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
- 2023(2104)
- 2022(1907)
- 2021(1789)
- 2020(1503)
- 2019(3343)
- 2018(3339)
- 2017(7023)
- 2016(3720)
- 2015(4052)
- 2014(3917)
- 2013(4020)
- 2012(3625)
- 2011(3171)
- 2010(3143)
- 2009(3107)
- 2008(3225)
- 2007(3032)
- 2006(2951)
- 2005(2505)
- 学科
- 税(21530)
- 税收(20104)
- 收(19941)
- 济(12169)
- 经济(12036)
- 管理(11546)
- 业(10538)
- 企(10444)
- 企业(10444)
- 财(9986)
- 方法(5389)
- 和(5303)
- 务(4937)
- 财务(4934)
- 财务管理(4932)
- 企业财务(4700)
- 财政(4522)
- 业经(4260)
- 农(4127)
- 理论(4116)
- 中国(3879)
- 政(3869)
- 收入(3619)
- 社会(3500)
- 企业经济(2939)
- 经济理论(2861)
- 制(2768)
- 法(2680)
- 数学(2617)
- 数学方法(2603)
- 机构
- 大学(47739)
- 学院(47588)
- 济(18644)
- 经济(18285)
- 财(17974)
- 管理(17478)
- 理学(14993)
- 理学院(14842)
- 管理学(14662)
- 研究(14567)
- 管理学院(14567)
- 财经(12326)
- 中国(11411)
- 税(11058)
- 经(11002)
- 京(9415)
- 务(9142)
- 财经大学(8921)
- 税务(8514)
- 江(8101)
- 科学(7992)
- 所(7271)
- 局(7085)
- 省(6578)
- 家(6256)
- 财政(6174)
- 中心(6154)
- 北京(6120)
- 州(5962)
- 国家(5906)
共检索到81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理强 陈爱华 陈菡
本文探讨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的长短期税收规避行为,并同时采用所得税税收规避和当期税收现金支付比率衡量。研究表明,(1)披露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显著低于未披露企业;(2)国有披露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显著低于其他类型企业;(3)社会责任披露与税收规避的负向关系对于应规披露企业才显著,而对于自愿披露企业,负向关系存在但不显著。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税收规避 产权性质 披露意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成晓婧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民营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分析了企业避税强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和代理成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避税程度越高的企业,企业信息披露数量越多,但信息披露质量越低,说明避税企业有意通过增加信息披露频次同时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以掩饰税收规避行为。企业高管在实施税收规避的同时,往往增加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会显著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数量和信息披露质量。此外代理成本越低的企业,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数量的正效应越弱,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效应越弱,由此表明减轻代理成本能抑制中小企业借助信息披露实施税收规避的行为,减少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税收规避 信息披露 代理成本 盈余管理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杨 汤晓建 杜剑
对2009~2012年1009家深交所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单独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比较倾向于税收规避;相对于制造业企业,非制造业中小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并不显著地促进税收规避;相对于东部,中、西部中小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更显著地促进了税收规避。这表明,我国的法律、制度环境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管,进而使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假借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名进行税收规避。因此,应进一步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税收流失;同时,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姝 田马飞 李丹 杜亚光
自愿披露客户信息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已有研究多是关注自愿披露影响因素,并未充分探讨自愿披露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税收规避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客户信息披露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客户信息披露详细程度的增加,企业会显著降低自身税收规避,而且政府客户的存在亦能显著降低企业税收规避。进一步分析中发现,自愿性客户信息披露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加分析师跟踪数量来降低企业税收规避程度。本文的结论验证了客户信息这种特殊的自愿性披露内容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为鼓励企业自愿披露客户信息,完善信息环境,减少税收规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客户信息 税收规避 融资约束 分析师跟踪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吕立伟
公司治理结构是决定企业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公司治理结构是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本文选取代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两个范畴的若干指标作为代理变量,通过这些代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法人股比重与其税收、保值等社会责任履行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公司违规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持股比重增加有利于公司履行法定社会责任,抑制违规等不良企业行为;公司董事会规模结构状况与其税收、保值和信息披露等社会责任履行有显著的关系,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人数及比重增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君
选取中国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样本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税收规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可以抑制税收规避行为,增加企业的税收服从度,可以与企业外部的法律监督形成互补。研究结论为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提供了实证证据,还为外部税收监管部门提供了可行的视角,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表现可以成为税收规避行为的一种判断标准。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过度自信 税收规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君
选取中国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样本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税收规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可以抑制税收规避行为,增加企业的税收服从度,可以与企业外部的法律监督形成互补。研究结论为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提供了实证证据,还为外部税收监管部门提供了可行的视角,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表现可以成为税收规避行为的一种判断标准。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过度自信 税收规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卿好
