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7)
- 2023(13878)
- 2022(11872)
- 2021(11059)
- 2020(9187)
- 2019(20697)
- 2018(20323)
- 2017(38514)
- 2016(20928)
- 2015(22748)
- 2014(21583)
- 2013(21252)
- 2012(19684)
- 2011(17708)
- 2010(17302)
- 2009(15781)
- 2008(15399)
- 2007(13800)
- 2006(11889)
- 2005(10398)
- 学科
- 济(78478)
- 经济(78293)
- 业(61359)
- 管理(60421)
- 企(52544)
- 企业(52544)
- 方法(34827)
- 数学(28574)
- 数学方法(28266)
- 财(22072)
- 中国(22032)
- 农(21786)
- 业经(20029)
- 学(18743)
- 技术(18607)
- 制(16062)
- 地方(15924)
- 贸(15371)
- 贸易(15360)
- 易(14918)
- 理论(14732)
- 农业(14623)
- 务(13791)
- 财务(13773)
- 财务管理(13746)
- 企业财务(13155)
- 和(12860)
- 技术管理(12857)
- 银(12849)
- 银行(12794)
- 机构
- 大学(287510)
- 学院(285000)
- 济(113272)
- 经济(111003)
- 管理(108597)
- 研究(99647)
- 理学(94870)
- 理学院(93714)
- 管理学(91963)
- 管理学院(91423)
- 中国(73702)
- 科学(64645)
- 京(60821)
- 农(55432)
- 财(51983)
- 所(50855)
- 业大(47338)
- 研究所(46722)
- 中心(45452)
- 农业(44084)
- 江(43124)
- 财经(41759)
- 经(38098)
- 北京(37543)
- 范(37402)
- 师范(36833)
- 院(36399)
- 经济学(34794)
- 州(33848)
- 经济学院(31395)
- 基金
- 项目(201391)
- 科学(159480)
- 基金(148135)
- 研究(139482)
- 家(133224)
- 国家(132105)
- 科学基金(112810)
- 社会(91576)
- 社会科(85928)
- 社会科学(85902)
- 省(79588)
- 基金项目(79214)
- 自然(75954)
- 自然科(74340)
- 自然科学(74316)
- 自然科学基金(73102)
- 划(67660)
- 教育(63846)
- 资助(58973)
- 编号(52942)
- 创(46905)
- 重点(45690)
- 部(43689)
- 创新(43054)
- 发(42551)
- 成果(41935)
- 科研(39209)
- 计划(39004)
- 国家社会(38157)
- 业(37569)
- 期刊
- 济(120992)
- 经济(120992)
- 研究(80882)
- 中国(59230)
- 学报(54633)
- 农(48915)
- 科学(48248)
- 管理(41406)
- 财(40693)
- 大学(40430)
- 学学(38186)
- 农业(32888)
- 教育(30772)
- 融(24712)
- 金融(24712)
- 技术(22053)
- 财经(20820)
- 经济研究(20655)
- 业经(19858)
- 业(18711)
- 经(17996)
- 科技(16179)
- 问题(15722)
- 版(15523)
- 业大(14422)
- 技术经济(13615)
- 图书(13461)
- 商业(12766)
- 农业大学(12217)
- 贸(12191)
共检索到418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霞 宋哲 耿修林
基于小世界网络分析了单一扩散和竞争扩散情境下,个体采纳者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和网络中的创新先驱者比例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扩散规模随时间呈"S"型曲线变化,创新先驱者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扩散,但其对扩散规模的促进作用随创新先驱者比例的提高边际递减。社会网络越聚集,越有利于创新扩散。创新先驱者比例调节社会网络结构与创新扩散规模的关系,创新先驱者比例越高,社会网络结构变化引起的创新扩散规模的变化越小。竞争扩散情境下,先发产品与后进产品的扩散规模随网络结构改变分别呈类似"S"型和反"S"型曲线变化,高创新先驱者比例下,先发产品和后进产品的扩散规模受网络结构的影响被削弱。当社会系统中的创新先驱者比例较高时,拥有明显技术优势的后进产品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战胜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先发产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永红 王展昭 李欢 周文
在对采纳者决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将网络结构和采纳者偏好作为核心参数,构建基于采纳者决策过程的创新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发现,在采纳者趋同化偏好条件下,网络平均度、网络重连概率与采纳者偏好强度的变动趋势与创新扩散效率的变动趋势相同,而在采纳者差异化偏好条件下则与创新扩散效率变动趋势相反。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对创新扩散的影响方向与采纳者偏好特征无关,提高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会始终降低创新扩散的效率。采纳者的趋同化偏好能够放大创新扩散对网络结构变量与采纳者偏好强度变量的敏感程度,采纳者差异化偏好则会缩小创新扩散对网络结构变量与采纳者偏好强度变量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创新推广策略具有一定的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月季
