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9)
- 2023(16437)
- 2022(14188)
- 2021(13198)
- 2020(10955)
- 2019(24908)
- 2018(24736)
- 2017(47029)
- 2016(25759)
- 2015(28621)
- 2014(28369)
- 2013(28251)
- 2012(26084)
- 2011(23893)
- 2010(23762)
- 2009(21645)
- 2008(21237)
- 2007(18778)
- 2006(16742)
- 2005(14741)
- 学科
- 济(105686)
- 经济(105495)
- 管理(72258)
- 业(69503)
- 企(56637)
- 企业(56637)
- 方法(44622)
- 数学(37087)
- 数学方法(36683)
- 中国(30908)
- 农(29985)
- 地方(26210)
- 业经(25667)
- 学(24041)
- 财(24005)
- 农业(20267)
- 贸(19619)
- 贸易(19605)
- 易(18965)
- 制(18290)
- 理论(18156)
- 和(18129)
- 技术(17035)
- 环境(16935)
- 银(16574)
- 银行(16504)
- 融(15960)
- 金融(15957)
- 行(15837)
- 发(14738)
- 机构
- 大学(368213)
- 学院(365642)
- 管理(143402)
- 济(143188)
- 经济(140038)
- 研究(128224)
- 理学(124122)
- 理学院(122647)
- 管理学(120452)
- 管理学院(119798)
- 中国(94048)
- 科学(82245)
- 京(79813)
- 农(67412)
- 所(65849)
- 财(63933)
- 研究所(60232)
- 业大(59161)
- 中心(57505)
- 江(53991)
- 农业(52946)
- 财经(51165)
- 北京(50669)
- 范(50237)
- 师范(49643)
- 经(46522)
- 院(46105)
- 州(43936)
- 经济学(41776)
- 师范大学(40214)
- 基金
- 项目(252244)
- 科学(197098)
- 基金(181738)
- 研究(179946)
- 家(160631)
- 国家(159222)
- 科学基金(135472)
- 社会(113726)
- 社会科(106986)
- 社会科学(106954)
- 省(99259)
- 基金项目(97245)
- 自然(89692)
- 自然科(87604)
- 自然科学(87580)
- 自然科学基金(85989)
- 划(84193)
- 教育(82195)
- 资助(74155)
- 编号(73030)
- 成果(58703)
- 发(56704)
- 重点(56623)
- 部(54513)
- 创(52366)
- 课题(50559)
- 创新(48791)
- 科研(48410)
- 计划(46772)
- 教育部(46133)
- 期刊
- 济(160758)
- 经济(160758)
- 研究(107352)
- 中国(73992)
- 学报(64834)
- 农(61716)
- 科学(57560)
- 管理(52772)
- 大学(48019)
- 财(46151)
- 学学(45123)
- 教育(42945)
- 农业(42530)
- 融(31326)
- 金融(31326)
- 技术(30366)
- 业经(27934)
- 经济研究(25330)
- 财经(24367)
- 业(21812)
- 图书(21204)
- 经(20794)
- 问题(20723)
- 科技(19348)
- 版(18064)
- 技术经济(17337)
- 理论(17250)
- 业大(17020)
- 商业(16955)
- 资源(16507)
共检索到541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斌 肖刚 张剑渝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为员工自发利他行为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不多。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整理和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员工自发利他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过去研究中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员工自发利他行为 员工个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敏 王乐乐 刘静
运用大学生感戴问卷、现实利他行为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7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感戴、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感戴广度、感戴深度、利他行为责任性以及尊重和关心他人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利他行为责任性以及尊重和关心他人在感戴广度、感戴深度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说明,感戴对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以现实利他行为为中介变量对网络利他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显亮 丁亮 袁浅香
采用网络测验法对88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运用"总效应调节模型"方法,探讨了网络利他行为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2)责任感对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具体来讲,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效应随责任感的增加而增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永强 朱坤昌 白璇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和整理了社会网络对个体和团队两个层次工作绩效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社会网络结构指标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就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系列建议。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个人绩效 团队绩效 障碍网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显亮 顾海根
对33所大学的20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校背景变量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与网络行为偏好间关系的影响。多层线性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2)在控制了性别和网龄之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对其网络利他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3)信息偏好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4)学校层次和学校地域对信息偏好与网络利他行为间关系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显亮
运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乐观人格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4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乐观人格、焦虑、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1)乐观倾向、焦虑、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悲观倾向与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悲观倾向对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3)乐观倾向、焦虑、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网络社会支持在乐观倾向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焦虑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中都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岑咏华 陶琳玲 马丹丹 王晓书
文章梳理了社会网络行为扩散的理论基础,探讨了网络结构、个体行为选择策略以及社会网络动态演化等因素对社会网络中的行为扩散的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双层理解框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显亮 顾海根
运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5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人格特质、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宜人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不显著;(2)外倾性、责任性、神经质、开放性和自尊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自尊在外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开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责任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网络利他行为 人格 自尊 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兴龙 史亚莉 李永强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现有社会网络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的关系连带,而对影子连带这种"虚"的关系没有关注。因此,提出了只有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互换,才能系统揭示社会网络关系的内在机制及其动态演变规律。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影子连带 理论基础 作用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佳 张磊
本文根据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将国内外研究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消极敌对的,另一类则认为是健康积极的。文章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积极的,但须加以引导。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网络人际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覃刚 冀红梅
本文通过对利他行为的分类分析,探讨了在社会交往中,利他行为的基本动因在于获取社会资本,以保障个体的生物存续和社会存续,从而将其统一到主流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范式上来。然后以此为出发点,以群体中的个体,到群体,再到众多相互竞争着的群体构成的社会或生态圈为脉络,探讨了制度均衡以及制度演化的过程,解释了导致均衡和演化的关键性因素,希望以此为制度演化的经济学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利他行为 社会资本 制度演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斌 谭道伦 李永强
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大多是从个体属性的角度进行,鲜有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展开。本文研究员工组织内部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对员工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情感网络中介中心性对组织公民行为存在负向影响;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对自我发展和积极主动有负向影响,对帮助同事和人际和谐有正向影响;咨询网络中介中心性对帮助同事和人际和谐有负向影响,对自我发展和积极主动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明琳 徐萌娜
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来研究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由于利他行为本身并无法"自动"实现家庭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机制来消除利他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在分析利他行为治理机制"两难困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信息不对称以及自我控制水平对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研究认为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状态的"完美"治理机制,应根据不同的情境引入相机选择的动态治理机制,以最大程度发挥利他行为配置资源的正面效应。本文最后在分析家庭利他行为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对当前民营家族制企业的治理机制也提出了相应启示。
关键词:
利他行为 治理机制 逆向激励 相机选择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洋
经过十年的发展,网络影响因子在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对象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事实表明,网络影响因子是一个有价值的网络指标,应用潜力巨大。但当前的网络影响因子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尚未解决,主要包括:缺乏可靠的数据收集方法、缺乏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缺乏深入的链接机理研究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和云 赵欢欢 许燕
网络闲逛是一种新形式的工作怠工,是指在工作时间内,员工出于非工作目的,使用网络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具有隐蔽性、普遍性和危害性。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发现,来自个体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网络闲逛行为发生。中和理论、自我耗损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网络闲逛的心理机制。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结合网络闲逛的理论和影响因素,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