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5)
2023(13112)
2022(11185)
2021(10256)
2020(8827)
2019(20270)
2018(20108)
2017(39053)
2016(20812)
2015(23159)
2014(23097)
2013(23120)
2012(21336)
2011(19133)
2010(19503)
2009(18686)
2008(19054)
2007(17963)
2006(15791)
2005(14227)
作者
(59655)
(50496)
(50435)
(47432)
(31720)
(24182)
(22811)
(19639)
(18768)
(17912)
(16970)
(16817)
(15950)
(15768)
(15353)
(15349)
(15256)
(14798)
(14565)
(14544)
(12437)
(12355)
(12117)
(11619)
(11383)
(11302)
(11298)
(11135)
(10283)
(10052)
学科
(95688)
(92323)
经济(92120)
(78356)
企业(78356)
管理(74057)
(46863)
方法(40860)
业经(31908)
数学(31786)
数学方法(31557)
农业(30930)
(28820)
中国(23181)
技术(21166)
(20690)
财务(20665)
财务管理(20635)
(20172)
企业财务(19523)
(16982)
贸易(16972)
(16887)
理论(16803)
(16656)
(16503)
地方(16225)
(15241)
(14771)
(14666)
机构
学院(309999)
大学(303507)
(132949)
经济(130391)
管理(129101)
理学(111309)
理学院(110288)
管理学(108837)
管理学院(108265)
研究(95076)
中国(76599)
(62602)
(62155)
(60623)
科学(56285)
(48938)
财经(48088)
农业(48011)
业大(47526)
(47384)
中心(46147)
(43434)
研究所(42412)
经济学(39196)
北京(38453)
(38132)
(37187)
师范(36894)
经济管理(36541)
经济学院(35521)
基金
项目(199092)
科学(159688)
研究(149463)
基金(145965)
(124612)
国家(123360)
科学基金(108613)
社会(98853)
社会科(92664)
社会科学(92633)
(80414)
基金项目(78360)
自然(68555)
自然科(67068)
自然科学(67050)
教育(66942)
自然科学基金(65974)
(64744)
编号(61886)
资助(57005)
成果(48925)
(47099)
(44647)
(43585)
(43440)
重点(43298)
创新(43076)
课题(40325)
国家社会(40057)
(39100)
期刊
(156211)
经济(156211)
研究(86977)
(63876)
中国(62075)
(50132)
管理(49231)
科学(43007)
农业(42789)
学报(42715)
大学(33648)
业经(32170)
学学(31962)
(29948)
金融(29948)
技术(28211)
教育(27979)
财经(24327)
(23104)
经济研究(22581)
(20950)
问题(20917)
技术经济(18958)
商业(16067)
(15798)
世界(15735)
科技(15424)
现代(15128)
农村(15025)
(15025)
共检索到463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林伟  
农民工创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的打工生涯并不一定就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准备了足够的条件,更多是表现为农民工对创业及创业过程的过度自信。要想校正农民工创业过程中过度自信行为的出现,应提高农民工的认知能力。社会网络资源获取已成为提升创业农民工认知能力,克服其过度自信行为的有效途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冬  傅晋华  郑风田  
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决定着其所能摄取的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而先前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信息的解读。利用河南省433份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调查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网络越发达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概率越大;新生代农民工最后工作工龄、换工作次数在其社会网络与创业行为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应重视创业信息与知识的交流渠道建设,以使更多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辨识更具价值的创业机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庄晋财  芮正云  曾纪芬  
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转型时期创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通过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的双重嵌入,获取所需的创业资源,是农民工提高创业能力的重要路径。农民工创业能力包括机会能力与运营管理能力两个方面,所需的创业资源包括知识资源与运营资源两种类型。本文在"网络嵌入一创业资源一创业能力"理论框架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来自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183个农民工创业样本数据,对三者的关系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与产业网络的双重嵌入,对农民工获取创业所需的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创业的机会能力主要取决于运营资源;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对农民工创业的运营管理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娥  张梦琪  王丽洋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活动开展,需要分析影响其创业意向的因素。文章从认知视角出发,构建社会网络、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理论模型,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对创业意向具有正向影响,并且社会网络还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网络与创业意向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结论,提出改革二元制度、加大创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竖元  黄萍  
实证分析发现,由于社会网络“趋同性选择”的制约以及返乡后自致性社会网络的“断裂”与“失灵”,返乡农民工在创业生存性阶段主要依赖于先赋性社会网络,但随着其返乡创业由生存性阶段向成长性阶段的转变,先赋性社会网络的作用随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逐渐,而自致性社会网络的作用逐渐显现并呈增强的趋势。同时发现,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能力对先赋性社会网络的生存性创业绩效与自致性社会网络的成长性创业绩效的提升效应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创业实践中应充分调动其社会网络的经营与开发能力,在维护业已建立的先赋性社会网络的同时不断构建与拓展自致性社会网络,从而提升返乡创业绩效,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石智雷  谭宇  吴海涛  
本文利用对1019位返乡农民工及其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考察了返乡农民工的家庭收入结构和创业选择,并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和创业意愿的因素。结果显示,外出务工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返乡农民工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返回,经营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家庭经济状况、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个人信仰和生产积极性对返乡农民工家庭的创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而那些有着共产主义信仰、外出务工时从事加工制造业和个体经营、参加过技能培训、交际能力强的返乡农民工,其创业意愿更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聪  庄晋财  程李梅  
