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3)
- 2023(16855)
- 2022(14552)
- 2021(13815)
- 2020(11532)
- 2019(26751)
- 2018(26443)
- 2017(51849)
- 2016(28176)
- 2015(31893)
- 2014(31779)
- 2013(31436)
- 2012(29039)
- 2011(26301)
- 2010(26648)
- 2009(24986)
- 2008(23868)
- 2007(21293)
- 2006(19001)
- 2005(16910)
- 学科
- 济(110088)
- 经济(109885)
- 管理(81498)
- 业(78440)
- 企(67107)
- 企业(67107)
- 方法(52636)
- 数学(45007)
- 数学方法(44249)
- 中国(34207)
- 财(30426)
- 农(29779)
- 融(29511)
- 金融(29509)
- 银(28388)
- 银行(28319)
- 行(27260)
- 业经(25481)
- 学(25064)
- 制(23631)
- 地方(22890)
- 理论(21816)
- 贸(21217)
- 贸易(21201)
- 易(20623)
- 农业(19460)
- 务(19331)
- 财务(19242)
- 财务管理(19208)
- 和(18304)
- 机构
- 大学(398653)
- 学院(397762)
- 济(156851)
- 管理(154725)
- 经济(153224)
- 研究(136015)
- 理学(133303)
- 理学院(131819)
- 管理学(129132)
- 管理学院(128449)
- 中国(107294)
- 京(85274)
- 科学(84881)
- 财(74923)
- 所(69764)
- 农(67327)
- 研究所(63413)
- 中心(62890)
- 业大(60175)
- 财经(59256)
- 江(59106)
- 北京(54429)
- 经(53706)
- 农业(52876)
- 范(51723)
- 师范(51149)
- 院(49152)
- 州(48502)
- 经济学(46849)
- 财经大学(44082)
- 基金
- 项目(267078)
- 科学(208630)
- 研究(192886)
- 基金(192574)
- 家(168635)
- 国家(167211)
- 科学基金(142620)
- 社会(119809)
- 社会科(112878)
- 社会科学(112843)
- 省(104744)
- 基金项目(100598)
- 自然(94615)
- 自然科(92412)
- 自然科学(92387)
- 自然科学基金(90739)
- 教育(89427)
- 划(88591)
- 资助(82280)
- 编号(78852)
- 成果(65157)
- 重点(60193)
- 部(58627)
- 发(56490)
- 课题(55329)
- 创(55221)
- 科研(51482)
- 创新(51456)
- 教育部(49927)
- 大学(49648)
- 期刊
- 济(171404)
- 经济(171404)
- 研究(119701)
- 中国(78447)
- 学报(65412)
- 农(60875)
- 科学(59203)
- 管理(57337)
- 财(56576)
- 融(49927)
- 金融(49927)
- 大学(49341)
- 学学(46513)
- 教育(45767)
- 农业(41189)
- 技术(34325)
- 财经(28887)
- 经济研究(27920)
- 业经(27560)
- 经(24658)
- 问题(21465)
- 业(21170)
- 理论(19626)
- 图书(19610)
- 统计(18798)
- 技术经济(18747)
- 版(18572)
- 科技(18519)
- 实践(17911)
- 践(17911)
共检索到596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嵩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总量的快速扩张,金融结构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以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不能真实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选用2002-2016年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基于VAR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调控效果不断减弱,但是现阶段社会融资规模并不能完全替代货币供应量,而应该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一个良好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牛嵩
本文选取2002—2016年的月度数据,分析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间关系密切,其中人民币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债券融资可以在不虚增货币的同时达到融资需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牛嵩
本文选取2002—2016年的月度数据,分析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间关系密切,其中人民币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债券融资可以在不虚增货币的同时达到融资需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培新
货币政策一般认为,作为金融数量指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宏观经济和政策分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排斥另一重要金融数量指标——信贷规模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利用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比较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核心金融指标的适用性,发现:(1)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各自在不同意义上都是最稳定的,并且,各自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一样规则而稳定,没有证据表明何者更具优势;(2)在同时引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时,大大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解释能力;(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依存于信贷规模的变化,表明信贷规模在我国经济金融中占据地位。这些结论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有意义的,表明至少在做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培新
货币政策一般认为,作为金融数量指标的货币供应量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排斥另一重要金融数量指标——信贷规模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利用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比较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核心金融指标的适用性,发现:(1)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各自在不同意义上都是最稳定的,并且,各自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一样规则而稳定,没有证据表明何者更具优势;(2)在同时引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时,大大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解释能力;(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依存于信贷规模的变化,表明信贷规模在我国经济金融中占据一定地位。这些结论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有意义的,表明政策调控时,应同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晶妹
