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6)
- 2023(8153)
- 2022(7207)
- 2021(6705)
- 2020(5993)
- 2019(13760)
- 2018(13863)
- 2017(27196)
- 2016(14969)
- 2015(17086)
- 2014(17471)
- 2013(17626)
- 2012(16792)
- 2011(15490)
- 2010(15649)
- 2009(14899)
- 2008(15246)
- 2007(14212)
- 2006(12503)
- 2005(11361)
- 学科
- 济(62588)
- 经济(62423)
- 管理(41588)
- 业(40430)
- 企(33882)
- 企业(33882)
- 方法(31894)
- 数学(26149)
- 数学方法(25886)
- 财(17490)
- 中国(17409)
- 学(17309)
- 农(17206)
- 业经(13521)
- 制(13146)
- 和(12750)
- 理论(12710)
- 地方(11527)
- 贸(10887)
- 贸易(10880)
- 务(10878)
- 农业(10873)
- 财务(10854)
- 财务管理(10824)
- 图书(10546)
- 易(10540)
- 企业财务(10333)
- 银(10198)
- 银行(10175)
- 书馆(9981)
- 机构
- 大学(233673)
- 学院(225225)
- 济(88977)
- 经济(86844)
- 管理(83834)
- 研究(75787)
- 理学(71178)
- 理学院(70265)
- 管理学(68945)
- 管理学院(68458)
- 中国(57019)
- 京(49174)
- 科学(48013)
- 财(43764)
- 农(40339)
- 所(39910)
- 研究所(36167)
- 江(36030)
- 中心(35417)
- 财经(34843)
- 业大(34153)
- 范(33066)
- 师范(32786)
- 农业(31775)
- 经(31375)
- 北京(30941)
- 州(29498)
- 经济学(27940)
- 师范大学(26204)
- 院(25725)
- 基金
- 项目(143037)
- 科学(111109)
- 研究(104309)
- 基金(103357)
- 家(90108)
- 国家(89330)
- 科学基金(75117)
- 社会(66740)
- 社会科(62107)
- 社会科学(62078)
- 省(54969)
- 基金项目(54734)
- 教育(48206)
- 自然(47664)
- 划(46814)
- 自然科(46567)
- 自然科学(46549)
- 自然科学基金(45766)
- 编号(44131)
- 资助(42206)
- 成果(39024)
- 部(32376)
- 重点(32135)
- 发(29675)
- 课题(28939)
- 创(28621)
- 科研(27804)
- 项目编号(27748)
- 教育部(27681)
- 性(27674)
共检索到346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文杰
谢拉等学者提出和发展的社会认识论是一种旨在从知识交流角度解析"社会智力"的形成机制,从而为图书馆情报学的社会基础做出解释的理论。本研究基于社会认识论,遵循实践导向原则,以用户和记录资源为两个向度,初步划分出图书馆情报学理论视域下的四个具体实践领域,进而通过各层次用户和记录资源之间互动关系的分析,将社会认识归纳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最终将图书馆体系的本质界定为一种通过结构性文化资本与个体性文化资本互动交汇而保障社会认识高级化的制度安排,并把图书馆情报学界定为以用户和资源作为二维向度,以记录管理和社会认识作为理论支点,以满足不同层次社会认识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图2。参考文献33。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玉娥
只有把图书馆放置在社会系统中,它的本质才能显露。图书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系统内部矛盾运动的产物。它的根本任务是促使个体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个体化。它隐含着人类极其深刻的理性选择——经济和效率。作为一种公共的专门传播系统,它尽最大可能地节约着个体接受知识、情报和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加快着社会来自科学文化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文杰
文章立足于图书馆职业实践,以谢拉所创立的社会认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记录(资源)与用户之间的匹配,构建社会认识层次论框架,并试图将其作为图书馆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以LISTA数据库的文献为语料,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应用聚类分析、基于CONCOR的子群分析和因子分析对理论框架进行检验,发现该理论框架与图书馆情报学的实际研究议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契合性。这一理论框架可望为图书馆情报学形成内在统一的解释逻辑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裴蓓
本文首先对Web2.0和图书馆2.0进行简要介绍,其次从三个视角:图书馆信息化,图书馆信息生态和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对图书馆2.0的本质进行论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韩毅 刘丽
图书馆精神是在图书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它与人类的信息需求体系相对应,是人类追求知识信息自由平等的体现。从知识(信息)的采集、加工与社会共享看,图书馆精神应包括三个层次:激励图书馆人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创新图书馆理论框架的学科精神,实现公民信息自由权利的图书馆制度精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迪云
