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9)
- 2023(7969)
- 2022(6032)
- 2021(5450)
- 2020(4447)
- 2019(9865)
- 2018(9961)
- 2017(19389)
- 2016(10584)
- 2015(12097)
- 2014(12127)
- 2013(11568)
- 2012(10479)
- 2011(9338)
- 2010(9268)
- 2009(8802)
- 2008(8482)
- 2007(7962)
- 2006(7360)
- 2005(6937)
- 学科
- 济(42522)
- 经济(42368)
- 业(27932)
- 管理(26645)
- 企(21956)
- 企业(21956)
- 方法(16802)
- 中国(16594)
- 农(15057)
- 业经(12997)
- 财(12819)
- 数学(12455)
- 数学方法(12325)
- 学(10785)
- 农业(10636)
- 理论(9026)
- 收入(8783)
- 制(8404)
- 和(8304)
- 地方(8115)
- 发(6823)
- 融(6810)
- 金融(6808)
- 银(6768)
- 银行(6738)
- 贸(6658)
- 贸易(6654)
- 产业(6490)
- 易(6474)
- 行(6409)
- 机构
- 大学(153369)
- 学院(151014)
- 济(61224)
- 经济(59924)
- 研究(55745)
- 管理(54626)
- 理学(46818)
- 理学院(46258)
- 管理学(45264)
- 管理学院(45011)
- 中国(43412)
- 科学(35558)
- 京(33506)
- 农(31640)
- 所(29235)
- 财(29226)
- 研究所(26643)
- 中心(25638)
- 农业(24776)
- 江(24375)
- 业大(24300)
- 财经(22764)
- 北京(21128)
- 经(20793)
- 范(20672)
- 师范(20370)
- 院(19883)
- 经济学(19626)
- 州(19086)
- 省(17868)
- 基金
- 项目(102141)
- 科学(80804)
- 基金(75420)
- 研究(71861)
- 家(67661)
- 国家(67085)
- 科学基金(56811)
- 社会(48551)
- 社会科(44707)
- 社会科学(44688)
- 省(39329)
- 基金项目(39113)
- 自然(36871)
- 自然科(36102)
- 自然科学(36086)
- 自然科学基金(35495)
- 划(33627)
- 教育(32988)
- 资助(30303)
- 编号(28239)
- 成果(23726)
- 重点(23303)
- 部(22443)
- 发(21898)
- 创(20992)
- 国家社会(20246)
- 课题(20035)
- 科研(19715)
- 创新(19507)
- 教育部(19089)
共检索到237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群勇 张乃丹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收入多样化的积极作用,考虑到社会网络存在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误,本文在Tobit模型基础上结合Heckman两步法、工具变量法解决问题。本文发现两个重要的中介机制——就业推荐和非正规借贷,具体表现为:社会网络通过帮助家庭成员实现就业来获得报酬,收入来源增加进而提高了收入多样化水平;另外,社会网络能有效提供正规和非正规的资金支持,然而只有非正规借贷发挥了中介机制从而拓展了收入来源渠道。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包括,收入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对农村家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社会网络的非正规借贷机制和就业机制显著提升了收入多样化水平。农村家庭注重农村社会网络培育、合理利用非正规社会网络关系来解决信息不对称、资金约束、抵御风险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利用好社会网络效应来实现政策目标,这对于帮助农村家庭提高收入多样化水平,维持可持续生计,充分发挥农村市场潜力和扩大农村地区内需,实现乡村振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收入多样化 借贷资金 就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玲
乡村正规和非正规借贷朱玲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在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的情况已引起决策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央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不仅是保障和增加农产品供给的措施,而且有提高农民收入之功效。增加中长期农业信贷的决策意向,正是为了实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训东 尹妮娜
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无限期的模型来分析社会网络对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通过引入一个对借款方不支付还款的社会惩罚函数,我们的模型解释了存在社会网络作用时,在没有抵押品和法律执行力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市场如何运行。结论表明,社会关系网络扩大了信贷和还款额度,提升了贷款人的利润和社会总体福利,但是对借款人的效用是不确定的。我们还证明了此无限期信贷模型下对称并且稳定均衡的存在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训东 尹妮娜
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无限期的模型来分析社会网络对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通过引入一个对借款方不支付还款的社会惩罚函数,我们的模型解释了存在社会网络作用时,在没有抵押品和法律执行力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市场如何运行。结论表明,社会关系网络扩大了信贷和还款额度,提升了贷款人的利润和社会总体福利,但是对借款人的效用是不确定的。我们还证明了此无限期信贷模型下对称并且稳定均衡的存在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丽鹤 Nico Heerink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是当前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否显著影响农户的支出总量及其结构需要实证的检验。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本文考虑了融资需求,重新定义信贷约束,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发现,正规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支出总量。相反,民间借贷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得知,正规贷款通过增加农业生产投入,降低储蓄的持有度,不仅提高了农户的食品消费,而且提高了教育投资,进而拉动了支出总量。然而,生产性的民间借贷和非生产性借贷对农业投资存在相互抵消作用,使得家庭总体民间借贷对消费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借贷 信贷约束 支出 农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宏 张月君
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支持下的农户民间借贷或金融机构贷款的融资条件存在差别,进而会影响农户收入水平。通过对中国6个省份的14个乡镇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社会"强关系"网络规模可以提高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弱关系"网络规模在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对收入的影响系数方面发挥更积极的效应;社会关系成员地位对于提升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的收入效应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会弱关系网络可以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民间借贷,但不利于其收入的提高;相对贫穷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难以发挥显著提高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作用。因此,应该采取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社会关系网络,选择不同类型社会关系网络支持的借贷,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等措施,从而使社会关系网络发挥出对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荣 杨恩艳
