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10)
- 2023(19275)
- 2022(16460)
- 2021(15325)
- 2020(12660)
- 2019(28665)
- 2018(28463)
- 2017(54441)
- 2016(29291)
- 2015(32575)
- 2014(31931)
- 2013(31563)
- 2012(28785)
- 2011(25688)
- 2010(25640)
- 2009(24194)
- 2008(23491)
- 2007(21081)
- 2006(18761)
- 2005(16227)
- 学科
- 济(117807)
- 经济(117590)
- 业(107164)
- 管理(92795)
- 企(88212)
- 企业(88212)
- 农(51983)
- 方法(49290)
- 数学(39054)
- 数学方法(38637)
- 业经(37627)
- 农业(34659)
- 财(33643)
- 中国(31922)
- 地方(25813)
- 制(23786)
- 技术(23586)
- 务(23063)
- 财务(22994)
- 财务管理(22967)
- 理论(22118)
- 学(21978)
- 企业财务(21684)
- 和(20924)
- 贸(20692)
- 贸易(20674)
- 易(20055)
- 策(18832)
- 划(18628)
- 环境(17675)
- 机构
- 学院(410602)
- 大学(403849)
- 管理(167474)
- 济(163808)
- 经济(160249)
- 理学(144649)
- 理学院(143120)
- 管理学(140856)
- 管理学院(140096)
- 研究(129948)
- 中国(100548)
- 京(84880)
- 科学(80094)
- 农(75311)
- 财(74657)
- 所(63375)
- 业大(63043)
- 江(62752)
- 中心(61061)
- 财经(59212)
- 农业(57598)
- 研究所(57348)
- 范(54174)
- 经(53788)
- 师范(53783)
- 北京(52379)
- 州(50201)
- 经济学(47706)
- 院(46887)
- 经济管理(44789)
- 基金
- 项目(278413)
- 科学(221042)
- 研究(209131)
- 基金(201392)
- 家(173088)
- 国家(171453)
- 科学基金(149787)
- 社会(134186)
- 社会科(126379)
- 社会科学(126344)
- 省(112018)
- 基金项目(107604)
- 自然(95247)
- 教育(94526)
- 自然科(93067)
- 自然科学(93047)
- 自然科学基金(91389)
- 划(90826)
- 编号(87507)
- 资助(79978)
- 成果(69492)
- 重点(61198)
- 创(61052)
- 部(60563)
- 发(60317)
- 课题(58544)
- 创新(56347)
- 国家社会(54366)
- 项目编号(52785)
- 制(52581)
- 期刊
- 济(190117)
- 经济(190117)
- 研究(117720)
- 中国(82038)
- 农(74897)
- 管理(62684)
- 学报(60445)
- 财(58709)
- 科学(58032)
- 农业(50958)
- 大学(47296)
- 教育(46116)
- 学学(44511)
- 业经(37692)
- 技术(36713)
- 融(36074)
- 金融(36074)
- 财经(28318)
- 经济研究(27463)
- 业(26409)
- 问题(25135)
- 经(24310)
- 技术经济(21413)
- 图书(21175)
- 科技(20833)
- 版(20667)
- 现代(19979)
- 商业(19081)
- 理论(18694)
- 资源(18340)
共检索到607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蓉 郎晓娟 陈池波
休闲农业如何出现区域集聚,又如何应对由于集聚带来的"拥堵"问题,及时实现产业升级和价值链提升?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地区个体之间的"强联系",以及区内个体与外部个体之间的"弱联系",是推动地区休闲农业集聚和升级的"双重驱动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业者个体与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之间不同的互动关系,会导致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并对其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带来不同的反作用。能成功强化内部"强联系",甚至将部分"弱联系"整合为"强联系"的创业者,在后续的创业发展和升级中表现更佳。而"领军者"们的成败也决定了"追随者"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不成功的创业经历会反过来抑制其"强联系"社会网络中潜在创业者...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社会网络 创业集聚 产业升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清 李细归 张明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为集聚型分布态势,空间差异明显;总体呈"散点状与组团状"分布特征,集中于鄂东和鄂中地区,且主要沿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及城市周边分布;其空间分布密度具有多中心集群分布趋势,表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格局;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规模相似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聚,热点区与冷点区呈现出"面状"分布特征,其中,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荆门、孝感等鄂中地区和武汉,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宜昌、恩施、神农架等鄂西地区
关键词:
休闲农业示范点 空间格局 湖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清 李细归 张明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为集聚型分布态势,空间差异明显;总体呈"散点状与组团状"分布特征,集中于鄂东和鄂中地区,且主要沿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及城市周边分布;其空间分布密度具有多中心集群分布趋势,表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格局;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规模相似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聚,热点区与冷点区呈现出"面状"分布特征,其中,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荆门、孝感等鄂中地区和武汉,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宜昌、恩施、神农架等鄂西地区和鄂东北地区。相关分析得出,农业水平、人口规模、交通设施和资源禀赋是影响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休闲农业示范点 空间格局 湖北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丽 闫贤贤
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旅游观念的不断深入,使休闲旅游成为时尚,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而且国家近两年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助推休闲农业的发展。河北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较早,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休闲农业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最重要的是缺乏统筹规划,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品牌构建 统筹规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洪文 黎东升
