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9)
2023(14833)
2022(12730)
2021(12155)
2020(10207)
2019(23330)
2018(23499)
2017(44354)
2016(24018)
2015(27238)
2014(26572)
2013(25888)
2012(23772)
2011(21397)
2010(21608)
2009(19856)
2008(19834)
2007(17667)
2006(15554)
2005(13437)
作者
(67805)
(56083)
(55852)
(53258)
(35892)
(27146)
(25467)
(22054)
(21326)
(20188)
(19298)
(18884)
(17903)
(17678)
(17196)
(17057)
(16785)
(16757)
(16129)
(16111)
(13949)
(13824)
(13459)
(12849)
(12762)
(12557)
(12437)
(12381)
(11272)
(11168)
学科
(90278)
经济(90092)
管理(74468)
(70092)
(62219)
企业(62219)
方法(41261)
数学(33062)
数学方法(32531)
中国(25363)
(23649)
业经(23242)
(22746)
(21604)
技术(21239)
理论(20817)
地方(17929)
(17520)
(17065)
(16150)
贸易(16138)
(15669)
农业(15397)
(14976)
财务(14901)
财务管理(14876)
教育(14862)
企业财务(14046)
技术管理(14031)
(13965)
机构
大学(337388)
学院(334939)
管理(135033)
(125310)
经济(122275)
理学(116670)
理学院(115381)
管理学(113203)
管理学院(112597)
研究(107538)
中国(79436)
(72600)
科学(67890)
(57993)
(53065)
(49618)
中心(49425)
(49004)
业大(48389)
研究所(48255)
(46629)
财经(46401)
师范(46229)
北京(45992)
(41978)
(40789)
(39196)
农业(38120)
技术(37374)
师范大学(37170)
基金
项目(227206)
科学(178814)
研究(169469)
基金(162738)
(140756)
国家(139507)
科学基金(120680)
社会(105784)
社会科(99375)
社会科学(99343)
(89968)
基金项目(86282)
教育(78966)
自然(77975)
自然科(76229)
自然科学(76211)
(75162)
自然科学基金(74834)
编号(70753)
资助(66240)
成果(58414)
(50542)
重点(50243)
(49202)
课题(48509)
(47596)
创新(46386)
项目编号(44571)
大学(42914)
科研(42557)
期刊
(139985)
经济(139985)
研究(97842)
中国(68972)
学报(52462)
管理(52113)
科学(48415)
教育(48398)
(44988)
(44657)
大学(40143)
学学(37026)
技术(31656)
农业(31321)
(25981)
金融(25981)
业经(23367)
图书(23107)
财经(22318)
经济研究(21676)
(19053)
科技(18284)
问题(17193)
技术经济(16852)
(16807)
理论(16679)
(15845)
书馆(15672)
图书馆(15672)
实践(15411)
共检索到494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姚伟  
通过对关于社会网络、知识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相关文献进行回顾,试图探索社会网络的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如何影响知识创新。分析结果显示出社会网络不同因素与其成员创造知识的能力之间存在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密集型网络中的知识类型趋向于同质性,而松散型网络中的知识类型趋向于异质性。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结构提出开放式知识创新策略。最后,设计社会网络中开放式知识创新的模型。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闻波  
[目的 /意义]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成为开放性资源,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创新知识获取是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方法 /过程]本文从厘清社会化网络、知识协同、开放式创新三者概念和关系出发,提出三者作用的理论知识链,并据此构建了社会化网络影响量表与知识协同量表,运用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得到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了三者之间的路径关系。[结果 /结论 ]实证结果发现社会化网络对于知识协同和开放式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知识协同对于开放式创新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知识协同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实现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永成  郝冬冬  
在分析知识共享对开放式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网络知识共享的具体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储节旺  吴川徽  
[目的 /意义]开放式创新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关于社会化网络与开放式创新能力的研究较少,且未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正确理解社会化网络对于开放式创新能力的作用以及其中知识协同的中介效应,对于开放式创新实践及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在界定社会化网络与知识协同的关系基础上,以知识协同为中介效应,从5个方面探究社会化网络对于开放式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 /结论]总结出社会化网络对开放式创新能力作用的S-K-OIC-OIP研究框架与理论链,为开放式创新在社会化网络下的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卢加瑞  王金凤  林国义  张珂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明晰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视阈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对系统内各主体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现有相关文献鲜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聚焦知识、资源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探究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构建“线—面—体”价值网络过程中,一般采取资源简构、资源拼凑和资源整合等模式获取所需资源,并通过能力强化、能力重构和能力拓展等方式增强其巩固知识、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结论不仅丰富了特定背景下价值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而且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优化创新路径实现高效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卢加瑞  王金凤  林国义  张珂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明晰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视阈下的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对系统内各主体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进而促进系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现有相关文献鲜见。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聚焦知识、资源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探究核心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网络演进路径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构建“线—面—体”价值网络过程中,一般采取资源简构、资源拼凑和资源整合等模式获取所需资源,并通过能力强化、能力重构和能力拓展等方式增强其巩固知识、资源及技术的能力。结论不仅丰富了特定背景下价值网络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而且可为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优化创新路径实现高效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佳丽  吕玉霞  戚桂杰  侯麟科  
