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7)
- 2023(16486)
- 2022(14255)
- 2021(13270)
- 2020(11047)
- 2019(25265)
- 2018(24909)
- 2017(47674)
- 2016(25475)
- 2015(28404)
- 2014(28161)
- 2013(27520)
- 2012(24992)
- 2011(22493)
- 2010(22421)
- 2009(20938)
- 2008(20589)
- 2007(18225)
- 2006(16136)
- 2005(14125)
- 学科
- 济(96436)
- 经济(96237)
- 管理(84756)
- 业(78225)
- 企(69047)
- 企业(69047)
- 方法(42941)
- 数学(35034)
- 数学方法(34593)
- 财(28538)
- 中国(27204)
- 农(25783)
- 业经(25566)
- 制(22772)
- 技术(20831)
- 学(20818)
- 理论(19943)
- 地方(18812)
- 务(18239)
- 财务(18164)
- 财务管理(18131)
- 和(17770)
- 企业财务(17223)
- 农业(16920)
- 贸(16821)
- 贸易(16807)
- 易(16329)
- 银(16241)
- 银行(16200)
- 环境(15618)
- 机构
- 大学(361122)
- 学院(358560)
- 管理(145779)
- 济(139620)
- 经济(136420)
- 理学(126573)
- 理学院(125160)
- 管理学(123084)
- 管理学院(122387)
- 研究(114231)
- 中国(85137)
- 京(76270)
- 科学(69740)
- 财(68124)
- 所(55270)
- 财经(53915)
- 江(52502)
- 中心(52089)
- 农(51157)
- 业大(50563)
- 研究所(50002)
- 经(48939)
- 范(48288)
- 北京(48000)
- 师范(47906)
- 州(42532)
- 院(41755)
- 经济学(41575)
- 财经大学(40208)
- 农业(39610)
- 基金
- 项目(245818)
- 科学(195550)
- 研究(184091)
- 基金(178994)
- 家(154171)
- 国家(152807)
- 科学基金(133267)
- 社会(117972)
- 社会科(111070)
- 社会科学(111042)
- 省(96461)
- 基金项目(95109)
- 自然(85364)
- 教育(85335)
- 自然科(83417)
- 自然科学(83400)
- 自然科学基金(81923)
- 划(80479)
- 编号(75232)
- 资助(71816)
- 成果(61618)
- 创(54598)
- 重点(54408)
- 部(54371)
- 课题(51807)
- 发(51384)
- 创新(50211)
- 制(48697)
- 国家社会(47895)
- 教育部(47503)
- 期刊
- 济(155653)
- 经济(155653)
- 研究(107325)
- 中国(72761)
- 管理(56235)
- 学报(53691)
- 财(53381)
- 科学(50199)
- 农(46579)
- 教育(46219)
- 大学(41935)
- 学学(38999)
- 农业(32057)
- 技术(31447)
- 融(29735)
- 金融(29735)
- 财经(26588)
- 业经(26351)
- 经济研究(24241)
- 经(22669)
- 图书(20002)
- 问题(19453)
- 科技(18852)
- 理论(17335)
- 技术经济(17229)
- 业(16565)
- 版(16492)
- 现代(16137)
- 商业(15978)
- 实践(15843)
共检索到525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慧 杨宁
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价值创造不再由企业单独完成,而是建立在顾客全面参与的基础之上,甚至由顾客的需求所决定。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顾客契合概念,采用层次回归方法实证探究在线品牌社群中顾客价值共创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线品牌社群社会网络中,社会交互联结、信任互惠原则、自我概念一致性三个维度均积极促进顾客社群价值感知,顾客社群价值感知积极促进顾客价值共创行为,顾客契合在顾客社群价值感知对顾客价值共创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合作营销阶段,在线品牌社群拉近了企业与顾客、品牌与顾客、顾客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使群体智慧得到极大的释放,塑造了企业与顾客价值共创的典范,从而成为新时代企业变革价值创造方式、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利润源的重要载体。企业应从社会网络的四个维度(即价值共创的四个影响因素)着手,充分发挥核心成员"社群领袖"的作用,高度重视他们对社群建设、品牌传播、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建议;促成社群交往现实化,加强成员交互联结;制定社群信任互惠规范,保证社群信息质量;塑造社群共同的精神文化,让社群成员成为坚定的参与者与建设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宁连举 肖朔晨 孙中原
近年来,网络社群作为用户交流、客企互动的全新平台,改变了产品知识产生和共享的方式,网络社群环境下的知识共享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多维度顾客契合视角,引入顾客信任为中介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网络社群中顾客契合对社群成员知识共享意愿和共享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顾客契合的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对顾客信任具有正向影响,能够激发网络社群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顾客契合的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对社群成员知识共享意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顾客契合的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对社群成员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研究以多维度的顾客契合为切入点丰富了知识共享理论,也为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共享、知识管理提供了有效指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志国 柴海静
