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8)
- 2023(9899)
- 2022(8379)
- 2021(7670)
- 2020(6363)
- 2019(13788)
- 2018(13606)
- 2017(25822)
- 2016(13410)
- 2015(14429)
- 2014(13379)
- 2013(13041)
- 2012(11805)
- 2011(10633)
- 2010(10369)
- 2009(9546)
- 2008(9262)
- 2007(8457)
- 2006(7316)
- 2005(5966)
- 学科
- 济(55147)
- 经济(54984)
- 业(43963)
- 管理(41780)
- 企(38587)
- 企业(38587)
- 方法(23016)
- 数学(17721)
- 数学方法(17595)
- 技术(17425)
- 业经(17120)
- 农(15710)
- 中国(15101)
- 产业(12700)
- 技术管理(12364)
- 财(12308)
- 地方(11801)
- 贸(10692)
- 贸易(10687)
- 理论(10460)
- 易(10387)
- 农业(10369)
- 学(10233)
- 制(9715)
- 和(9663)
- 划(7974)
- 银(7780)
- 银行(7745)
- 环境(7620)
- 务(7439)
- 机构
- 学院(186643)
- 大学(185238)
- 济(79425)
- 经济(78150)
- 管理(77074)
- 理学(67964)
- 理学院(67267)
- 管理学(66300)
- 管理学院(65948)
- 研究(60620)
- 中国(43388)
- 科学(37759)
- 京(37180)
- 农(33468)
- 财(33080)
- 业大(30330)
- 所(29255)
- 中心(27952)
- 江(27320)
- 财经(27112)
- 研究所(26974)
- 农业(26386)
- 经(24640)
- 经济学(24207)
- 范(22647)
- 北京(22555)
- 师范(22323)
- 经济学院(21930)
- 院(21533)
- 州(21371)
- 基金
- 项目(134429)
- 科学(108148)
- 基金(99120)
- 研究(95388)
- 家(87817)
- 国家(87070)
- 科学基金(75861)
- 社会(66056)
- 社会科(61818)
- 社会科学(61798)
- 省(54804)
- 基金项目(53641)
- 自然(48832)
- 自然科(47826)
- 自然科学(47812)
- 自然科学基金(47076)
- 划(45056)
- 教育(42392)
- 资助(37176)
- 编号(36154)
- 创(34859)
- 创新(31548)
- 重点(29975)
- 发(29940)
- 部(28531)
- 国家社会(27584)
- 业(27340)
- 成果(27138)
- 科研(25313)
- 计划(25230)
共检索到26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蔡铂 聂鸣
创新的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关系具有比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战略性作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已经对传统的创新理论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产业集群具有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特别管理特征的网络特性,扩大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和积累了社会资本。它通过社会网络中强联系、弱联系和结构洞特征,在密集爵络和稀疏网络中降低了信息获取和交易的成本,增进了信任和联系,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有利于隐含知识和敏感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技术创新优势,提高了竞争力。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产业集群 创新 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锐 黄国安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网络位置与其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构三个关键网络变量:度数、中介性和有效规模来测度杭州手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网络位置。结果显示:企业所在网络位置的度数和有效规模与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而中介性则在统计上不显著;基于弱关系和非冗余关系的有效网络结构促进了集群里企业的创新。
关键词:
网络位置 社会网络分析 创新 产业集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娜 覃正
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效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社会网络的个体自主性及企业边界模糊化与产业集群"资源池"聚集创新水平之间存在理论相悖性。文章尝试基于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双重视角,结合网络众包模式分析开放式合作创新,对比双重视角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关联度,得出突出个体自主能力、网络边界模糊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社会网络模式。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产业集群 众包 开放式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平 邵鹏 温春龙
基于企业社会网络和创新企业成长相关理论,构建了信息服务业的"企业背景—网络特征—创新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选取珠三角地区信息服务业集群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背景与网络特征对创新企业成长影响显著。将深圳信息服务业集群发展划分为三阶段,发现企业背景、网络特征对企业成长影响具有时序差异。成长期三城市的研究,发现福州市信息服务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于广州和深圳。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隶属网络 网络特征 创新成长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星 简真强
利用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集群网络中的创新扩散模型,运用仿真技术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扩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集群网络结构使得创新信息的扩散效率更高、创新扩散过程的速度更快。集群网络的社会影响对集群创新扩散速度产生重要影响,当集群主体对社会影响的敏感程度较低时,社会影响有助于创新信息在集群网络中的扩散,而当集群主体对社会影响的敏感程度较大时,社会影响将会阻碍创新信息在集群网络中的扩散。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赫连志巍 王岚
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创新能力传递可以有效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认识并克服创新能力传递障碍可以加速传递进程,对于产业集群升级至关重要。由此,提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的概念并构建概念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与集群升级负相关,通过相关性权重分析,得到5个障碍维度对集群升级阻碍的强弱程度,并针对主要障碍提出改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龙顺 邵云飞 唐小我
