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3)
2023(16455)
2022(13768)
2021(12731)
2020(10311)
2019(23281)
2018(23330)
2017(43941)
2016(23736)
2015(26741)
2014(26233)
2013(25739)
2012(23455)
2011(21449)
2010(21203)
2009(19594)
2008(18978)
2007(16871)
2006(15127)
2005(13022)
作者
(67813)
(55912)
(55632)
(52783)
(35516)
(26893)
(25622)
(21861)
(21449)
(19985)
(19308)
(18670)
(17499)
(17482)
(17096)
(16947)
(16791)
(16384)
(16140)
(15945)
(13796)
(13711)
(13236)
(12756)
(12636)
(12520)
(12445)
(12270)
(11146)
(11049)
学科
(92176)
经济(91994)
管理(73791)
(64152)
(54379)
企业(54379)
方法(39683)
数学(32190)
数学方法(31775)
业经(26845)
(26805)
中国(26522)
(22900)
(22401)
地方(19185)
理论(18853)
(18410)
环境(18354)
农业(18005)
(15651)
(15287)
贸易(15277)
(15059)
财务(14975)
财务管理(14953)
(14816)
(14704)
产业(14556)
技术(14552)
企业财务(14178)
机构
大学(335817)
学院(331476)
管理(135255)
(123570)
经济(120570)
理学(116596)
理学院(115304)
管理学(113293)
管理学院(112652)
研究(106896)
中国(79121)
(71982)
科学(67661)
(57012)
(52294)
(50653)
中心(49713)
(49057)
业大(48957)
研究所(47641)
(47470)
师范(47102)
财经(45901)
北京(45440)
(41595)
(40958)
农业(39252)
(39028)
师范大学(37720)
技术(35502)
基金
项目(229552)
科学(180444)
研究(171774)
基金(165183)
(142670)
国家(141433)
科学基金(122486)
社会(108232)
社会科(101729)
社会科学(101701)
(89613)
基金项目(87793)
自然(78578)
教育(78152)
自然科(76635)
自然科学(76620)
自然科学基金(75225)
(74878)
编号(73750)
资助(66326)
成果(60116)
重点(50375)
(49507)
(48212)
课题(48212)
(47458)
项目编号(46068)
创新(44101)
国家社会(43907)
科研(43577)
期刊
(136577)
经济(136577)
研究(94031)
中国(66443)
学报(54230)
管理(47415)
科学(46759)
(45659)
教育(43008)
(42788)
大学(40273)
图书(39708)
学学(35553)
农业(31897)
书馆(29578)
图书馆(29578)
技术(28784)
(23955)
金融(23955)
业经(23901)
财经(21258)
经济研究(21042)
情报(18801)
(18084)
理论(16873)
问题(16847)
(16571)
论坛(16571)
科技(16270)
资源(16101)
共检索到491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磊  林小娟  王贤  高海燕  余洁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参与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生产、评价、选择、采集、组织与整合等活动,形成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体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回顾了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情况,并从不同环节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构建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框架、加强用户参与的模式研究、重视用户需求调查和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磊  高海燕  何琳  郭诗云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提出两类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模式,包括以某种社会软件(如博客、维基和RSS)应用为主体的模式,基于特定目的(如面向学科专业、基于SNS专题和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模式。通过对用户、专家、馆员的调查和相关实践,对提出的模式进行验证、调整和完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磊  余洁  王贤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涉及到图书馆用户、馆员、技术、数字资源、评价过程、管理和环境等系统要素。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提出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的理论模式,通过对用户、专家、馆员的调查和开展相关实践,对提出的理论模式进行验证,以期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王贤  
文章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提出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生产的理论模式,通过对用户、专家、馆员的调查和开展相关实践,对提出的理论模式进行验证,以期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磊  付玲玲  林小娟  何琳  
以问卷方式,在部分沿海高校调查图书馆用户、专家、馆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知、需求状况,从不同角度了解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和应用问题。据此提出:转变观念,增进用户和馆员的有关知识技能;根据用户需求和本馆情况,选用适合的社会网络模式;发挥图书馆在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建设高质量、特色化、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林小娟  付玲玲  李晓红  
文章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提出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理论模式,并通过对用户、馆员和专家的调查,对提出的理论模式进行验证和修正,以期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纯  
探讨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指出我国目前已具备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相关的技术条件 ,尤其是国家图书馆千兆馆域网的实现 ,推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新阶段。参考文献 12。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文超  
云计算时代,现代图书馆可以依托互联网以及强大的云计算处理技术,整合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本文就如何运用这一技术加强现代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做了探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书宁  
介绍了邀请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意义,从意见建议征询类参与、数字资源评价和贡献类参与、资源描述类参与、系统开发和内容维护及服务类参与四个方面讨论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式和内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玉辉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进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具备的一些优势,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数字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军  
[摘 要] 本文以数字网络化环境为背景,以专门图书馆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面临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如何提升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如何确定资源建设的重点方向与任务,如何设计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改革与创新的思路与措施。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潘卫  姜险峰  
以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资源建设为出发点,指出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应是积极参与、贡献专长和求新求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邹文  
以网络环境下军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资源建设为出发点 ,通过与传统图书馆工作的比较分析 ,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军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征 ,并从优化馆藏结构、加快馆藏数字化建设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人员队伍等方面对网络环境下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郝亚玲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变化频繁、价值不一,从而使信息资源建设更具复杂性。在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共享性与发展性、层次性与专业性、特色化和精品化的原则。策略上应建立和 完善本馆书目数据库,转化现实馆藏为网络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比重;开发利用网上信息 资源,建立虚拟馆藏,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湘玲  
本文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出发 ,分析了它与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矛盾。最后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