社会网络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进民间借贷。本文使用中国农村的调查数据,发现拥有更多社会网络的农民,会有更多的民间借贷渠道,从而更有可能创办自营工商业。农村个体工商业的初始投资和后续发展所需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亲友的借款。本文还发现,在正规金融越不发达的地方,民间借贷对农民创办自营工商业所发挥的作用越大。这表明,依托亲友关系的非正规金融弥补了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滞后的缺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烨 李宏彬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8个省的农户家庭贷款的微观数据,对农户贷款需求以及分别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情况进行计量分析。主要研究了家庭特征对于农户贷款行为的影响,并发现除了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之外,农户的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也会对贷款需求以及农户在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之间的选择有所影响。此外,法制环境也会影响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法制意识较强的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正规机构。最后,我们发现相比于一般农户,有特殊地位的农户更容易从正规机构获得贷款。
关键词:
农村信贷市场 非正规金融 农户家庭借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熊健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的农村样本数据,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以及市场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其影响作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显示,生计多样化作为家庭应对未来收入波动冲击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社会网络越丰富,农户生计多样化水平越高;同时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加快,社会网络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在逐步减弱,社会网络分散风险、降低生计脆弱性的途径难以为继。由此提出继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对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服务覆盖面和质量,以满足农村家庭平滑消费和规避风险的长期需求。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市场化进程 生计多样化 农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宗元
传统民间借贷已出现了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以利率期限结构为视角,本文对民间借贷和网贷利率的期限偏好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虽然二者的期限结构都呈"U"型,但水平和拐点有显著区别。利用主成分方法分别提取了二者的主因子,并用数值例子考察了如何根据敏感度管理投资组合的利率风险。最后,对规范网络借贷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间借贷网络化 利率期限结构 敏感度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严太华 刘志明
选用CHFS2011年的调查数据,从家庭社会网络维系的视角,研究我国农村家庭的信贷约束状况和农户借贷行为。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家庭存在旺盛的信贷需求,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普遍面临信贷约束。受信贷约束的农户往往会选择通过民间借贷渠道弥补信贷需求。家庭社会网络维系和"关系"有助于改善家庭信贷约束的困境,提高农户的借贷能力,特别是正规金融信贷。家庭社会网络维系对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门槛"效应,作为一种偿债担保能力更多影响借贷规模。
关键词:
信贷约束 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淑琴 郑佳豪 王江杭
基于信用中介化与流动性风险恶性循环机制的理论分析,对网络借贷出借行为结构模型进行优化,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逻辑回归(Logit)模型、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借款信息变量的借贷策略效应,通过大数据决策树算法对所选取的变量进行预警过程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中介化融资风险市场系统化效应显著,第三方大数据风险监测与预警有利于规制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中介化下的主体融资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应该定位为信息中介。为了回归这一定位,增强平台性质"变异"过程中第三方风控预警能力,必须落实平台信息中介政策,严惩信用中介化网络借贷平台;实行行业数据共享,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构建信贷市场有序化发展的良性契约基础;加强金融风险教育,建立政府—平台—主体"三位一体"的风险规制体系,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平台动态监管预警机制,建立良好、有序的网络信贷市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金祥义 张文菲
在非正规金融体系中民间借贷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深刻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决策。文章利用中国私营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库对民间借贷与企业OFDI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民间借贷能够促进企业开展OFDI,并且该影响因企业不同的外部融资特性而存在差异。机制研究表明,信息成本降低和融资约束缓解是民间借贷影响企业OFDI的具体渠道。同时,在考虑经济发展政策、宏观金融环境冲击、计量模型设定等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并通过工具变量回归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民间借贷产生的企业OFDI促进效应依然稳健。因此,文章认为提高企业寻求外部融资模式的多元化、扩大企业从非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取融资的规模是实现中国企业未来更快“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鸣 李敏波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非正规金融市场成为许多中小或非国有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且这个市场借贷利率常表现出与现代金融理论相离。本文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讨论借贷合约里的非对称Nash议价解,为非正规借贷利率的决定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这里我们从理论上证明了放贷者经常对利率可能采取策略行为;非正规市场的借贷利率远高于正规市场利率;非正规利率与正规市场利率不是必然正相关,存在利率双向分割;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具有顺周期性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