概括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等性的涵义及判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对等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加快、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加强以及便于有关部门的管理及政策指导上。分析了德阳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对等性及对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
集群创新网络 网络结构 结构对等性 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玲 李淑芬 马鸿佳
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从中观角度研究网络结构与知识创新过程的关系。首先分别对网络结构和知识创新过程进行二级变量分解,依此提出16条理论假设;并以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知识创新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网络结构是提高集群内信息流动速度和知识扩散水平的先决条件,而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受历史环境及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网络结构 知识创新 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皎洁 张玉峰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的重要动力资源。面对日益激增、多结构化的企业数据,如何从中获取潜在的、高质量的知识模式,将决定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的能力。本文从语义挖掘的角度构建了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本体论、知识挖掘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分布式、异构化数据进行语义分析与集成,在语义集成的基础上阐述了实施智能知识挖掘的过程,说明了产业集群网络系统具备智能获取数据中的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能力,论述了知识获取在构建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知识 知识挖掘 产业集群网络 创新模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创新合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为适应创新复杂性的一种自组织涌现,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功能并进而影响发生于网络上的集群知识扩散过程。建立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运用仿真方法研究集群知识扩散规律。将知识扩散效率与创新合作关系距离相联系,考虑知识的全局扩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创新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集群知识扩散深度、知识扩散速度、整体知识水平增长效率以及具有最高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合作网络中存在空间聚集的集群主体间倾向于具有相近的知识水平。最后给出促进最优创新合作网络安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静 刘海建
社会网络对于学习和创新至关重要,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盟可以建立信任和共享的价值观,进而共享知识和信息,以鼓励成员组织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创新。讨论了网络结构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集群网络中竞争合作行为与创新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网络 竞争 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兆刚
文章对我国重点省份的产业集群进行调研,采用研发投入、产品种类、名牌数量、销售额、利润等指标来衡量产业集群创新优势,选取网络中心度、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开放度、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关系质量、网络共享8个要素表征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拟将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开发作为中间变量,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及基本产能分布作为控制变量,基于开放问卷的数据等,采用结构模型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探讨了创新优势与知识网络的关系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对创新优势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产业集群本地网络作为知识的活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网络 创新优势 知识整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平 周森 温春龙
本文在企业社会网络以及创新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信息服务业背景下"企业背景-网络特征-创新活跃性"关系的理论模型和假设。利用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群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企业年龄、进网时间、企业类别以及注册资本等企业背景对网络特征及创新活跃性都存在显著影响;(2)企业在同业关系网络或"企业-行业"二模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越高,则其创新活跃性越强;(3)企业背景特征与网络特征对创新活跃性具有综合影响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丽芳 张福进 尚洁
基于网络结构和优先连接模型,构建了集群网络扩张中的知识扩散、集群创新模型,并经数值模拟发现:集群网络结构随着转移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并在转移因子δ∈[0.3,0.9]时基本保持稳定;集群的效率与集群的集聚程度正相关;在集群形成中期培育领军企业能有效影响集群的网络结构和收益。研究证明,提高知识溢出效率、优化集群网络结构、适时培育领军企业是提高产业集群平均收益行之有效的办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红燕
升级作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方式被引进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问卷调研、量表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正式创新网络内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组织间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