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5)
2023(11093)
2022(9450)
2021(8758)
2020(7159)
2019(15863)
2018(15675)
2017(30235)
2016(15733)
2015(17266)
2014(16854)
2013(16037)
2012(14268)
2011(12924)
2010(12945)
2009(12560)
2008(12071)
2007(10834)
2006(9738)
2005(8763)
作者
(40799)
(34196)
(34147)
(32509)
(21700)
(16231)
(15510)
(12959)
(12894)
(11983)
(11548)
(11343)
(10733)
(10402)
(10338)
(10336)
(10149)
(10103)
(9930)
(9853)
(8459)
(8114)
(7954)
(7898)
(7556)
(7554)
(7516)
(7476)
(6705)
(6603)
学科
(58510)
经济(58332)
管理(53350)
(49028)
(42777)
企业(42777)
方法(24668)
(20011)
(18889)
数学(18417)
数学方法(18211)
业经(17680)
(17144)
中国(16289)
理论(14126)
农业(12427)
(12248)
财务(12222)
财务管理(12198)
(11670)
企业财务(11594)
(11431)
(11290)
(11075)
银行(11069)
(10976)
贸易(10971)
(10650)
(10581)
(10021)
机构
学院(221290)
大学(221169)
(92061)
经济(90241)
管理(89116)
理学(77369)
理学院(76592)
管理学(75422)
管理学院(75008)
研究(67028)
中国(51987)
(47342)
(44157)
财经(37209)
科学(36511)
(33661)
(32521)
中心(31770)
(30669)
(29346)
师范(29147)
(28770)
经济学(28682)
财经大学(27729)
业大(27538)
研究所(27188)
北京(26966)
(25836)
经济学院(25576)
商学(24713)
基金
项目(145777)
科学(118590)
研究(112676)
基金(109110)
(92330)
国家(91522)
科学基金(81387)
社会(76962)
社会科(72011)
社会科学(71997)
基金项目(57142)
(55619)
教育(52982)
自然(49698)
自然科(48626)
自然科学(48618)
自然科学基金(47766)
编号(47589)
(46156)
资助(42371)
成果(39014)
(34253)
(33572)
国家社会(31910)
重点(31843)
(31355)
课题(30971)
教育部(30412)
人文(29978)
(29797)
期刊
(106710)
经济(106710)
研究(66626)
中国(44718)
(38469)
管理(33954)
学报(28156)
科学(27950)
教育(27613)
(27209)
大学(23203)
学学(21625)
(20425)
金融(20425)
财经(19106)
业经(18779)
农业(17708)
技术(17432)
经济研究(17417)
(16495)
问题(12708)
商业(11144)
图书(10600)
(10447)
理论(10345)
现代(10004)
财会(9880)
(9769)
技术经济(9589)
实践(9178)
共检索到327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林波  朱兴婷  
心理账户理论的提出有助于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际支出行为,但心理账户的影响因素研究却仍是一片空白。鉴于此,文章结合"大五"人格特质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消费者个体属性、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心理账户之间关系,进而从理论层面建立消费者心理账户形成机制,为心理账户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最后提出可供继续研究的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珈希  
在做出消费决策之前,消费者通常建立心理账户以估算自身能够承受的资金支出以及期望获得的消费效用。当消费者建立的心理账户符合自身经济实力以及消费欲望时,便可能促成理性超前消费模式。因此,心理账户能够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产生一定影响。为探究具体影响路径,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了心理账户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的作用机制,以及代际间信任延续和同龄人价值认同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可替代性、心理预算显著促进理性超前消费模式;代际间信任延续在不可替代性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同龄人价值认同在不可替代性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同龄人价值认同在心理预算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珈希  
在做出消费决策之前,消费者通常建立心理账户以估算自身能够承受的资金支出以及期望获得的消费效用。当消费者建立的心理账户符合自身经济实力以及消费欲望时,便可能促成理性超前消费模式。因此,心理账户能够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产生一定影响。为探究具体影响路径,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了心理账户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的作用机制,以及代际间信任延续和同龄人价值认同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可替代性、心理预算显著促进理性超前消费模式;代际间信任延续在不可替代性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同龄人价值认同在不可替代性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同龄人价值认同在心理预算对理性超前消费模式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林波  周星  朱兴婷  
关系作为影响中国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已有成果没有解释其对心理账户产生的影响。鉴于此,项目组利用开发出的心理账户特征量表,探索关系行为对心理账户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心理账户特征的非替代性、费用追踪性和预算性受到关系行为的显著影响:非替代性和费用追踪性都依次受亲情、友情和生人3种关系行为正向且逐渐增强的影响;亲情关系负向影响预算性,友情关系正向影响预算性,生人关系对预算性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林波  周星  朱兴婷  
关系作为影响中国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已有成果没有解释其对心理账户产生的影响。鉴于此,项目组利用开发出的心理账户特征量表,探索关系行为对心理账户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心理账户特征的非替代性、费用追踪性和预算性受到关系行为的显著影响:非替代性和费用追踪性都依次受亲情、友情和生人3种关系行为正向且逐渐增强的影响;亲情关系负向影响预算性,友情关系正向影响预算性,生人关系对预算性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红  李婧  
行为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表明,金融消费者本能地在心理上创设出各种框架,使传统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不再能简单对等。产生心理账户的根本原因是禀赋效应的存在。心理账户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在出现金融消费纠纷时,金融消费者为何经常提出高于金融机构预期的赔偿方案,但金融机构往往不能深挖该现象背后的原理,说明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一样也有被教育的必要。心理账户原理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金融消费者的诉求,也可以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则设计方面发挥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强  
