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5)
2023(9024)
2022(7832)
2021(7274)
2020(6134)
2019(14214)
2018(13850)
2017(27072)
2016(14288)
2015(15574)
2014(15538)
2013(15400)
2012(14494)
2011(13315)
2010(13827)
2009(12557)
2008(12707)
2007(11677)
2006(10770)
2005(9935)
作者
(41162)
(34261)
(34140)
(32605)
(22207)
(16481)
(15731)
(13157)
(13151)
(12817)
(11820)
(11370)
(11348)
(11077)
(10902)
(10559)
(10202)
(10162)
(10038)
(9929)
(8655)
(8441)
(8286)
(8050)
(7848)
(7822)
(7655)
(7614)
(7063)
(6855)
学科
(58294)
经济(58127)
管理(42233)
(41977)
(36600)
企业(36600)
方法(22693)
中国(17301)
数学(17048)
(16845)
数学方法(16694)
(16108)
业经(14728)
(13480)
(13089)
理论(12900)
(12557)
地方(12026)
(11797)
(11021)
贸易(11013)
(10719)
农业(10579)
(9827)
银行(9812)
(9583)
财务(9537)
财务管理(9522)
(9445)
企业财务(9140)
机构
大学(207729)
学院(204727)
(84961)
经济(83048)
管理(79844)
研究(74133)
理学(67889)
理学院(67089)
管理学(65914)
管理学院(65458)
中国(55559)
(44375)
科学(43118)
(42757)
(37337)
研究所(33400)
中心(33261)
(32819)
财经(32686)
(32029)
(29656)
(29086)
师范(28861)
北京(28443)
业大(27001)
(26633)
(25711)
经济学(24948)
农业(24581)
财经大学(24178)
基金
项目(130384)
科学(104125)
研究(97232)
基金(96041)
(83452)
国家(82727)
科学基金(71191)
社会(63735)
社会科(59392)
社会科学(59371)
基金项目(49371)
(48934)
自然(45265)
教育(44947)
自然科(44294)
自然科学(44282)
自然科学基金(43543)
(42108)
编号(39658)
资助(39522)
成果(34741)
(29602)
重点(29225)
(27726)
课题(27569)
(26665)
(26435)
国家社会(25978)
教育部(25750)
人文(24894)
期刊
(100531)
经济(100531)
研究(65996)
中国(45888)
(32845)
管理(32463)
学报(31148)
(29519)
科学(29257)
教育(27384)
大学(23982)
学学(21648)
(21404)
金融(21404)
农业(19567)
技术(17318)
财经(16297)
经济研究(16159)
业经(15402)
图书(14543)
(14046)
问题(12200)
(11344)
书馆(10662)
图书馆(10662)
(10284)
(9943)
论坛(9943)
技术经济(9882)
国际(9626)
共检索到326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天宇  黄娅娜  邱牧远  
随着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站的兴起,社会网络分析逐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社会网络的策略性生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也是近20年来博弈论较为活跃的分支。本文对社会网络生成博弈的经典文献和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讨论了网络的均衡形态和有效形态之间的关系、网络生成博弈的动态化和网络节点的异质性等问题。同时,我们将实验经济学的证据与理论模型的预测进行了对照,指出理论研究中忽略了参与人的学习过程、公平感和计算能力等因素。最后,我们以国际贸易网络为例,说明社会网络生成博弈的应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云福  李贝贝  王辉坡  
企业在定价决策过程中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较少将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纳入决策过程。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样的手段获得企业销售的历史数据,基于历史数据消费者会做出不同的策略性反应。消费者的策略行为会给企业定价决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应对策略型顾客,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消费者策略行为对企业定价影响的相关文献,这对于我国企业制定更优的运营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奕彤  李光武  孙露霆  
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梳理了关于城市网络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应用,尤其关注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研究。近期的文献采用中国丰富的数据,对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还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当前中国城市网络研究的局限,包括对微观机制的理论研究不够、对城市行政等级的重视度不够以及对政策研究不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寅  菅宇环  
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梳理了社会网络、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言之,社会网络的各个维度与企业的资源整合行为都是正相关的,资源整合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社会网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华涛  
本文指出中国情境下社会网络对于二次创业的反哺已较为普遍,经典的等价交换原则、经济理性假设以及资源守恒定律等不能有效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与整理,得出非等价交换理论、非经济理性理论、责任不对等理论以及资源不守恒等理论对于构建中国情境下二次创业的社会网络理论框架并解释该现象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戴贺臻  
