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7)
2023(5811)
2022(4913)
2021(4563)
2020(3686)
2019(8220)
2018(7819)
2017(15060)
2016(7569)
2015(8391)
2014(7980)
2013(7623)
2012(7035)
2011(6142)
2010(6170)
2009(5471)
2008(5256)
2007(4644)
2006(4180)
2005(3456)
作者
(20982)
(17663)
(17627)
(16658)
(11288)
(8552)
(7921)
(6815)
(6787)
(6116)
(6102)
(6012)
(5622)
(5489)
(5430)
(5280)
(5239)
(5146)
(5066)
(5046)
(4302)
(4176)
(4176)
(4101)
(3934)
(3823)
(3798)
(3694)
(3564)
(3439)
学科
(27179)
经济(27023)
(19761)
管理(19012)
(17198)
企业(17198)
方法(10490)
(9392)
中国(9180)
业经(8140)
(8047)
(7395)
(7066)
数学(6951)
数学方法(6835)
理论(6394)
农业(5853)
(5327)
地方(4784)
(4576)
贸易(4573)
(4445)
(4376)
金融(4375)
社会(4332)
技术(4276)
环境(4240)
(4191)
银行(4182)
(4155)
机构
大学(105079)
学院(103388)
(40806)
经济(39924)
管理(39415)
研究(37850)
理学(34201)
理学院(33744)
管理学(33141)
管理学院(32948)
中国(27861)
科学(23629)
(22159)
(20010)
(18631)
中心(17709)
(17297)
研究所(17162)
财经(16220)
(15621)
师范(15499)
(15320)
业大(15104)
(14857)
(13924)
北京(13564)
农业(13534)
师范大学(12882)
经济学(12800)
财经大学(12304)
基金
项目(75514)
科学(61038)
基金(56832)
研究(55578)
(51285)
国家(50428)
科学基金(42748)
社会(38286)
社会科(35038)
社会科学(35022)
基金项目(30337)
(27959)
自然(27141)
自然科(26517)
自然科学(26511)
自然科学基金(26028)
(24768)
教育(24746)
编号(22144)
资助(20926)
成果(18143)
重点(17558)
(17203)
(16217)
国家社会(15987)
(15871)
(14771)
教育部(14726)
创新(14699)
科研(14694)
期刊
(45792)
经济(45792)
研究(30848)
中国(21490)
学报(17978)
科学(17482)
(15773)
(15053)
管理(13933)
大学(13438)
学学(12508)
教育(11675)
农业(10794)
财经(7953)
(7390)
金融(7390)
业经(7353)
经济研究(7274)
(6936)
资源(6502)
图书(6429)
技术(6327)
(5965)
问题(5921)
(5524)
科技(5199)
世界(4895)
书馆(4770)
图书馆(4770)
现代(4637)
共检索到153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张丁  
民间家书作为家庭档案的一个门类,既是一种社会记忆档案,又是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普通民众的社会记忆。抢救性征集民间家书是档案界之外开展的一项家庭档案征集活动,其成果为建构普通民众的社会记忆增添了丰富的资源,同时通过展览、出版、数字化等手段,使社会记忆得到有效传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昊  
从实践应用的角度,详细探讨了如何利用ASP动态网页技术来实现采编部门的文献赠送、征集信息的网上发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已从2002年起全面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为进一步完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本刊拟扩大审稿专家队伍,现特向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征集匿名审稿人。凡有意者请将个人信息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编辑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华玲  
随着市场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委托书征集制度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而委托书征集制度对于上市公司治理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因此,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委托书征集立法例,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素芝  