在服务主导逻辑下,在线品牌社群顾客参与对品牌忠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顾客视角出发,将顾客参与、顾客契合、感知不确定性与品牌忠诚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探讨在线品牌社群中顾客参与对品牌忠诚的具体作用机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收集到的537份有效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线品牌社群中顾客参与能够直接促进常规品牌忠诚和敌对品牌忠诚;顾客参与能够通过顾客契合间接促进常规品牌忠诚和敌对品牌忠诚,顾客契合在顾客参与和品牌忠诚间起到中介作用;感知不确定性负向调节顾客参与对顾客契合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志国 柴海静
在服务主导逻辑下,在线品牌社群顾客参与对品牌忠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顾客视角出发,将顾客参与、顾客契合、感知不确定性与品牌忠诚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探讨在线品牌社群中顾客参与对品牌忠诚的具体作用机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收集到的537份有效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线品牌社群中顾客参与能够直接促进常规品牌忠诚和敌对品牌忠诚;顾客参与能够通过顾客契合间接促进常规品牌忠诚和敌对品牌忠诚,顾客契合在顾客参与和品牌忠诚间起到中介作用;感知不确定性负向调节顾客参与对顾客契合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李红 张岩 严新锋
笔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品牌社群参与的需求,发现功能性需求、自我表现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既是社群互动的驱动因素,也是顾客参与的前置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发现自我表现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的作用较为明显,关系价值和体验价值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感知价值对品牌忠诚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晓明 张辉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顾客品牌契合行为受到学术界和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顾客品牌契合行为是顾客因受到动机驱动而对品牌表现出的非交易性行为,是旅游企业提升品牌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所必需的战略要求。以往学者指出,顾客品牌契合行为源于动机因素,但鲜有研究从动机角度考察过顾客品牌契合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该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顾客与旅游品牌契合行为为例,实证研究品牌支持、品牌知识和品牌社群这3种情境因素对顾客基本心理需要及动机内化进而契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支持、品牌知识和品牌社群对顾客品牌契合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动机内化是上述因素影响品牌契合行为的关键心理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晓明 张辉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顾客品牌契合行为受到学术界和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顾客品牌契合行为是顾客因受到动机驱动而对品牌表现出的非交易性行为,是旅游企业提升品牌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所必需的战略要求。以往学者指出,顾客品牌契合行为源于动机因素,但鲜有研究从动机角度考察过顾客品牌契合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该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顾客与旅游品牌契合行为为例,实证研究品牌支持、品牌知识和品牌社群这3种情境因素对顾客基本心理需要及动机内化进而契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支持、品牌知识和品牌社群对顾客品牌契合行为有积极的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燚 李冰鑫 刘进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产品开发与更新、主导网络口碑传播等方式,已成为品牌价值创造的重要主体,深刻改变着品牌管理模式。本文以小米手机为例,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相关质性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其建立了契合互联网“专注、极致、快、信任”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理念,将产品定位为发烧友而生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积极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将顾客培育成为粉丝和发烧友,引导顾客积极参与产品开发、更新以及口碑传播,从而实现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 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检验和命题发展,总结出顾客参与网络品牌价值共创的文化机制、产品机制、互动机制、参与机制、口碑机制及其相应命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燚 李冰鑫 刘进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产品开发与更新、主导网络口碑传播等方式,已成为品牌价值创造的重要主体,深刻改变着品牌管理模式。