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5)
2023(12654)
2022(11184)
2021(10195)
2020(8817)
2019(20058)
2018(20103)
2017(38722)
2016(21042)
2015(23767)
2014(23658)
2013(23194)
2012(21272)
2011(19217)
2010(19450)
2009(18576)
2008(18375)
2007(16967)
2006(14846)
2005(13258)
作者
(60021)
(50430)
(49902)
(47849)
(31636)
(24163)
(23127)
(19440)
(18793)
(17836)
(16974)
(16867)
(15669)
(15631)
(15612)
(15536)
(15459)
(14704)
(14596)
(14416)
(12363)
(12357)
(12125)
(11410)
(11362)
(11320)
(11284)
(11116)
(10169)
(9919)
学科
(81593)
经济(81407)
管理(66629)
(58947)
(50096)
企业(50096)
方法(37804)
数学(31823)
数学方法(31477)
(27203)
(24208)
(22617)
中国(21809)
业经(19621)
(16456)
(15661)
财务(15620)
财务管理(15567)
(15444)
银行(15417)
地方(15205)
农业(15150)
(15076)
贸易(15071)
(15034)
企业财务(14708)
(14686)
(14661)
(14653)
(14230)
机构
学院(298556)
大学(298240)
(121514)
经济(118793)
管理(115064)
研究(98701)
理学(98275)
理学院(97239)
管理学(95599)
管理学院(95044)
中国(76815)
(62290)
(61650)
科学(59798)
(50659)
(50269)
财经(47554)
中心(46666)
(46559)
研究所(45079)
业大(43744)
(42917)
农业(39764)
北京(38819)
(38005)
师范(37631)
经济学(37225)
(36233)
(35361)
财经大学(35014)
基金
项目(195566)
科学(153415)
研究(144797)
基金(140806)
(121760)
国家(120741)
科学基金(103217)
社会(93008)
社会科(87237)
社会科学(87208)
(77430)
基金项目(74288)
教育(67084)
自然(65198)
(64655)
自然科(63644)
自然科学(63624)
自然科学基金(62473)
编号(60102)
资助(57262)
成果(49655)
重点(44283)
(43980)
课题(41479)
(41399)
(40633)
(40062)
创新(38058)
国家社会(37752)
科研(37733)
期刊
(137697)
经济(137697)
研究(87079)
中国(61224)
(51440)
(46557)
学报(45270)
科学(41493)
管理(41215)
大学(34501)
学学(32528)
教育(31393)
农业(31317)
(28507)
金融(28507)
技术(25934)
财经(23929)
业经(22823)
经济研究(21672)
(20427)
问题(17792)
(16715)
(15016)
技术经济(14824)
理论(14518)
统计(14379)
财会(14059)
(13909)
(13341)
商业(13331)
共检索到447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淑慧  朱立龙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公众健康、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一直是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社会评价对博弈主体的影响机制参数化,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策略选择的作用机理,对模型中的纯策略Nash均衡、占优策略Nash均衡、混合策略Nash均衡进行求解和分析,并运用Matlab 7.0软件重点对社会评价与两个行为主体策略选择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针对如何激励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以及如何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强化食品安全提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晁云霞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每个消费者的利益,而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存在轻视食品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动机。食品安全监督是政府部门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文章通过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两种分析方法,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揭示了监督部门和企业围绕食品质量问题的行为动机和博弈的均衡结果,提出了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早弘  
文章以我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为背景,从博弈论角度,阐述了食品安全中的公众、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动机。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企业是否违规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监督并举报的参与成本以及公众所受的损害有关,公众对企业监督并举报的策略选择依赖于企业所获得额外利润和政府惩罚力度,政府接受公众举报并展开调查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的策略选择是一致的,但不完全信息下政府的策略选择还与公众的选择概率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在不同行为动机下的战略选择,要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必要引入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军鹏  傅贤治  
本文认为,政府对企业的惩罚系数及监督成本、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所获得的收益、声誉效应等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并影响最后的博弈均衡,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文章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一是加强对食品产业链的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督概率,推广包括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与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内的各种质量认证制度,加大对食品生产者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奖优罚劣;二是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弘扬诚实、合法的经营理念,使政府监管行为法制化、透明化,对于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追究责任,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提高其社会美誉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江林  
市场经济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和饮食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日渐提高,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屡有发生,食品安全方面的形势受到严峻挑战。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中国14亿公民的餐桌饮食健康和人身生命安危的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协调发展,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关注和亟需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加以改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秋菊  
转型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暴露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性以及社会性规制失灵。从规制经济学的角度考察,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信息的不完备性导致市场治理机制失灵;二是规制成本大大超过规制收益,严重降低了政府的规制效率;三是企业、监管机构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复杂的利益博弈,削弱了对食品安全规制的激励机制。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强化社会性规制需要从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是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唤醒市场的自发秩序治理能力;二是推进社会性规制体系改革,提高政府规制的有效性;三是引入公民社会的参与,弥补食品安全规制领域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志  胡艳芳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亟待完善。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食品监管环节存在"中央监管机构——地方监管机构"以及"地方监管机构——食品企业"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内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级监管机构与食品企业各方利益不对等。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应该从明确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锐丽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失灵,更多的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行为博弈。探讨和研究各个主体的策略选择与博弈行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前提。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从法律、经济等多种视角提出对参与者行为的约束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要尝试在修正完备法律、完全信息等假设基础上,将法律作为一个变量和因素引入进食品市场行为互动中来,以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路平平  汪洋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应对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颖廉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存在巨大差异,不利于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机构自主性为理论视角,选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构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引入符合国情的操作变量,运用OLS回归来验证假设,进而得出结论:监管者应全面且持久地关注食品安全,农村消费者诉求需得到更多回应,正确处理安全监管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应发挥更积极作用,监管执法效率亟待提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春梅  朱婧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是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并存在市场失灵。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且标准不统一、以及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较薄弱、监管难度大、检测手段落后等原因,使农村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区和事故多发区,亟待强化基层政府的监管职能。针对性的对策是完善农村政府监管体系、强化食品行业自律,促进企业信用规范和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琛  
"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是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所架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真正落实《食品安全法》就监管体制所做的安排,需要从制度上强化食品行业组织的自治功能,完善食品行业自律监管机制,从而真正实现以行业自律监管弥补政府监管失灵的预期功能,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效率,并推动食品安全立法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晓涛  孙长学  
食品安全监管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的设置与职能分配是核心问题。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行中暴露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消费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思路是将多部门监管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监管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其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曼  喻志军  郑风田  
目前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引来很大争议,主要围绕媒体偏见和媒体监管作用。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以及是否将媒体监管作为行政考核指标时的契约实施行为。研究表明,在媒体监管“激励有效”的情况下,媒体曝光可以有效增加地方政府的监管努力水平并降低中央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成本。最后,本文提出避免媒体偏见的政策建议:中国应加强对记者进行食品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加强对食品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刚  
食品安全监管中引入政府购买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提升监管水平。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包括信息服务、监管辅助服务和技术服务,在购买服务过程中应合理确定购买项目范围、加强合同管理、构建竞争机制、加强监督和评估,保障购买服务实现最大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