征集股东授权委托书就像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成为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活跃证券市场的有力手段,又可能沦为投机人士争夺公司控制权,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工具。许多国家立法上均对此加以详细规定,我国涉及征集股东授权委托书的法律条款却很少。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践中也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征集股东授权委托书实例,但由于缺乏法律规制,出现了不少问题,于是,对征集股东授权委托书的含义议论纷纷。从征集股东授权委托书的价值取向出发,指出了我国建立和健全征集股东授权委托书制度的必要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芸  陶晓丽  王新  
立足于北京市社会征集科普资助项目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分别从目标、定位、管理、影响四个维度建立了一套针对社会征集科普资助项目实施绩效评估框架,采用评估关键问题和举证的方法进行绩效评估,解决了由于科普实践活动项目的功效具有发散性、评估角度多样性、科普目标人群不固定以及受益对象获益来源多方位等因素造成的科普专项评估指标选取相对较难的问题。利用该评估指标框架,对北京市社会征集科普资助项目进行了应用研究,发现该指标框架基本适用、方法简便易行,且相对合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崔述炜  
本文试图通过湖南名人中几个家庭人才辈出 ,屡世不斩的现象 ,探析其中的奥秘。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华榕  赵和选  
档案价值鉴定论作为档案鉴定理论是诞生以来认可最普遍的档案学思想,从档案的保存价值、价值判别主体、判别标准、价值内容等多个方面,逐步揭示了档案鉴定的一般规律,在中外档案鉴定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工作中得到普遍遵循。但是,价值鉴定论把档案的"保存价值"建立在档案"未来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超出了档案工作者的能力极限和实践操作的可行性,而且使档案鉴定陷入"主观臆测"的悖论。对此,档案鉴定应立足于鉴定环节的基本职能,从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本质出发,以档案的社会记忆作用为鉴定依据和标准,判别文件的"保存价值",从主客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丁文霞  谢众  
档案与纪录片的纪实功能,使得它们在保存国家与民族的记忆上有着共通的属性,但二者毕竟形式不同,本质属性也不同,纪录片与档案在社会记忆功能建构上有其各自自身特色,影像时代纪录片有其独有的档案价值。随着纪录片拍摄门槛的降低,并非所有的纪录片都具有档案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纪小美  崔会芳  陶卓民  
论文以南京主城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社会记忆理论,探讨街巷地名变迁的时空格局与动因机制。研究发现:新增地名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外围,消失地名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内部。老城南既是现存街巷地名密度最大,也是消亡强度最大的地区。新增地名在20世纪50—80年代集聚于下关区沿江地带与明城墙内的老城区,90年代以来散布于老城区外围。民国开始政府成为命名主体,政府主导性与企业自主性不断增强。现存街巷以周边民居、祈愿祝福、异域文化和山水地物类为主要命名依据,既传承老城区的命名传统,也体现新城区的发展理念。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经济活动、市政设施、自然方位类地名易随社会意识形态与城市功能空间的转变而消亡。权力与资本的介入催生大量新式地名,记忆的惯性延缓了老地名的消亡,记忆的社会建构性驱动地名的演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瑞晓  魏静  李东  苗建军  
以社会网络理论为视角,研究组织记忆与组织遗忘对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构建组织记忆与组织遗忘角度的知识转移模型,探讨社会网络背景下,组织记忆与组织遗忘分别对知识转移效果和知识转移速度的影响。研究中发现,组织密度作为组织社会网络的特定属性会对组织记忆、组织遗忘产生影响,并间接影响组织知识转移效果和组织知识转移速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博  
图书馆与社会记忆具有天然的联系,杜定友是世界范围内见诸文字的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学者。然而,这一理论提出后,我国学者鲜有论述。通过对社会记忆理论的发展探源及文化记忆研究的内在理路分析可知,社会记忆理论与图书馆学在文字及文献的关注方面具有交叉研究领域。然而,令人吊诡的是,该理论并未引起我国图书馆学者的足够重视。图书馆学与社会记忆理论的互动,可为学科研究提供广泛的新视角。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晓红  
~~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苾茜  
基于宁夏石嘴山市沐恩社区扶贫移民的调研表明:生活生产空间的变更容易导致移民陷入社会适应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空间的记忆解构导致的生计不适应,熟人社会的记忆解构导致社交适应困境以及民间礼俗的记忆解构导致行为规范适应困境。化解扶贫移民的社会适应困境,需要通过重塑仪式空间、刻写规则实践以及倡导体化实践,延伸与再造移民的社会记忆,构建移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佳  
本文介绍了地方文献的概念及征集途径,并针对征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