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8)
- 2023(15943)
- 2022(13276)
- 2021(12196)
- 2020(10309)
- 2019(22638)
- 2018(22542)
- 2017(42909)
- 2016(23036)
- 2015(25538)
- 2014(25432)
- 2013(25077)
- 2012(22651)
- 2011(20256)
- 2010(20251)
- 2009(19349)
- 2008(19089)
- 2007(17414)
- 2006(15525)
- 2005(13721)
- 学科
- 业(97553)
- 济(95563)
- 经济(95356)
- 企(80158)
- 企业(80158)
- 管理(78699)
- 农(47330)
- 方法(40474)
- 业经(33065)
- 农业(31395)
- 数学(31174)
- 数学方法(30936)
- 财(29968)
- 中国(25372)
- 技术(22381)
- 制(21623)
- 务(20700)
- 财务(20658)
- 财务管理(20635)
- 企业财务(19559)
- 贸(18511)
- 贸易(18502)
- 学(18306)
- 易(18013)
- 理论(17849)
- 体(17332)
- 策(17216)
- 地方(16512)
- 和(16508)
- 划(16114)
- 机构
- 学院(338670)
- 大学(331216)
- 济(138708)
- 经济(135995)
- 管理(134423)
- 理学(116260)
- 理学院(115082)
- 管理学(113233)
- 管理学院(112640)
- 研究(109756)
- 中国(85351)
- 农(75322)
- 京(69177)
- 科学(68891)
- 财(62596)
- 农业(58529)
- 业大(57873)
- 所(55792)
- 江(52388)
- 中心(51652)
- 研究所(50694)
- 财经(50067)
- 经(45497)
- 北京(42355)
- 经济学(41023)
- 州(40969)
- 范(40871)
- 师范(40327)
- 院(38642)
- 经济管理(37448)
- 基金
- 项目(228465)
- 科学(180866)
- 基金(167055)
- 研究(164413)
- 家(147184)
- 国家(145748)
- 科学基金(125662)
- 社会(107967)
- 社会科(101429)
- 社会科学(101397)
- 省(91355)
- 基金项目(89085)
- 自然(81548)
- 自然科(79788)
- 自然科学(79765)
- 自然科学基金(78434)
- 划(75341)
- 教育(73861)
- 编号(65940)
- 资助(65763)
- 成果(51475)
- 重点(50796)
- 创(50706)
- 部(49962)
- 发(49402)
- 业(48433)
- 创新(46723)
- 国家社会(44613)
- 课题(44385)
- 科研(43365)
- 期刊
- 济(160963)
- 经济(160963)
- 研究(91149)
- 农(75015)
- 中国(68470)
- 学报(57928)
- 科学(53010)
- 管理(51525)
- 农业(50352)
- 财(50207)
- 大学(43987)
- 学学(42218)
- 业经(33209)
- 技术(31263)
- 教育(30814)
- 融(30553)
- 金融(30553)
- 业(26256)
- 财经(24811)
- 经济研究(23893)
- 问题(21531)
- 经(21464)
- 技术经济(19020)
- 版(18783)
- 科技(17653)
- 商业(16641)
- 世界(16626)
- 业大(16117)
- 现代(15839)
- 农村(14968)
共检索到50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海华
农户间社会网络是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为了探寻在我国以亲疏差序原则为行为取向的"差序格局"下,社会网络强关系与弱关系如何对农业技术扩散产生影响,以有机大棚蔬菜种植为例,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考察农户个体的农业技术采用决策模式,并收集强弱关系作用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ABMS方法建立农业技术采用决策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从系统层面考察并比较强弱关系对农业技术扩散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农户社会网络关系数量、提高社会网络关系间的互惠互助水平,都能显著促进农业技术扩散;在这两个方面,强关系的作用远大于弱关系。然而,从触发农户采用意愿进而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看,弱关系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家欢 魏冉 徐振宇
基于关系网络或社会网络对农业技术扩散开展的研究,正在成为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的新兴和前沿领域。在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的因素中,社会网络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网络主要通过技术获知、社会学习和互惠互助等机制影响农业技术扩散。多数研究认为,社会网络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是正面的。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技术交易 农业技术扩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家欢 魏冉 徐振宇
基于关系网络或社会网络对农业技术扩散开展的研究,正在成为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的新兴和前沿领域。在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的因素中,社会网络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网络主要通过技术获知、社会学习和互惠互助等机制影响农业技术扩散。多数研究认为,社会网络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是正面的。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技术交易 农业技术扩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红梅
提高农业技术需求是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传统社会资本和现代社会资本都有利于农业技术扩散,而转型期社会资本则对农业技术扩散有严重负面影响。在保留传统社会资本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社会资本势在必行,农民、农民自组织和政府都要积极行动起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辉 赵础昊 高启杰
现代农业的发展强调突破核心农业技术,而非核心农业技术在"产学研用"中的高效流动、运用、转化亦同样重要,以农户为例,一项农业技术创新在农户间高效扩散,其重要性、经济价值不亚于突破核心农业技术。然而,一项农业技术在不同农户间的扩散进程差异较大,由于不同农户的农业技术认知差异较大,尤其是地处偏僻、缺乏组织性的农户,较难实现与现代农业技术直接对接。作为影响农户与农业技术扩散有机衔接的两大关键网络渠道因素,社会网络、知识网络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较大,对农户间农业技术知识流动的作用关系、传导路径差异很大,而且农业技术知识在不同时期农户间的流动方式也不同,需要研究知识网络、社会网络在不同时期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优越性,总结我国不同时期农业技术扩散的网络渠道使用,并明确指出未来农户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衔接的网络路径使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月季
本文以湖北武汉蔡甸区金鸡村的藜蒿产业发展为事实基础,以农户作为网络节点,采用WS模型搭建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基于农户选择倾向模型构建农户创新采纳决策规则,以金鸡村藜蒿种植扩散的实际数据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利用校准后模型的模拟数据分析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对农户创新采纳决策与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对其创新信息获得时点存在显著影响,中心度越高的农户越早接触到农业创新相关信息,进而越早采纳农业创新;作为传播源,最初接受培训的农户对社会规范的服从度不仅对其自身决策有影响,对创新在社会网络中扩散的整体进程也存在显著影响;农户基于社会网络的互动是创新呈现非线性扩散的重要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影怡 许彬 张蔚文
农民是不确定性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行动主体。他们对不确定性外因的效用和概率的主观判断,构成其风险和模糊态度,并以此做出相应决策行动。近些年,在农业生产领域,关于风险和模糊态度的理论及行为实验研究大量涌现,但缺乏对相关成果的全面梳理。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归纳和评述,剖析决定个体风险和模糊态度的决策行为机理以及认知能力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期待为助推"三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政策设计提供一个理论研究的视角。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经济学实验 认知能力 决策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飞 黄修杰 马力 储霞玲
