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09)
- 2023(2501)
- 2022(1952)
- 2021(1774)
- 2020(1381)
- 2019(3068)
- 2018(3218)
- 2017(6247)
- 2016(3111)
- 2015(3600)
- 2014(3490)
- 2013(3543)
- 2012(3441)
- 2011(3425)
- 2010(3274)
- 2009(2988)
- 2008(2988)
- 2007(2820)
- 2006(2904)
- 2005(2555)
- 学科
- 图书(10180)
- 济(10085)
- 经济(9950)
- 书馆(9684)
- 图书馆(9684)
- 管理(7231)
- 工作(6616)
- 中国(5760)
- 和(5542)
- 企(5302)
- 企业(5302)
- 业(4962)
- 学(4643)
- 业经(4506)
- 理论(4409)
- 方法(4393)
- 读者(3772)
- 农(3704)
- 社会(3574)
- 经济理论(2873)
- 企业经济(2833)
- 建设(2558)
- 络(2550)
- 网络(2550)
- 化(2521)
- 教育(2483)
- 财(2471)
- 自动(2353)
- 自动化(2353)
- 图书馆学(2291)
- 机构
- 大学(48933)
- 学院(42378)
- 图书(19923)
- 书馆(19415)
- 图书馆(19414)
- 管理(17111)
- 理学(13882)
- 研究(13778)
- 理学院(13659)
- 济(13630)
- 管理学(13404)
- 管理学院(13270)
- 经济(13112)
- 京(10195)
- 中国(9725)
- 范(9417)
- 师范(9395)
- 大学图书馆(8562)
- 科学(8052)
- 江(7530)
- 师范大学(7490)
- 财(7447)
- 州(6979)
- 北京(6568)
- 中心(6532)
- 所(6263)
- 信息(5792)
- 财经(5770)
- 研究所(5557)
- 社会(5257)
共检索到79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蒋永福 张贤淑
文章通过梳理档案与图书的同源分途历史过程,论证档案与图书共同承担保存和传递人类的历史记忆的任务;用家族相似原理论证档案馆与图书馆共同但有区别的社会记忆功能。进行这种论证的目的在于为档案馆与图书馆之间的联通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档案馆 图书馆 社会记忆 家族相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红
介绍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之间合作的必要性,指出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同属于文化部门的三方合作开展服务,有利于读者实现资源共享,阐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合作的优势,馆际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 博物馆 档案馆 合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博
图书馆与社会记忆具有天然的联系,杜定友是世界范围内见诸文字的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学者。然而,这一理论提出后,我国学者鲜有论述。通过对社会记忆理论的发展探源及文化记忆研究的内在理路分析可知,社会记忆理论与图书馆学在文字及文献的关注方面具有交叉研究领域。然而,令人吊诡的是,该理论并未引起我国图书馆学者的足够重视。图书馆学与社会记忆理论的互动,可为学科研究提供广泛的新视角。
关键词:
集体记忆 社会记忆 文化记忆 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永英 谢欣
为了解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合作的研究现状,运用文献调查法,对文化机构的合作机制进行总结,认为文化机构可在数字资源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共用与整合、政府信息公开以及社区教育项目中开展合作。文化机构的合作有利于优化馆藏、扩大用户群、争取外部资金支持、提高服务质量,但在政策支持、人员培训、数据库建设、标准制定、组织文化差异、知识产权方面也面临着多项挑战。作者建议,文化机构之间应积极开展合作活动,完善馆藏与服务,从而更好地为保存和共享文化资源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家真
信息时代的产业需要在信息技术基础结构与文化内容基础结构的双轨上发展。目前 ,我国主要的文化资源收藏馆所还处在各自为政的管理体系 ,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这是内容基础结构建设的一大障碍。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三者的资源只有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内为用户提供服务 ,才能够求得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3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磊 郑燃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工程的开展为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LAM)信息资源的融合以及LAM深度合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保障。文章分析了LAM在数字化馆藏资源与信息资源开发流程中的特点与互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LAM合作模式的演化路径:以互补性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提供面向用户的一站式检索服务;鼓励馆员个人经验、技能以及机构集体知识的跨组织共享以构建隐性知识交流圈;最终以混合联盟方式整合LAM信息管理能力以加快联盟内信息价值链增值。
关键词:
图书馆 档案馆 博物馆 合作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梁少博 吴丹 徐惟佳
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机器学习的相关工具、算法能够帮助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分析其用户行为数据、业务处理数据等,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信息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国际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JCDL2018)召开了"面向数字图书馆和档案馆的信息基础设施与机器学习:数据管理、分析与出版的融合"的专题研讨会,探讨网络基础设施与机器学习方法等在数字图书馆、档案馆的数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本文主要对本次研讨会中的9场专题报告进行综述,以期向读者介绍当前国际上围绕这一研究领域所展开的相关研究工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农
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间的合作,近年来在欧洲和美国已见成效。在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同属文化部门的三方,合作开展服务,让利用者共享资源应该是必然之路。本文介绍了美国及欧盟国家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之间所开展的合作情况。
关键词:
图书馆 博物馆 档案馆 合作 美国 欧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静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比较,提出公共图书馆应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加强同政府和档案工作人员的交流,并将服务效果引入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建华 胡国权
大学档案馆与大学图书馆的比较研究吴建华胡国权ABSTRACTTheauthorsmakeacomparativestudyofuniversityarchivesandlibraries,coveringsuchaspectsashistory,sy...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艳翠
介绍了由德国研究基金会资助的、德国国家档案馆目前正在进行的Bundesarchiv项目,并对影响档案材料与其他文化和知识机构,如图书馆之间的可互操作等几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魏青山 闫晓弟 李娟 陈楠楠 李丹
通过对陕西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特色数字资源进行梳理,参照国内外三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陕西省三馆数字资源整合的难点,提出建立"陕西省三馆整合委员会"模式,利用一站式检索方式整合陕西省三馆特色数字资源,通过数字资源授权方式解决好数字资源知识产权问题,整体提升陕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郑燃
对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是近年国外LAM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对国外LAM数字资源整合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内容包括:LAM数字资源整合的背景、政策和资金资助情况,LAM在数字资源整合中合作关系的三种形式,LAM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建设,LAM在数字资源整合中所面临的问题和LAM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目前国外LAM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的重点在技术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而对不同机构数字资源与服务融合的制度和管理机制关注不够。
关键词:
图书馆 档案馆 博物馆 数字资源整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红
国内外研究表明,LAM协作是公共文化机构面对数字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环境挑战而形成的,适应公众日益多元的文化信息需求,强化了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了公众学习与创新的共同价值信念。LAM协作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关注合作价值、技术应用和馆藏共享等方面。在实践领域,LAM协作的内容还包括共同编制战略规划、积极开展数字资源整合、共享服务与设施等;协作模式呈现出既有政府和行业间协调、又有跨机构自发协作,既有区域合作、又有机构协同,既有部分合作、又有LAM全面合并等特点的并发态势。
关键词:
图档博 协作 协作模式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徐拥军
档案记忆观的提出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档案记忆观提供了哲学和方法论指导,社会记忆理论为档案记忆观提供了社会学的理论基石,后保管时代档案理论为档案记忆观提供了档案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档案记忆观 后现代主义 社会记忆 后保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