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2)
2023(5915)
2022(5121)
2021(5113)
2020(4252)
2019(9735)
2018(9607)
2017(19269)
2016(10078)
2015(10919)
2014(10682)
2013(10594)
2012(9766)
2011(8889)
2010(9014)
2009(8770)
2008(8388)
2007(7940)
2006(7301)
2005(6641)
作者
(27106)
(23459)
(22916)
(21652)
(14279)
(11238)
(10417)
(9027)
(8777)
(8091)
(7993)
(7701)
(7156)
(7150)
(6968)
(6865)
(6864)
(6763)
(6529)
(6448)
(5829)
(5636)
(5588)
(5558)
(5293)
(5272)
(5245)
(4880)
(4716)
(4679)
学科
(46740)
(43665)
经济(43502)
(38611)
农业(31788)
管理(22861)
(17938)
企业(17938)
业经(16746)
方法(16634)
数学(12640)
数学方法(12523)
中国(11531)
(10067)
农业经济(10001)
收入(9553)
(9125)
农村(9121)
(8950)
(8532)
地方(8278)
分配(8100)
(7621)
贸易(7618)
(7514)
(7319)
发展(7276)
(7267)
理论(7257)
土地(7095)
机构
学院(143312)
大学(139367)
(61746)
经济(60589)
管理(59496)
理学(51895)
理学院(51462)
管理学(50617)
管理学院(50374)
(44978)
研究(44704)
中国(38870)
农业(33877)
(27653)
业大(27264)
(26821)
科学(26082)
中心(24062)
(22369)
(21789)
财经(21369)
农业大学(20491)
研究所(19440)
(19428)
经济管理(18962)
(18682)
师范(18574)
(17779)
经济学(17417)
北京(16566)
基金
项目(95197)
科学(76698)
研究(73223)
基金(71223)
(60570)
国家(59898)
科学基金(52727)
社会(50616)
社会科(46404)
社会科学(46390)
基金项目(38178)
(37436)
编号(32280)
教育(31995)
自然(31807)
自然科(31157)
自然科学(31155)
自然科学基金(30652)
(29658)
资助(27595)
(27399)
成果(25983)
(21985)
国家社会(20835)
(20399)
重点(19682)
(19525)
(19486)
人文(19358)
课题(19350)
期刊
(74199)
经济(74199)
(51784)
研究(40090)
农业(34493)
中国(31243)
学报(21332)
(21170)
金融(21170)
科学(20403)
业经(19672)
(17875)
大学(17758)
学学(16709)
管理(16155)
(14961)
农村(14274)
(14274)
农业经济(13609)
教育(12816)
问题(10865)
技术(10213)
财经(10049)
统计(9996)
世界(9418)
(9350)
农村经济(9028)
经济研究(8722)
经济问题(8552)
社会(8472)
共检索到220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杰  李锐  李成友  
文章基于2014年6月5省10县的贫困村调查数据,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对正规借贷渠道和非正规借贷渠道的借贷行为的影响。最后,研究发现:(1)以亲缘或者地缘为基础构成的社会网络,能有效促进贫困农户的借贷行为;(2)社会网络对以银行为代表的正规渠道金融借贷影响不显著,对以私人借贷为主的非正规渠道金融借贷行为有正向的显著影响;(3)社会网络对贫困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改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杜鹃  
1996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农村金融市场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而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在西昌市某贫困乡的调查为基础,以实证方式分析研究中国贫困地区农户现金收支、金融需求和借贷行为的现状与特点,并就此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借贷行为和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进行思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严太华  刘志明  
选用CHFS2011年的调查数据,从家庭社会网络维系的视角,研究我国农村家庭的信贷约束状况和农户借贷行为。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家庭存在旺盛的信贷需求,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普遍面临信贷约束。受信贷约束的农户往往会选择通过民间借贷渠道弥补信贷需求。家庭社会网络维系和"关系"有助于改善家庭信贷约束的困境,提高农户的借贷能力,特别是正规金融信贷。家庭社会网络维系对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门槛"效应,作为一种偿债担保能力更多影响借贷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陈斌开  朱诗娥  
本文以"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81村1951户专项入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我国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越发达的农户,民间借贷行为越活跃,社会网络是农户平衡现金流、弱化流动性约束的重要手段;(2)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农户民间借贷行为是传统乡土社会的典型特点,其规模和作用随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而趋于弱化,在现有农村残缺产权条件下,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民间借贷对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有积极意义,但其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做了一些初步的有意义的探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海林  李超伟  万佳乐  
本文使用CFPS(2014)的微观调查数据,基于社会资本的综合测度,检验了社会资本及其结构对农户借贷的异质性影响。首先,分析指标属性并结合改进的变异系数法,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社会资本测度方法。其次,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内生性检验发现:从整体看,农户社会资本越丰富,其获得银行借贷及民间借贷概率均会显著增加;从社会资本结构类型看,结构型社会资本对非正规借贷的作用更大;随着农村制度的变迁,认知型社会资本对正规借贷与非正规借贷均发挥促进作用。这意味着,缓解农户贷款难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技术优势,实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优势互补,且贷方应重视社会资本结构在不同借贷主体之间作用机制的差异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华泉  刘杰  吴平  
社会网络作为我国传统的社会资本形式,是研究经济个体行为的重要内容。基于CFPS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五个年度28620个样本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显著促进了农户参与非正规借贷而抑制正规借贷的行为,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验证了研究结论;进一步进行门槛效应检验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存在典型的“U”型关系,当正规借贷规模门槛达到30000元、非正规借贷规模达到3800元后出现拐点,此阶段后社会网络将会促进农户参与正规借贷而抑制非正规借贷行为。鉴于此,发挥社会网络优势利于缓解正规借贷供需矛盾,对于厘清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的边界并应用于政策指导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慧贤  肖一鸣  