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居民消费行为是当前消费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微观家庭数据为基础,从心理账户和社会网络两个行为经济学基本观点出发,实证分析了心理账户、社会网络对城乡居民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且居民消费的确存在心理账户。与农村居民相比,社会网络对城镇居民扩大消费的行为决策影响更大,且在城乡消费上存在明显心理账户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季逸清  石岿然  原逸超  
全渠道零售时代,零售商采取措施整合现有渠道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面对众多购物模式和支付方式,消费者效用会受心理账户的影响。本文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付款来源、支付顺序和收货方式对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非常规性收入付款,消费者效用增加;消费者偏爱先付款后使用,但对总价高、使用周期长的商品,满足还款速度大于商品折旧速度时,分期付款更有效;允许消费者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BOPS模式,使消费者的收货不受下单渠道限制。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全渠道零售对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影响,对零售商的渠道策略有一定帮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琦  席丹  张晓航  
随着客户回报计划的不断完善以及应用的日益广泛,积分计划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心理账户收入来源理论,不同属性收入来源通常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存在差异。本文以注意力为中介变量,探索积分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支付方式差异对购买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并探究商品属性在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消费者使用积分方式支付时的购买意愿高于现金方式支付时的购买意愿;注意力在支付方式与购买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商品属性在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只有商品属性为享乐品时,消费者使用不同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影响差异显著,商品为实用品时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琦  席丹  张晓航  
随着客户回报计划的不断完善以及应用的日益广泛,积分计划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心理账户收入来源理论,不同属性收入来源通常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存在差异。本文以注意力为中介变量,探索积分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支付方式差异对购买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并探究商品属性在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消费者使用积分方式支付时的购买意愿高于现金方式支付时的购买意愿;注意力在支付方式与购买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商品属性在支付方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只有商品属性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岩  董大海  
伴随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拥有充分选择权的消费者却常常对特定的网络商店情有独钟。是缺乏转换的动机还是惰性使然?文章将依恋理论的应用拓展到B2C互联网购物情境,从新视角阐释了消费者为何会形成网店偏爱并与之维系持久关系的动因;构建并检验了网店方便性、娱乐性、社群感和顾客导向性为前因变量,网店依恋为中间变量,关系质量为结果变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探查了网店依恋的前因与后果;考察并证实了消费者依恋焦虑水平是网店依恋与关系质量之间的调节变量,揭示了网店依恋与关系质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条件性;从理论上回答了消费者网店依恋的根源问题,为网络企业投资决策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制定有效的顾客保留策略提供了有益指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沃林  曹壹帆  邹宝玲  
农地流转是改造小农户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农民普遍将农地流转给亲友邻居的行为并未完全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对此,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解构农户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发生学机理。研究表明,(1)农地的产权属性导致农户形成农地心理账户,并根据交易对象的差异性,分割成熟人心理账户和陌生人心理账户。(2)根据心理账户的核算规则,农户将农地流转给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构成)大于损失(由显性成本构成);转给陌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构成)小于或等于损失(由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构成)。为此,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提高陌生人心理账户的收益或者降低损失。基于江西绿能公司的案例及“广东千村调研”的实证检验发现:以村委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农地流转,帮助农户“土地入股参股”,搭建农地流转服务平台或集中流入农户土地再流转出去是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沃林  曹壹帆  邹宝玲  
农地流转是改造小农户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农民普遍将农地流转给亲友邻居的行为并未完全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对此,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解构农户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发生学机理。研究表明,(1)农地的产权属性导致农户形成农地心理账户,并根据交易对象的差异性,分割成熟人心理账户和陌生人心理账户。(2)根据心理账户的核算规则,农户将农地流转给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构成)大于损失(由显性成本构成);转给陌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构成)小于或等于损失(由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构成)。为此,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提高陌生人心理账户的收益或者降低损失。基于江西绿能公司的案例及“广东千村调研”的实证检验发现:以村委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农地流转,帮助农户“土地入股参股”,搭建农地流转服务平台或集中流入农户土地再流转出去是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黎  种坤  黄丽娟  
基于行为经济学有关消费者心理账户的研究成果,首先研究了预售中受提前支付影响下消费者的最优购买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商家两种不同的最优预售策略,即分别考虑了在预售阶段商家公开和不公开商品现货销售阶段的市场价格两种情形。最后,对两种预售策略及其获得的期望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辉  任敏  张永  
文章将认知心理学中有关语义存储的研究成果引入消费者知识的研究,通过对四种有关语义存储的模型进行比较,文章指出激活扩散模型最适合构建消费者知识联想网络。借助激活扩散理论,文章指出,消费者知识可以看作由品牌名字、产品类别、关联属性与主观评价四种成分构成,这四种成分相互联系,构成消费者知识的联想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