本文以湖北武汉蔡甸区金鸡村的藜蒿产业发展为事实基础,以农户作为网络节点,采用WS模型搭建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基于农户选择倾向模型构建农户创新采纳决策规则,以金鸡村藜蒿种植扩散的实际数据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利用校准后模型的模拟数据分析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对农户创新采纳决策与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对其创新信息获得时点存在显著影响,中心度越高的农户越早接触到农业创新相关信息,进而越早采纳农业创新;作为传播源,最初接受培训的农户对社会规范的服从度不仅对其自身决策有影响,对创新在社会网络中扩散的整体进程也存在显著影响;农户基于社会网络的互动是创新呈现非线性扩散的重要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良杰 姜晨 鲁皓
在考虑创新采纳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局部网络效应基础上,运用微观扩散模型研究创新扩散。仿真分析表明,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以及创新采纳个体自身偏好异质性共同决定创新扩散的过程。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影响创新扩散的程度和速度,即使局部网络效应强度很强,也有可能因为网络结构的影响而导致创新扩散最终失败;采纳个体偏好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并不确定,当局部网络效应较弱时,偏好异质性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扩散。与之相反,当局部网络效应较强时,偏好异质性则会抑制创新扩散,且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的影响也会随着复杂社会网络结构的差异而呈现不同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略 周力全
本文对用户创新的概念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用户创新扩散的特性;运用WS小世界网络模型构建了用户创新扩散的网络模型,并对扩散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用户创新扩散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下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创新采纳比例在小世界区间达到最大;随着网络随机化程度的加大,平均创新知识水平变得更高,知识的均匀扩散能够更快实现。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
用户创新 小世界网络 创新扩散 创新社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张路蓬 刘国巍
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创新扩散逐渐受到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分析了创新扩散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不同拓扑结构的创新扩散演化动力模型。将信息获取、领导者创新能力及机会利益作为创新扩散的动力因子。通过利用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揭示了小世界、无标度等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创新技术的扩散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结构相同的情况下,信息获取对创新扩散的影响较大;在动力因子设定相同的情况下,网络主体连接越规则,创新扩散越充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 葛爽 张庆红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科技政策驱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科技政策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及现有科技政策失灵的尴尬现状,复杂网络理论的引入为此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复杂网络系统中网络权力和创新扩散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拥有网络权力企业的精准操控和定向培养,以及网络创新扩散方式的有效干预和引导,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科技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此进行复杂网络结构下科技政策创新驱动初探,并提出初步概念框架。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网络权力 创新扩散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邢梦珏 曹吉鸣 冯晓威 刘聪
为探究创新扩散失败的原因及作用机理,在创新扩散微观模型中引入负面口碑,建立个体在社会互动影响下的决策模型,并进行小世界网络中的多智能体仿真分析,研究网络结构、抵抗领袖比例、意见领袖创新性和社会规范约束力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负面口碑的创新扩散曲线呈“S”形变化,但扩散深度受限;高度聚集的社会网络更有利于创新扩散。抵抗领袖比例越高,创新扩散速度和深度越小,且负面口碑作用范围越大;当抵抗领袖比例高于意见领袖比例时则会导致扩散失败。意见领袖创新性的提高可以缓解负面口碑的消极影响并促进创新扩散。社会规范约束力对创新扩散深度的影响随网络结构变化呈现不同态势。研究不但丰富了现有创新扩散理论,而且对开发创新推广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翟羽佳 刘彤 高凯悦 张锦文