传统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创新用户间的社会网络联系有利于提升用户创新绩效,但在考虑社会网络成本前提下,不同质量水平的社会网络联系对用户创新绩效具有不同影响。选取乐高开放式创新平台为典型案例,编写爬虫程序获取平台客观数据,通过构建创新用户社会网络,实证检验高质量和低质量社会网络联系对用户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创新用户拥有的社会网络联系总数对用户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社会网络联系质量才是影响用户创新绩效的关键。其中,高质量联系能够显著提升用户创新产出价值,并显著减少创意项目淘汰概率;而低质量联系则会显著降低用户创新产出价值,且微弱提高创意项目淘汰概率。以此为基础,为创新用户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方提出策略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娜  覃正  
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效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社会网络的个体自主性及企业边界模糊化与产业集群"资源池"聚集创新水平之间存在理论相悖性。文章尝试基于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双重视角,结合网络众包模式分析开放式合作创新,对比双重视角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关联度,得出突出个体自主能力、网络边界模糊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社会网络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静岩  王玉  林莉  
互联网技术能够促进开放式创新社区发展,但部分社区未给予企业相应回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下社会网络、用户参与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探讨社区网络内部各维度间的联系及其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创新参与行为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小米MIUI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社会网络三维度相互影响,关系维度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有促进作用,认知维度对行为深度具有正向影响,对行为广度具有消极影响。此外,行为深度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但行为广度与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无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耿瑞利  申静  
[目的 /意义]在知识社会时代,智库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知识开发和利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益高端专业的决策咨询需求。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能为我国新型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提出参考,增强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方法 /过程]采用概念模型法,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结合智库知识活动的基本流程,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采用实例验证法重点调研15个国际知名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对模型进行验证,并结合我国智库建设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 /结论]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智库知识管理是利用内外部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嵌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良谋  韵江  马文甲  
开放式创新日益成为创新管理领域的主导范式和前沿议题,其中,开放式创新下的能力建设问题备受学者们广泛关注。目前,学者们集中探讨了学习能力、吸收能力等内容,但忽视了开放式创新带来的新的组织环境变化所需要的网络能力;而以往的网络能力研究缺少对创新环境的适应性考察,已不能深刻解释开放式创新下的网络活动。基于此,本文在回顾传统网络能力理论、分析开放式创新困境的基础上,从战略、过程、内容和关系四个维度重新剖析和构建了开放式创新下的网络能力架构,四个维度分别对应组织的网络战略能力、网络过程能力、网络知识能力和网络关系能力。这一研究不仅联结了开放式创新和网络能力的研究,而且对二者也互有助益。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双萍  丁源明  何辉  
所谓开源技术,系基于开源的自由文化思想,采用开放和自由的协议和技术。本项研究旨在研发基于开源技术的开放式网络教学系统。本文探讨了开源思想以及开放式网络教学的思想,并结合实践,阐述了专科层次的开放式网络教学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对象、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实践效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雎  
开放式创新作为21世纪的创新趋势,所带来的挑战已经不是知识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是组织知识治理层面的问题,即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理机制来应对由知识差异性、知识复杂性以及创新者利益冲突所产生的知识基础性风险,从而为这种分布式、大规模的创新活动提供制度性保障。本文基于内涵更加丰富的认知视角,将知识治理的两种主要思路——情景组合观与流程设计观有机融合,以开放式创新中的知识流转作为分析单元,以创新过程各个环节中的知识基础性风险为分析的微观基础与治理对象,运用跨案例研究,旨在超越交易成本理论的传统思路建立一个开放式创新下知识治理的理论框架,从而为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也为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创新驱动"①阶段,自主创新已经连续被载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角度看,应该侧重政策、创新环境的提高和完善。而从微观角度看,则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放式创新概念的产生,对企业在新环境下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参考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选取新的视角,以知识的流动为研究单元,对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知识特性所引起的基础性创新风险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风险的治理,运用典型性案例的研究方法,拟建一个开放式环境下企业创新能力机制的理论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做前期准备,同时也希望为开放式创新的实践提供参考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彬源  李莉  吕一博  朱雨晴  
企业对创新网络位置的规划和治理能够有效促进其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同时,当前产业技术发展演化所形成的技术群体分化现象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网络规划与治理所必须考虑的重要环境特征。因此,探讨技术群体分化影响下企业的创新网络位置与其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VR&AR、3D打印、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无人机四个新兴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各产业1997—2017年间主要专利权人的专利数据,引入产业技术集中度指标判别产业技术发展阶段,应用专利引用网络分析与层次回归分析,分阶段实证研究创新网络位置、技术群体分化对企业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技术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萌发、涌现、稳定等不同阶段始终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群体分化现象;企业在创新网络内的中心性和连通性水平正向影响其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技术群体分化会强化网络位置对企业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的作用。本研究指出,通过主动性与前瞻性的技术预测、开发和应用进入内外部交流活跃的技术群体,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