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广东陈村花卉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网络进行分析,对其网络密度、平均距离等指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集群产学研发育不明显,集群内企业的技术获取多依赖于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依赖性强,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获取成本,行业协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不明显;地缘关系是技术扩散网络形成的社会基础,技术溢出是技术扩散网络形成的直接原因。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处于核心位置,其次是外资企业,而本地中小企业和传统种植户处于边缘位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技术扩散网络 陈村花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和瑞 赵天
双元理论要求现代化农业要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农业应运而生。绿色农业发展的瓶颈是技术扩散不利,表现在技术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为此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扩散的政府-农民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加大对绿色生产的监督力度、减少农民的技术购买成本可实现绿色农业技术的有效扩散;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扩散循环机制,分别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出促进绿色农业技术扩散的对策。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双元理论 演化博弈 技术扩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正华 杨新荣 张俊飚 徐长清
农民生态环境感知对促进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和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湿地水稻主产区6个乡镇的调查,将农户生态影响感知具体化为土壤、水源、身体健康和水稻4个方面的感知,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农户综合环境感知指数,研究农民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生态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已经意识到以石化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他们的意识还只限于一些看得见的因素如土壤肥力、捕鱼量和健康问题,对于看不见的影响的感知还很薄弱。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采用的水平和持续时间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不利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艳军
农业技术扩散问题是当前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扩散仍然呈现出传统的单向、等级、封闭式的结构特点。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存在单向扩散导致反馈不足,等级较多造成效率下降,相对封闭缺乏足够支撑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农业技术扩散。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扩散出现传播方式多样便捷、时空距离空前压缩、信息交互共享等新变化,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向交互、网络、开放式的结构转变。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需要重构,而重构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构建基础信息平台,推动政府职能转向基础服务和协调监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技术扩散 重构 农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艳军
农业技术扩散问题是当前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扩散仍然呈现出传统的单向、等级、封闭式的结构特点。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存在单向扩散导致反馈不足,等级较多造成效率下降,相对封闭缺乏足够支撑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农业技术扩散。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扩散出现传播方式多样便捷、时空距离空前压缩、信息交互共享等新变化,传统农业技术扩散体系向交互、网络、开放式的结构转变。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需要重构,而重构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构建基础信息平台,推动政府职能转向基础服务和协调监管,加快农业技术扩散与生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户互联网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着手。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技术扩散 重构 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明
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研究是探究扩散规律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发现技术扩散受阻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也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农业技术扩散的加速。通过对关中地区某村两项农业新技术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的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提出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步伐,积极构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扩散模式,加强农民培训等。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创新 扩散 失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亚静 雷海章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某项农业技术由最初的少数人采用到后来的大多数人普遍采用的过程。通过技术扩散,使新技术不断扩大渗透到农业生产力之中,提高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凌燕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成为我国未来发展迫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更是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农业与农村节能减排是我国《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其工作重点是大力推广科学高效的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及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在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下,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了农业技术进步,更多的先进技术成果得到推广,节能减排工作初见成效。然而节能生态农业技术在应用范围上仍然有限,推进相关技术的扩散仍是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文章对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加以...
关键词:
节能 生态农业 技术扩散 机制 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