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6)
2023(15520)
2022(13425)
2021(12324)
2020(10231)
2019(23389)
2018(23169)
2017(44147)
2016(23949)
2015(26908)
2014(26487)
2013(26070)
2012(24455)
2011(22160)
2010(22296)
2009(20762)
2008(20316)
2007(18140)
2006(16082)
2005(14421)
作者
(67830)
(56776)
(56715)
(53507)
(36029)
(27483)
(26036)
(21912)
(21454)
(20350)
(19203)
(19052)
(18017)
(17584)
(17569)
(17374)
(17219)
(16701)
(16486)
(16403)
(14069)
(14030)
(13651)
(12989)
(12896)
(12762)
(12601)
(12477)
(11451)
(11286)
学科
(100832)
经济(100647)
管理(64590)
(62419)
(49802)
企业(49802)
方法(39939)
数学(33145)
数学方法(32775)
(30651)
中国(30254)
地方(27540)
业经(24708)
(23677)
农业(20416)
(19924)
(19130)
贸易(19117)
(18708)
(18438)
(17194)
理论(16818)
(16295)
银行(16264)
(15918)
金融(15914)
环境(15752)
(15653)
技术(15089)
(14378)
机构
学院(334783)
大学(331957)
(135047)
经济(132044)
管理(125677)
研究(115363)
理学(107185)
理学院(105885)
管理学(103995)
管理学院(103353)
中国(87733)
科学(71174)
(70636)
(62643)
(58561)
(57673)
中心(53960)
研究所(52809)
(52654)
财经(48956)
业大(48952)
(47622)
师范(47181)
农业(45164)
北京(44436)
(44086)
(43905)
(41488)
经济学(40745)
师范大学(37684)
基金
项目(219703)
科学(172680)
研究(163729)
基金(156574)
(135486)
国家(134275)
科学基金(115057)
社会(104304)
社会科(97862)
社会科学(97828)
(88622)
基金项目(83346)
教育(75400)
(73918)
自然(72566)
自然科(70853)
自然科学(70836)
自然科学基金(69567)
编号(68596)
资助(62520)
成果(55998)
(52064)
重点(49602)
(47721)
课题(47597)
(46222)
创新(43057)
国家社会(41932)
科研(41844)
发展(41607)
期刊
(157777)
经济(157777)
研究(99457)
中国(72897)
(54171)
学报(50889)
(49156)
科学(47525)
管理(45491)
教育(41709)
大学(38104)
农业(37005)
学学(35391)
(31880)
金融(31880)
技术(29715)
业经(28207)
经济研究(24823)
财经(23721)
问题(20772)
(20426)
(19905)
图书(18723)
技术经济(16348)
(16291)
(16124)
商业(16053)
资源(15638)
科技(15429)
理论(15111)
共检索到512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郄子君   白娜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自然灾害事件的复杂性、耦合性日益加剧,亟待优化协同高效的风险治理模式。为此,本文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从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构建其基于应急预案的组织间计划协作网络和两个不同时间阶段下的响应协作网络,并对三种网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应急预案和实际应急系统分别构建的协作网络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一方面源于应急预案本身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实际响应出现失灵;此外,实际响应协作网络在政府危机学习作用下呈现自动演进优化特征,趋于核心组织统一指挥、组织间紧密联系、协调分工的应急网络结构。建议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应急预案动态调整并建立政府危机学习长效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明  郑姗姗  
提高地方政府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是夯实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提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准确把握重大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本文选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全面回顾灾害演进过程和地方政府应急举措直观地呈现自然灾害与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机制,在理念—体系—能力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理念偏差、体系缺陷和能力不足共同导致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不彰;在此基础上结合开放系统理论提炼出理解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演进的一般模型。研究结论指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是理念、体系和能力发展质量及其互动关系的功能函数;提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需通过催生内在动力和承接外在压力推进应急管理理念现代化,并以应急管理理念现代化引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王小天  李玥琪  
[目的/意义]利用事理图谱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UGC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呈现舆情事件之间的因果演化过程及演化路径,从而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疏导和管控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过程]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UGC事理图谱模型,给出规则模板和句法模式,提取明确因果事件对和模糊因果事件对,结合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河南暴雨救援事件下的微博舆情分析,从而实现事理图谱构建;通过K-means聚类将相似度较高的舆情事件泛化,构建抽象事理图谱。[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构建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UGC事理图谱模型,可以对网络舆情的因果事件关联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事理图谱可以帮助更好地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抽象事理图谱可以帮助进一步分析网络舆情UGC的演化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宸铭  范钦栋  李延锋  彭茜  赵清贺  张雯龙  
测评城市交通运转效率、识别关键枢纽路段,对于提升城市韧性、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或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空间句法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城市路网运转效率评价方法,从“全局—局域”“穿行性—集成性”综合集成的视角评价了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前后的路网效率变化情况,开展关键节点识别和故障路段修复次序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文章所提出的路网效率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刻画城市道路网综合运转状态,定量评估网络节点失效对路网运转性能的影响程度。(2)交通网的受损将影响到交通流的重新分配,导致交通流分布与沿线设施的关联度下降。灾后交通运转效率的降低是绕行行为增加、路网集成能力减弱、局部出行行为减少以及交通流与沿线设施分布不匹配综合作用的结果。(3)根据路网效率恢复弹性可对比择优不同的修复策略,确定关键节点的修复次序,位于主干道上的半阻断点较之位于次干道上的全阻断点宜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睿  孟展豪  康心寓  苟扬  李娟  吴志红  王雨婷  
[目的/意义]在具象化的突发灾害情境中,对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是有助于社会应急管理和应急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方法/过程]采集真实反映7.20郑州地铁进水事件的原始网络语料进行质性分析,对突发灾害情境中的受灾者信息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前景理论、应激反应理论,对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了解释性研究。[结果/结论]归纳出突发灾害情境中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提出相关未来研究的方向。[局限]文章存在研究案例单一的局限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德海  