经过几年的改革 ,货币供应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运行的规模与结构。本文以基本的统计方法与回归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晶妹
新旧世纪之交 ,我国经济形势已有所好转。这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近几年来 ,中央银行为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增加货币投放 ,而实施的货币政策 ,一直都比较重视货币供应量 ,关注其增长速度与结构变化 ,主要表现就是 ,把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 ,为促进经济增长 ,而扩大货币供应量。事实上 ,货币供应量虽然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程度与可测性都日渐下降 ,而且 ,经过几年的改革 ,该指标本身已经不能全面反映货币运行规模与结构问题。本文以基本的统计方法与回归分析对此进行了实证 ,结果表明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到了该改革的时...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范从来 张宏亮
本文利用2000-2019年宏观金融数据,计算中国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对比2002年以前的数据,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甄别三个不同货币供应层的作用差异,剖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研究发现,作为货币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依然有效,其中狭义货币M1的稳定增长对GDP增速的提高具有显著长期倾向,M0和央行的资金投放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着直接影响,广义货币M2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没有能够反映到通货膨胀度量体系中。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春生 蒋海
本文以VAR模型比较了M2、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最高,而M2的相关性最高,社会融资规模并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M2仍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社会融资规模可作为重要的宏观监测指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磊
货币政策识别变量是货币政策冲击的表征变量。本文选取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识别变量,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Blanchard-Quah分解法将我国货币政策识别变量受到的结构性冲击源分解为相互正交的恒久性冲击,和短暂性冲击并研究结构性冲击效应以及冲击源等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供应量最初波动中,恒久性冲击的解释力度分别达到了98%和67%;考虑预期因素的情况下,结构性冲击的时变波动稳定性出现差异,且短暂性冲击对两类货币政策识别变量的冲击效应大大增强。在诸多冲击源中,经济内部运行变量,如投资、消费和外贸进出口构成货币政策识别变量最为重要的恒久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先平 冀志斌 李标
采用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分别考察M_1、M_2、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具有非常显著的时变特征,没有一个变量适合在所有时期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就价格水平而言,从2009年起,M_1是一个最优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而就宏观经济而言,从2010年起,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最优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调控时不能仅仅参考某一个变量作为中间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春生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的融资总额,其的提出反映了货币当局对信贷市场以外的信用创造行为的关注。当外在冲击来自于商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造成的产出波动要明显大于以货币供应量为政策中介时的产出波动,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的效果并不比货币供应量要好,但当外来冲击发生在货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如果综合考虑到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范围不精准及不可控制性,社会融资规模并不合适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而只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国平 刘丁平
我国金融体系目前正在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个过程中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与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探究社会融资规模是否能作为货币政策的合理中介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融资总量的规模和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计量分析工具对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政策目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检测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和执行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松成
从2011年起,我国宏观调控引入了一个新的指标概念,这就是社会融资规模。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和第五次会议上两次指出,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以及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与货币供应量从金融机构的负债方统计不同,社会融资规模从资产方进行统计。社会融资规模在理论上得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用观点的支持。社会融资规模的推出,与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产品不断创新、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大量增加、社会融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实证研究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