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有助于农村信贷市场金融机构对贷款农户进行筛选,缓和农村信贷市场中常见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问题。本文主要探求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户信贷信号的传递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能够作为传递农户风险状况的信号、反映农户还款能力的一项指标。同时,合理设置农户的社会网络资本,可以分离农户风险类型,既有助于低风险的农户获得贷款,也有助于正规金融机构规避信用风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慧贤  张月明  斯琴图雅  
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与信贷的统计分析,挖掘其影响机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可得社会网络资本对信贷可能性及真实性呈显著正影响,且人情支出的作用尤其明显;户主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户主是否为党员等特征变量对信贷可能性及真实性有不同程度及方向的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为正向影响,且影响比人口数量显著;家庭总收入及承包土地影响均显著,而经营性总资产对信贷真实性呈显著正影响,但对信贷可能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芳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的认知理论,阐述农户社会资本作用于金融机构决策和农户融资行为,继而影响农户有效借贷水平和农户借贷风险的逻辑路径;然后,运用3171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有序Logit模型对逻辑推演的关键节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农村金融市场对社会资本的价值认同虽提升了农户有效借贷水平,却也导致了农户借贷的结构性缺口;第二,农户社会资本、物质财富、户主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农户融资心理具有显著影响;第三,土地资本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信息中介以及担保主体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为此,一是要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燕芝  张子豪  
文章基于我国多维贫困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农户多维贫困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的作用机制及其中介效应。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可以显著改善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且对中间层次多维贫困的农户减贫效果更大。(2)社会网络对农户的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社会网络可以通过影响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缓解贫困农户的融资约束进而改善农户的多维贫困,即改善多维贫困实现精准扶贫或脱贫遵循"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燕芝  张子豪  
文章基于我国多维贫困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农户多维贫困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的作用机制及其中介效应。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可以显著改善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且对中间层次多维贫困的农户减贫效果更大。(2)社会网络对农户的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社会网络可以通过影响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缓解贫困农户的融资约束进而改善农户的多维贫困,即改善多维贫困实现精准扶贫或脱贫遵循"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机制。这意味着社会网络实际上成为了农户借贷过程中的一种"隐性抵押",农户以此获得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支持进而改善多维贫困实现脱贫。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彬彬  陆迁  李晓平  
本文利用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农户调查资料,通过门槛自回归模型检验社会资本与农户收入之间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社会资本低于门槛值时,社会资本对增加农户收入效果不显著;当社会资本高于门槛值时,社会资本能显著促进农户收入提高,同时,社会资本发挥作用需要人力资本配合。政府应针对不同特征农户采取差异化的反贫困政策:对特困农户需要建立完善的政府救助制度解决其生存问题;对"低社会资本—高人力资本组"农户需不断壮大现代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群体,从内生性方面培育农村社会资本;对"高社会资本—高人力资本组"农户应通过项目带动或帮扶活动提高贫困户的收入实现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枫  陈玉宇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获得借贷的可能性以及借贷额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网络确实有助于农村家庭获得借贷。有意思的是,与非正规渠道借贷行为相比,社会网络似乎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行为的影响更大。户主年龄对农户获得各类借贷可能性以及借贷额的影响为倒U形,而家庭规模、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所承包耕地数量以及"本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均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此外,那些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户以及户主为女性的农户不太容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且贷款额较小,而较为富裕的农户则更可能从正规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冰  
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CHNS)1989-2015年面板数据,在测度资产指数的基础上使用面板半参数、截面非参数等方法检验中国农户相对贫困陷阱是否存在,并揭示其存在或不存在的具体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烈夫  吕梦敏  袁航  
农户贫困陷阱理论对精准扶贫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贫困陷阱是否存在具有一定的争议。直接检验法争议较多,因此基于消费平滑假说与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CHNS),使用OLS分组回归从侧面验证农户贫困陷阱是否存在,进而回答上述争议。实证结果表明:(1)无论贫困或者富裕的农户,都可以利用资产抵御负向收入风险。所以,农户贫困陷阱在CHNS数据集中得不到印证;(2)一次性的资金或者资产扶持仅是一种短期有效的扶贫方式,无法帮助贫困农户形成收入长期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因此本文认为,为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