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实现现代化平稳过渡的重要因素。假设弱势群体的效用函数考虑到公平因素的私人信息;不同时期各社会群体的经济收入是动态变化的;经济地位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划分;冲突中"有限理性"的社会群体采取前向归纳法形成适应性预期,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得出了弱势群体采取无条件抗争策略、积极妥协策略和积极抗争策略的约束条件,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两种发生机理。除了弱势社会群体对社会分配体制造成的经济收入差距的敏感程度,社会体制(博弈结构)决定的各社会群体采取不同策略的预期收益以外,弱势群体的收益增长情况是影响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根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彬  高峰  
[目的/意义]新时期,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的情报支持成为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战争游戏思维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分析应用研究是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分析为核心、以战争游戏为实施方法而展开的一项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的讨论。[方法/过程]首先,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分析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并对MPRR模型及战争游戏进行理论概述;其次,在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痛点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战争游戏融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适用性,同时构建了MPRR模型与战争游戏融合的情报分析框架,并展开相应的解析;最后,为验证该框架的可执行性,以城市洪涝灾害为例,从准备规划、实施模拟及总结评估三个阶段论证了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情报分析战争游戏实施的全过程。[结果/结论]研究认为,战争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的情报方法与理论,同时也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临场处置与应急部署提供了积极的实践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伟  钱彦  
文章研究了基于动态群决策的突发事件应对模型。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将基本的多阶段群决策模型进行改进,通过Delphi法得到了系统状态评价指标和预案效用指标及相应权重系数,建立了多阶段群决策模型,并将所有阶段预案效用值的总体评价最优作为突发事件预案的应对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文宗川  王慧  
应急体系的运作反应机制标志着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研究应急体系中各主体间的主体堕距,参考不同主体间演变关系,明确体系的驱动主体,确定以政府机关、医疗体系、社会主体与受灾区作为主要主体参与应急决策,构建基于四元主体模型的多主体协同共治应急管理体系。通过不同驱动主体与其他支撑主体构成动态立体结构,针对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下演变周期提供适配的应急筹措与管理思路,构建完整的多主体协同共治的应急管理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薛晓芳  李宁宁  王泽江  张怀强  王汉宸  
针对突发事件环境下应急资源调度难问题,就多灾害点确定性应急资源调度展开系统分析,构建以时间、成本等因素为依据的单目标、多目标确定性应急资源调度模型,结合案例,利用二维欧氏距离客观赋权的模糊算法对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得出结论:模型得出的模拟结果与真实水平贴近,能够满足突发灾害条件下多灾害点应急资源的调度需求;模型在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其他类似的突发灾害环境下具备广泛的普适意义和发展潜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怀强  王汉斌  
当突发事故发生后,从多个物资供应点对多个灾害点进行物资调配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建立一个以耗时最少、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利用表上作业法对模型求解,得到多种救援物资的整体调配计划,然后从物资在同一灾害点需求紧迫度不同的角度出发,确定各物资向同一灾害点配送时间的先后,最终完成多种救援物资的组合调配任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宁  刘春林  王全胜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企业独立进行应急管理常常会面临"高成本"与"资源可获得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在多个企业间建立协作机制的应急思路。具体而言,文章研究了针对突发事件的"横向"与"纵向"供应链协调的应急机制,以及面向应急主题的第三方应急协调策略。根据发生可能性和影响力两个特征维度,突发事件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探讨了上述应急机制分别适用的突发事件类型。文章提出的企业间应急协作机制拓展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企业应急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易洋  朱建军  童华刚  
针对突发事件专家团队的遴选组建问题,提出了基于“应急任务—核心领导—团队成员”的双阶段匹配优化模型。首先,针对匹配评价参数语言信息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建立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转换框架,提出了考虑正态云距离的匹配满意度表征方法;其次,根据“个人-团队”理论建立专业覆盖、能力互补和一致性等团队匹配原则,提出了基于应急任务的“核心领导”匹配优选模型和基于“核心领导”和“团队成员”匹配优选模型,形成联动的双阶段优化模型。最后,以航班飞行航空器起火应急救援事件为案例,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相晨宇   刘宁  
为了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基于灰色预测与熵权法理论基础,针对重大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管理发放是否合理的问题,在利用灰色预测法预测出未发放应急物资情况的基础上,将其与已发放应急物资的状况进行对照分析,并通过后验差检验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选择影响应急物资发放数量的评价指标,构建熵权法评价模型对应急物资发放点的数量进行了优化。结合实例研究,探讨了长春市不同区域投放点数量的合理性,分析了长春市发放应急物资对疫情防控的作用,并通过分析对投放点的数量进行了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翔  徐然  祝坤福  张瑜  杨翠红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作为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疫情带来的中国产能损失通过全球生产网络对上下游经济体造成了严重冲击。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模型提出了重大突发事件对全球生产网络冲击的测算框架,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及上下游经济体的冲击为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实例。测算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3月10日,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中国产能损失共造成4 063亿美元的世界经济损失,其中32%为疫情通过全球生产网络对中国以外经济体造成的损失;分经济体来看,日本、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等亚洲供应链中的重要生产地受到较强冲击;分行业来看,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较高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受到较大影响。在当前国际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爆发频率都大幅度上升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的测算框架能够为快速评估重大突发事件短期影响强度,合理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