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的双重嵌入能够有效促进创业成长。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民工创业面临着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偏离的困境,农民工的网络能力就成为其克服创业资源约束的关键。本文将网络能力划分为网络开发能力和网络经营能力,以141家农民工创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创业所需的人力资本与网络开发能力相关,与网络经营能力关系不显著;交易性资源与网络经营能力相关,但与网络开发能力关系不显著;创业机会资源则受网络开发和网络经营两种能力的影响。这些说明我国农民工在创业中通过网络获取的资源还很有限,尤其是人力资源和交易性资源的获取困难,使农民工创业成长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必须致力于提高农民工创业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莹莹  汪昕宇  
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能力主要包括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新生代农民工借助社会网络获取创业资源并开展创业学习,是提升其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北京市399份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可以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机会能力,但对运营管理能力的直接影响不明显;社会网络不仅可以通过资源获取和创业学习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还可以通过资源获取—创业学习中介链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产生间接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芮正云  
除了返乡创业,城市丰富的信息渠道和消费需求使得留城创业成为农民工创业者的现实选择。在背井离乡的条件下,能否嵌入城市社会网络来克服创业困难,不仅关系到创业成败,也关系到农民工留城创业的幸福感。本文基于206份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民工创业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均在两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创业激情可以增强社会网络嵌入对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的促进作用;农民工留城创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代际差异。留城创业的农民工不仅要加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规模和质量,还要努力开发高价值的创业机会,在追求成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政府应当加强创业教育和动员,提高农民工创业激情,还要根据两代农民工的特点为其留城创业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芮正云  
除了返乡创业,城市丰富的信息渠道和消费需求使得留城创业成为农民工创业者的现实选择。在背井离乡的条件下,能否嵌入城市社会网络来克服创业困难,不仅关系到创业成败,也关系到农民工留城创业的幸福感。本文基于206份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民工创业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均在两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创业激情可以增强社会网络嵌入对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的促进作用;农民工留城创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代际差异。留城创业的农民工不仅要加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规模和质量,还要努力开发高价值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晋财  马婧  王春燕  
在"产业网络嵌入—知识及能力累积—农民工创业成长"的理论框架下,使用来自赣、皖、苏、豫4省176位农民工创业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农民工创业而言,新创企业产业网络的结构性嵌入对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但对能力累积的影响不显著;与结构性嵌入相比,关系性嵌入对新创企业的知识获取和能力累积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就知识获取和能力累积而言,新创企业嵌入产业网络实现的能力累积对促进企业成长的作用更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晔馨  涂勤  梁斌  叶静怡  
在微观社会资本"源头"逐渐成为研究前沿的背景下,对中国转型期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显重要。本文结合个人社会网络的主要特征,构建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动态投资模型。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个人人力资本水平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均有正向影响;迁移概率和社区专用性则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有负向影响。基于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和工具变量的经验分析基本支持模型结论,但不同因素对以"质"或"量"度量的社会资本,以及对新增社会资本存量或流量影响的显著性有所不同。本文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制订促进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的政策提供了较为稳健的理论框架和经验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锦秀  吴燕丽  
在政府利好政策和创业补贴驱动下,理性的农民工创业者作为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否谎报或寻租会考虑自身的成本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工创业者和政府执行部门寻租的成本效益,接着构建了农民工创业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农民工创业者与执行部门的双边寻租博弈模型以及加上领导监管部门的三方非合作博弈模型,然后通过农民工创业者的实证调查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补充,最后提出了规范创业补贴分配秩序方面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独立的两个农民工创业者进行"一级密封价格拍卖"的博弈时,如果他们都选择寻租,优惠政策和补贴将在双方之间随机地分配,最终单独的任意个农民工创业者寻租的贿金成本是寻租带来价值的一半。在没有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  任义科  费尔德曼  杨绪松  
文章采用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专项调查的整体网络数据,以社会网络为视角,分别从二人层次、三人层次以及整体网络层次,分析不同类型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的网络特征。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的二方关系、三方关系及整体网络特征指标均明显高于社会讨论网;由于受性别、职业和年龄等因素影响,不同地点、同一类型社会网络特征以及同一地点、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蕊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提升乡村集体经济增加全体成员财产性收入具有积极意义。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长期打拼逐渐形成的关系网络是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认识而结成的利益联系,而社会资源则是推动其不断成长的各种人力、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集合。农民工返乡创业后,其稳定的关系网络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对其在乡村社会开展多样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经营具有累加性、带动性的激励效应,能够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促使更多的村集体成员参与到这场乡村振兴的自觉行动中来。对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不仅要在身份上明确其合法的地位,而且应当完善对其经营行为的动态监督机制以及为其提供稳定优惠的创业资金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