网络口碑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重要依据,"消费者认为什么样的网络口碑更有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网络口碑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发送者因素、内容因素、产品/服务因素、接收者因素四个方面归纳了网络口碑有用性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云贵  
组织社会化策略是组织促进员工社会化,使之成为组织所期望角色的策略或方法。基于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回顾,阐述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类型,可从不同视角梳理和归纳组织社会化策略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粟勤  王雨  
文章从网络信息生产的角度切入,对借贷人社会特征对网络借贷平台影响及传统金融理论在网络金融媒介上检验的成果进行回顾。结合网络借贷平台数据的研究发现,网络金融可以较少交易成本,增加违约成本,提供信用资本如信誉等功能,使得信息生产在借贷行为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从而论证网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轶  赵宣  罗春蓉  
P2P网络借贷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以其高速的发展势头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P2P网络借贷发展研究、P2P网络借贷模式研究、P2P网络借贷交易行为研究、P2P网络借贷风险及对策研究等四个方面梳理相关文献,旨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学斌  
本文在疏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银行卡市场的网络经济特征,并对相关的特征事实做出了解释。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存在是银行卡市场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银行卡的IC卡迁移体现了安装基础对技术采用的影响;年费的收取体现了安装基础对渗透定价的影响;金卡工程和银联的成立昭示着银行卡的兼容进程;兼容后银行间必然会互相收取交换费,交换费既会影响ATM业务上的收费(跨行费和额外费),也会影响POS业务上的收费(刷卡费和商户折扣)。还会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利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正辉  胡志浩  
金融网络舆情对投资者的注意力、信心和情绪都产生较大影响,进而使得金融资产价格产生较大波动,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网络舆情的相关影响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从网络舆情数据搜集、关键词与指标体系设计、综合评价技术三个方面讨论了金融网络舆情指数编制相关技术;从网络舆情与金融资产价格信息同步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与收益率相关性、社交网络结构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关系三个方面阐述网络舆情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围绕投资者关注、投资者信心和投资者情绪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舆情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路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金融网络舆情的干预控制研究。从金融网络舆情指数编制、网络舆情影响下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数量刻画、网络舆情影响机制及渠道、金融网络舆情干预控制四个方面阐述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Stephen P.Borgatti  Pacey C.Foster  任博华  董春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综述并分析了组织研究中新兴的网络范式。首先,我们围绕着现有的研究领域组织文献,对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常规的综述。然后,我们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组区别网络研究的维度,包括因果关系的方向、分析的层次、解释目标和解释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后两个维度建立了一个2×2的表格,把网络结果研究交叉分类成4个典型:结构性社会资本,资源的社会可得性,蔓延和环境塑造。我们注意到,与网络领域的传统研究相比,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关注于对主体的理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向鹏  
本文回顾了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经典理论,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由于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区域间发展个性的差异,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单一理论就能够一劳永逸地解释所有的发展问题。应该从多种角度来分析,而不能从单个角度或个别局面来分析。提出从研究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来探讨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石桥  马新智  
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预算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根据这些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别预算目标紧度、预算松驰、预算参与、预算强调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鉴于国内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落后,我们的文献综述将偏重于研究方法,重点介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通过梳理200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城市治理与城市治理能力的内涵、城市治理模式、城市治理能力评价以及城市治理实践等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基于此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推进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