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2)
2023(8816)
2022(7500)
2021(7205)
2020(5885)
2019(13692)
2018(13471)
2017(27361)
2016(14205)
2015(16035)
2014(15978)
2013(15558)
2012(14217)
2011(12934)
2010(13544)
2009(12988)
2008(11841)
2007(10782)
2006(9796)
2005(8800)
作者
(37771)
(30973)
(30905)
(29809)
(19959)
(14752)
(14365)
(12065)
(11837)
(11474)
(10465)
(10461)
(9985)
(9781)
(9735)
(9707)
(9166)
(9146)
(9011)
(8687)
(7841)
(7550)
(7362)
(7264)
(7204)
(7101)
(6869)
(6818)
(6169)
(6087)
学科
(58342)
经济(58186)
(40273)
管理(40271)
(34942)
企业(34942)
方法(28564)
(26802)
金融(26801)
(24663)
银行(24662)
数学(24473)
数学方法(23943)
(23943)
中国(22931)
(16926)
(16831)
(14727)
业经(14567)
理论(13186)
地方(12545)
(12322)
贸易(12309)
(12088)
中国金融(11296)
(10751)
(10745)
财务(10699)
财务管理(10684)
农业(10598)
机构
学院(195808)
大学(191749)
(85796)
经济(83899)
管理(77502)
理学(65920)
理学院(65326)
管理学(64033)
管理学院(63684)
研究(62009)
中国(57112)
(43039)
(38826)
财经(33248)
科学(33214)
中心(31694)
(30009)
(29701)
(29599)
经济学(26938)
研究所(26250)
(25330)
(25055)
北京(24942)
财经大学(24691)
(24626)
(24625)
金融(24610)
经济学院(24229)
银行(23832)
基金
项目(122568)
科学(97740)
研究(94418)
基金(89209)
(74635)
国家(73972)
科学基金(65266)
社会(61713)
社会科(57711)
社会科学(57695)
(48145)
基金项目(45388)
教育(44399)
自然(40337)
编号(39973)
(39743)
自然科(39498)
自然科学(39491)
资助(39019)
自然科学基金(38811)
成果(33338)
(27654)
课题(27611)
重点(27188)
(26229)
(25988)
项目编号(24726)
教育部(24637)
(24565)
国家社会(24427)
期刊
(94259)
经济(94259)
研究(62678)
(40476)
金融(40476)
中国(39883)
(32782)
管理(29436)
(23969)
科学(22388)
教育(22250)
学报(21485)
技术(18363)
大学(18020)
学学(16971)
财经(16779)
经济研究(15994)
业经(15201)
农业(15153)
(14311)
统计(11689)
问题(11359)
理论(10673)
(10615)
(10334)
技术经济(9783)
国际(9752)
决策(9720)
实践(9599)
(9599)
共检索到306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松成  
从2011年起,我国宏观调控引入了一个新的指标概念,这就是社会融资规模。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和第五次会议上两次指出,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以及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与货币供应量从金融机构的负债方统计不同,社会融资规模从资产方进行统计。社会融资规模在理论上得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用观点的支持。社会融资规模的推出,与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产品不断创新、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大量增加、社会融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实证研究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薇  蒋丽平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亚平  宋杨  
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文章分析了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并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实证检验了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弱化了我国货币传导数量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增强了货币传导价格渠道的影响,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影响。文章提出,适应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复杂性需进一步优化数量型调控工具,加强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与创新,加强货币政策新工具"预期管理"效应的发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春生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的融资总额,其的提出反映了货币当局对信贷市场以外的信用创造行为的关注。当外在冲击来自于商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造成的产出波动要明显大于以货币供应量为政策中介时的产出波动,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的效果并不比货币供应量要好,但当外来冲击发生在货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如果综合考虑到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范围不精准及不可控制性,社会融资规模并不合适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而只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国平  刘丁平  
我国金融体系目前正在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个过程中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与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探究社会融资规模是否能作为货币政策的合理中介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融资总量的规模和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计量分析工具对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政策目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检测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和执行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先平  冀志斌  李标  
采用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分别考察M_1、M_2、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具有非常显著的时变特征,没有一个变量适合在所有时期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就价格水平而言,从2009年起,M_1是一个最优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而就宏观经济而言,从2010年起,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最优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调控时不能仅仅参考某一个变量作为中间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嵩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总量的快速扩张,金融结构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以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不能真实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选用2002-2016年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基于VAR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调控效果不断减弱,但是现阶段社会融资规模并不能完全替代货币供应量,而应该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一个良好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理  赵淼  何梦泽  
在常规使用的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基础上,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变量体系,在理论界与实务界是一个有争议的研究课题。研究基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的技术方法,实证检验并评估比较了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市场利率等中介目标变量对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脉冲响应以及对物价水平与经济产出的影响。结论显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与经济变量的相关性都比较好;但是社会融资规模对操作工具的脉冲响应更加稳定,冲击效果更大;市场利率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更加显著。而且在经济异质型地区,各中介目标变量体现出了差异化的传导效果。为了达到精确调控的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应相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春生  蒋海  
本文以VAR模型比较了M2、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最高,而M2的相关性最高,社会融资规模并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M2仍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社会融资规模可作为重要的宏观监测指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小亮  陈惟  陈彦斌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的定量增长目标,部分学者认为这很可能意味着社会融资规模将取代M2成为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使用SVAR模型,从金融创新的视角对社会融资规模能否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的有效性的确优于M2,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社会融资规模的有效性同样已呈现下降趋势,因为它难以涵盖金融创新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型融资方式。据此,本文认为社会融资规模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应彻底转变思路,培育出以ShiboR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中介目标。
[期刊] 征信  [作者] 曹军新  
由于经济社会的融资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央行引入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有益补充。但是,金融监管资源在部门间、中央与地方间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制约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影响整个货币政策管理的转型。运用协作型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应建立和完善两个层次的协调机制和央行与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制度,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和货币政策决策组织系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良松  傅勇  
近年来,在物价平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货币信贷条件总体宽松的情况下,实体经济一直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被认为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特征。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不同利率之间的传导机制;并通过经验数据,分析了贷款利率、信托和民间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除贷款基准利率外,理财产品利率也是融资成本的重要决定因素;在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后,融资结构和贷款市场竞争程度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显现。根据分析结论,本文认为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政府还应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本文使用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从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的视角,考察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2)通过社会融资额与利率传导机制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且社会融资额传导机制占主导。(3)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流动性水平较差、民营企业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更显著,对融资约束低、流动性好、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投资促进作用有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永定  
数月前,央行公布了"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有消息说央行可能会以此作为新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社会融资总量大体指非金融部门当年所获得的全部新增融资(含股票和债券融资)。如传言属实,应该说这是一个重要变化。若此,我们不禁要问:社会融资总量是否应该且能够成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这一变化是否有助于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物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