由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组编,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教授任编委会主任,山东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丛”,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好评。作为该丛书的重点书目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征帆教授和南昌大学陈聿北教授共同担任主编,南昌大学著名中青年学者姚亚平教授、陈世润教授、胡伯项副教授等加盟,合作研究和撰写的学术专著《社会主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爱桃
文章论述了我国图书馆学21世纪初在层次性向度的发展,认为这一发展缘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理论的推动是吴慰慈、杨文祥关于图书馆学层次性的论说,实践的推动是21世纪初图书馆现代化过程中新理念的倡导和践行,随着人文图书馆学、制度图书馆学和技术图书馆学的逐渐成熟,图书馆学的层次性渐趋明显。文章对图书馆学层次性的未来发展作了探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郑宏 钱华宁
通过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变化的剖析,提出了图书馆的分层化发展模型,并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发展对现实图书馆实践及图书馆理论研究的种种启示。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图书馆 层次分化 发展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夏晓玲
当今图书馆之间的竞争,不仅是藏书和设备的竞争,也是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的竞争。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人去实现。其中调动人的积极性、完善人的管理尤为重要。文章主要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探讨在图书馆工作中如何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问题。
关键词:
马斯洛 需要层次论 阅读需求 应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松林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文献编目和信息组织等教材专著为对象,采用与国外文献相比较的方法,研究图书馆的组织对象及其层次问题,并试图澄清图书馆信息组织与知识组织的主要依据问题。研究发现,在图书馆组织对象及其层次问题上,国内外学者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尤其在国内相关教材上还存在名与实的矛盾。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图书馆的组织对象仍是文献或资源;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只是文献或资源在组织层次上的区分;信息组织是主要依据元数据标准对其文献或资源所进行的组织,而知识组织是主要依据知识组织系统对其文献或资源所进行的组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更达 高跃新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既是实现图书馆用户需求的直接手段,也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最终结果,服务与需求两者的关系是需求决定服务,因此要做好图书馆服务,首先必须研究用户需求,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图书馆用户需求层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敏
从信息服务的任务出发,分析信息服务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分析信息服务的二层结构,阐述用户信息需求定位服务的内容、原则、意义,探讨现代信息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满足服务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信息服务 内容 创新 二层结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玉海 余玲 胡伟雄
欧洲网格项目提出了一种三层框架——计算(数据)网格、信息网格和知识网格。网格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从网格三层框架的角度分析了新型数字图书馆网格层次结构和关键技术,并且总结了网格技术用于数字图书馆建设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计算网格 信息网格 知识网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文化视角的图书馆学研究包括三个命题:"文化中的图书馆"从语用层面上强调文化背景对图书馆的前提地位,多元文化必将导致图书馆学研究的多元化,由此,建构中国图书馆学遂成为题中应有之意;"图书馆作为文化"从语义层面上思考图书馆所表征的文化理念,由此,图书馆技术或现象背后的文化隐含遂成为关注焦点。上述两个命题的实质是强调图书馆与文化之间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彼此对应关系,而"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兼及语义和语用,强调图书馆不仅反映文化或为文化所反映,而且能够改变文化的现有面貌,引领文化的应然走向,具有能动性特征。文化视角虽然拓展了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和致思路径,但并不能取代基于语法层次的图书馆学的本体研究。
关键词:
文化视角 图书馆学 图书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