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2)
- 2023(11957)
- 2022(9680)
- 2021(8778)
- 2020(7411)
- 2019(16114)
- 2018(15812)
- 2017(30431)
- 2016(15671)
- 2015(17223)
- 2014(16374)
- 2013(16245)
- 2012(14658)
- 2011(12835)
- 2010(13338)
- 2009(13067)
- 2008(12417)
- 2007(11675)
- 2006(10457)
- 2005(9595)
- 学科
- 业(82596)
- 企(77665)
- 企业(77665)
- 济(68967)
- 经济(68783)
- 管理(64989)
- 业经(29383)
- 方法(27156)
- 融(25697)
- 金融(25696)
- 财(25099)
- 农(24113)
- 中国(24087)
- 银(23231)
- 银行(23216)
- 行(22587)
- 技术(22519)
- 务(19837)
- 财务(19812)
- 财务管理(19799)
- 数学(18738)
- 企业财务(18735)
- 数学方法(18610)
- 制(18324)
- 农业(17978)
- 理论(15757)
- 策(14493)
- 技术管理(14316)
- 划(13829)
- 和(13714)
- 机构
- 学院(222010)
- 大学(213566)
- 济(99083)
- 经济(97312)
- 管理(93254)
- 理学(79092)
- 理学院(78443)
- 管理学(77616)
- 管理学院(77185)
- 研究(66870)
- 中国(60583)
- 财(47733)
- 京(43712)
- 财经(37281)
- 科学(36000)
- 江(35352)
- 经(33722)
- 农(33631)
- 中心(32961)
- 所(31888)
- 经济学(30023)
- 业大(28580)
- 研究所(28104)
- 州(28091)
- 商学(27501)
- 财经大学(27402)
- 北京(27365)
- 商学院(27272)
- 经济学院(27088)
- 农业(25911)
- 基金
- 项目(139819)
- 科学(113276)
- 研究(108145)
- 基金(102321)
- 家(86224)
- 国家(85348)
- 科学基金(76795)
- 社会(73489)
- 社会科(69014)
- 社会科学(68992)
- 省(57453)
- 基金项目(54076)
- 教育(47668)
- 自然(46495)
- 自然科(45541)
- 自然科学(45534)
- 划(44920)
- 自然科学基金(44835)
- 编号(42799)
- 资助(39797)
- 创(37155)
- 业(34787)
- 创新(33594)
- 成果(33201)
- 发(31424)
- 重点(30907)
- 部(30653)
- 国家社会(30337)
- 制(30015)
- 课题(29063)
- 期刊
- 济(116089)
- 经济(116089)
- 研究(67944)
- 中国(48623)
- 管理(42542)
- 财(41671)
- 融(34960)
- 金融(34960)
- 农(33271)
- 科学(27569)
- 学报(25332)
- 技术(24035)
- 农业(22155)
- 大学(21109)
- 业经(20946)
- 教育(20429)
- 学学(20233)
- 财经(19665)
- 经济研究(17968)
- 经(17098)
- 技术经济(15421)
- 业(14359)
- 问题(13923)
- 科技(12686)
- 财会(12375)
- 现代(12273)
- 商业(11298)
- 世界(10901)
- 贸(10810)
- 经济管理(10650)
共检索到350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运吉 刘冰冰
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刻不容缓,企业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等理论实证研究2010—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在此过程中融资约束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文章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探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激发我国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绿色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云飚 代宇杰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基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视角,采用2010~2021年省级层面营商环境指数与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匹配,考察营商环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使用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因绿色专利类别、企业产权、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与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各地区应着力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降低制度性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以缓解融资约束,制定绿色发展激励措施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菁
本文选择2009-2017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碳会计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将绿色技术创新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发现: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绿色技术创新不仅能直接缓解重污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还显著增强了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碳会计信息披露 融资约束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翠红
文章聚焦企业绿色创新的融资障碍,基于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9年的绿色专利数据和微观财务数据,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是抑制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因素,这一抑制作用较一般创新活动更为严重,政府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效应。针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对绿色发明专利、能源资源效率型专利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政府补贴则主要缓解融资约束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外部性降低型专利的抑制作用。此外,政府补贴对异质性企业的调节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政府补贴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大规模企业、低R&D投入企业的抑制效应,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产出的提高。政府补贴的调节效应在行业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绿色创新 政府补贴 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强 陈山漫
绿色信贷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检验。以2012年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为自然实验,使用2007—2021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影响机制来看,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提高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以及降低权益融资成本渠道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内部控制对绿色信贷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融资成本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海雯
选取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碳减排约束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大规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碳减排约束强度,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建立数智化创新研发机制,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引擎;完善专业化绿色服务体系,增强碳减排约束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海雯
选取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碳减排约束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大规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碳减排约束强度,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建立数智化创新研发机制,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引擎;完善专业化绿色服务体系,增强碳减排约束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翟华云 刘易斯
