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9)
2023(6079)
2022(5099)
2021(4788)
2020(4127)
2019(9443)
2018(9331)
2017(17694)
2016(9141)
2015(10234)
2014(10137)
2013(10204)
2012(9649)
2011(9299)
2010(9574)
2009(9295)
2008(9273)
2007(8668)
2006(8323)
2005(7751)
作者
(27314)
(22557)
(22481)
(21876)
(14851)
(10747)
(10571)
(8957)
(8705)
(8413)
(7861)
(7720)
(7545)
(7314)
(7081)
(6988)
(6960)
(6636)
(6505)
(6401)
(6224)
(5557)
(5472)
(5421)
(5095)
(5079)
(5035)
(5016)
(4790)
(4453)
学科
(40584)
经济(40429)
管理(24655)
(21052)
(20192)
企业(20192)
方法(16173)
(15410)
中国(13140)
理论(12930)
图书(10522)
业经(10503)
数学(10301)
数学方法(10102)
书馆(9980)
图书馆(9980)
(9862)
(9530)
(9287)
工作(8731)
(8248)
教育(7963)
地方(6471)
(6119)
(6098)
金融(6096)
(6081)
银行(6068)
(5902)
经济理论(5787)
机构
大学(149558)
学院(137802)
(53170)
经济(51830)
管理(50333)
研究(48849)
理学(41314)
理学院(40766)
管理学(39921)
管理学院(39590)
中国(36583)
(32569)
(28834)
科学(28674)
(24647)
(24034)
师范(23902)
(23366)
图书(22789)
财经(22242)
书馆(22093)
图书馆(22088)
研究所(21917)
中心(21912)
北京(21057)
(19958)
师范大学(19454)
(19359)
(18976)
经济学(17355)
基金
项目(82594)
研究(64657)
科学(64440)
基金(59671)
(51167)
国家(50681)
社会(43140)
科学基金(42876)
社会科(39634)
社会科学(39615)
基金项目(30282)
教育(30055)
(29860)
编号(28573)
成果(27906)
(25668)
自然(24203)
自然科(23679)
自然科学(23671)
资助(23590)
自然科学基金(23262)
项目编号(19339)
(18835)
重点(18323)
(18301)
国家社会(18139)
课题(18085)
教育部(16743)
(16427)
大学(16330)
期刊
(65218)
经济(65218)
研究(47702)
中国(31699)
图书(31654)
学报(26773)
书馆(25138)
图书馆(25138)
(23997)
教育(22902)
大学(20281)
科学(19737)
管理(18887)
(17111)
学学(16180)
财经(13476)
(11772)
(11751)
金融(11751)
情报(11232)
农业(10788)
技术(10516)
经济研究(10247)
(9800)
论坛(9800)
问题(8626)
业经(8234)
理论(7857)
(7345)
实践(7078)
共检索到237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文杰  
文章立足于图书馆职业实践,以谢拉所创立的社会认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记录(资源)与用户之间的匹配,构建社会认识层次论框架,并试图将其作为图书馆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以LISTA数据库的文献为语料,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应用聚类分析、基于CONCOR的子群分析和因子分析对理论框架进行检验,发现该理论框架与图书馆情报学的实际研究议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契合性。这一理论框架可望为图书馆情报学形成内在统一的解释逻辑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孙坦  黄国彬  周静怡  
国外2007年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更加关注实践领域的新需求与新问题。其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循证决策理论研究、信息检索理论研究、信息系统设计理论研究以及跨学科应用理论研究。研究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引进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强调信息系统设计和信息检索相关理论的研究;关注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在其他学科的应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善祥  
一、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一个争论已久但又非明确不可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宜无休止地争论下去,最好尽快取得共识,以便集中精力在图书馆学的概念、范畴、规律上多下功夫。我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这个问题,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基本解决了。刘国钧教授在《什么是图书馆学》一文里,曾明确指出:“图书馆学就是关于图书馆的科学。也就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性质和规律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和规律的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范并思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体系正在从面向学科转变为面向职业理念。近年来图书馆学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读者权利、图书馆人文精神、信息公平与自由获取、图书馆职业理念、信息技术中的人文精神,等等。构建了一个以图书馆职业理念为核心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系统,并探索了该体系的若干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文杰  
谢拉等学者提出和发展的社会认识论是一种旨在从知识交流角度解析"社会智力"的形成机制,从而为图书馆情报学的社会基础做出解释的理论。本研究基于社会认识论,遵循实践导向原则,以用户和记录资源为两个向度,初步划分出图书馆情报学理论视域下的四个具体实践领域,进而通过各层次用户和记录资源之间互动关系的分析,将社会认识归纳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最终将图书馆体系的本质界定为一种通过结构性文化资本与个体性文化资本互动交汇而保障社会认识高级化的制度安排,并把图书馆情报学界定为以用户和资源作为二维向度,以记录管理和社会认识作为理论支点,以满足不同层次社会认识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图2。参考文献33。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伟  
