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6)
2023(15756)
2022(13353)
2021(12622)
2020(10901)
2019(25374)
2018(24879)
2017(47608)
2016(25086)
2015(28787)
2014(28687)
2013(28404)
2012(25829)
2011(23262)
2010(23024)
2009(21493)
2008(21176)
2007(18909)
2006(16257)
2005(14480)
作者
(70008)
(58752)
(58510)
(55838)
(37409)
(28095)
(27028)
(22914)
(22319)
(20672)
(19941)
(19865)
(18427)
(18342)
(18236)
(18086)
(17510)
(17413)
(16966)
(16892)
(14374)
(14215)
(14132)
(13542)
(13318)
(13148)
(12911)
(12751)
(11716)
(11682)
学科
(105989)
经济(105789)
(71893)
管理(71699)
(58237)
企业(58237)
方法(52331)
数学(45439)
数学方法(44937)
中国(32663)
(28828)
(28709)
(24510)
贸易(24496)
(23978)
业经(22649)
(20792)
(19955)
农业(18555)
(18189)
银行(18164)
地方(18000)
(17315)
(17168)
理论(16956)
(16833)
财务(16783)
财务管理(16736)
(16659)
金融(16655)
机构
大学(362585)
学院(358363)
(156185)
经济(153295)
管理(143664)
理学(123920)
理学院(122651)
管理学(120690)
管理学院(120015)
研究(118722)
中国(94939)
(75241)
(72602)
科学(68877)
财经(58269)
(57733)
中心(56741)
(53682)
(53174)
研究所(52432)
(51708)
经济学(49412)
业大(48815)
北京(47396)
(46053)
师范(45641)
经济学院(44686)
财经大学(43580)
(42198)
农业(41934)
基金
项目(241179)
科学(192722)
基金(180678)
研究(176722)
(156840)
国家(155363)
科学基金(134750)
社会(117456)
社会科(110765)
社会科学(110733)
基金项目(95184)
(90294)
自然(85903)
自然科(84014)
自然科学(83987)
自然科学基金(82547)
教育(81269)
(76778)
资助(74066)
编号(70584)
成果(57243)
(55647)
重点(53511)
(50366)
(50219)
国家社会(49886)
教育部(48650)
人文(47192)
创新(46989)
课题(46888)
期刊
(165520)
经济(165520)
研究(107102)
中国(67857)
(56209)
学报(51973)
管理(51194)
科学(49818)
(48358)
大学(40538)
学学(37932)
(35865)
金融(35865)
教育(33457)
农业(32741)
技术(30071)
财经(28798)
经济研究(28222)
业经(25802)
(24701)
问题(21831)
(20460)
统计(18713)
图书(18421)
(18360)
技术经济(17935)
理论(17531)
世界(17321)
国际(17199)
(16930)
共检索到530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石晓军  杜宝瑞  秦国庆  
本文将费孝通“关系的涟漪”理论引入中国家庭商业保险需求,建立区分内层与外层网络的理论模型,证明了“内层网络”的抑制作用和“外层网络”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使用2013、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内层网络”抑制了城镇家庭商业保险消费,“外层网络”促进了城镇家庭商业保险消费;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内层网络”的抑制作用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实现,“外层网络”的促进作用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实现;“外层网络”对家庭商业保险消费的促进作用是长效的,具有塑造消费习惯的作用。基于“内层网络”和“外层网络”的“抑制-促进”张力视角,推出更具包容性的普惠型保险产品,发展更为现代化的精准社群营销策略,减小“内层网络”的替代冲击,充分挖掘“外层网络”的知识溢出价值是破解中国商业保险市场“有限参与”困境的一条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露露  
社会网络在正规金融和保险市场较健全的城镇地区是否能够通过风险分担降低家庭储蓄率,现有文献对此问题研究得极少。基于国家统计局2006—2014年4省市城镇家庭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双倍差分法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能够为城镇居民分担健康和收入风险,并进而降低其家庭储蓄率。本文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网络在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决策中的影响,也意味着进一步完善中国城镇地区的信贷和保险市场将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扩大内需。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玉宇  行伟波  
在一个完备市场中,当面临外生冲击时,家庭要进行风险分担和消费平滑。本文用广东省家庭收支数据检验了中国城镇家庭在面临外生经济冲击时能否对消费进行风险分担以达到完全保险。我们首先检验家庭总消费和各类消费品的风险分担情况;然后检验不同收入组家庭消费的风险分担状况;最后检验家庭消费是否能够对地区的特定冲击进行完全保险。结论是:大部分的计量检验都拒绝了城镇家庭消费可以完全保险的假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伟  
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医疗保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实现了全面覆盖。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例两方面研究分析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日常消费的影响。然后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城镇家庭消费支出的现状深入研究,最后对其展开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康书隆  余海跃  王志强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家庭的实际费率随收入增加而下降,高收入家庭受益于养老保险高回报率带来的终生财富增长,参保能够提高家庭当期消费;而低收入家庭实际费率负担较重,在借贷约束的限制下,参保不能促进家庭当期消费。进一步考察实际费率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发现:高收入家庭实际费率偏低,导致保障不足、预防性储蓄增加,低收入家庭因实际费率过高而减少当期消费,两类家庭的消费均偏离最适宜水平。本文研究表明:养老保险改革应当降低缴费门槛,遵循名义费率和实际费率相匹配、实际费率和家庭适宜保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博慧   孟新新   赵志尚  
提高居民家庭的抗风险韧性、降低其金融脆弱性是防范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关键。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提升长尾群体的金融服务可得性,部分替代熟人借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风险分担。使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能够降低家庭的金融脆弱性,实现对家庭风险的分担,且数字金融发展对社会关系网络的风险分担功能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数字金融对家庭社会关系网络风险分担功能的影响机制包括:推动家庭使用数字金融形成借贷行为挤出社会关系网络借贷,降低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分担风险的需求;提高家庭收入水平以积累审慎性储蓄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促进家庭购买商业保险实现重大风险转移以降低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分担风险的黏性。相比数字金融覆盖的广度和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对社会关系网络的风险分担功能的替代作用更强;对农村和户主有外出生活或工作经历的家庭而言,数字金融与社会关系网络在分担家庭风险时存在互补关系,否则表现出替代关系。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数字金融发展背景下家庭风险分担渠道的变化,并帮助脆弱性家庭提高抗风险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波  