针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状,本文利用灰关联分析法筛选出符合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对湖北省2006—2011年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并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评价 湖北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桉
从供求角度来看,湖北省农业对科技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双重不足,导致了成果转化"高成本、低数量"均衡。新机制的构建应从改善有效供给和刺激有效需求两方面下功夫,建立按技术属性和专利保护程度分类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政府在加强公益性农业科技无偿供给的同时,应诱导市场资源配置于农业科技领域,通过培育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成为科技市场主体,建立经营性农业技术研究和成果有偿转化的内生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红
[目的]生态功能区划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及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区域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鉴于影响区域休闲农业发展潜力的因素较多,且某些因子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文章通过构建湖北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湖北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综合得分68. 82,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模糊评价向量中隶属度最大值为0. 298,发展潜力较大,其中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的模糊评价向量隶属度最大值分别为0. 384、0. 286和0. 442,发展潜力较大,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模糊评价向量隶属度最大值分别为0. 259和0. 315,发展潜力一般。[结论]湖北省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生态环境、休闲农业等方面的工作。研究结果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为区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汪发元 罗昆 孙文学
农业创业培训课程设置关系到培训效果,是贯彻国家创业培训宗旨的载体。创业培训课程设置存在各类课程比例不统一,学员对课程设置满意度差异大,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等问题。因此,必须突出创业培训特点,设立特色技术课,增加创业基地考察时间,加大信息交流力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钢桥 张安录
农业结构调整的社会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人口计划与素质保障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在分析湖北省洪灾区目前在上述三个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该区农业结构调整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新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保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丽 王锦旺 蔡丽红
河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张快,效益初显现;优势未用足,劣势需借力;政府忙推动,企业需给力三个现状特征,存在着政府总体发展规划与产业自发发展的不协调;盲目上项目与特色不明、农味不浓、精品不多;经济效益低、正外部性强、缺少补偿机制三大突出问题。为此,河北省应抓住机遇,采取规划先行,企业对接,协调前行;用足优势,借力补短,打造精品;平衡利益,保障发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促进全省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锐 杨静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烟台市近些年来不断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品功能单一、营销手段单一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休闲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这种转型升级包括调整产业链、创新营销方式、开拓产品内涵和类型,以及发挥地区优势等内容,需采取综合配套措施。
关键词:
烟台市 休闲农业 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小杰
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等相关城乡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缩小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如何通过城镇化建设有效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面对与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如何实现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硕夫
针对当前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与研究局限,基于内部视角,以川西平原H村为例,展现村民参与休闲农业时不断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并通过分析村民对村庄组织、文化和生态资源的再生产,探寻H村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靠资源再生不断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地方智慧,村民在参与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可实现从浅层在场到深度融入的转变,地方资源也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H村结合村民参与和资源再生的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对分散型村庄转化地方优势、重建村庄共同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村民参与 资源再生 休闲农业 川西平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霍瑜 张俊飚 陈祺琪 丰军辉
本文以不同土地规模经营为视角,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相关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和探讨了不同土地规模经营农户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户具有"两型农业"技术利用意愿,其中较大土地规模样本组利用意愿最高,中等规模组次之,小规模组最低。影响农户"两型农业"技术利用意愿的因素同中有异:农户对生产结构的感知是影响不同土地规模农户技术利用意愿的共同因素,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差异性因素来看,性别、兼业情况、环境感知、经济效益感知均对较大规模农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本感知对中等规模农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对中等规模农户具...
关键词:
农户 土地规模 两型农业技术 利用意愿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