、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的《AA1000审验标准》以及挪威船级社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验规章》。本文在对上述标准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别从制定背景、侧重方面、标准导向、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地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外部审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社会责任报告 审验 标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清
2010年7月,首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通过并公布实施。尽管国际标准化组织一再声称ISO26000是指导性文件,不用于第三方认证,不是管理体系。但作为第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比较全面规范社会责任行为的文件,必然会改变社会责任的发展格局。如何认识和把握该文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晓建 林斌
科技进步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更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原始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科技进步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新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这不仅仅包括诸如噪音污染等显性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也可能包括高科技辐射等隐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处理好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文章尝试性地进行了科技类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标准框架构建研究,以此为我国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及评价提供了可借鉴性的参考。
关键词:
科技企业 社会责任 中国标准 框架 构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刁宇凡
本文构建了包括中心契约方的企业和显性契约方、隐性契约方的综合契约方,通过显性契约方的推动、隐性契约方的倡导、企业对标意愿提升和战略内驱、综合契约方多重博弈等方式,逐渐形成涵盖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适度性及动态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旨从根源上辨识各利益相关者在社会责任标准形成中的角色和促推责任标准实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综合社会契约 责任标准 形成机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冬林 李燕凌
本文从构建中国与世界“两个和谐”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和谐社会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所具有的保护企业共同生存,促进实现社会公正、公平,保持民族先进文化,不断创造和谐社会建设新动力等基本内涵。文章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本土化”应当遵循承认差异、协商性、通用性、适度让步、开放性和时间表等6项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