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并且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现金流较为缺乏的企业、环境管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持续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完善数字金融配套体系建设,实行差异化数字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许林 林思宜 钱淑芳
"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绿色低碳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221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质性视角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绿色技术创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分析了二者的交互效应。实证结果发现:(1)环境信息披露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缓释效应在民营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竞争激烈的公司中尤为显著;(2)绿色技术创新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且缓释效应不受企业产权性质、环保属性、行业竞争程度以及地区市场化程度的限制;(3)考虑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交互效应时,发现企业的融资约束缓释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强化;(4)从外源融资渠道看,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增加信贷融资来缓解融资约束,但交互效应反而抑制了信贷融资。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技术创新角度为企业提供了缓解融资约束的新思路与经验证据,有利于激发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晓松 孙莎 马茜 邵帅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能否有效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对我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2009—2020年中国汽车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推广政策诱发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但更偏向于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推广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可以强化融资约束在推广政策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的中介作用,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只能加强推广政策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此外,推广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具有高研发投入的企业和地处高市场化环境下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从投资者情绪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视角,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文献和经验证据,也为政府精准施策及企业有效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左喜梅 朱汉年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关系处于发展与防治相持阶段,随着政府环境监管的力度不断增大,绿色创新已成为帮助企业实现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环境监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同时采用异质性分析以及变量替换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1)环境监管增强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系数为0.0755,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2)根据“挤出”效应,融资约束在环境监管与企业绿色创新关系中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企业性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非国有企业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3)环境监管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4)环境监管对林业相关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影响系数为0.0258,影响系数和效果均弱于非林业相关企业。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要通过合理的监管措施和力度为企业绿色创新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二是要给予非国有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三是要打通中西部地区“环境监管—绿色创新”体系、信息传导机制;四是要兼顾森林的保护,长远维度实现企业绿色创新的更大价值。
关键词:
环境监管 绿色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基于2011—2020年新三板注册中小微企业的专利数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以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对低端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缓解融资约束的主要路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和内部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蓝明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流通企业数据,以“沪深港通”开通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直接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促进效应分别为0.094%和0.301%;资本市场开放通过缓解流通企业融资约束间接促进技术创新;资本市场开放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产权异质性,对非国有流通企业促进效果更明显;融资约束在国有企业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文章最后提出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发展和以资本市场开放为契机引导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军
本文从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OFDI目的地的影响出发,梳理了融资约束在OFDI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首先以融资约束为门槛变量实证考察了OFDI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再检验不同投资目的地的民营企业OFDI和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受不同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OFDI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随着融资约束程度的缓解,OFDI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民营企业投资目的地不同时,OFDI和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投资目的地为发达国家时,OFDI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军
梳理融资约束通过作用于研发资金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国际技术溢出三条渠道,进而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类型选择的机制。利用融资约束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三条渠道对民营企业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第一,研发资金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和国际技术溢出对民营企业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融资约束门槛效应;第二,随着融资约束的缓解,研发资金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和国际技术溢出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对模仿创新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民营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