[目的 /意义]提出一种从营销学竞争策略视角对科学创新扩散采纳者分类的新方法,丰富科学创新扩散成果,使得科学创新扩散的潜力得到充分利用。[方法 /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实证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原始文献的施引文献集从共被引网络、网络认知核心识别和文献主题集群识别三个方面构建创新扩散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营销学中的竞争策略来对科学创新扩散的采纳者进行全新划分。[结果 /结论 ]研究定义并阐述文献个体在扩散过程中扮演的四种角色类型:“领导者”“追随者”“挑战者”和“补缺者”。结果表明,领导者在数量分布中,处于先驱位置,由领导者的波动,继而带来挑战者、追随者的波动;领导者作为创新扩散中的高影响力文献,研究主题相对集中;而补缺者更倾向于探索一些其他的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相对分散。此外,探究四种类型采纳者的引用偏好时发现,四种类型在互引过程中均对领导者的篇均引用量最高,而领导者的自引量最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星 简真强
利用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集群网络中的创新扩散模型,运用仿真技术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扩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集群网络结构使得创新信息的扩散效率更高、创新扩散过程的速度更快。集群网络的社会影响对集群创新扩散速度产生重要影响,当集群主体对社会影响的敏感程度较低时,社会影响有助于创新信息在集群网络中的扩散,而当集群主体对社会影响的敏感程度较大时,社会影响将会阻碍创新信息在集群网络中的扩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欧阳煌 李思
本文运用小世界网络方法解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扩散网络,发现经营主体在生产要素网络中的初始位置对创新扩散速度具有敏感性,节点初始位置越高,越能提高创新扩散速度;在社会网络中,节点的聚类系数越高,其产生的流行性影响力越强,越能促进创新扩散在具有较低传播临界值的潜在采用者之间传播。本文研究选择农户集中度较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湖南省60个县(区)的24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构建制度网络、创新扩散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中介效应方程。研究发现,制度网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扩散和发展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创新扩散对制度网络具有正反馈作用。最后,本文根据创新扩散在农...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锟
依据Bass模型,创新扩散可以分为种子顾客的出现和基于种子顾客的后续扩散两个阶段,种子顾客在社会网络中的分布是左右创新扩散结果的重要因素。以3G手机在某企业员工中的扩散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获取社会网络的关键参数;以网络仿真软件为平台,设定种子顾客的不同网络分布以及网络平均节点度数,进而模拟创新扩散的过程和结果。网络仿真和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种子顾客在社会网络中的分布越分散,创新扩散获得市场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网络平均节点度数的增加能够加速创新在社会网络中的扩散过程。分散化的种子顾客策略往往意味着较高的营销成本,因此创新扩散的最优营销策略应兼顾种子顾客的网络分布以及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等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霞 宋哲 耿修林
本文基于WS小世界网络,用多智能体模拟仿真方法构建了局部网络效应下的单一扩散模型,并首次建立了序贯进入模型,分析社会网络的结构、网络效应强度和产品动态技术绩效对创新扩散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环境下产品技术仍然是创新扩散深度的决定性因素,创新产品的技术绩效越高,创新扩散越彻底。社会网络结构显著影响扩散深度,聚集网络由于能够提供行为的社会强化而最有利于创新扩散。网络效应强度是社会强化的另一种形式,网络效应强度越高,创新扩散深度越大,网络结构变化带来的创新扩散深度波动也越小。竞争环境下,社会网络的网络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龙顺 邵云飞 唐小我
概括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等性的涵义及判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对等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加快、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加强以及便于有关部门的管理及政策指导上。分析了德阳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对等性及对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
集群创新网络 网络结构 结构对等性 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冰 田胜男 姚洪涛
新技术如何在众多共存的同质性技术中突出重围、被广泛采用,不仅取决于作为其扩散载体的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还取决于其自身的技术创新特性和网络主体的感知。基于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与新技术的扩散效率之间关系的论述,引入技术重叠度的构念以描述新技术的技术创新特性,提出转换成本的操作性定义以衡量潜在用户对新技术的感知与转换,进一步塑造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对突围性技术扩散的作用模型并探讨各构念间相互关系。通过对吉林省新能源汽车创新网络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上述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小世界效应与创新网络中新技术的扩散效率在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