探寻、设定、构建、发展和评价"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社会机制"这一"核心论域"是新时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应建立图书馆运动的独特价值目标体系,确立"知识本体观"思维,积极培育人文精神,重点发展社会机制,探索建立专属智慧科学。"永久建立客观知识关联"是图书馆的基本运动规律。应秉持"计算主义"路线,开发微计算技术,通过建立语义和语用层面的客观知识关联,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的"创造性的关联与协同者"。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柯平  王平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具有三层结构。图书馆学的学科基点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论是沿着知识论、知识基础论、知识社会论、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和知识管理论这样的脉络展开并形成的。基于知识论的图书馆哲学观是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原理包括知识资源存取、转移、传承和管理原理等。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方法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并完善方法论体系。图1。参考文献1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立华  
哲学方法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方法。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哲学的理论支持、哲学研究范式的根本方法论、人与文化的哲学共建基础、核心价值的理念性基础等图书馆学哲学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方雯灿  龚蛟腾  
2017年10月20日至23日,第七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在湘潭大学举行,会议议程包括"开幕式""讨论会""闭幕式"与"学术沙龙"等4个部分。与会代表围绕"现当代图书馆学理论问题的回顾与探索"的会议主题进行主旨发言、自由讨论。在激烈的学术交流、观点切磋与思想碰撞之中,"节省读者时间""图书馆业态融合与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的‘教化’功能""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的关系"等五大议题引起了强烈争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耀丽  
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起来,才能与时俱进。基础理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由微观到宏观,存在着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教师自身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的结合;教材与科研成果的结合。过去往往只局限于微观的浅层次的结合,现在需要注重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更深的层次上,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彻底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被动应对实践发展、被动应对西方思潮挑战的局面。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建冬  
情报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隐性影响和显性影响。显性影响体现在波普尔现代本体论思想、库恩科学历史主义以及社会建构主义的科学哲学在情报学理论中的显性引入与启发。隐性影响是指在新解释学和社会建构主义两种取向下的作者、读者与文本三者关系的后现代解读方法对情报学认知观和领域分析等基础理论的影响,从而情报学研究中形成一套关于作者、读者与文本关系的后现代解读体系。对20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情报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种种影响进行系统梳理,为情报学界对于本学科基础理论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参考文献61。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建林  
与社会学等传统的社会科学相比,情报学的学科地位明显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情报学还没有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基础理论体系,情报学领域内争议较多,内行、外行对情报学的认知都不深刻。文章在剖析情报学理论流派、情报学范式的基础之上,探讨情报学各个研究领域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广义情报系统体系结构模型,进而给出整合情报学现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以及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六点建议。其中,广义情报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是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础,它将基于信息管理框架与知识管理框架的管理科学范式、基于intelligence的软科学范式、基于information的图书信息学范式这三大范式统一在一个模型之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慰慈  
文章论述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四个方面的走向:拓展研究范畴,探寻学科新的知识生长点,促进理论与技术融合,调整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亚玲  
针对传统图书馆学元理论中存在的研究对象"迷惘"、终极价值"悬置"、思维方式"混乱"、逻辑关系"断裂"等现象,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方法论、逻辑起点、终极价值等几个核心问题入手,对该学科元理论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以期实现图书馆学终极价值和研究范式的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