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9)
- 2023(13055)
- 2022(11175)
- 2021(10533)
- 2020(8868)
- 2019(20057)
- 2018(19726)
- 2017(37719)
- 2016(19663)
- 2015(21695)
- 2014(20624)
- 2013(19821)
- 2012(17238)
- 2011(15103)
- 2010(14575)
- 2009(13376)
- 2008(12608)
- 2007(10909)
- 2006(9252)
- 2005(7558)
- 学科
- 济(70822)
- 经济(70636)
- 管理(67749)
- 业(59373)
- 企(53553)
- 企业(53553)
- 方法(37067)
- 数学(31037)
- 数学方法(30610)
- 财(24011)
- 农(18524)
- 业经(18409)
- 中国(18343)
- 制(16573)
- 务(16299)
- 财务(16242)
- 财务管理(16205)
- 企业财务(15364)
- 理论(14263)
- 银(13312)
- 银行(13306)
- 贸(13192)
- 贸易(13184)
- 和(13043)
- 易(12869)
- 行(12535)
- 划(12344)
- 农业(11818)
- 技术(11780)
- 学(11709)
- 机构
- 学院(253165)
- 大学(251809)
- 管理(109274)
- 济(101805)
- 经济(99723)
- 理学(94214)
- 理学院(93337)
- 管理学(91864)
- 管理学院(91346)
- 研究(71089)
- 中国(57967)
- 财(50672)
- 京(49547)
- 科学(41315)
- 财经(40425)
- 经(37064)
- 中心(36854)
- 江(36552)
- 业大(33397)
- 农(31753)
- 经济学(31455)
- 所(31360)
- 范(31269)
- 师范(30980)
- 财经大学(30718)
- 北京(29577)
- 商学(29204)
- 州(29031)
- 商学院(28909)
- 经济学院(28504)
- 基金
- 项目(179495)
- 科学(145094)
- 基金(134350)
- 研究(133569)
- 家(115065)
- 国家(114124)
- 科学基金(101963)
- 社会(89514)
- 社会科(84175)
- 社会科学(84149)
- 基金项目(71683)
- 省(69486)
- 自然(65618)
- 自然科(64293)
- 自然科学(64281)
- 教育(63179)
- 自然科学基金(63136)
- 划(57883)
- 编号(54240)
- 资助(53028)
- 成果(41741)
- 部(40631)
- 重点(39497)
- 创(38859)
- 国家社会(37339)
- 发(36602)
- 教育部(36461)
- 创新(36153)
- 人文(36086)
- 课题(35358)
- 期刊
- 济(105915)
- 经济(105915)
- 研究(68010)
- 中国(46213)
- 管理(43184)
- 财(42847)
- 学报(33407)
- 科学(32872)
- 农(27802)
- 大学(27275)
- 教育(26034)
- 学学(25641)
- 融(23709)
- 金融(23709)
- 技术(23325)
- 财经(19956)
- 农业(18931)
- 业经(18760)
- 经济研究(17238)
- 经(17172)
- 财会(13250)
- 问题(12830)
- 图书(12439)
- 商业(11939)
- 理论(11937)
- 技术经济(11758)
- 版(11633)
- 现代(11435)
- 业(11429)
- 会计(11393)
共检索到360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洋 汪平 曹琴
董事联结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是企业获取异质性信息和稀缺资源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关系视角,构建了公司层面的董事网络中心度,考察董事联结对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粘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高管薪酬粘性越强;董事网络中心度弱化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区分联结强度后发现,内外部董事联结关系的强弱会对治理效应产生差异化影响,需要警惕内部董事的强联结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而加剧高管薪酬粘性。以上发现意味着,网络位置与联结强度是影响董事联结治理效果的两大关键要素,董事联结的网络位置对管理层权力及薪酬粘性会产生重要的治理机制,但其作用的发挥同时需要依赖于内外部董事联结关系的强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洋 汪平 王庆娟
作为一种信息传导路径与资源共享平台,董事联结能为高管权力监督、薪酬粘性治理发挥重要功效。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弱联结优势理论,考察董事联结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机理,并探究管理层权力在其中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高管薪酬粘性越弱;管理层权力在二者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约束管理层权力是网络位置降低薪酬粘性的一条有效路径。进一步区分联结强度后发现,内部董事强联结通过扩大管理层权力加剧高管薪酬粘性,外部董事弱联结通过约束管理层权力抑制高管薪酬粘性,且弱联结优势下管理层权力的中介效应比例最大。以高管任期作为管理层权力的工具变量缓解潜在的内生性影响,基准回归结论比较稳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峰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独立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位置对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会干预薪酬制定过程,表现为管理层权力越大,管理层攫取的超额薪酬越多;独立董事的网络联结有助于独立董事向董事会的薪酬决策提供咨询与监督,表现为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越高,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中高网络中心度的独立董事能够更强地抑制管理层权力对超额薪酬的攫取。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网络位置特征是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文亮 罗宏 程培先
"最优契约论"与"管理权力论"是目前管理者激励领域研究的两种主要理论基础。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国外资本市场上公司高管薪酬一样具有粘性特征,这与"最优契约论"的观点不符。薪酬粘性是指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存在不对称的特征,业绩上升时薪酬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业绩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笔者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型企业的高管薪酬显著高于非管理层权力型企业的高管薪酬,并具有更高薪酬粘性。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论 薪酬粘性 异常薪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洋 汪平 张丁
限薪令的颁布并未改变高管天价薪酬、粘性特征凸显的现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弱联结优势理论,本文构建了公司层面的董事网络中心度,引入董事联结强度这一情境因素,考察连锁董事网络对高管薪酬粘性的作用路径及治理效果。研究表明,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高管薪酬粘性越弱;外部董事弱联结促进了二者的负相关性,内部董事强联结抑制了二者的负相关性。进一步区分第一大股东性质后发现,相比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中联结强度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外部董事弱联结的促进作用和内部董事强联结的抑制作用都得到进一步增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荣 李波
近年来,高管薪酬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快速增长以及异常工资等现象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本文选取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验证高管薪酬粘性的存在以及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粘性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股权性质来对比考察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管理层权力与高管的薪酬粘性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国有企业中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程度较非国有企业更显著。结合中国特殊制度背景,笔者认为在治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的方法中,约束管理层来控制其手中职权是降低高管薪酬粘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远志 任佳伟 李硕