本文克服目前学术界关于考察金融风险资产配置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缺陷,通过引入家庭信贷约束与家庭资产结构状况,修正Valentino Dardanoni(1991)以横截面数据为基础的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CHFS),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证了金融风险资产对消费支出的两个层面影响:财富效应与风险效应。实证结果发现,两者存在替代关系,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持有权重提高,资产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加,资产风险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也随之增加。从年龄角度看,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金融资产财富效应逐步提升,风险效应先减少后增加,呈现"U"形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钟慧  邓力源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CHFS),就风险态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展开分析,并检验社会网络在缓解家庭消费对风险态度敏感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家庭风险厌恶程度增强,家庭的耐用品、非耐用品消费和总消费额随之下降,且耐用品消费对风险态度更加敏感;(2)社会网络能够缓解风险厌恶程度加剧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且在耐用品消费中更加突出;(3)风险态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社会网络较窄家庭表现得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臧文斌  刘国恩  徐菲  熊先军  
本文利用2007年和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入户调查九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参保家庭的年非医疗消费支出比未参保家庭约高13.0%,医疗消费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从对各分项开支的估计结果来看,参保家庭的日常生活及其他消费的变化最大,其次为教育消费。另外,通过对不同收入家庭样本的分析,参保对低收入家庭的非医疗消费影响最大,为20.2%,中等收入家庭次之,为12.6%,而对高收入家庭基本没有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王云霄  杜亦譞  
本文从养老保险的风险分担属性出发,在识别城居保和新农保再分配效应基础上,细致探讨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经营决策和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揭示出城居保和新农保再分配效应的作用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城居保和新农保提高了城镇和农村家庭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家庭总收入,整体上扩大了城乡家庭总收入差距,但是对城乡不同类型家庭收入差异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1)城居保和新农保能够提高农村家庭成员在劳动回报率更高的非农部门工作的概率,促进农村居民在职业流动中获得工资增长,缩小了城乡家庭工资性收入差距;(2)城居保和新农保能够促进生存型创业,并且对农村家庭创业概率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大于城镇家庭,缩小了城乡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3)城居保增加了城镇家庭持有风险资产、金融资产和房产的偏好,城镇家庭获得资产溢价,农村新农保参保家庭更偏好无风险资产,扩大了城乡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涛  朱铭来  
本文研究农村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正式制度以及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由于家庭网络和社区网络产生的信任度和归属感会导致家庭的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的不一致,引入社会网络外部性的概念,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中的空间交互效应来衡量。结果表明:农村社会保险对农村家庭消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农村家庭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弥补农村社会保险的不足;家庭网络促进了农村家庭消费,而社区网络的不畅降低了农村家庭消费意愿,社会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农村家庭消费既存在竞争关系,又使得在考虑其他不可预测冲击时产生依赖关系;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家庭商业保险消费,但农村家庭对于商业保险消费的认同相对滞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涛  朱铭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欧阳资生  熊家毅  
基于201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区域金融风险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及其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风险空间关联网络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和溢出效应;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和福建等沿海省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在整体网络结构中担任“中介”与“桥梁”作用,能较好地控制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块模型分析显示,中国区域金融风险可分为四个板块,包括一个双向溢出板块、一个净溢出板块和两个经纪人板块。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区域金融风险溢出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节点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越高的省份,越容易受到风险传染冲击。基于此,建议相关部门健全区域金融管理协调机制,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化解,防范风险传染溢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绍阳  
文章运用对中国城镇家庭的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城镇家庭面临疾病冲击时对消费的保险能力。研究发现,疾病冲击不仅显著增加了家庭的医疗负担,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家庭的消费水平。但家庭消费实际下降幅度只有疾病总负担的26%,表明中国城镇家庭可以对疾病冲击造成损失的74%进行保险,高收入家庭能对疾病冲击进行完全消费保险,仅有中低收入家庭不能对疾病冲击进行完全消费保险。同时,研究发现,虽然医疗保险释放了医疗消费需求,但对提高家庭的消费保险能力起到的效果还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蓓蓓  陈永福  于法稳  
基于2007~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7类食品的消费数据,本文运用QU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家庭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按照全部样本估算的城镇居民家庭乳品、油脂类和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的支出弹性大于1,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这三类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也相对敏感;其次,在不同收入分层中,低收入家庭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价格弹性相对敏感;再次,当收入和价格同比例变化时,城镇居民家庭更愿意增加对肉类、蛋类和乳品的消费。因此,稳定食品价格、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是确保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需求、营养摄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