本文选取我国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税收规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税收规避行为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受教育水平会强化这种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所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企业可能更加关注该公司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自觉减少税收规避行为。这为提高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税收规避 教育背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卿好
本文选取我国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税收规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税收规避行为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受教育水平会强化这种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所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企业可能更加关注该公司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自觉减少税收规避行为。这为提高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税收规避 教育背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玉萍
纳税信用评级披露是我国重要的激励型征管措施。研究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企业税收遵从的外溢效应,能从新的角度认识该激励措施的效果,为降低征纳成本、促进税收遵从提供思路。以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的估计结果显示:纳税信用A级名单的披露能显著提高行业内非A级企业的税收遵从度,存在正向的行业外溢效应,有助于发挥A级企业的示范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该外溢效应源于信息交流,并主要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形成,具有良好纳税信用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此外,该外溢效应在大规模企业、当地企业中更加显著。据此,提出优化税收征管、促进税收遵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纳税信用 披露 激励 税收遵从 外溢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青原 陈世来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回归研究方法,利用2002-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IPO企业为样本,研究IPO企业的避税问题。结果发现:相比IPO前,企业IPO后避税程度显著降低,且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中。保荐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IPO前的避税行为,甚至使IPO前后的避税差异出现逆转。从避税路径看,IPO企业会动态调整避税策略,即在IPO前主要采用账税差异避税,在IPO后更多采用账税一致避税。从经济后果看,企业IPO前的避税行为有助于上市后获得较好的短期股票市场表现,但部分证据表明IPO前的避税行为会对企业长期会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上市后业绩下滑。本文为理解企业IPO过程中的避税行为提供新视角,也为深化IPO监管和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丽艳 肖翔 程小可
以我国特殊的披露制度环境为背景,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分析了制度压力、社会绩效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决策的机理,并以2011-2013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非金融保险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绩效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强制披露制度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且社会绩效好的企业"硬披露"和"软披露"信息水平都比较高;但是,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的进一步探讨表明,当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作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时,社会绩效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呈现U型关系,社会绩效好的和差的企业都会积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上述结论深化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明确了我国特殊披露制度环境下企业披露...
关键词:
制度 社会绩效 信息披露 信号传递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勤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0-2013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树立企业形象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在均值比较和单变量分析中与公司声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实证检验中并不显著;公司规模对企业提高声誉和树立良好形象影响非常显著;利润捐赠率在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中对公司声誉的影响均不突出。
关键词:
公司声誉 社会责任 披露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翔 赵天骄 贾丽桓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动态的视角探究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影响因素以及从融资成本视角考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成本之间存在交互跨期影响。降低融资成本是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机之一,积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形成良性循环。只有自愿披露的企业,其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与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降低融资成本的路径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环境不确定性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降低融资成本的路径中发挥负向的调节作用。因此,建议我国上市公司加强高质量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并将承担社会责任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以此达到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提升长期经济绩效的效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建梅
健全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能够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使得信息披露体系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社会责任滞后的现状得以转变。文章阐述了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设想,通过对国外的信息披露体系进行研究,探索信息披露的目标、内容、方式,探讨影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为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会计 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报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