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5)
2023(5650)
2022(4799)
2021(4609)
2020(3855)
2019(8673)
2018(8763)
2017(17627)
2016(9516)
2015(10432)
2014(10259)
2013(10362)
2012(9517)
2011(8827)
2010(8894)
2009(8420)
2008(8255)
2007(7585)
2006(6930)
2005(5947)
作者
(26477)
(23169)
(22642)
(21297)
(13910)
(11158)
(10136)
(9008)
(8599)
(7905)
(7796)
(7400)
(7084)
(7035)
(6952)
(6686)
(6597)
(6543)
(6377)
(6322)
(5737)
(5618)
(5614)
(5475)
(5258)
(5080)
(5064)
(4873)
(4691)
(4667)
学科
(46726)
经济(46571)
(44453)
(37422)
农业(29483)
管理(22854)
方法(19547)
(17741)
企业(17741)
业经(16158)
数学(15920)
数学方法(15841)
中国(10943)
农业经济(9872)
(9118)
(8951)
农村(8946)
地方(8702)
(8626)
(8494)
(7658)
(7461)
劳动(7456)
发展(7368)
(7361)
(7179)
土地(7116)
收入(7087)
(7048)
(7029)
机构
学院(140099)
大学(135880)
(62843)
经济(61790)
管理(57111)
理学(50680)
理学院(50208)
管理学(49415)
管理学院(49192)
(46336)
研究(45965)
中国(36052)
农业(35237)
业大(28525)
科学(27473)
(26840)
(24911)
(23391)
中心(22421)
农业大学(21665)
研究所(21148)
(21004)
财经(20256)
经济管理(19030)
(18496)
经济学(17949)
(17658)
师范(17529)
(17084)
(16196)
基金
项目(95321)
科学(76464)
基金(71191)
研究(70995)
(61679)
国家(60995)
科学基金(52846)
社会(49734)
社会科(45635)
社会科学(45622)
基金项目(38305)
(37679)
自然(32616)
自然科(31932)
自然科学(31927)
自然科学基金(31418)
教育(31065)
(30076)
编号(29860)
(28074)
资助(27894)
成果(23147)
(22362)
(20855)
国家社会(20335)
重点(20203)
(20039)
(19727)
人文(19177)
(18977)
期刊
(75273)
经济(75273)
(52722)
研究(37438)
农业(35931)
中国(29368)
学报(22953)
科学(22114)
业经(19606)
大学(18633)
学学(17871)
(16936)
管理(16262)
(16176)
(13825)
金融(13825)
农业经济(13362)
农村(13151)
(13151)
问题(11180)
教育(10576)
技术(10348)
财经(10056)
世界(10025)
经济研究(9410)
(9381)
农村经济(8825)
(8614)
经济问题(8608)
社会(8304)
共检索到206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晓娜  王浩  
文章以心理要素影响行为选择作为切入点,研究社会认同感与新生代农民工反生产行为的内在关系。基于一个具有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分析模型,通过同源方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社会认同感负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反生产行为,公平知觉对社会认同感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主效应关系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心理资本间接调节公平知觉对主效应的中介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明洁  
将横向实地调查资料和纵向流动史案例结合考量,开拓认同感研究的新途径。将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感分为自我认同、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同三种类型,发现职业认同是沟通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桥梁。若新生代农民工能尽早建立职业发展规划,顺利生成职业认同,则有助于其个体成长,完成社会成人。而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认同,使其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不能同步发展,阻碍了他们适应并融入城市的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永兰  翟鸿健  
文章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回流到户籍所在地的中小城市这一现象,通过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人因素中年龄和教育程度有着显著影响;家庭因素中婚姻状况、女儿人数和外出劳动力数量有着显著影响;流入地因素中信息来源和受访地区有着显著影响;流出地因素中房屋产权拥有度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经卫国  况志华  俞林  
文章探索新生代农民工被看重感的模型结构及其问卷研制,以考察其被看重感的现状与特点,采用SPSS18.0、Amos17.0及自编问卷等方法实施调研。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被看重感量表共21个项目,由注意、重要、信赖3个维度构成,解释贡献率可达51.87%,研究模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从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被看重感总体现状偏低,提升空间较大,在注意、重要、信赖三个维度上均值依次显著降低;在性别、学历和工作年限变量上其被看重感程度分别凸显男女有别、光环效应以及专家优势倾向等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永兰  翟鸿健  
文章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回流到户籍所在地的中小城市这一现象,通过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人因素中年龄和教育程度有着显著影响;家庭因素中婚姻状况、女儿人数和外出劳动力数量有着显著影响;流入地因素中信息来源和受访地区有着显著影响;流出地因素中房屋产权拥有度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奋生  闫志军  杨娜娜  颜永杰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包括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身份认同、政党认同和政策认同六个方面。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认同缺失,相关制度的不健全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制度认同不高,社会深刻变革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认同的迷茫,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不足,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政党认同的削弱,政策认同障碍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政策认同降低。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现存问题,应构建合理的社会利益结构,强调制度正义和扩大参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严惩腐败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艺妮  李纯青  金晓彤  
文章在对1551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解释这一群体地位消费机理的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与解释力,假设检验的结果发现自尊动机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最重要的因素,社会认同动机对地位消费的影响较小,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具有调节地位消费的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竖元  
通过对福建、湖南与贵州三省173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滋生自杀意念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的重要表现,而先赋性社会网络与自致性社会网络能有效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中面临的"扭力",为其遏制自杀意念进而防止自杀行为提供双重保护;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滞后性"与对市民身份认同的"超前性"之间的结构性张力对其自杀意念施加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身份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自杀意念之间的负向影响起着路径截然相反的调节作用。因此,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网络结构从"先赋性社会网络"到"自致性社会网络"的转换,并通过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与其市民身份认同的"同步性",消除两者之间的结构性张力,是有效遏制其滋生自杀意念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可福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身份的转换与重塑,但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阻隔、职业身份的错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交认同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困境进行破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利梅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这个群体的高度关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这都无疑表现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视。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消费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例如多元化和超前消费。而这些消费行为主要受家庭、价值观、参考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和政府应根据其消费特点和消费影响因素来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法成  
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他们的想像共同体:相对他们的父辈,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生活在工作的城市里,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拥有市民的正式身份,如今他们社会关系、社会资源、社会记忆的变化,意味着他们想成为"城里人"。但是城市很难成为这一"共同体"的承载者,文化认同的困境、身份认同的困惑、未来认同的模糊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之间出现了建构的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社会整合,推动其他阶层与新生代农民工一起构建"城市共同体",提供社会认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立场  
作为新崛起的社会阶层,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却未能享有基本的社会权益和应有的社会保障,其父辈所遭遇到的社会认同危机在他们身上同样存在。要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危机,应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为切入点,同时采取强化社会保障、变革二元制度、消除城乡隔阂、推进文化建设等措施,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忭  
文章从金融支持政策纬度,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实证研究。认为金融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具有很大的推拉效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年龄越大融入城市生活的难度越大,已婚人士比未婚人士的城市融入难度要大,工作年限越长越容易融入城市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晓斌  
文章从就业质量角度入手探究就业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获得中的福利保障、职业发展中的晋升经历、职业评价的两个方面均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因素;其中尤以职业评价中的工作价值评价、工作满意度对社区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初中及以下的社区认同度高,持有省内户口的新生代农民工比省外户口的社区认同度高;到流入地生活时间越长,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认同度越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华明  汤秋芳  
本文认为,从未来归属的角度透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即从经济资本、文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未来归属因素分析,并从二元制度和自身限制进行了未来归属的困境分析,由此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