薪酬激励理论经历了从最优契约论到管理层权力论的发展,合理的薪酬设计能够降低代理成本,促使高管将自由现金流以股利形式分配给股东。但随着管理层权力的扩大,高管薪酬本身可能也是代理问题的一部分。本文基于管理层权力视角,研究高管薪酬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管理层权力弱化了高管薪酬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高管薪酬 股利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傅颀 汪祥耀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完成以及全流通时代大量薪酬管理新规的出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悄然发生着一系列变化。本文依托中国新兴的转型市场背景,选取2007—201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不同所有制结构下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两种薪酬激励契约选择的替代与变化。研究发现伴随薪酬契约的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更倾向于采用货币薪酬替代在职消费,其间中央国有企业的薪酬契约替代意愿更为强烈,显性薪酬在当前确实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激励形式。同时本文从管理层权力视角剖析了其对薪酬契约选择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的增大抑制和削弱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表现为货币薪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园园 梁相 史燕丽
笔者从薪酬辩护理论的视角,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给高管薪酬激励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后,高管会将大股东掏空作为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加在职消费。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较大的情形下,辩护能力增强,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说明大股东掏空会成为高管薪酬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上市公司应注重优化股权结构,限制管理层权力的膨胀,才能促进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有效发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园园 梁相 史燕丽
笔者从薪酬辩护理论的视角,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给高管薪酬激励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后,高管会将大股东掏空作为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加在职消费。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较大的情形下,辩护能力增强,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说明大股东掏空会成为高管薪酬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上市公司应注重优化股权结构,限制管理层权力的膨胀,才能促进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有效发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俊瑞 王良辉 汪方军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天价薪酬"和"零薪酬"并存的乱象引发了全社会关于"高管薪酬由何决定"的广泛讨论,在这场讨论中,高管的社会资本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极少被提及。本文从理论上辨析管理层任职网络中蕴含的两类社会资本——信息资本和控制资本。信息资本反映高管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而控制资本则体现高管对影响力、权力、人情、支持的获取能力。进而选取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以全体管理层成员为结点的任职网络,运用因子分析得到信息资本和控制资本的动因变量,探究社会资本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社会资本的增加正向影响其薪酬水平。(2)高控制资本会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而高信息资本对薪酬业绩敏感性无显著影响。(3)高控制资本降低了薪酬对非操纵性业绩的敏感性,而高信息资本则降低了薪酬对操纵性业绩的敏感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分辨任职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及其不同功效提供重要依据,也为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社会网络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敏娜 王铁男
公司独立董事之间互相兼职所构建的董事网络所提供的资源可以成为公司成长的源泉,尤其是通过影响连锁企业之间的高管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而影响公司的成长性。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PAJEK和多元统计分析,对2006-2009年553家中国上市公司,检验了董事网络对促进公司成长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公司董事网络对公司的成长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会促进连锁公司之间进行薪酬方式的效仿,也会促进连锁企业进行高管薪酬激励方式的转变;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部分中介于董事网络与公司成长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广乾
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权力通过薪酬标杆的选取影响自身薪酬制定的过程和机理,并以201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探究了薪酬标杆在管理层权力和高管薪酬制定之中的传导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以及薪酬标杆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高管利用管理层权力影响薪酬制定的路径之一,是通过影响董事会对薪酬标杆的选取进而达到操纵自身薪酬的目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滨
本文研究了管理层能力、权力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负相关;管理层权力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正相关。同时,企业的财务困境会减少管理层能力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之间的负向关系;企业的财务困境会减少管理层权力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之间的正向关系。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管理层权力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广
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契约不仅能够对高管产生显著的激励效用,还能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高管的薪酬激励是当今公司治理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10~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的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特征,即公司业绩上涨所带来的薪酬上涨幅度明显大于业绩下降所带来的薪酬下降幅度。此外,这种薪酬-业绩的非对称特征在国有企业之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进一步,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特征越严重。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产权性质 薪酬-业绩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