本文以小米手机为例,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相关质性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其建立了契合互联网"专注、极致、快、信任"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理念,将产品定位为发烧友而生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积极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将顾客培育成为粉丝和发烧友,引导顾客积极参与产品开发、更新以及口碑传播,从而实现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检验和命题发展,总结出顾客参与网络品牌价值共创的文化机制、产品机制、互动机制、参与机制、口碑机制及其相应命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燚 李冰鑫 刘进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产品开发与更新、主导网络口碑传播等方式,已成为品牌价值创造的重要主体,深刻改变着品牌管理模式。本文以小米手机为例,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相关质性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其建立了契合互联网"专注、极致、快、信任"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理念,将产品定位为发烧友而生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积极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将顾客培育成为粉丝和发烧友,引导顾客积极参与产品开发、更新以及口碑传播,从而实现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苑 Ow Terence
本文抓取MIUI社区的俱乐部用户信息和发布内容,构建多层线性模型,从行为、情感维度探究顾客契合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并讨论组织差异性的调节作用,旨在探究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契合和组织差异性对企业和顾客价值共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顾客行为契合对其在虚拟社区中的价值共创行为有促进作用,这种积极影响随着组织知识差异性的升高而减弱。组织知识差异性与个体价值共创行为正相关。顾客情感契合对其价值共创行为有抑制作用,这种消极影响随着组织情感差异性的提高而减弱。最后提出:企业应当加强与顾客的互动,提高顾客行为契合;协助构建知识多元化、情感契合协同的社群;优化社区信息环境,引导价值共创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涛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方法获取804份关于顾客契合等方面的基础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社交电商交互性对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并考察顾客契合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交电商的感知交互性和支撑交互性对价值共创存在积极影响,感知交互性对价值共创的积极作用明显高于支撑交互性;引入顾客契合后,社交电商感知交互性和支撑交互性对价值共创的积极影响依然存在,且效果有所提升;顾客契合在社交电商交互性影响价值共创机制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其中感知交互性对价值共创的积极作用在高顾客契合度条件下被继续强化。研究结论从交互性体系建设、顾客契合提升和价值共创行为引导等方面为社交电商平台企业的管理革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社交电商 交互性 顾客契合 价值共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宇涵 于苗
共享经济时代,移动社群中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正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关注消费过程中的消费体验。在顾客共创价值这一新兴模式下,探讨网络舆论、消费体验与顾客共创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移动社群中网络舆论包含正面和负面网络舆论,消费体验包含思考体验、情感体验和社交关系体验三个维度,顾客共创价值包也含享乐价值、经济价值和关系价值三个维度。网络舆论对消费体验存在着一定影响,而负面舆论的影响程度高于正面舆论,并最终影响顾客共创价值。因此,社群管理者要开拓价值创新思路,根据社群成员各自不同的诉求点设计群活动,满足社群成员的多元化需求;在传播正面舆论的同时,更要关注负面舆论产生的可能性,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加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扩大新老顾客之间的口碑效应,形成良好的长期互信机制,不断提升移动社群成员的消费体验,增强顾客黏性,构建、维系并稳定与顾客的社交关系网络。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倩 顾颖 张洁
顾客—企业社会价值共创通过整合顾客资源,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公益价值,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意义建构理论和归因理论,以参与过顾客—企业社会价值共创的顾客群体为调研对象,实证分析了数字化体验环境、顾客—企业社会价值共创、顾客契合及社会责任关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数字化体验环境的速度、透明、简单及有趣特征会促使顾客—企业社会价值共创,而顾客—企业社会价值共创会进一步提升顾客契合;社会责任关联负向调节数字化体验环境与顾客—企业社会价值共创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了顾客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驱动因素及社会责任与顾企关系的影响研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静 马跃如 黄尧
基于SOR(刺激-机体-反应)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依据社会化商务网站的问卷调查数据,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间变量,考量社会化商务中顾客间互动对顾客品牌契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化商务中顾客间互动与顾客品牌契合显著相关,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信任氛围能强化顾客间互动对顾客品牌契合的正向影响。鉴于此,社会化商务网站运营商需注重顾客间互动在品牌营销中的作用,帮助增强顾客间互动,提高顾客品牌契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