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2)
- 2023(13833)
- 2022(12068)
- 2021(11660)
- 2020(9736)
- 2019(22680)
- 2018(22713)
- 2017(43473)
- 2016(23746)
- 2015(26883)
- 2014(26657)
- 2013(25834)
- 2012(23044)
- 2011(20572)
- 2010(20758)
- 2009(19066)
- 2008(18681)
- 2007(16117)
- 2006(13911)
- 2005(11901)
- 学科
- 济(87120)
- 经济(86939)
- 管理(67800)
- 业(63016)
- 企(54739)
- 企业(54739)
- 方法(44102)
- 数学(37216)
- 数学方法(36487)
- 农(23546)
- 财(23360)
- 中国(23187)
- 业经(20913)
- 学(20072)
- 理论(19885)
- 地方(16516)
- 务(16145)
- 和(16099)
- 财务(16062)
- 财务管理(16033)
- 农业(15254)
- 贸(15240)
- 贸易(15232)
- 企业财务(14966)
- 易(14789)
- 制(14660)
- 教育(14176)
- 技术(14043)
- 环境(12903)
- 划(12246)
- 机构
- 学院(323737)
- 大学(322186)
- 管理(129943)
- 济(118024)
- 经济(115139)
- 理学(113353)
- 理学院(112133)
- 管理学(109704)
- 管理学院(109141)
- 研究(99608)
- 中国(73002)
- 京(68008)
- 科学(64062)
- 财(56855)
- 所(49488)
- 业大(47727)
- 农(47665)
- 江(46950)
- 中心(45731)
- 财经(45169)
- 研究所(44749)
- 范(44294)
- 师范(43921)
- 北京(42776)
- 经(40791)
- 州(38539)
- 农业(37122)
- 技术(36891)
- 院(36444)
- 师范大学(34983)
- 基金
- 项目(223036)
- 科学(174974)
- 研究(165214)
- 基金(159323)
- 家(137481)
- 国家(136300)
- 科学基金(118145)
- 社会(101845)
- 社会科(95671)
- 社会科学(95640)
- 省(88994)
- 基金项目(84571)
- 教育(78873)
- 自然(77793)
- 自然科(76052)
- 自然科学(76038)
- 自然科学基金(74619)
- 划(74429)
- 编号(70218)
- 资助(66566)
- 成果(56835)
- 重点(49689)
- 部(48454)
- 课题(48188)
- 创(46560)
- 发(46053)
- 项目编号(43670)
- 创新(43173)
- 科研(42698)
- 大学(42344)
- 期刊
- 济(127430)
- 经济(127430)
- 研究(91583)
- 中国(62821)
- 学报(49962)
- 管理(46961)
- 财(46080)
- 教育(45835)
- 科学(45481)
- 农(43346)
- 大学(38169)
- 学学(35524)
- 农业(30722)
- 技术(30692)
- 业经(22510)
- 融(21736)
- 金融(21736)
- 财经(21067)
- 经济研究(20522)
- 图书(19276)
- 经(17821)
- 会计(16781)
- 版(15864)
- 科技(15807)
- 业(15604)
- 问题(15593)
- 技术经济(15338)
- 理论(15244)
- 财会(15096)
- 统计(14305)
共检索到463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 霍影
会计人才的培养对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质量低于社会期望,实践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于会计根植于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因此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内部资源和外部社会网络资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倩 毕金星 霍影
鉴于会计人员社会责任感缺失和职业道德滑坡比较严重的现状,本文以"卓越计划"为契机,探讨社会网络视域下面向社会责任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认为应明确"以社会责任意识"为导向的教育观,并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提高师资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以实现其综合创新的共赢培养目标。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社会责任 培养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宇
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卓越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该模式本着"优选、优培、优荐"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两种优质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实现企业在卓越经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参与,采取"六三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卓越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俞军 魏朱宝 巫绪芬
无论从社会经济需求还是行业主管部门推动都迫切呼唤着高素质的卓越会计师人才诞生。文章围绕着能力本位和实践本位的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输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为主要载体,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构建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等方面来探索卓越会计师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俞军 魏朱宝 巫绪芬
无论从社会经济需求还是行业主管部门推动都迫切呼唤着高素质的卓越会计师人才诞生。文章围绕着能力本位和实践本位的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输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为主要载体,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构建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等方面来探索卓越会计师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庆石 刘伟 孙宗扬 吴宝峰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高等院校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化四个方面。本科层次单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应包括人才素质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其中,人才素质标准包括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个人特质及基本技能三个方面,职业技能标准包括公司治理、战略及风险管理,税收筹划等方面。
关键词:
卓越人才 会计专业 培养标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晓梅
职业标准、应用性和创新性、校企(行)共育是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内涵。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遵循校企(行)共育模式,按照会计职业标准要求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知识体系,设计对应的课程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就其如何设定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职业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选择,以及如何构建校企(行)共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卓越计划 会计人才 内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进明 陈新民
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后发型国家,我们面对着传统优势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变等各种挑战;加之科学技术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师的素质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基于上述背景,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家层面相继制订出台国家科技规划纲要、国家人才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亮 史江波 杨瑞平 吴秋生
本文就通识教育视域下如何培养卓越会计人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忽视通识教育正是造成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误解与偏差主要原因,应该在明确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构建卓越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各类经济组织卓越会计人才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卓越会计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满足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国际化要求。无疑,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娟 胡淑娟 胡胜
培养"卓越会计人才"是时代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尽管资源相对困难,但其会计学院培养会计人才也应以"卓越会计人才"为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特点,提出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保障机制:采用多种措施培养师资队伍、合理设置"卓越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实现矩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
关键词:
卓越会计人才 培养质量 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思洁
我国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的思想。当前我国全面实行依法治国,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原则,这将推动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民族地区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如果实施法学教育时能够考虑到他们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及就业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着眼于服务地方发展,将会有效提升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由安静、向前、李娜、姜勇编著的《民族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一书,详细探讨了民族高校卓越法学人才的培养这样一个崭新的论题。总览全书,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学衷 姚俊俊
一、创新学习原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取向和现实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始终处于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以创新学习为引导的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改变了我国高校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过程的主流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育效果,对培养学生的终生职业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向东 卢姝颖 金伊蔓 傅文馨
在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背景下,迫切需要培养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培养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即政府主导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互联网+”背景下多方共同参与的培养模式。文中通过分析我国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分别是“I+FL”外语实验室培养模式、“CTRS”培养模式、“内修+外延”模式、移动论坛学习模式、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模式。本研究希望能为新时代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国际化 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定清
一、引言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教育部高教司开始研究制定"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针对部分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而提出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差,产学结合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不足40万人,且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